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羊文化

职工的读书计划:让未来的旅程有书籍相伴

来源:工人日报 作者: 发表时间:2020-01-19 11:03
分享到

  书籍是超越时空的,只要您爱书,即使是在漫天飞雪的季节,春天也会留驻在您的心中。图为北京牡丹园的一间书店的内景。工人日报记者 欧阳 摄

  新年伊始,我们给读者呈现几份职工的读书计划:有自我素养的雕琢,让书·人散发出和煦的阳光;有读书方式方法的探索,让阅读更有效率;也有亲子阅读谋划,让下一代爱上阅读;当然也有职业阅读,对热爱的行业、工作有更多的了解……您在新的一年对读书有规划吗?

  汲取阳光 温暖身边人

  任蓉华 女,80后,山东省金凤包装有限公司职工

  在新年伊始制定全年的读书计划,我已坚持5年了。列一份拟购书单、新建一个电子文件夹、腾空书架上的一行格子,仅仅是准备好这些,心里就有了满满的幸福感。

  过去一年,我共阅读书籍25册,多为人文社科类图书,这不仅满足了自己的求知欲,还让我成为了身边人眼中的“知心者”。

  “妈妈,地球的家在哪儿?古代人穿什么衣服?”我不慌不忙地搬出《给孩子讲宇宙》和《中国服饰史》,给儿子大讲特讲;“华华,我好笨呀,总是干不好工作。”我把《能力是逼出来的》精要部分灌输给同事,鼓励她掌握系统知识体系;“这家没法待啦,一个个的都要气死我!”楼下李阿姨心眼小,与家人相处得格外紧张,我用了好几个周末,讲了大半本的《生活心理学》,才让她摔门而出的频次由一天两次改为两天一次。

  书籍,犹如冬日暖阳。我如饥如渴地从一本本书中汲取阳光,再用它去温暖身边的每一个人。新的一年,我的书单仍以人文社科类图书为主,提升自己,且让自己和他人更幸福。

  儿子就要升四年级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对父母不再像小时候那么依恋,所以我的书单中必须有“如何与孩子相处”这一类的书。当然,也不完全是为了自己的孩子,儿子所在学校开设有家长讲堂,定期邀请家长分享教育经验,等我夯实了知识基础,也就有了底气与更多的家长探讨交流,共同守护好孩子们的成长。

  由于组织架构调整,我所在单位的业务范畴发生了很大改变,同事们无不忧虑重重,所以我的书单中必须有“职场心灵鸡汤、业务技能提升”这一类的书。心态,对工作而言尤为重要,我希望在新的一年,能带领自己的小团队顺利走出迷茫期。

  我坚持开导李阿姨并获“成功”的事儿,也不知怎地被传到了社区居委会。居委会苗大姐专程登门硬是让我加入她创办的“家长里短调解团”,所以我的书单中必须有“人际沟通技巧”这一类的书。原本为李阿姨疏通心结,主要是受不了她屡爆粗口的大嗓门,但现在骑虎难下的我,只能恶补一番沟通甚至谈判知识,随时准备好冲锋陷阵。

  这世上,最不稀见的是阳光,最需要的也是它。只有发自内心地去感受它,读懂它,传播它,才算得上真正拥有它。书籍亦是如此。

  知“入”知“出”,拥抱读书

  周慧虹 女,70后,中国人民银行长治市中心支行职工

  新的一年,我准备“换个姿势”读书。

  想想,尽管我热爱读书,可令我甚感郁闷的是,2019年读过的书中有不少与我只不过是“脸熟”: 读完一部书,约略记得书中人物、个别片断,对书的来龙去脉、细微精妙,却终究有些茫然。

  南宋陈善曾言,“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盖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不能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惟知出知入,得尽读书之法也。”细究起来,我的问题大约就出在“不知出入”。我平时读书,只是一路往前赶,读得痛快,但囫囵吞枣、不求甚解,缺的是慎思明辨,结果不解书中三昧。

  既然找到了问题症结,那就不妨借鉴他人所长,让自己知“入”知“出”。

  去年,我微信好友中多了一位堪称“牛人”的书友,她每天读书、写公众号文字,还出版了一本书。她的读书方法是每本书读三遍,第一遍从头到尾初读一遍,将碎片笔记记在书上;第二遍做思维导图笔记,只读在第一遍阅读时做标记的地方;第三遍是写读书文章时,需要写进文章里的部分反复阅读、领会,只读对自己启发最大、自己最看重的部分。“三遍,输出三种类型的笔记,我的一个读书流程走下来,一本书基本就被我吸收得差不多了。”这种办法不乏可操作性,今年再要读书时,我得有意识地试试,没准就能“入”得书去。

  “入”得书,还须“出”得来。去年末,单位为每位员工发放了一张某网读书会的会员卡。该读书会创始人曾经认为“读书很苦”,然而如今通过讲书学会了读书、爱上了读书,并且把引导更多人走进书香殿堂做成了事业。通过听其讲书,我对自己感兴趣的一些书有了较深的了解:再找该书来读,有时确有醍醐灌顶、灵光乍现之效。这位创始人鼓励读者阅读之后,大胆地去讲,“你会发现自己在讲书的过程中需要旁征博引,而这种引证来自你现在的知识库。不断地积累和练习,会让你的知识库越来越丰富,而且所有的知识连接都会逐渐建立起来。”

  在我,今年沉浸式读书的同时,也要尝试着找家人、朋友,去微信朋友圈、读书群中,或开口讲一本自己读过的书,或付诸笔端形成文字与人交流。我觉得,以这样的“输出”形式检验自己的读书效果,应该差不到哪里去。

  和孩子同步阅读

  杨伟 男,70后,秦川机床集团汉江工具有限责任公司职工

  今年我纳入阅读计划的有三本书。一本是石黑一雄的《长日留痕》,一本是《毛姆短篇小说选》,还有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我想再次领受一下路遥的浑厚质朴。另一因素是上初中二年级从来不读大部头著作的女儿,在我的鼓动下,终于答应要在寒假期间读一读《平凡的世界》。趁她有兴致,我在网上又买了一套,并许诺要和她同步阅读,以便更好地交流。毕竟,书中的艰苦环境对女儿来说是陌生的。一旦读进去,相信她会入迷。因为无论时代怎样变迁,人与人之间真挚的感情,是最能打动人心的。

  对我来说,寒冬腊月,北风呼啸,天寒地冻,围炉读书,是极好的享受,会觉得格外温暖。

  三国时有个学者叫董遇,他谈到读书,有“三余”之说:“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相对于生计读书自然是闲事,用“零余”时间来打发,再合适不过。

  如今生活水平好了,但仅有温饱是不够的,冬天的阴霾,需要心灵的阳光去驱散。想起曾经的冬日,暖阳和煦,我坐到楼顶上,边晒太阳边看书。更多的时候,我会泡一杯茶,围炉读书,斗室虽小,却可畅游日月乾坤。如果是雪花飘飘的夜晚,靠在床上拥被读书,也是很美的享受。万籁俱寂,一点荧光,而户外的北风呼啸,更衬托了家的温暖与安宁。

  我希望从这个新年开始,让孩子拿起“大部头”,她有寒假,可以集中精力阅读三卷本的《平凡的世界》——然后,逐渐地爱上“大部头”,爱上读书。我要上班,自然只能抽空读,回家后和女儿围炉共读。如此这般,不仅自有一番乐趣,而且,盼望,也相信这个“短期”的初始计划,可以照亮未来之路:即是孩子的,也是我的。

  在我看来,读书就是旅行。即便是重读,我也会用心去读,倾听女儿的感受。

  读好铁路人的书

  孟庆庆 男,70后,哈尔滨工务段职工

  新年伊始,整理书柜时发现了两本报告文学:《青藏铁路》《守望天路》。这两本书早先粗略地翻过,前者是2006年青藏铁路开通之际付梓发行的,后者是2016年青藏铁路通车运营十周年的时候,几位铁路作家在重走青藏线实地采风后的合力之作。

  因为工作关系,我经常需要乘坐火车奔波在路上,我喜欢在火车上阅读,旅途枯燥难捱,正好用读书来消磨时光。读书累了,可以欣赏车窗外的景色。一望无际的草原、莽莽苍苍的林海,夕阳染红的山峦,朝霞映衬的湿地……都是让人心旷神怡的美景。路上的阅读,会让人更多几分思考和感悟。时空流转,铁路已经步入到高铁时代,车上的读书时间少了,多了“幸福的烦恼”。

  虽然如此,然而铁路厚重的历史、沿线美好的风景以及铁路人的精神风貌,无不是宏篇巨制。正因为这样,作为“铁路人”,当再次看到这两本书的时候,心中涌起了对那些人、那些事的心绪。

  所以,今年,我给自己订的阅读计划是好好读一读反映铁路和铁路人的书,首先就从读完这两本讲述青藏铁路的书籍开始,这不仅是“职业阅读”,也有传统精神的学习和承继。如今,我离开了一个工作过9年的工程建设单位,开始了相对固定的工作和生活。在过往9年的那些个日子里,我走过许多地方,看到了许多铁路的历史遗迹,也对背后的人文历史和沧桑往事有所了解,我曾在滨洲铁路穿越大兴安岭的百年隧道中徒步走过,在博林铁道线旁的侵华日军飞机场的遗址上流连过……

  作为一名阅读者,看到反映铁路和铁路人的书籍,我总想着自己对之能够有更多的认识和了解,尤其是行业的发展历史和人文往事。因之,在新的一年里,深入、有计划地了解铁路,讲好铁路故事,对我来说,也是很好的阅读选择。

编辑:智羊
  • 旅游
  • 汽车
  • 科技
  • 文化
  • 美食

沿着广州地铁线寻周末好去处

  • 欧铁通票升级28岁以下旅客将享受7.5折优惠 2020-01-16
  • 浙江衢州景区二月份对广州市民免费一个月 2020-01-16
  • 2020马来西亚旅游年全年盛事不间断,等你来! 2020-01-13
  • 近在咫尺的南方滑雪场 2020-01-13
  • 成贵、京张、黔张常高铁开通 2020-01-06
  • 新年追极光如何才能捕捉属于自己的那片璀璨夜空? 2020-01-06
  • 明年二月圣地亚哥博物馆月半价打卡发现新乐趣 2020-01-03
  • 新年从“新”出发乐游“新澳门” 2020-01-03

多维发力,解锁“年轻化”​——2019年广汽Acura逆势再跃升

  • 春节购车买哪款?宋Pro领衔盘点当红紧凑级SUV 2020-01-15
  • 比亚迪汉“定妆照”亮相 外观设计尽显动感优雅 2020-01-10
  • 深圳试驾哈弗H4:高能智联座驾 2020-01-10
  • 广汽蔚来HYCAN 007配置信息揭秘 共5个配置版本 2020-01-10
  • 广汽本田2019年累计销量770,884辆 超额完成全年目标 2020-01-07
  • 全新腾势X全面到店并正式开启交付 2020-01-06
  • 宝骏510 推出CVT劲享型 售价6.38万元 2020-01-03
  • ​命名全新一代瑞虎7/瑞虎7 PRO 奇瑞全新SUV官图曝光 2019-12-23

腾讯回应“暴力裁员”:工作成果未能匹配岗位要求

  • 华为中国生态大会2020下月举办 将首发面向To B行业的生态指引 2020-01-17
  • 仅三成白领有年终奖?2019年全国年终奖均值为9547元 2020-01-17
  • 员工迟到一次罚500元过分吗?资本家就得剥削员工 2020-01-14
  • 苹果售价1071元的智能电池壳有问题!官方:免费换新的 2020-01-14
  • 拍真人秀寻真爱!绕月飞行日本富豪前泽友作:带她一起去太空 2020-01-14
  • 胡润发布中国500强民企榜单:阿里、腾讯前二,华为第四 2020-01-10
  • 昔日安卓机皇,如今营收跌至23.1亿,仅为巅峰期2% 2020-01-07
  • 小米又发钱了!奖励1646名员工4.8亿元,人均29万元 2020-01-07

春节“约会”齐白石

  • 学术之外的季羡林:写日记吐槽 是真实的性情中人 2020-01-19
  • 吃糖瓜、祭灶神……小年如何过出仪式感? 2020-01-17
  • 一年5000场服务读者的文化活动 这个图书馆是如何做到的 2020-01-17
  • 田野上长出的文学社:他们用小说、诗歌、散文记录生活 2020-01-17
  • 各界群众自发参与“我的祖国”全网拉歌 2020-01-17
  • 《绝境铸剑》:抒家国情怀树精神丰碑 2020-01-17
  • 《急先锋》:推进中国动作电影升级 2020-01-17
  • 首届“一带一路”汉学与文化发展论坛在京举办 2020-01-17

干杯!十月里多个德国啤酒节开锣

  • 喜欢吃日料 不懂清酒怎么行?

    ——掌握这几点,清酒小白也懂行 2019-12-02

  • 金秋吃蟹 这样吃才健康 2019-09-24
  • 炎炎夏日来份凉菜才是正经事 2019-07-10
  • 一年一度鲱鱼节来袭 就问你敢不敢吃? 2019-07-01
  • 最佳赏味期 抢鲜当造夏滋味 2019-05-31
  • 初夏五月 白芦笋相伴 2019-05-16
  • 又到海鲜季 不这么吃就白瞎了! 2019-05-06
  • 春日食游 鲜味先行 2019-04-12
金羊图库
  • 甘肃敦煌:耍社火 迎新春
  • 冬青奥会|短道速滑男子1000米:李孔超获铜牌
  • 唐宫灯会“点亮”西安华清宫景区 再现盛唐气象
  • 移动设备“陪伴”归乡“慢慢路”
  • 广州簕杜鹃之美
  • 2020中国·山海关古城年博会开幕
  • 彩灯璀璨迎新春
  • 贵州威宁:鹤舞草海
新闻排行榜
羊晚24小时
开大奔进故宫“女主角”被曝光:戴千万名表,住9万一平小区!
2020-01-19 09:27:41
西塱站将四线交会 成为综合交通枢纽
2020-01-19 08:56:29
越秀公园花灯会来啦
2020-01-19 08:56:29
广州南站开启通宵模式
2020-01-19 08:56:29
广大车主 这份高速绕行指引请收好
2020-01-19 08:56:29
返回顶部
数字报
精彩推荐 滚动 新闻 广州 广东 中国 娱乐 健康 体育 IT 财富 汽车 房产 美食 图集 生活 食安 科技 教育 军事
职工的读书计划:让未来的旅程有书籍相伴
工人日报  作者:  2020-01-19
您在新的一年对读书有规划吗?

  书籍是超越时空的,只要您爱书,即使是在漫天飞雪的季节,春天也会留驻在您的心中。图为北京牡丹园的一间书店的内景。工人日报记者 欧阳 摄

  新年伊始,我们给读者呈现几份职工的读书计划:有自我素养的雕琢,让书·人散发出和煦的阳光;有读书方式方法的探索,让阅读更有效率;也有亲子阅读谋划,让下一代爱上阅读;当然也有职业阅读,对热爱的行业、工作有更多的了解……您在新的一年对读书有规划吗?

  汲取阳光 温暖身边人

  任蓉华 女,80后,山东省金凤包装有限公司职工

  在新年伊始制定全年的读书计划,我已坚持5年了。列一份拟购书单、新建一个电子文件夹、腾空书架上的一行格子,仅仅是准备好这些,心里就有了满满的幸福感。

  过去一年,我共阅读书籍25册,多为人文社科类图书,这不仅满足了自己的求知欲,还让我成为了身边人眼中的“知心者”。

  “妈妈,地球的家在哪儿?古代人穿什么衣服?”我不慌不忙地搬出《给孩子讲宇宙》和《中国服饰史》,给儿子大讲特讲;“华华,我好笨呀,总是干不好工作。”我把《能力是逼出来的》精要部分灌输给同事,鼓励她掌握系统知识体系;“这家没法待啦,一个个的都要气死我!”楼下李阿姨心眼小,与家人相处得格外紧张,我用了好几个周末,讲了大半本的《生活心理学》,才让她摔门而出的频次由一天两次改为两天一次。

  书籍,犹如冬日暖阳。我如饥如渴地从一本本书中汲取阳光,再用它去温暖身边的每一个人。新的一年,我的书单仍以人文社科类图书为主,提升自己,且让自己和他人更幸福。

  儿子就要升四年级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对父母不再像小时候那么依恋,所以我的书单中必须有“如何与孩子相处”这一类的书。当然,也不完全是为了自己的孩子,儿子所在学校开设有家长讲堂,定期邀请家长分享教育经验,等我夯实了知识基础,也就有了底气与更多的家长探讨交流,共同守护好孩子们的成长。

  由于组织架构调整,我所在单位的业务范畴发生了很大改变,同事们无不忧虑重重,所以我的书单中必须有“职场心灵鸡汤、业务技能提升”这一类的书。心态,对工作而言尤为重要,我希望在新的一年,能带领自己的小团队顺利走出迷茫期。

  我坚持开导李阿姨并获“成功”的事儿,也不知怎地被传到了社区居委会。居委会苗大姐专程登门硬是让我加入她创办的“家长里短调解团”,所以我的书单中必须有“人际沟通技巧”这一类的书。原本为李阿姨疏通心结,主要是受不了她屡爆粗口的大嗓门,但现在骑虎难下的我,只能恶补一番沟通甚至谈判知识,随时准备好冲锋陷阵。

  这世上,最不稀见的是阳光,最需要的也是它。只有发自内心地去感受它,读懂它,传播它,才算得上真正拥有它。书籍亦是如此。

  知“入”知“出”,拥抱读书

  周慧虹 女,70后,中国人民银行长治市中心支行职工

  新的一年,我准备“换个姿势”读书。

  想想,尽管我热爱读书,可令我甚感郁闷的是,2019年读过的书中有不少与我只不过是“脸熟”: 读完一部书,约略记得书中人物、个别片断,对书的来龙去脉、细微精妙,却终究有些茫然。

  南宋陈善曾言,“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盖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不能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惟知出知入,得尽读书之法也。”细究起来,我的问题大约就出在“不知出入”。我平时读书,只是一路往前赶,读得痛快,但囫囵吞枣、不求甚解,缺的是慎思明辨,结果不解书中三昧。

  既然找到了问题症结,那就不妨借鉴他人所长,让自己知“入”知“出”。

  去年,我微信好友中多了一位堪称“牛人”的书友,她每天读书、写公众号文字,还出版了一本书。她的读书方法是每本书读三遍,第一遍从头到尾初读一遍,将碎片笔记记在书上;第二遍做思维导图笔记,只读在第一遍阅读时做标记的地方;第三遍是写读书文章时,需要写进文章里的部分反复阅读、领会,只读对自己启发最大、自己最看重的部分。“三遍,输出三种类型的笔记,我的一个读书流程走下来,一本书基本就被我吸收得差不多了。”这种办法不乏可操作性,今年再要读书时,我得有意识地试试,没准就能“入”得书去。

  “入”得书,还须“出”得来。去年末,单位为每位员工发放了一张某网读书会的会员卡。该读书会创始人曾经认为“读书很苦”,然而如今通过讲书学会了读书、爱上了读书,并且把引导更多人走进书香殿堂做成了事业。通过听其讲书,我对自己感兴趣的一些书有了较深的了解:再找该书来读,有时确有醍醐灌顶、灵光乍现之效。这位创始人鼓励读者阅读之后,大胆地去讲,“你会发现自己在讲书的过程中需要旁征博引,而这种引证来自你现在的知识库。不断地积累和练习,会让你的知识库越来越丰富,而且所有的知识连接都会逐渐建立起来。”

  在我,今年沉浸式读书的同时,也要尝试着找家人、朋友,去微信朋友圈、读书群中,或开口讲一本自己读过的书,或付诸笔端形成文字与人交流。我觉得,以这样的“输出”形式检验自己的读书效果,应该差不到哪里去。

  和孩子同步阅读

  杨伟 男,70后,秦川机床集团汉江工具有限责任公司职工

  今年我纳入阅读计划的有三本书。一本是石黑一雄的《长日留痕》,一本是《毛姆短篇小说选》,还有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我想再次领受一下路遥的浑厚质朴。另一因素是上初中二年级从来不读大部头著作的女儿,在我的鼓动下,终于答应要在寒假期间读一读《平凡的世界》。趁她有兴致,我在网上又买了一套,并许诺要和她同步阅读,以便更好地交流。毕竟,书中的艰苦环境对女儿来说是陌生的。一旦读进去,相信她会入迷。因为无论时代怎样变迁,人与人之间真挚的感情,是最能打动人心的。

  对我来说,寒冬腊月,北风呼啸,天寒地冻,围炉读书,是极好的享受,会觉得格外温暖。

  三国时有个学者叫董遇,他谈到读书,有“三余”之说:“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相对于生计读书自然是闲事,用“零余”时间来打发,再合适不过。

  如今生活水平好了,但仅有温饱是不够的,冬天的阴霾,需要心灵的阳光去驱散。想起曾经的冬日,暖阳和煦,我坐到楼顶上,边晒太阳边看书。更多的时候,我会泡一杯茶,围炉读书,斗室虽小,却可畅游日月乾坤。如果是雪花飘飘的夜晚,靠在床上拥被读书,也是很美的享受。万籁俱寂,一点荧光,而户外的北风呼啸,更衬托了家的温暖与安宁。

  我希望从这个新年开始,让孩子拿起“大部头”,她有寒假,可以集中精力阅读三卷本的《平凡的世界》——然后,逐渐地爱上“大部头”,爱上读书。我要上班,自然只能抽空读,回家后和女儿围炉共读。如此这般,不仅自有一番乐趣,而且,盼望,也相信这个“短期”的初始计划,可以照亮未来之路:即是孩子的,也是我的。

  在我看来,读书就是旅行。即便是重读,我也会用心去读,倾听女儿的感受。

  读好铁路人的书

  孟庆庆 男,70后,哈尔滨工务段职工

  新年伊始,整理书柜时发现了两本报告文学:《青藏铁路》《守望天路》。这两本书早先粗略地翻过,前者是2006年青藏铁路开通之际付梓发行的,后者是2016年青藏铁路通车运营十周年的时候,几位铁路作家在重走青藏线实地采风后的合力之作。

  因为工作关系,我经常需要乘坐火车奔波在路上,我喜欢在火车上阅读,旅途枯燥难捱,正好用读书来消磨时光。读书累了,可以欣赏车窗外的景色。一望无际的草原、莽莽苍苍的林海,夕阳染红的山峦,朝霞映衬的湿地……都是让人心旷神怡的美景。路上的阅读,会让人更多几分思考和感悟。时空流转,铁路已经步入到高铁时代,车上的读书时间少了,多了“幸福的烦恼”。

  虽然如此,然而铁路厚重的历史、沿线美好的风景以及铁路人的精神风貌,无不是宏篇巨制。正因为这样,作为“铁路人”,当再次看到这两本书的时候,心中涌起了对那些人、那些事的心绪。

  所以,今年,我给自己订的阅读计划是好好读一读反映铁路和铁路人的书,首先就从读完这两本讲述青藏铁路的书籍开始,这不仅是“职业阅读”,也有传统精神的学习和承继。如今,我离开了一个工作过9年的工程建设单位,开始了相对固定的工作和生活。在过往9年的那些个日子里,我走过许多地方,看到了许多铁路的历史遗迹,也对背后的人文历史和沧桑往事有所了解,我曾在滨洲铁路穿越大兴安岭的百年隧道中徒步走过,在博林铁道线旁的侵华日军飞机场的遗址上流连过……

  作为一名阅读者,看到反映铁路和铁路人的书籍,我总想着自己对之能够有更多的认识和了解,尤其是行业的发展历史和人文往事。因之,在新的一年里,深入、有计划地了解铁路,讲好铁路故事,对我来说,也是很好的阅读选择。

编辑:智羊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
习近平同缅甸领导人驻足观看的这组照片太有故事
09:32
时政新闻眼丨从三句诗看习主席新年首访发出哪些信息
09:22
莫道君行早 是处有亲朋——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谈习近平主席对缅甸进行国事访问
09:22
广东:民办初中报名超额将摇号 "牛娃"家长表示遗憾
08:09
广东省纪委监委通报5起违反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
08:28
广州地铁西塱站将四线交会 成为综合交通枢纽
08:29
白云机场代理国内航班值机柜台提前至3︰30开放
08:30
华南地区首艘航海体验主题船投入试运营 日游票价68元起
08:32
【新春走基层】省定贫困村罗定市合江村三年大变样:光伏产业引进村 破旧房屋焕新颜
08:33
电视专题片《国家监察》第五集 《打造铁军》
08:41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