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羊文化

广州各种特色展“云”上天天可见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卜松竹 发表时间:2020-02-18 11:06
分享到

  原标题:各种特色展“云”上天天可见

  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的“广州1949”展览被国家文物局推荐“网上看展”。

  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的网上展览展板

  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

  农讲所纪念馆的工作人员在进行日常消毒。

  2月15日,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在其官方微信上公布了一则“藏品征集启事”。这是本地博物馆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发布的第一份藏品征集启事。

  刚刚过去的这个春节,广州地区的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和许多人一样,经历了漫长的“长假”。记者发现,各个馆不但纷纷快速反应推出了云展、有声展等依托于新媒体传播渠道的服务手段,而且借助此次突如其来的“练兵”,为未来重新开放之后的服务,开拓了不少新型长效服务的可能。

  闭馆期间 这家博物馆发出了第一份“征集启事”

  博物馆等公共服务机构与普通公众发生直接联系主要就是展览、讲座、沙龙、图书出版等服务性、传播性的活动。这些年“看展”非常热,相应地,对于藏品、研究、设计等方面的要求也水涨船高。在记者近年的采访中不少馆方人士都表示,藏品是博物馆的根基,丰富馆藏蕴藏的潜力和可能性往往是决定一个博物馆“好”或“不好”的首要因素。

  广州是中国民主革命的策源地,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是一座展示广东近百年来革命历史的专题性博物馆。此次征集,除了常年征集的反映自1840年鸦片战争至1949年广州解放100多年间广州历史发展的实物和文献、反映广东近现代革命历史的实物和文献外,还特别标明了2020年的重点,即“反映中华全国总工会(简称全总)的历史发展、中国工人运动状况及其参加者的实物、照片和文献”“反映中国共产党诞生及其发展的广东和广州地方党史的实物、照片和文献”“反映广州1949年前,曾在广东(包括海南)从事革命活动的革命英烈或工作、生活过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等实物、照片和文献”“反映抗美援朝相关的实物、照片和文献”。

  在临时闭馆时期公开征集文物,显然不是供当下之用,而是着眼于长远的建馆考量。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副馆长李岚介绍,此次征集主要是为计划明年上半年推出的有关中华全国总工会的陈列展览、建党100周年的原创展览,以及抗美援朝70周年的展陈等做准备。希望通过这样的征集活动进一步丰富馆藏,更好、更全地呈现广东、广州光辉的革命和建设历史。

  天天“线上办展” 让博物馆有了许多新想法

  广州农讲所纪念馆自春节以来一直处于闭馆抗疫的状态。记者了解到,馆方在做好安保和防疫工作的同时,为丰富疫情防控期间大家的精神文化生活,利用网络平台,推出网上展览,让大家“宅”在家里,还可以在农讲所“线上展厅”享受红色文化大餐。2019年12月18日,农讲所学员谭作舟烈士的后人谭中武先生向纪念馆无偿捐赠“谭作舟烈士革命文物”35件/套(包含7件/套三级文物、28件/套一般文物),馆里很快把这批革命文物制作成了网上文物展厅,用音乐+高清图片+文字解说的形式加以呈现。这批全新公布的文物在此次抗疫期间发挥了不小的作用。同时,纪念馆也已加入“博物官”小程序,观众朋友可通过该小程序“参观”展览及展品。下一步,馆方还将对以上各种线上参观形式的内容继续不断更新完善。

  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则利用“黄埔军校”公众号推出“足不出户看军校”网上展览,利用“近代广州”公众号推出近代广州摄影历史小故事,推送“老城市 新活力——红色沃土出新彩”线上展览,馆方报送的“广州1949”虚拟展览入选国家文物局推送首批全国博物馆网上展览资源,为广东省入选首批推介的两个展览之一。

  “广州有句俗语‘东山少爷,西关小姐’,东山得名于明代的东山寺,‘东山少爷’正是指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东山地区居住的华侨富商们的子弟。”——这是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新近推出的“在家‘听’展”——每期一个文物小故事”项目里的几句话。据介绍,为了让大家足不出户打开手机即可观展,馆方从一周前开始,陆续以“有声故事”的形式,介绍馆内目前正在展出的“德厚流光——馆藏捐赠文物选展”中的20件文物精品。这个展览是140多位热心人士先后把多年珍藏捐赠给纪念馆的全面记录,不少国家珍贵文物是首次公开亮相。副馆长罗兴连表示,馆方目前还有“汀·说帅府”的内容在喜马拉雅等平台上播出。这种形式还会继续保持下去,特别在一些重点、有特色的的展览期间会考虑更多地使用。此外按照原计划馆方将在三四月份推出新的展览,目前也是考虑先推出线上展览,等条件合适时再开放现场展览。她表示,此次抗疫也让博物馆更深入地思考如何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展陈形式、传播方式,一些有效的措施也可能用在未来完善博物馆的服务当中。

  从消杀到储备 不独抗疫时才应该重视

  记者向多家博物馆求证得知,虽然各馆至今仍处于闭馆状态,但工作人员坚持做好防疫抗疫工作:所有值班人员均佩戴口罩上岗,对进出的工作人员测量体温并做好登记。同时为控制污染源,针对重点区域进行消毒。多措并举,营造安全环境。如农讲所值班领导每日带队巡查各点值班情况,组织加强重点环节疫情监测,每天上报疫情防控情况,在观众服务中心外部显示屏滚动播放疫情防控宣传标语,加强理性认识,做到科学预防。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迅速成立工作小组,制定防控方案和应急预案,特别强调把观众的健康安全放在第一位,并对馆内进行全方位的消毒。有博物馆负责人表示,此次事件给了大家一个提醒,接下来馆方在做好应急预案、物资储备、重要区域消杀等方面会进一步完善和提升。

  记者发现,多家博物馆、纪念馆采用了远程办公的方式。有馆方负责人表示,虽然这是特殊情况下的无奈之举,但也让馆方实际演练了分散办公、远程协同的合作模式,音频、视频、移动端的广泛、灵活地使用,对今后日常工作的开展,也有一定的帮助。不过现在大家最希望的,还是疫情早日结束,让观众们可以回到馆里,现场体验文物、艺术品的美好。(记者卜松竹)

编辑:白茶
  • 旅游
  • 汽车
  • 科技
  • 文化
  • 美食

如何储存食物?里面学问大!

  • 一周不出门 请收好这份囤菜指南! 2020-02-13
  • 宅家趣体验云游博物馆 2020-02-13
  • 新加坡航空空客A350—900将执飞北京—新加坡航线 2020-02-07
  • 马蹄糕岁月凝就甜美滋味 2020-02-06
  • 千年古刹旁地道广州味 2020-02-06
  • 新春过大年新手出省自驾游宝典 2020-02-03
  • 国外网红打卡地虽好出游安全是首位 2020-02-03
  • 在购书中心遇见最文艺的面包新语 2020-01-19

​福克斯RS或推出插电混动版本 2020年上市

  • 全新路虎发现运动版上市 全系标配负离子除菌系统 2020-02-14
  • 吉利ICON将暂缓上市 改为线上发布 2020-02-14
  • 全球首款量产无人驾驶纯电SUV GE13正式命名 2020-02-14
  • ​【导购】3款15万级自带车内空气净化系统的车型 2020-02-10
  • 2021款起亚Seltos官图发布 提供多种配置选项 2020-02-03
  • 春节购车买哪款?宋Pro领衔盘点当红紧凑级SUV 2020-01-15
  • 比亚迪汉“定妆照”亮相 外观设计尽显动感优雅 2020-01-10
  • 深圳试驾哈弗H4:高能智联座驾 2020-01-10

100倍变焦,1.08亿像素主摄,一文看完三星重磅新品

  • 不怕“挤公交”!北京为复工单位个人定制公交 2020-02-18
  • 企业研发出了新“口罩”:不雾化,没勒痕,密封还不闷 2020-02-17
  • 最高判无期!生产销售问题医用口罩将重罚,并没收全部财产 2020-02-17
  • 阿里财报:净利润523.09亿元,同比增长58.2% 2020-02-14
  • 运维小哥坚守武汉 为车辆消毒至双手泡皱 2020-02-14
  • 再延长45天!美国政府第4次对华为许可证延期 2020-02-14
  • 2020年中国最杰出商界女性是董明珠!华为海思总裁排第六 2020-02-13
  • 用完的口罩别丢!复旦大学:用这个方法消毒可反复使用 2020-02-11

春节“约会”齐白石

  • 【人民战“疫”文艺作品】“疫”中人 2020-02-17
  • 《西厢记》的“春”与“秋” 2020-02-17
  • 寻访上野三碑 感悟记忆遗产(看·世界遗产) 2020-02-17
  • 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人类 2020-02-17
  • 广州越秀区图书馆:电子阅读暖了湖北游客的心(服务不打烊) 2020-02-17
  • 以笔为援助力战“疫” 一线作家纷纷发声挺武汉 2020-02-17
  • ​《中央党校学习笔记》第五次印刷||根植理性 心有火焰 文气沛然 2020-02-14
  • 北京市新华书店全力保障中小学课本发行 2020-02-12

千年古刹旁 地道广州味

  • 预防风热感冒 来一起喝个桑叶汤 2020-02-18
  • 一周不出门 请收好这份囤菜指南! 2020-02-17
  • 喜欢吃日料 不懂清酒怎么行?

    ——掌握这几点,清酒小白也懂行 2019-12-02

  • 暑期溜娃好去处亲子餐厅欢乐多 2019-08-08
  • 水果海鲜混搭风? 这些菜品很撩人 2019-07-24
  • 这些餐厅真能“混” 2019-07-10
  • 炎炎夏日来份凉菜才是正经事 2019-07-10
  • 一年一度鲱鱼节来袭 就问你敢不敢吃? 2019-07-01
金羊图库
  • 风暴“丹尼斯”重创英国多地街道被淹 民众滑船出行
  • 纽约植物园举行第18届兰花展
  • 好看还能吃 比利时举办巧克力时装节
  • 疫情下的广州众生相
  • 杭州西湖春意初现 景区游客踪影难觅
  • 跟随镜头进入南极洲 极地“精灵”安逸享受生活
  • 南京迎大雾 高空似“天宫”
  • “超级英雄”投身环保事业 走上沙滩捡垃圾
新闻排行榜
羊晚24小时
累计治愈出院病例数“破万”的背后
2020-02-18 08:39:48
各地优化便民措施 政务服务上线满足群众办事需求
2020-02-18 08:39:45
医疗废物大增需妥善处置 守好疫情防控最后防线
2020-02-18 08:39:43
天河这个社区至今无一确诊病例 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2020-02-18 11:17:42
钟南山:预计二月中下旬达到峰值 拐点视返工情况而定
2020-02-18 00:00:06
返回顶部
数字报
精彩推荐 滚动 新闻 广州 广东 中国 娱乐 健康 体育 IT 财富 汽车 房产 美食 图集 生活 食安 科技 教育 军事
广州各种特色展“云”上天天可见
广州日报  作者:卜松竹  2020-02-18
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的“广州1949”展览被国家文物局推荐“网上看展”。

  原标题:各种特色展“云”上天天可见

  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的“广州1949”展览被国家文物局推荐“网上看展”。

  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的网上展览展板

  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

  农讲所纪念馆的工作人员在进行日常消毒。

  2月15日,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在其官方微信上公布了一则“藏品征集启事”。这是本地博物馆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发布的第一份藏品征集启事。

  刚刚过去的这个春节,广州地区的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和许多人一样,经历了漫长的“长假”。记者发现,各个馆不但纷纷快速反应推出了云展、有声展等依托于新媒体传播渠道的服务手段,而且借助此次突如其来的“练兵”,为未来重新开放之后的服务,开拓了不少新型长效服务的可能。

  闭馆期间 这家博物馆发出了第一份“征集启事”

  博物馆等公共服务机构与普通公众发生直接联系主要就是展览、讲座、沙龙、图书出版等服务性、传播性的活动。这些年“看展”非常热,相应地,对于藏品、研究、设计等方面的要求也水涨船高。在记者近年的采访中不少馆方人士都表示,藏品是博物馆的根基,丰富馆藏蕴藏的潜力和可能性往往是决定一个博物馆“好”或“不好”的首要因素。

  广州是中国民主革命的策源地,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是一座展示广东近百年来革命历史的专题性博物馆。此次征集,除了常年征集的反映自1840年鸦片战争至1949年广州解放100多年间广州历史发展的实物和文献、反映广东近现代革命历史的实物和文献外,还特别标明了2020年的重点,即“反映中华全国总工会(简称全总)的历史发展、中国工人运动状况及其参加者的实物、照片和文献”“反映中国共产党诞生及其发展的广东和广州地方党史的实物、照片和文献”“反映广州1949年前,曾在广东(包括海南)从事革命活动的革命英烈或工作、生活过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等实物、照片和文献”“反映抗美援朝相关的实物、照片和文献”。

  在临时闭馆时期公开征集文物,显然不是供当下之用,而是着眼于长远的建馆考量。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副馆长李岚介绍,此次征集主要是为计划明年上半年推出的有关中华全国总工会的陈列展览、建党100周年的原创展览,以及抗美援朝70周年的展陈等做准备。希望通过这样的征集活动进一步丰富馆藏,更好、更全地呈现广东、广州光辉的革命和建设历史。

  天天“线上办展” 让博物馆有了许多新想法

  广州农讲所纪念馆自春节以来一直处于闭馆抗疫的状态。记者了解到,馆方在做好安保和防疫工作的同时,为丰富疫情防控期间大家的精神文化生活,利用网络平台,推出网上展览,让大家“宅”在家里,还可以在农讲所“线上展厅”享受红色文化大餐。2019年12月18日,农讲所学员谭作舟烈士的后人谭中武先生向纪念馆无偿捐赠“谭作舟烈士革命文物”35件/套(包含7件/套三级文物、28件/套一般文物),馆里很快把这批革命文物制作成了网上文物展厅,用音乐+高清图片+文字解说的形式加以呈现。这批全新公布的文物在此次抗疫期间发挥了不小的作用。同时,纪念馆也已加入“博物官”小程序,观众朋友可通过该小程序“参观”展览及展品。下一步,馆方还将对以上各种线上参观形式的内容继续不断更新完善。

  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则利用“黄埔军校”公众号推出“足不出户看军校”网上展览,利用“近代广州”公众号推出近代广州摄影历史小故事,推送“老城市 新活力——红色沃土出新彩”线上展览,馆方报送的“广州1949”虚拟展览入选国家文物局推送首批全国博物馆网上展览资源,为广东省入选首批推介的两个展览之一。

  “广州有句俗语‘东山少爷,西关小姐’,东山得名于明代的东山寺,‘东山少爷’正是指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东山地区居住的华侨富商们的子弟。”——这是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新近推出的“在家‘听’展”——每期一个文物小故事”项目里的几句话。据介绍,为了让大家足不出户打开手机即可观展,馆方从一周前开始,陆续以“有声故事”的形式,介绍馆内目前正在展出的“德厚流光——馆藏捐赠文物选展”中的20件文物精品。这个展览是140多位热心人士先后把多年珍藏捐赠给纪念馆的全面记录,不少国家珍贵文物是首次公开亮相。副馆长罗兴连表示,馆方目前还有“汀·说帅府”的内容在喜马拉雅等平台上播出。这种形式还会继续保持下去,特别在一些重点、有特色的的展览期间会考虑更多地使用。此外按照原计划馆方将在三四月份推出新的展览,目前也是考虑先推出线上展览,等条件合适时再开放现场展览。她表示,此次抗疫也让博物馆更深入地思考如何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展陈形式、传播方式,一些有效的措施也可能用在未来完善博物馆的服务当中。

  从消杀到储备 不独抗疫时才应该重视

  记者向多家博物馆求证得知,虽然各馆至今仍处于闭馆状态,但工作人员坚持做好防疫抗疫工作:所有值班人员均佩戴口罩上岗,对进出的工作人员测量体温并做好登记。同时为控制污染源,针对重点区域进行消毒。多措并举,营造安全环境。如农讲所值班领导每日带队巡查各点值班情况,组织加强重点环节疫情监测,每天上报疫情防控情况,在观众服务中心外部显示屏滚动播放疫情防控宣传标语,加强理性认识,做到科学预防。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迅速成立工作小组,制定防控方案和应急预案,特别强调把观众的健康安全放在第一位,并对馆内进行全方位的消毒。有博物馆负责人表示,此次事件给了大家一个提醒,接下来馆方在做好应急预案、物资储备、重要区域消杀等方面会进一步完善和提升。

  记者发现,多家博物馆、纪念馆采用了远程办公的方式。有馆方负责人表示,虽然这是特殊情况下的无奈之举,但也让馆方实际演练了分散办公、远程协同的合作模式,音频、视频、移动端的广泛、灵活地使用,对今后日常工作的开展,也有一定的帮助。不过现在大家最希望的,还是疫情早日结束,让观众们可以回到馆里,现场体验文物、艺术品的美好。(记者卜松竹)

编辑:白茶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
微视频丨母行千里儿担忧
14:42
践行多边主义 合作应对挑战
14:44
超燃!70秒回顾空军四飞武汉
12:07
国家卫健委:2月17日新增确诊病例1886例
09:54
国家卫健委:血浆疗法效果初现 给重症患者带来希望
10:01
广东省委常委会暨省新冠肺炎防控领导小组(指挥部)召开会议 李希主持会议
08:37
17日广东新增确诊6例,广州无新增病例
10:01
广州初中小学网课上线 首课:疫情科普生命教育
08:37
战“疫”护农,“218”数字矩阵打造顶流“出货帮”
10:01
广州开发区上市企业累计55家,居全国经开区首位
08:37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