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金羊网记者 何晶
当地时间2月3日,著名批评家乔治·斯坦纳(George Steiner)在英国剑桥家中去世,享年90岁。
乔治·斯坦纳(1929-2020),他是美国著名文艺批评大师与翻译理论家,当代杰出的人文主义知识分子。代表作有《语言与沉默》《悲剧之死》《巴别塔之后》等等。
乔治·斯坦纳用英、法、德等多门语言写作和教学,为教师的工作而疯狂,深爱那些塑造人性的伟大文学作品。他的代表作《语言与沉默》也是20世纪西方人文批评的经典著作。其核心议题是语言、文学批评与人道主义(及反人道主义)。
《语言与沉默》中译本曾由世纪文景在2013年出版,该书辑录的文章写于他的不同时期,但都共有一个根本的主题——语言的生命。
在斯坦纳看来,语言是文化的代表。而现代西方的几股非人道主义逆流(尤其是纳粹)导致了语言文化的滥用与污染,使西方文学的创作陷入“沉默”。在经历了种种浩劫之后,语言及其相关的现实世界究竟该何去何从?批评家与知识分子在这一过程中又该担当何种责任?
乔治·斯坦纳是犹太人,由于维也纳对犹太人的迫害,斯坦纳一家先是移居到法国,1944年,乔治·斯坦纳又从法国前往纽约,成为美国公民。
乔治·斯坦纳亲自在纳粹军官身上接触到语言的沉默与无力。他在书中提到,当时的纳粹军官非常欣赏诗人里尔克,并能针对诗歌与美学谈出很有见地的观点,那些在集中营内施虐的刽子手并非不懂得美与道德,相反,他们能谈论得很好。这些现实影响了乔治·斯坦纳的文学批评思想。
2020年2月3日,乔治·斯坦纳在英国剑桥逝世。继去年哈罗德·布鲁姆去世后,又一位世界级文学批评家的逝去,似乎暗示着那个尊崇古典文学、在文本中探索社会责任的批评时代也随之远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