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岑嵘
小说《欧也妮·葛朗台》中,葛朗台已经82岁了。他患了风瘫症,不得不让女儿了解财产管理的秘密。他不能走动,但坐在转椅里亲自指挥女儿把一袋袋的钱秘密堆好。当女儿将储金室的房门钥匙交还他时,他把它藏在背心口袋里,不时用手抚摸着。
在葛朗台临死前,他要女儿把黄金摆在桌面上,并用眼睛盯着说:“这样好叫我心里暖和!”神甫来给他做临终法事时,把一个镀金的十字架送到他唇边亲吻,葛朗台见到金子,便作出一个骇人的姿势,想把它抓到手。这一下努力,便送了他的命。
和我们理解的不同,葛朗台看着黄金所说的“这样好叫我心里暖和”,并非守财奴专有,它可能存在大多数人心中。
波兰心理学家托马兹·扎莱凯威兹在华沙进行了一项实验,他让受试者回答10个问题,以测试人们对死亡的焦虑程度,不过这项研究的重点不是人们对待死亡的态度,而是人们对钱的依赖感。
托马兹在让实验者回答问题前,先让他们做一件事:他让一半的实验者数一沓钞票,而另一半的实验者则数同样大小和厚度的纸张,这些纸张上印着和钱上一样的数字。两组的任务是一样的,算出总数。
实验的结果有点让人想不到,数钱的人与数纸张的人相比,对死亡更释然,他们对死亡的恐惧减少了20%。托马兹认为,总的来说,钱是一种“存在性药物”,能够缓解存在性焦虑。这也是我们存钱的原因,他说,钱能缓解人们巨大的恐慌。
其实这点也很好理解,“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生存必需的物质和金钱让我们得到安全感。金钱虽然不能让我们摆脱死亡,但起码能解决现实的问题,比如我们安慰重病的亲属总是会说:“钱你不用担心,你只要好好配合大夫。”
英国广播公司BBC曾经报道过这样一个实验:把测试者分为两组,分别数同样数量的钞票和纸,之后让实验者将手浸入一个装满冰块的水箱内30秒,以此来测试人们忍受疼痛的程度。
实验结果发现,数钱组能够耐受疼痛的时间是数纸组的两倍。这说明,数钱的过程有效降低了测试者对疼痛的感受。
国际著名心理学刊物《心理科学》曾刊登过这样一个研究:将84名大学生分成两组,其中实验组被要求点数80张大面额纸币,对照组则点数80张白纸。数完之后,所有参与者再在网上和其他玩家进行一个接球传球的电脑游戏。这个游戏的设定是,在经过10次传球之后,只有半数的参与者能接到球。
研究者在对那些10次传球后,再也没能接到球的参与者进行心理焦虑及其强度测试后发现,比起那些之前只数过白纸的参与者,那些曾数过钱的人的焦虑水平更低。不仅如此,数钱还增加了他们的精神力量和满足感。
金钱可以缓解疼痛,包括生理疼痛和社会排斥的疼痛,但另一方面,金钱却会降低我们的幸福感。
心理学家给人们一系列的情境去想象,比如观赏壮观的瀑布,然后测定人们的心理感受。他们发现,人们享受简单愉悦经历的程度取决于他们有多少钱,那些收入越高,有大量存款的人,比低收入的人从其中得到的快乐要少。这又是为何呢?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菲利普·布里克曼提出“经历延伸假说”,这一理论是指如果一个人去了米其林星级餐厅,品尝过全国最好的餐点,那么他在当地的小餐馆里随手点一份餐点得到的快乐就要小得多。同样道理,有钱人很难从日常或简单的愉悦中感到幸福。
比利时的心理学家又做了进一步的研究,他们在询问受试者看到瀑布或其他美景的感受前,让受试者先看看钱的图片。这次无论收入多少,受试者的表现趋同。也就是说有钱或者一想到钱,就会减少自己的快乐,更准确地说,它会减少我们简单的愉悦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