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客户端北京1月16日电(记者 上官云)16日,国家文物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文物局督察司司长陈培军向媒体通报了2019年度文物消防安全工作和春节前组织的突查暗访情况。
国家文物局督察司司长陈培军发布有关情况通报。国家文物局供图
据介绍,2019年度文物平安工程持续推进。国家文物局指导各地加强文物安全防护(安防、消防和防雷)设施建设,2019年国家和省级财政投入14.6亿元,安排国保单位安全防护工程469项;其中消防工程投入6.8亿元,安排消防工程170项,文物安防和火灾防控设施建设不断完善。
另外,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取得成效。国家文物局与应急管理部先后开展文物消防安全大检查和火灾隐患专项整治行动,两次共排查文博单位14.8万余家,发现安全隐患和问题15.4万余处,督促整改13.5万余处,提请国务院安委会对33家存在重大火灾隐患的文博单位挂牌督办。
此外,国家文物局还联合应急管理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消防安全工作的指导意见》,系统提出7个方面22条具体意见和要求,指导基层文博单位做好日常消防安全管理。
突查暗访发现,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王家大院,用于商业经营的文物建筑内电线敷设不规范,用棉被遮盖、包裹用电设备。国家文物局督查司供图
发布会上还通报了2019年全国文物、博物馆单位火灾事故情况。2019年,国家文物局共接报文物火灾事故21起,其中涉及世界文化遗产地1起(县保单位),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起,省级文物保护单位9起,其他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5起,尚未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其他不可移动文物2起。
据发布会通报,5月30日,晋中市世界文化遗产地平遥古城内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武庙发生火灾,过火面积59.8平方米。起火原因为武庙文物维修工程施工人员违规使用明火引发火灾。
21起火灾事故中,有19起已查明火灾原因。电气故障仍然是最主要的火灾诱因,发生文物电气火灾8起,占42%;此外,生活用火不慎引发火灾4起,文物保护工程工地违规用火引发火灾2起,燃香、烛火引发火灾2起,外来火种蔓延引发火灾2起,吸烟引发火灾1起。
据悉,2019年12月到2020年1月,国家文物局派出四个工作组,分赴山西、河南、山东、安徽、湖北、江西、四川、贵州8个省份,会同省级文物行政部门,对部分重点文物、博物馆单位存在的火灾隐患、安全管理问题和违法建设行为,进行了随机突查暗访。
此次突查暗访中发现,四川剑门蜀道遗址昭化古城,电气线路敷设不规范,电源插座、开关安装在可燃材料上;在古建筑内使用大功率电器取暖,部分灭火器过期,未及时检测更换。。国家文物局供图
其中,共抽查文物、博物馆单位75处,其中国保单位47处(第八批国保单位16处),省级及以下文物保护单位11处,博物馆17处,发现各类文物安全隐患和问题260余项,主要表现为电气火灾隐患突出、消防设施设备不完善、生活用火问题较为严重、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混乱、日常安全管理松懈、安防、消防值守不到位等六个方面。
另外,2019年,国家文物局加大执法督察力度,通过卫星遥感对上海、黑龙江牡丹江、河南安阳、湖北十堰和重庆5个城市进行执法监测,发现问题97起,其中依法立案并实施行政处罚34起,责令改正恢复原状63起。一些问题还正在整改中。
文物安全工作归根到底是预防工作。对于此次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管理问题和违法建设行为,国家文物局将进行跟踪督办,要求各地加大整改力度,进一步加强执法巡查和安全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