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羊文化

纳入新鲜元素、融入先进技术…传统文化如何更吸引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杜园春 发表时间:2020-02-06 13:22
分享到

  97.0%受访者喜欢创意性的传统文化展示方式

  62.7%受访者感觉传统文化展示方式缺少新鲜元素

  《中国诗词大会》第五季正在热播,再次引发了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关注,不少年轻人也开始接触和喜爱古诗词、国画等传统文化和艺术。

  上周,在一项对2006名受访者进行的调查显示,97.0%的受访者喜欢创意性的传统文化展示方式。61.9%的受访者喜爱传统元素与现代元素的结合。对于为提升传播效果对传统文化内容进行适当改变,89.6%的受访者表示可以接受。

  97.0%受访者喜欢创意性的传统文化展示方式

  上海某高校研一学生王亮(化名)认为,当下,传统文化若想获得好的传播效果,一定要用新的展示方式。“有些传统文化的内涵不易理解,结合现代技术会更有利于其传播”。

  调查显示,97.0%的受访者喜欢创意性的传统文化展示方式。交互分析发现,90后这一比例最高(98.8%),其次为80后(97.1%)。

  辽宁沈阳的肖女士经营着一家茶馆,她很喜爱传统工艺,闲暇时间也在学习。“之前有人用剪纸和皮影艺术制作了《白蛇传》短片,非常好看。还有一些综艺节目也加入了传统文化元素,很吸引人。”肖女士觉得,用新技术和新方式展示、传播传统文化,年轻人更容易接受。

  北京姑娘刘晨晨(化名)出生于1990年,她会在休息日学习手工制作、扎染、中国画等课程,家里摆放着很多她的作品。

  “我曾经在逛北京的一处艺术区时,看到有人开设扎染课,扎染步骤在课上被进行了简化,学员在半成品的基础上进行加工,做出自己的作品。这种方式让大家更容易地了解和体验这门手艺。”刘晨晨说。

  关于传统文化展示和传播方式,调查显示,61.9%的受访者喜爱传统元素与现代元素的结合,59.8%的受访者喜欢简单幽默的历史新解,50.8%的受访者喜欢融入科技元素的展示方式,46.1%的受访者喜欢有画面、有声音的传统文化视频。

  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研究员魏鹏举表示,文化软实力在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中占有重要位置。我国传统文化在国际传播方面已经取得了不少成绩,“我国的书法、太极拳和中医药等都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力”。

  62.7%受访者认为传统文化展示方式缺少新鲜元素

  王亮认为,当下传统文化传播的一个问题是,传播者难以结合受众的兴趣点进行传播。“不过也有一些优秀的案例,比如《中国诗词大会》这类节目就很好,在传统文化中融入了场景、竞技等元素,让观众在娱乐中理解了诗词内涵”。

  肖女士表示,目前很多传统文化的宣传方式也很“传统”,有创意的不多,能让人记住的寥寥无几。

  “去年有一款火爆的游戏,里面有不少历史人物角色,技能也是根据人物特点进行设置的。这本来是非常好的传播传统文化的渠道,但有人发现个别角色的性别设置与历史不符,这就篡改得太严重了。”刘晨晨说。

  当前传统文化传播存在哪些问题?62.7%的受访者认为传统文化展示方式缺少新鲜元素;61.2%的受访者指出存在篡改严重、歪曲重要事实的问题;56.6%的受访者指出一些宣传和展示方式单调死板。

  魏鹏举指出,现在传统文化传承方面,存在过于偏重形式、忽略内涵的问题。“比如书法、手艺、节日方面,人们对于传统文化内在价值观的学习、认识与传承还是不够。我认为当下很多诚信缺失的现象,与传统文化传承没做好有很大关系”。

  同时他表示,这几年传统文化传播也取得了明显的效果。首先,国家的发展和强大,让国人越来越有文化自信,对文化传承的自觉性也越来越高;其次,很多传统文化类课程也在国家倡导下逐渐进入中小学校,比如书法、京剧等,更有非遗手艺人到学校展示手艺,“这体现了广泛的文化自觉”;最后,国家对传统文化传承愈加重视,媒体和文化界也都在利用平台进行推广和宣传,在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方面产生了良好效果。

  70.1%受访者希望纳入新鲜元素,让传统文化充满活力

  “我认为对传统文化做出适当改变,来促进其传播是可以的,因为时代在变化。”王亮认为,前提是要把握好传统文化的内核,不曲解、不误解。

  为了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对传统文化内容进行适当改变,89.6%的受访者表示能接受。交互分析发现,90后(91.9%)、80后(91.1%)接受度最高,60后(84.8%)、70后(83.0%)接受度相对偏低。

  王亮认为,内容简洁易懂、传播形式生动形象,更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播。“现在人们生活节奏快、时间碎片化,大多数人没时间对传统文化做专门的研究,简明扼要的内容更适合现在的传播环境”。

  肖女士认为,上班族一般要凭个人兴趣去接触和了解传统文化,传播方式要适应大众的需要。“现在社交媒体发达,内容制作方可以充分利用流行的传播方式和平台,实现多次传播、广泛传播,让更多人看到”。

  对于传统文化传播方式,70.1%的受访者希望纳入新鲜元素,让传统文化充满活力;58.7%的受访者希望未来传统文化产品的内容定位更精准;55.0%的受访者希望融入先进技术,提升观众感官体验;49.1%的受访者建议利用社交媒体进行传播。

  魏鹏举认为,弘扬传统文化首先要在形式上做出改变,积极借助数字化、移动设备甚至VR(虚拟现实技术——编者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这方面已经有很多优秀案例。比如书法,有这方面的慕课(MOOC,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编者注)、公开课,通过动画形式对其进行推广”。其次,在内容上也要注意古为今用。“要想让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价值观被现代人更好地接受,就要结合现代人的生活来进行解读”。

  本次调查的受访者中,00后占1.1%,90后占30.2%,80后占48.8%,70后占14.4%,60后占4.6%。

编辑:智羊
  • 旅游
  • 汽车
  • 科技
  • 文化
  • 美食

“北上”江南 寻找儿时的年味

  • 马蹄糕岁月凝就甜美滋味 2020-02-06
  • 千年古刹旁地道广州味 2020-02-06
  • 新春过大年新手出省自驾游宝典 2020-02-03
  • 国外网红打卡地虽好出游安全是首位 2020-02-03
  • 在购书中心遇见最文艺的面包新语 2020-01-19
  • 春节假期新计划追逐旅途中未知的惊喜 2020-01-19
  • 欧铁通票升级28岁以下旅客将享受7.5折优惠 2020-01-16
  • 浙江衢州景区二月份对广州市民免费一个月 2020-01-16

试驾第二代传祺GS4:全面焕新后的“传奇”

  • 2021款起亚Seltos官图发布 提供多种配置选项 2020-02-03
  • 春节购车买哪款?宋Pro领衔盘点当红紧凑级SUV 2020-01-15
  • 比亚迪汉“定妆照”亮相 外观设计尽显动感优雅 2020-01-10
  • 深圳试驾哈弗H4:高能智联座驾 2020-01-10
  • 广汽蔚来HYCAN 007配置信息揭秘 共5个配置版本 2020-01-10
  • 广汽本田2019年累计销量770,884辆 超额完成全年目标 2020-01-07
  • 全新腾势X全面到店并正式开启交付 2020-01-06
  • 宝骏510 推出CVT劲享型 售价6.38万元 2020-01-03

腾讯回应“暴力裁员”:工作成果未能匹配岗位要求

  • 今年8月31日,TCL与黑莓手机即将“分手” 2020-02-05
  • 股权解冻,王思聪名下3家香蕉计划系企业“活”过来了 2020-02-05
  • 华为中国生态大会2020下月举办 将首发面向To B行业的生态指引 2020-01-17
  • 从1G到5G,见证移动通信之变 2020-02-03
  • 最值得期待的技术:3D全息投影的应用已达到这种程度 2020-02-03
  • 华为、三星、vivo 等5G手机各有千秋,你会选择哪一款? 2020-02-03
  • 仅三成白领有年终奖?2019年全国年终奖均值为9547元 2020-01-17
  • 员工迟到一次罚500元过分吗?资本家就得剥削员工 2020-01-14

春节“约会”齐白石

  • ​著名批评家乔治·斯坦纳去世,享年90岁 2020-02-05
  • 毕淑敏:我希望是预见,而非重现 2020-02-05
  • 《中国诗词大会》带火重庆奉节 宅家遇见诗和远方 2020-02-05
  • 浙江衢州:小小非遗人 剪纸话防疫 2020-02-05
  • 掌中木偶“戴”口罩 非遗战“疫”有新意 2020-02-05
  • 广州杂技艺术剧院摘得世界杂技节最高奖 2020-02-05
  • 北京开放图书、有声读物等多种免费数字内容资源 2020-02-05
  • 虚拟展厅体验上线 足不出户即可逛遍几十个展 2020-02-05

干杯!十月里多个德国啤酒节开锣

  • 喜欢吃日料 不懂清酒怎么行?

    ——掌握这几点,清酒小白也懂行 2019-12-02

  • 金秋吃蟹 这样吃才健康 2019-09-24
  • 炎炎夏日来份凉菜才是正经事 2019-07-10
  • 一年一度鲱鱼节来袭 就问你敢不敢吃? 2019-07-01
  • 最佳赏味期 抢鲜当造夏滋味 2019-05-31
  • 初夏五月 白芦笋相伴 2019-05-16
  • 又到海鲜季 不这么吃就白瞎了! 2019-05-06
  • 春日食游 鲜味先行 2019-04-12
金羊图库
  • 四川南充:70吨“爱心蔬菜”驰援武汉
  • 浙江舟山:工人加班加点赶制隔离服
  • 春雪润京城 北京鼠年第二场雪如约而至
  • 武汉街头即景 市民大包小包外出采购
  • 拥有最大象牙的大象死亡 其每个象牙重45.5千克
  • 土耳其一架波音738客机降落时滑出跑道 机身断成三截
  • 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212名医护人员驰援武汉
  • 香港特区政府宣布关闭罗湖在内的4个口岸
新闻排行榜
羊晚24小时
截至2月5日12时 广州累计确诊病例249例
2020-02-06 07:09:02
截至2月5日12时 广东累计报告确诊病例895例
2020-02-06 07:08:47
中大纺织商圈 不限期延迟开市
2020-02-06 06:41:03
广东:到这些公共场所必须佩戴口罩
2020-02-05 23:37:34
好消息|抗病毒药物瑞德西韦临床试验在武汉启动
2020-02-05 23:12:42
返回顶部
数字报
精彩推荐 滚动 新闻 广州 广东 中国 娱乐 健康 体育 IT 财富 汽车 房产 美食 图集 生活 食安 科技 教育 军事
纳入新鲜元素、融入先进技术…传统文化如何更吸引
中国青年报  作者:杜园春  2020-02-06
对于为提升传播效果对传统文化内容进行适当改变,89.6%的受访者表示可以接受。

  97.0%受访者喜欢创意性的传统文化展示方式

  62.7%受访者感觉传统文化展示方式缺少新鲜元素

  《中国诗词大会》第五季正在热播,再次引发了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关注,不少年轻人也开始接触和喜爱古诗词、国画等传统文化和艺术。

  上周,在一项对2006名受访者进行的调查显示,97.0%的受访者喜欢创意性的传统文化展示方式。61.9%的受访者喜爱传统元素与现代元素的结合。对于为提升传播效果对传统文化内容进行适当改变,89.6%的受访者表示可以接受。

  97.0%受访者喜欢创意性的传统文化展示方式

  上海某高校研一学生王亮(化名)认为,当下,传统文化若想获得好的传播效果,一定要用新的展示方式。“有些传统文化的内涵不易理解,结合现代技术会更有利于其传播”。

  调查显示,97.0%的受访者喜欢创意性的传统文化展示方式。交互分析发现,90后这一比例最高(98.8%),其次为80后(97.1%)。

  辽宁沈阳的肖女士经营着一家茶馆,她很喜爱传统工艺,闲暇时间也在学习。“之前有人用剪纸和皮影艺术制作了《白蛇传》短片,非常好看。还有一些综艺节目也加入了传统文化元素,很吸引人。”肖女士觉得,用新技术和新方式展示、传播传统文化,年轻人更容易接受。

  北京姑娘刘晨晨(化名)出生于1990年,她会在休息日学习手工制作、扎染、中国画等课程,家里摆放着很多她的作品。

  “我曾经在逛北京的一处艺术区时,看到有人开设扎染课,扎染步骤在课上被进行了简化,学员在半成品的基础上进行加工,做出自己的作品。这种方式让大家更容易地了解和体验这门手艺。”刘晨晨说。

  关于传统文化展示和传播方式,调查显示,61.9%的受访者喜爱传统元素与现代元素的结合,59.8%的受访者喜欢简单幽默的历史新解,50.8%的受访者喜欢融入科技元素的展示方式,46.1%的受访者喜欢有画面、有声音的传统文化视频。

  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研究员魏鹏举表示,文化软实力在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中占有重要位置。我国传统文化在国际传播方面已经取得了不少成绩,“我国的书法、太极拳和中医药等都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力”。

  62.7%受访者认为传统文化展示方式缺少新鲜元素

  王亮认为,当下传统文化传播的一个问题是,传播者难以结合受众的兴趣点进行传播。“不过也有一些优秀的案例,比如《中国诗词大会》这类节目就很好,在传统文化中融入了场景、竞技等元素,让观众在娱乐中理解了诗词内涵”。

  肖女士表示,目前很多传统文化的宣传方式也很“传统”,有创意的不多,能让人记住的寥寥无几。

  “去年有一款火爆的游戏,里面有不少历史人物角色,技能也是根据人物特点进行设置的。这本来是非常好的传播传统文化的渠道,但有人发现个别角色的性别设置与历史不符,这就篡改得太严重了。”刘晨晨说。

  当前传统文化传播存在哪些问题?62.7%的受访者认为传统文化展示方式缺少新鲜元素;61.2%的受访者指出存在篡改严重、歪曲重要事实的问题;56.6%的受访者指出一些宣传和展示方式单调死板。

  魏鹏举指出,现在传统文化传承方面,存在过于偏重形式、忽略内涵的问题。“比如书法、手艺、节日方面,人们对于传统文化内在价值观的学习、认识与传承还是不够。我认为当下很多诚信缺失的现象,与传统文化传承没做好有很大关系”。

  同时他表示,这几年传统文化传播也取得了明显的效果。首先,国家的发展和强大,让国人越来越有文化自信,对文化传承的自觉性也越来越高;其次,很多传统文化类课程也在国家倡导下逐渐进入中小学校,比如书法、京剧等,更有非遗手艺人到学校展示手艺,“这体现了广泛的文化自觉”;最后,国家对传统文化传承愈加重视,媒体和文化界也都在利用平台进行推广和宣传,在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方面产生了良好效果。

  70.1%受访者希望纳入新鲜元素,让传统文化充满活力

  “我认为对传统文化做出适当改变,来促进其传播是可以的,因为时代在变化。”王亮认为,前提是要把握好传统文化的内核,不曲解、不误解。

  为了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对传统文化内容进行适当改变,89.6%的受访者表示能接受。交互分析发现,90后(91.9%)、80后(91.1%)接受度最高,60后(84.8%)、70后(83.0%)接受度相对偏低。

  王亮认为,内容简洁易懂、传播形式生动形象,更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播。“现在人们生活节奏快、时间碎片化,大多数人没时间对传统文化做专门的研究,简明扼要的内容更适合现在的传播环境”。

  肖女士认为,上班族一般要凭个人兴趣去接触和了解传统文化,传播方式要适应大众的需要。“现在社交媒体发达,内容制作方可以充分利用流行的传播方式和平台,实现多次传播、广泛传播,让更多人看到”。

  对于传统文化传播方式,70.1%的受访者希望纳入新鲜元素,让传统文化充满活力;58.7%的受访者希望未来传统文化产品的内容定位更精准;55.0%的受访者希望融入先进技术,提升观众感官体验;49.1%的受访者建议利用社交媒体进行传播。

  魏鹏举认为,弘扬传统文化首先要在形式上做出改变,积极借助数字化、移动设备甚至VR(虚拟现实技术——编者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这方面已经有很多优秀案例。比如书法,有这方面的慕课(MOOC,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编者注)、公开课,通过动画形式对其进行推广”。其次,在内容上也要注意古为今用。“要想让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价值观被现代人更好地接受,就要结合现代人的生活来进行解读”。

  本次调查的受访者中,00后占1.1%,90后占30.2%,80后占48.8%,70后占14.4%,60后占4.6%。

编辑:智羊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
联播+ | 关键时期 习近平指导全民战“疫”依法防控
08:56
独家视频丨习近平:特殊时刻 柬埔寨人民同我们站在一起
08:56
【直播】他们打赢了!武汉20多名治愈患者今天出院
10:13
广州一男子拒测体温还动粗被拘10日并处罚款
09:21
刻意隐瞒病情,广州两名确诊患者被警方立案侦查
09:14
为保障企业复产用工,广东省人社厅:已安排360余场网络招聘
09:21
广东:发挥人大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的职能作用
09:11
广东:凝聚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强大合力
09:12
广东省人大常委会组织编写传染病防治法知识解读
09:12
广东:发挥人大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的职能作用
09:12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