金羊文化>文化

法国为何认定反季蔬果为“非有机产品”?

来源:羊城晚报 作者:张田勘 发表时间:2020-08-19 16:02
分享到

文/张田勘

应季蔬果各方面都优于反季蔬果  

凡是符合自然规律的,都是正常的,也是有价值的和健康的。在蔬果的生产和消费上,人们也形成了一个普遍观念——应季蔬果在营养、口感和外形上都优于反季蔬果。

不过,应季和反季蔬果有时也难以区分,因为消费地的反季可能是生产地的应季。因此,我们应区分反季蔬果的几种形式,并判断其生产和消费是否违反自然。

反季蔬果主要表现为三种形式——

一是异地种植,蔬果在某地是反季,在另一个地方却是应季,如西瓜和很多绿叶蔬菜,在冬天的北京和东北三省都是“反季”,但在南方一些地方却是应季。

二是蔬果的长期保鲜、保存技术的发展,可以把很多应季蔬果保存到冬季,那时消费就成为了“反季”。例如,可以把夏、秋季的蔬菜水果保存到冬天,这些水果有菠萝、火龙果、蓝莓、葡萄、荔枝、榴莲、桑葚、杨梅、椰子、苹果、哈密瓜、芒果、猕猴桃、木瓜、无花果等,蔬菜有苦瓜、黄瓜、西红杮、南瓜、茄子、青椒、豆角、冬瓜、茭白、芥菜、莲藕等。

三是在当地以特殊的方式,如大棚等种植的反季蔬果,在冬天可以种植西红杮、茄子、青椒、多种绿叶蔬菜等。

从本质上看,大棚蔬果这种利用科技手段种植的不合当地时令的蔬果,才算得上真正的反季蔬果。如果人们吃到的是大棚生产的反季蔬果,姑且不论它们是否因为违反自然规律而产生营养和口感的缺陷,仅仅从这些年来其对环境的影响,也让反季蔬果背上另一个“罪名”——破坏环境和危害生态,因此也算是“反自然”。正因为这一点,环保主义者提出,不能把大棚蔬果当成绿色食品。

反季蔬果种植碳排放量是应季的7倍  

基于环保的理由,欧盟提出将在2021年决定大棚生产的反季蔬果是否为有机食品。但是,法国提前跨出了一步,已经正式提出不倡导利用大棚生产反季蔬果,并且认定反季蔬果为非有机产品。从2019年12月21日以来,法国市场上再也买不到法国生产的大棚有机西红柿、茄子、草莓等蔬菜水果,因为它们不是应季农产品,不能再冠以“有机产品”的标签。

不过,法国政府反对的只是在冬季大棚内种植的反季蔬果,而且理由很简单——不环保。在严格的标准控制下,冬季在大棚中种植的蔬果,就蔬果本身来说并不存在安全和健康风险,而且营养也是保证的,但这种种植方式对生态造成的破坏很大。在加热的温室中,每生产1000克有机西红柿,就要排放2200克温室气体,其碳排放量是夏季自然光照下种植的7倍,这是一种极高碳的生产方式。

法国认定反季蔬果为非有机产品的做法引起了部分人的不满。有人认为,因为市场经济是自由的,只要消费者有需求,就会有生产,也会有产品供应市场。如今靠一纸政府禁令或限令就中断了自由市场和自由选择,有违市场规律。

也有人认为,法国基于环保的理由禁止反季蔬果生产显得很“矫情”,有因噎废食之嫌。因为全球变暖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不该归咎于冬季里法国一些大棚蔬果多排放的温室气体。与全球各个国家以各种方式——无论是工业还是农业生产中排放的温室气体相比,大棚排放的温室气体不过九牛一毛。

另外,法国只是禁止本国生产者种植反季蔬果,并没有限制进口其他国家的反季蔬果,他国种植同样会增加温室气体排放,而且单靠进口还会抬高反季蔬果的价格。欧盟要到2021年才会裁决是否禁止为反季蔬果贴有机标签,因此法国提前行动会迫使商家去国外进口反季有机蔬果,既坑害了本国种植反季蔬果的农民,也限制了消费者的正常消费。

对于民生和经济来说,这也是一个很令人纠结的问题。然而,理性看待,法国的这个做法利大于弊,并且顺应自然,有利于人类的未来。

反季生产需要更多杀虫剂、化肥、激素

当下,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已是全世界的共识。在这样的共识下,一个合理也是普世的伦理价值是——勿以善小而不为。哪怕只减少一点点温室气体的排放,也应当去做。更何况,如果世界各国都这么做,减少的温室气体就会是一个大数目,而且极为巨大。仅法国一个国家,若以每年冬天有1000个大棚生产反季蔬果计算,并且只以生产西红柿而言,一个大棚一个冬天将生产10吨西红柿,整个法国就会是1万吨,便会多排放2.2万吨温室气体。如果再考虑其他反季蔬果生产中所排放的温室气体,数字会更加惊人。

由于是反季生产,种植者会使用更多的杀虫剂、化肥、激素,在其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破坏触目惊心。

生产反季蔬果必须建造简易大棚,这会造成严重的塑料膜白色污染。虽然有些残膜并非都是大棚生产遗留的,但是大棚生产遗留的塑料最多。残留农膜主要集中在10~15厘米土层之间,长此以往,既让耕地生产力下降,农膜又可能被雨水冲刷到江河,流向大海,为全球的塑料、微塑料污染增添无尽的源头。有些地方还会将农膜积累起来,一把火烧掉,但焚烧的结果会造成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持续污染环境。

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蔬果还会造成杀虫剂超量使用。塑料膜棚造成温室环境并提高了棚内湿度,有利于害虫和微生物的生长,如土壤线虫和有害微生物会因此活跃起来。为控制害虫,必然要大量使用杀虫剂。例如,韭蛆常生长在韭菜植株内部,表面喷洒农药很难起作用,菜农就借助高毒甲胺磷对韭菜灌根。这样的韭菜颜色浓绿、叶片肥大,农药残余大增,成为著名的“毒菜”。

此外,温室大棚内连续种植相同的蔬果会出现“连作障碍”,产量明显下降。为此,种植者也会增施化肥以便增加产量,其化肥添加量常常高达推荐量的2-5倍。增施化肥不仅影响大棚蔬果的安全性,还会造成土壤和地下水污染。化肥残留率高对人有害的一个直接结果是,地下水的硝酸盐含量大幅上升,饮用这样的地下水可能诱发癌症。

从这些事实和现象来看,禁止大棚反季蔬果的生产和销售是有充足理由;但是,这并不妨碍人们享用反季蔬果。首先,位于北半球的国家冬季时可以进口处于夏季的南半球国家生产的蔬果。其次,在蔬果大量上市的季节,用冷冻冷藏的方式把一部分蔬果保存起来,到冬天再供应市场,也算是反季蔬果。以上两种办法都能解决人们消费反季蔬果的需求。


编辑:梁力
  • 旅游
  • 汽车
  • 科技
  • 文化
  • 美食

“东北最佳旅游季”来了!一起来看亮点及玩法攻略

  • 精准扶贫交出满意答卷,广州文旅帮扶梅州两村摘“贫困帽子” 2020-07-01
  • 广东首个“历史文化游径体验日”活动受游客青睐3天逾3万游客踏上广东游径之旅 2020-07-01
  • “驿动的心” 带动乡村游、民宿游火起来 2020-05-13
  • 玩遍增城|亲测9条康养洗肺精品线路,诗意何止在远方 2020-04-29
  • 14家广东5A景区节前恢复开放!快来看哪些门票有优惠 2020-04-29
  • 疫后旅游业:微度假成主旋律,自驾游和短途高铁游受青睐 2020-03-28
  • 【春光好·春茶篇】品香茗,访茶之旅已在望 2020-03-23
  • 访谈 |后疫情时代,民宿业能更早迎来春天吗? 2020-03-14

试驾凌派(CRIDER)锐·混动:内有大乾坤

  • 2021款风行T5华南大区上市 售价6.99万元起 2020-08-19
  • 9月上旬上市 东风悦达起亚凯酷(ALL NEW K5)陆续到店 2020-08-18
  • 第三代名爵6 PHEV 部分配置曝光 搭载10速变速箱 2020-08-17
  • 比亚迪2021款唐上市 售价16.58万-31.48万 2020-08-16
  • 荣威R ER6正式上市 售价16.28-20.08万元 2020-08-13
  • 南药飘香广丰送惠 汽车下乡走进罗定龙湾镇 2020-08-13
  • 四平八稳 试驾星途LX 1.6T 2020-08-13
  • 领克02&03冠军版、领克03+冠军定制版亮相 2020-08-11

2020年《财富》世界500强发布 京东上榜5年排名提升264位

  • 聚焦生活数字化,e省宝助力商家转型社交AI智慧新门店 2020-08-19
  • 360智慧商业全国营销伙伴峰会广州站打响,强势助力中小企业再增长 2020-08-19
  • 京东健康家庭医生发布:随时享受7*24小时全天候照护 2020-08-18
  • 行业首创!康宝正式发布四合一功能集成洗碗机 2020-08-18
  • “捡跑中国”20+城市热力开跑 边跑边捡垃圾 这支“绿色”跑团好赞 2020-08-17
  • 被盯上了!爱奇艺遭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调查 2020-08-14
  • 从电网到交通鲲鹏生态助力广东智慧发展 2020-08-13
  • 国美京东300亿联合采购:惠及产业链上下游 2020-08-11

全国京剧院团线上抗疫展演月30台好戏“云端”亮相

  • 一本值得党员一读的书 2020-08-14
  • 胡旋舞石刻墓门:记录了一段很炫的舞蹈 2020-08-10
  • 燔炮爇炙十八般厨艺,看古人如何点亮“夜间经济” 2020-08-10
  • 文艺作品聚焦脱贫攻坚:脚下有泥土 心中有力量 2020-08-10
  • 第五届海丝艺术节首演 赵聪领衔演绎“最美时光” 2020-08-10
  • 四季中国·立秋 2020-08-07
  • 浙江杭州:“向史而新——浙江百年水彩画作品展”开展 2020-08-07
  • 内蒙古文化夜生活复苏:让民众重拾“幸福感” 2020-08-07

色香味俱全的马来菜,给你辛辣酸甜多重体验

  • 三伏到了,中秋还会远吗 2020-07-28
  • 月饼来争艳,哪款你会爱? 2020-07-28
  • 到始兴水晶寨,赴一份鲜美红嫩的杨梅之约 2020-06-01
  • 【美食】颜值实力双双在线,苹果诱惑你抵挡得住吗? 2020-05-14
  • “三南”佳肴 鲜而不同 2020-05-07
  • 又到一年春茶开采季,春茶价格相比往年有所下降 2020-04-01
  • VR全景、外卖优惠……星级酒店美食 为求“带货”花样百出 2020-03-27
  • 爱吃辣?麦当劳9.9元辣堡不限次! 2020-03-24
金羊图库
  • 江西南昌:早稻收购 颗粒归仓
  • 湖南嘉禾:梯田稻谷黄 山村田园美
  • 贵州从江:璀璨星空如梦如幻
  • 四川乐山特大洪水来袭 民众紧急转移
  • 印尼锡纳朋火山喷发不断 巨大“蘑菇云”升腾
  • 巴西亚马孙雨林大火持续 密林中浓烟滚滚
  • “重车压梁” 8100吨火车开上绵阳涪江铁路大桥抗洪
  • 毛里求斯搁浅日本货轮裂成两半 残存燃油恐外泄
新闻排行榜
羊晚24小时
广东7月份出口大增17% 前7个月外贸3.73万亿元
2020-08-19 07:00:45
白云永泰学山网红城启动 打造广州直播产业圈新名片
2020-08-19 06:34:39
中国救助打捞再添重器 插桩式抢险打捞工程船入列
2020-08-19 06:30:54
广石铁路昨天开通 推动高铁列车逐步进入广州市区
2020-08-19 06:24:59
广州历史最长服装批发市场 11万商户迎优质营商环境
2020-08-19 06:16:31
返回顶部
数字报
精彩推荐 滚动 新闻 广州 广东 中国 娱乐 健康 体育 IT 财富 汽车 房产 美食 图集 生活 食安 科技 教育 军事
法国为何认定反季蔬果为“非有机产品”?
羊城晚报  作者:张田勘  2020-08-19
反季蔬果种植碳排放量是应季的7倍

文/张田勘

应季蔬果各方面都优于反季蔬果  

凡是符合自然规律的,都是正常的,也是有价值的和健康的。在蔬果的生产和消费上,人们也形成了一个普遍观念——应季蔬果在营养、口感和外形上都优于反季蔬果。

不过,应季和反季蔬果有时也难以区分,因为消费地的反季可能是生产地的应季。因此,我们应区分反季蔬果的几种形式,并判断其生产和消费是否违反自然。

反季蔬果主要表现为三种形式——

一是异地种植,蔬果在某地是反季,在另一个地方却是应季,如西瓜和很多绿叶蔬菜,在冬天的北京和东北三省都是“反季”,但在南方一些地方却是应季。

二是蔬果的长期保鲜、保存技术的发展,可以把很多应季蔬果保存到冬季,那时消费就成为了“反季”。例如,可以把夏、秋季的蔬菜水果保存到冬天,这些水果有菠萝、火龙果、蓝莓、葡萄、荔枝、榴莲、桑葚、杨梅、椰子、苹果、哈密瓜、芒果、猕猴桃、木瓜、无花果等,蔬菜有苦瓜、黄瓜、西红杮、南瓜、茄子、青椒、豆角、冬瓜、茭白、芥菜、莲藕等。

三是在当地以特殊的方式,如大棚等种植的反季蔬果,在冬天可以种植西红杮、茄子、青椒、多种绿叶蔬菜等。

从本质上看,大棚蔬果这种利用科技手段种植的不合当地时令的蔬果,才算得上真正的反季蔬果。如果人们吃到的是大棚生产的反季蔬果,姑且不论它们是否因为违反自然规律而产生营养和口感的缺陷,仅仅从这些年来其对环境的影响,也让反季蔬果背上另一个“罪名”——破坏环境和危害生态,因此也算是“反自然”。正因为这一点,环保主义者提出,不能把大棚蔬果当成绿色食品。

反季蔬果种植碳排放量是应季的7倍  

基于环保的理由,欧盟提出将在2021年决定大棚生产的反季蔬果是否为有机食品。但是,法国提前跨出了一步,已经正式提出不倡导利用大棚生产反季蔬果,并且认定反季蔬果为非有机产品。从2019年12月21日以来,法国市场上再也买不到法国生产的大棚有机西红柿、茄子、草莓等蔬菜水果,因为它们不是应季农产品,不能再冠以“有机产品”的标签。

不过,法国政府反对的只是在冬季大棚内种植的反季蔬果,而且理由很简单——不环保。在严格的标准控制下,冬季在大棚中种植的蔬果,就蔬果本身来说并不存在安全和健康风险,而且营养也是保证的,但这种种植方式对生态造成的破坏很大。在加热的温室中,每生产1000克有机西红柿,就要排放2200克温室气体,其碳排放量是夏季自然光照下种植的7倍,这是一种极高碳的生产方式。

法国认定反季蔬果为非有机产品的做法引起了部分人的不满。有人认为,因为市场经济是自由的,只要消费者有需求,就会有生产,也会有产品供应市场。如今靠一纸政府禁令或限令就中断了自由市场和自由选择,有违市场规律。

也有人认为,法国基于环保的理由禁止反季蔬果生产显得很“矫情”,有因噎废食之嫌。因为全球变暖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不该归咎于冬季里法国一些大棚蔬果多排放的温室气体。与全球各个国家以各种方式——无论是工业还是农业生产中排放的温室气体相比,大棚排放的温室气体不过九牛一毛。

另外,法国只是禁止本国生产者种植反季蔬果,并没有限制进口其他国家的反季蔬果,他国种植同样会增加温室气体排放,而且单靠进口还会抬高反季蔬果的价格。欧盟要到2021年才会裁决是否禁止为反季蔬果贴有机标签,因此法国提前行动会迫使商家去国外进口反季有机蔬果,既坑害了本国种植反季蔬果的农民,也限制了消费者的正常消费。

对于民生和经济来说,这也是一个很令人纠结的问题。然而,理性看待,法国的这个做法利大于弊,并且顺应自然,有利于人类的未来。

反季生产需要更多杀虫剂、化肥、激素

当下,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已是全世界的共识。在这样的共识下,一个合理也是普世的伦理价值是——勿以善小而不为。哪怕只减少一点点温室气体的排放,也应当去做。更何况,如果世界各国都这么做,减少的温室气体就会是一个大数目,而且极为巨大。仅法国一个国家,若以每年冬天有1000个大棚生产反季蔬果计算,并且只以生产西红柿而言,一个大棚一个冬天将生产10吨西红柿,整个法国就会是1万吨,便会多排放2.2万吨温室气体。如果再考虑其他反季蔬果生产中所排放的温室气体,数字会更加惊人。

由于是反季生产,种植者会使用更多的杀虫剂、化肥、激素,在其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破坏触目惊心。

生产反季蔬果必须建造简易大棚,这会造成严重的塑料膜白色污染。虽然有些残膜并非都是大棚生产遗留的,但是大棚生产遗留的塑料最多。残留农膜主要集中在10~15厘米土层之间,长此以往,既让耕地生产力下降,农膜又可能被雨水冲刷到江河,流向大海,为全球的塑料、微塑料污染增添无尽的源头。有些地方还会将农膜积累起来,一把火烧掉,但焚烧的结果会造成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持续污染环境。

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蔬果还会造成杀虫剂超量使用。塑料膜棚造成温室环境并提高了棚内湿度,有利于害虫和微生物的生长,如土壤线虫和有害微生物会因此活跃起来。为控制害虫,必然要大量使用杀虫剂。例如,韭蛆常生长在韭菜植株内部,表面喷洒农药很难起作用,菜农就借助高毒甲胺磷对韭菜灌根。这样的韭菜颜色浓绿、叶片肥大,农药残余大增,成为著名的“毒菜”。

此外,温室大棚内连续种植相同的蔬果会出现“连作障碍”,产量明显下降。为此,种植者也会增施化肥以便增加产量,其化肥添加量常常高达推荐量的2-5倍。增施化肥不仅影响大棚蔬果的安全性,还会造成土壤和地下水污染。化肥残留率高对人有害的一个直接结果是,地下水的硝酸盐含量大幅上升,饮用这样的地下水可能诱发癌症。

从这些事实和现象来看,禁止大棚反季蔬果的生产和销售是有充足理由;但是,这并不妨碍人们享用反季蔬果。首先,位于北半球的国家冬季时可以进口处于夏季的南半球国家生产的蔬果。其次,在蔬果大量上市的季节,用冷冻冷藏的方式把一部分蔬果保存起来,到冬天再供应市场,也算是反季蔬果。以上两种办法都能解决人们消费反季蔬果的需求。


编辑:梁力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
时政新闻眼丨安徽之行,习近平为何先看淮河?
10:37
时政微视频丨瞰安徽
09:57
【央视快评】为建设健康中国 增进人民健康福祉作出新贡献
00:02
高速路段限速变化太频繁 省交通运输厅:将进行有效排查
08:43
因ETC使用问题致个别高速收费站拥堵? 省交通运输厅回复
08:43
广东教师行业人才缺口较大 有机构不限名额“抢人”
08:42
广东推动机关事业单位停车位非工作时间有偿错时共享
08:42
深圳地铁四期4线路同步开工 力争2025年陆续建成通车
08:42
实现客货分线、便利高铁进城 大湾区铁路网再加密
08:42
新横琴口岸开启大湾区“超级通道” 最快5秒通关
08:41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