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羊文化

学术之外的季羡林:写日记吐槽 是真实的性情中人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上官云 发表时间:2020-01-19 10:52
分享到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1月18日电(记者 上官云) 前些年,一本《清华园日记》带火了著名语言学家季羡林。讨厌考试、给同学起外号……许多读者好像突然发现,印象中那个高冷的语言学家,也颇有“烟火气”。

  2009年7月,季羡林去世。十年后,也就是在2019年年底,他的学生梁志刚、胡光利合著的《季羡林全传》出版了。时隔多年回忆起老师,梁志刚仍然觉得那是自己的“精神家园”,“老师确实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学者,但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性情中人。”

  2007年7月26日,梁志刚看望季羡林。受访者供图

  学术之外,季羡林如何评价自己?

  对季羡林,不少人想到他时,脑海中可能会冒出诸如“国宝级学者”或“国学大师”之类的头衔。但他在生活中很低调,生前亦曾撰文三辞桂冠: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

  在语言学领域等诸多领域,季羡林都是一位十分知名的学者,他不仅著有《东方文学史》、《大唐西域记校注》等一系列专著,据称还精通多种语言,翻译了大量作品,生前也是世界上极少数懂吐火罗文的学者之一。

  “老师做学问十分认真,经常泡在图书馆,第一个进去,最后一个出来。有时候他到了,图书馆还没开门,就在门外等。”梁志刚说。

  前些年,梁志刚曾得到过老师季羡林的许可,为他编书。梁志刚认为,在1997年,季羡林还出版了两本专著,也能称作是他学术上的高峰,之后便是一些比较零碎的文章或作品了。

  季羡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供图

  “到最后,季老住进医院,那时最后一本文集可能就是《病榻杂记》,到了那么大年纪,身体不太好,查不了什么资料,只能写点小文章,这对他也是小菜一碟。”梁志刚说。

  “他一向是对自己评价比较客观,而且偏低。”梁志刚说,季羡林生前讲过一件趣事,“季老90岁时应家乡邀请回去过生日,结果没想到去了那么多人、场面挺大,他就会自嘲。这是他非常真实的一面。”

  “心细如发”的严师

  虽然是受人敬仰的学者,但季羡林家庭生活却不是那么尽如人意。

  梁志刚说,季羡林从小离开家,跟着叔父读书,婶母对他比较严格,有时候季羡林要去上学了,要两个铜子买早点都胆怯,渐渐地性格也变得有些谨小慎微、如履薄冰。

  “一个人的成长环境性格影响很大,季老是个心细如发的人。”梁志刚的爱人曾去看望季羡林,随口说了一句“您给我的这个石榴好吃”,自此以后,每逢家乡送来石榴,季羡林总要叮嘱保姆留几个,让梁志刚带回去。

  季羡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供图

  每逢新书出版,除了专业性太强的以外,季羡林总会签好名给梁志刚留着。梁志刚说,季羡林对学生很亲近,有一次自己买了当时还不常见的荔枝跟芒果给老师送去,却没想到季羡林对这两种水果过敏 。

  “季老说这是学生的好意,过敏也得吃一点。他叫保姆拿点盐搁在舌头上,吃了两个荔枝,然后把剩下的水果分给大家。”梁志刚回忆。

  在网上流传的许多照片中,季羡林的身边常常伴着一两只猫。梁志刚说,最早的一只狸花猫叫虎子,后来虎子领回一直白猫,叫“咪咪”,再加上后来季羡林家乡送来的猫等等,老师家里先后有过五六只猫。

  “他是喜欢猫。猫生病了不能用猫砂,他八十多岁了,弯着腰去清理床底下的猫屎。”梁志刚说,可能是季羡林爱猫出了名,邻居家的一个小女孩,全家出去旅行时,都坚持要把猫放在季羡林这儿,“她说季爷爷对猫好。”

  日记中的季羡林:这个老头很可爱

  一个人在生活中往往会有不同的侧面,季羡林也不例外。前些年他的《清华园日记》出版后,也让人们看到了他可爱的一面。

  季羡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供图

  在日记中,季羡林和现在的年轻人并无二致:也会抱怨同学,偷偷骂老师,嫌弃考试无聊,盼着文章早点发表……也会记录负能量与小脆弱,以及和朋友吃饭、打牌之类的琐事。

  “1999年老先生出过一套24卷本文集,恰逢季老米寿,就办了一个小型的宴会。”梁志刚听同学说过这样一件事:那次小宴会上有人无边无际地吹捧季羡林,“最后季老发言时,他说:刚听你们说这些,我脸是红的,我的心在跳,我感觉你们说的不是我,我希望成为你们说的那样的人,但我不是。”

  梁志刚说,所以,当上述文集要出“续集”时,季羡林便表达了一个意思:希望告诉大家自己是个普通人,就出了《清华园日记》,“编辑说里面有爆粗口、逃课这样的事情,要不要改改?季老说一个字都不改,那就是当时的我。”

  “这实际上是季老希望能还原他作为一个活生生人的样貌,他说他不是‘圣人’。”《清华园日记》出版后 ,在读者尤其是年轻人中引起轰动,人们几乎都没想到,那个看起来高冷的学者是如此真实,梁志刚觉得,这恰恰说明,老师是个性情中人。

  从编书到写传记

  2005年,梁志刚即将退休。有一天,他去看望季羡林,季羡林问了他一个问题:“志刚,你退休后有20年好日子,想干点什么?”

  《季羡林全传》书封。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供图

  琢磨了一下,梁志刚想到了往年为季羡林编书的经过,“因为要编书,我看了许多有关季老的资料、文章,传记也有几本,写得自然有可取之处,却也有不全面的地方。”

  于是,他跟季羡林提出了为老师继续编书以及写传记的想法,“老师说传记可以写,但一定要记住,不要夸大,也不要缩小,实事求是就行。他说你写好后可以发表,不用给我看稿子。”

  之后,梁志刚先写了《人中麟凤季羡林》。老同学胡光利看完书后,提议两人再合著一部更全面的传记,把季羡林的小故事放到大时代的背景下来书写,这样,又是数年光阴,《季羡林全传》也出版了。

  “对我来说,老师季羡林就是做人的标杆和精神的家园。”虽然老师已经去世多年,但梁志刚在遇到问题时,仍会习惯性想一想,换做是季羡林会怎样处理,“都说师恩如山,对我确实不是一句空话。”

  曾经有人请梁志刚概括一下季羡林的优秀品质,他想了想,说大概老师季羡林生前的一句话就合适,“一个人想做点事,需要良知和良能,季老在他的学术领域,无疑都具备了。”

编辑:智羊
  • 旅游
  • 汽车
  • 科技
  • 文化
  • 美食

沿着广州地铁线寻周末好去处

  • 欧铁通票升级28岁以下旅客将享受7.5折优惠 2020-01-16
  • 浙江衢州景区二月份对广州市民免费一个月 2020-01-16
  • 2020马来西亚旅游年全年盛事不间断,等你来! 2020-01-13
  • 近在咫尺的南方滑雪场 2020-01-13
  • 成贵、京张、黔张常高铁开通 2020-01-06
  • 新年追极光如何才能捕捉属于自己的那片璀璨夜空? 2020-01-06
  • 明年二月圣地亚哥博物馆月半价打卡发现新乐趣 2020-01-03
  • 新年从“新”出发乐游“新澳门” 2020-01-03

多维发力,解锁“年轻化”​——2019年广汽Acura逆势再跃升

  • 春节购车买哪款?宋Pro领衔盘点当红紧凑级SUV 2020-01-15
  • 比亚迪汉“定妆照”亮相 外观设计尽显动感优雅 2020-01-10
  • 深圳试驾哈弗H4:高能智联座驾 2020-01-10
  • 广汽蔚来HYCAN 007配置信息揭秘 共5个配置版本 2020-01-10
  • 广汽本田2019年累计销量770,884辆 超额完成全年目标 2020-01-07
  • 全新腾势X全面到店并正式开启交付 2020-01-06
  • 宝骏510 推出CVT劲享型 售价6.38万元 2020-01-03
  • ​命名全新一代瑞虎7/瑞虎7 PRO 奇瑞全新SUV官图曝光 2019-12-23

腾讯回应“暴力裁员”:工作成果未能匹配岗位要求

  • 华为中国生态大会2020下月举办 将首发面向To B行业的生态指引 2020-01-17
  • 仅三成白领有年终奖?2019年全国年终奖均值为9547元 2020-01-17
  • 员工迟到一次罚500元过分吗?资本家就得剥削员工 2020-01-14
  • 苹果售价1071元的智能电池壳有问题!官方:免费换新的 2020-01-14
  • 拍真人秀寻真爱!绕月飞行日本富豪前泽友作:带她一起去太空 2020-01-14
  • 胡润发布中国500强民企榜单:阿里、腾讯前二,华为第四 2020-01-10
  • 昔日安卓机皇,如今营收跌至23.1亿,仅为巅峰期2% 2020-01-07
  • 小米又发钱了!奖励1646名员工4.8亿元,人均29万元 2020-01-07

春节“约会”齐白石

  • 吃糖瓜、祭灶神……小年如何过出仪式感? 2020-01-17
  • 一年5000场服务读者的文化活动 这个图书馆是如何做到的 2020-01-17
  • 田野上长出的文学社:他们用小说、诗歌、散文记录生活 2020-01-17
  • 各界群众自发参与“我的祖国”全网拉歌 2020-01-17
  • 《绝境铸剑》:抒家国情怀树精神丰碑 2020-01-17
  • 《急先锋》:推进中国动作电影升级 2020-01-17
  • 首届“一带一路”汉学与文化发展论坛在京举办 2020-01-17
  • 活字印刷、挑战甲骨文 寓教于乐打开汉字之门 2020-01-17

干杯!十月里多个德国啤酒节开锣

  • 喜欢吃日料 不懂清酒怎么行?

    ——掌握这几点,清酒小白也懂行 2019-12-02

  • 金秋吃蟹 这样吃才健康 2019-09-24
  • 炎炎夏日来份凉菜才是正经事 2019-07-10
  • 一年一度鲱鱼节来袭 就问你敢不敢吃? 2019-07-01
  • 最佳赏味期 抢鲜当造夏滋味 2019-05-31
  • 初夏五月 白芦笋相伴 2019-05-16
  • 又到海鲜季 不这么吃就白瞎了! 2019-05-06
  • 春日食游 鲜味先行 2019-04-12
金羊图库
  • 甘肃敦煌:耍社火 迎新春
  • 冬青奥会|短道速滑男子1000米:李孔超获铜牌
  • 唐宫灯会“点亮”西安华清宫景区 再现盛唐气象
  • 移动设备“陪伴”归乡“慢慢路”
  • 广州簕杜鹃之美
  • 2020中国·山海关古城年博会开幕
  • 彩灯璀璨迎新春
  • 贵州威宁:鹤舞草海
新闻排行榜
羊晚24小时
开大奔进故宫“女主角”被曝光:戴千万名表,住9万一平小区!
2020-01-19 09:27:41
西塱站将四线交会 成为综合交通枢纽
2020-01-19 08:56:29
越秀公园花灯会来啦
2020-01-19 08:56:29
广州南站开启通宵模式
2020-01-19 08:56:29
广大车主 这份高速绕行指引请收好
2020-01-19 08:56:29
返回顶部
数字报
精彩推荐 滚动 新闻 广州 广东 中国 娱乐 健康 体育 IT 财富 汽车 房产 美食 图集 生活 食安 科技 教育 军事
学术之外的季羡林:写日记吐槽 是真实的性情中人
中国新闻网  作者:上官云  2020-01-19
许多读者好像突然发现,这位印象中高冷的语言学家,也颇有“烟火气”。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1月18日电(记者 上官云) 前些年,一本《清华园日记》带火了著名语言学家季羡林。讨厌考试、给同学起外号……许多读者好像突然发现,印象中那个高冷的语言学家,也颇有“烟火气”。

  2009年7月,季羡林去世。十年后,也就是在2019年年底,他的学生梁志刚、胡光利合著的《季羡林全传》出版了。时隔多年回忆起老师,梁志刚仍然觉得那是自己的“精神家园”,“老师确实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学者,但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性情中人。”

  2007年7月26日,梁志刚看望季羡林。受访者供图

  学术之外,季羡林如何评价自己?

  对季羡林,不少人想到他时,脑海中可能会冒出诸如“国宝级学者”或“国学大师”之类的头衔。但他在生活中很低调,生前亦曾撰文三辞桂冠: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

  在语言学领域等诸多领域,季羡林都是一位十分知名的学者,他不仅著有《东方文学史》、《大唐西域记校注》等一系列专著,据称还精通多种语言,翻译了大量作品,生前也是世界上极少数懂吐火罗文的学者之一。

  “老师做学问十分认真,经常泡在图书馆,第一个进去,最后一个出来。有时候他到了,图书馆还没开门,就在门外等。”梁志刚说。

  前些年,梁志刚曾得到过老师季羡林的许可,为他编书。梁志刚认为,在1997年,季羡林还出版了两本专著,也能称作是他学术上的高峰,之后便是一些比较零碎的文章或作品了。

  季羡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供图

  “到最后,季老住进医院,那时最后一本文集可能就是《病榻杂记》,到了那么大年纪,身体不太好,查不了什么资料,只能写点小文章,这对他也是小菜一碟。”梁志刚说。

  “他一向是对自己评价比较客观,而且偏低。”梁志刚说,季羡林生前讲过一件趣事,“季老90岁时应家乡邀请回去过生日,结果没想到去了那么多人、场面挺大,他就会自嘲。这是他非常真实的一面。”

  “心细如发”的严师

  虽然是受人敬仰的学者,但季羡林家庭生活却不是那么尽如人意。

  梁志刚说,季羡林从小离开家,跟着叔父读书,婶母对他比较严格,有时候季羡林要去上学了,要两个铜子买早点都胆怯,渐渐地性格也变得有些谨小慎微、如履薄冰。

  “一个人的成长环境性格影响很大,季老是个心细如发的人。”梁志刚的爱人曾去看望季羡林,随口说了一句“您给我的这个石榴好吃”,自此以后,每逢家乡送来石榴,季羡林总要叮嘱保姆留几个,让梁志刚带回去。

  季羡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供图

  每逢新书出版,除了专业性太强的以外,季羡林总会签好名给梁志刚留着。梁志刚说,季羡林对学生很亲近,有一次自己买了当时还不常见的荔枝跟芒果给老师送去,却没想到季羡林对这两种水果过敏 。

  “季老说这是学生的好意,过敏也得吃一点。他叫保姆拿点盐搁在舌头上,吃了两个荔枝,然后把剩下的水果分给大家。”梁志刚回忆。

  在网上流传的许多照片中,季羡林的身边常常伴着一两只猫。梁志刚说,最早的一只狸花猫叫虎子,后来虎子领回一直白猫,叫“咪咪”,再加上后来季羡林家乡送来的猫等等,老师家里先后有过五六只猫。

  “他是喜欢猫。猫生病了不能用猫砂,他八十多岁了,弯着腰去清理床底下的猫屎。”梁志刚说,可能是季羡林爱猫出了名,邻居家的一个小女孩,全家出去旅行时,都坚持要把猫放在季羡林这儿,“她说季爷爷对猫好。”

  日记中的季羡林:这个老头很可爱

  一个人在生活中往往会有不同的侧面,季羡林也不例外。前些年他的《清华园日记》出版后,也让人们看到了他可爱的一面。

  季羡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供图

  在日记中,季羡林和现在的年轻人并无二致:也会抱怨同学,偷偷骂老师,嫌弃考试无聊,盼着文章早点发表……也会记录负能量与小脆弱,以及和朋友吃饭、打牌之类的琐事。

  “1999年老先生出过一套24卷本文集,恰逢季老米寿,就办了一个小型的宴会。”梁志刚听同学说过这样一件事:那次小宴会上有人无边无际地吹捧季羡林,“最后季老发言时,他说:刚听你们说这些,我脸是红的,我的心在跳,我感觉你们说的不是我,我希望成为你们说的那样的人,但我不是。”

  梁志刚说,所以,当上述文集要出“续集”时,季羡林便表达了一个意思:希望告诉大家自己是个普通人,就出了《清华园日记》,“编辑说里面有爆粗口、逃课这样的事情,要不要改改?季老说一个字都不改,那就是当时的我。”

  “这实际上是季老希望能还原他作为一个活生生人的样貌,他说他不是‘圣人’。”《清华园日记》出版后 ,在读者尤其是年轻人中引起轰动,人们几乎都没想到,那个看起来高冷的学者是如此真实,梁志刚觉得,这恰恰说明,老师是个性情中人。

  从编书到写传记

  2005年,梁志刚即将退休。有一天,他去看望季羡林,季羡林问了他一个问题:“志刚,你退休后有20年好日子,想干点什么?”

  《季羡林全传》书封。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供图

  琢磨了一下,梁志刚想到了往年为季羡林编书的经过,“因为要编书,我看了许多有关季老的资料、文章,传记也有几本,写得自然有可取之处,却也有不全面的地方。”

  于是,他跟季羡林提出了为老师继续编书以及写传记的想法,“老师说传记可以写,但一定要记住,不要夸大,也不要缩小,实事求是就行。他说你写好后可以发表,不用给我看稿子。”

  之后,梁志刚先写了《人中麟凤季羡林》。老同学胡光利看完书后,提议两人再合著一部更全面的传记,把季羡林的小故事放到大时代的背景下来书写,这样,又是数年光阴,《季羡林全传》也出版了。

  “对我来说,老师季羡林就是做人的标杆和精神的家园。”虽然老师已经去世多年,但梁志刚在遇到问题时,仍会习惯性想一想,换做是季羡林会怎样处理,“都说师恩如山,对我确实不是一句空话。”

  曾经有人请梁志刚概括一下季羡林的优秀品质,他想了想,说大概老师季羡林生前的一句话就合适,“一个人想做点事,需要良知和良能,季老在他的学术领域,无疑都具备了。”

编辑:智羊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
习近平同缅甸国务资政会谈
21:44
习近平会见缅甸国防军总司令
21:45
习近平结束对缅甸国事访问回到国内
18:56
习近平就中越建交70周年同阮富仲互致贺电
16:28
广东:民办初中报名超额将摇号 "牛娃"家长表示遗憾
08:09
广东省纪委监委通报5起违反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
08:28
广州地铁西塱站将四线交会 成为综合交通枢纽
08:29
白云机场代理国内航班值机柜台提前至3︰30开放
08:30
华南地区首艘航海体验主题船投入试运营 日游票价68元起
08:32
【新春走基层】省定贫困村罗定市合江村三年大变样:光伏产业引进村 破旧房屋焕新颜
08:33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