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羊文化

《浮士德》:图米纳斯对歌德的“背叛”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 发表时间:2020-01-17 16:48
分享到

  歌德的《浮士德》,高扬“人之骄傲”

  没有一部西方作品会像歌德的《浮士德》这样难以被中国观众理解,即便“剧场之王”立陶宛导演里马斯·图米纳斯率领中国演员做出的版本(1月9日至12日,北京保利剧院上演)也不例外。歌德的《浮士德》主题是普世的,但它所依托的人物、故事、典故,以及典故背后的文化习俗-宗教神话背景,却与中国人隔着千山万水。难上加难的是,图米纳斯的《浮士德》并非“忠实”的改编。此剧文本虽剪裁自歌德原著,却如将一条盛大的礼服裙裁剪成一件风骚的苦行衣(没错,就是这么“对立统一”)——材料还是那个材料,衣裳却不再是那件衣裳,且是用途相反的衣裳:主题改变了,且改到了完全与之相反的一面。而主题作为戏剧的核心驱动力,恰恰是文本、导表演、舞台呈现的第一因。近年来我们热衷于观察和描述舞台手段,而将戏剧的思想分析抛在门外,于是渐渐成为目迷五色、不明所以的一群——只知一部戏如何呈现,而不知其何以如此呈现。但是,正如梅耶荷德所招认的:“统率每一部作品各种元素的是思想。”“只要这个作品中没有一个思想在贯穿着,就还是要归于失败的。”观众-戏剧人能否捕捉到一部戏的思想,能否评价这一思想及其舞台呈现的方式与程度,也决定了一次观赏-批评的成败。

  我们知道,歌德的诗剧《浮士德》是披着“顺服上帝”外衣的“异教”作品,表明启蒙主义者对人类权能的无限野心与信心,对上帝权威的强烈怀疑与挑战。这部写了六十年的鸿篇巨制,融汇基督教、古希腊神话和彼时的社会-历史素材,将作家自身丰盛的人生隐喻投射在这位十六世纪的炼金术士身上。他让浮士德先后经历“小世界”和“大世界”——枯坐书斋的衰老、魔鬼再赋的青春、引诱少女的罪恶、辅佐王政的虚无、海伦之恋的迷醉和自由王国的狂想,在结尾,浮士德双目失明,以为邪灵给他掘墓的声音是人们填海造田的声浪,展望人们在他的王国里自由生活的前景,不禁说出“真美呀,请你停一停”。此言终结了这个自认为“永不知足”者的生命,但他的灵魂并未如他和靡菲斯特所打赌的那般被后者收去,而是被上帝派遣的众天使接走。此结尾暗示着歌德的观点:人不是靠“基督的救恩”,而是靠自身的自由意志与博爱之心,得以永生。浮士德说:“我就是神。”这一“至高无上的人”的观念一度成为人摆脱神权与王权、获取自由与尊严的理据,自文艺复兴运动以来被全人类普遍接受,中国人亦是如此。它的背后,是人类科学与理性的高度成就带来的骄傲。

  图米纳斯的《浮士德》

  反思“人的罪性”

  但图米纳斯的《浮士德》并未高扬“人之骄傲”。相反,他反思的对象正是它——人类欲望的膨胀与理性的自大——所导致的《传道书》式的终极虚无。导演删繁就简,借歌德酒杯浇自己块垒,圆融可爱的剧场美学之下,是对歌德彻底的“背叛”。

  这一“背叛”如何实现?通过对歌德原著的取舍——“取”来的部分,以狂欢化的表演和丰盛的舞台手段,将其“扭曲”、强化与改写。导演放弃了原作中浮士德经历的“大世界”——诸如辅佐王政和海伦之恋等情节,而聚焦于主人公的“小世界”——浮士德与平民女孩玛格丽特的情欲故事,之后,他起伏壮阔的生涯只是透过约略的口述而并未展现,就来到死亡的终局。这是此剧的“主旋律”(其得其失均在于此)。还有两支未必不重要的“副歌”——他的助手瓦格纳和一位学生的故事。这两个抽象的故事,只有对称的四个场景:瓦格纳在戏的开端陪浮士德散步,临近结尾,他为用化学方法在玻璃瓶里造出智能小人儿荷蒙库鲁斯而狂喜疯癫;“学生”在戏的开端将靡菲斯特误认为浮士德而向他问学,临近结尾,又向他误认的“浮士德”夸耀自己所得“真知”可以取代造物主。

  这两支“副歌”在歌德原作中并不重要且别有所指,但被图米纳斯单拎出来,以角色起始的苍白浮夸、呆气十足和终局的癫狂自大、心智失迷的表演,表现“人”由膜拜知识到妄称上帝的疯狂状态。这是两个形而上意味十足的段落,与作为此剧主体的浮士德引诱玛格丽特的故事相得益彰,演绎着人类在对肉身与知识的无穷欲望和无尽追求中,犯下的罪孽,收获的虚无。浮士德最终执迷不悟,死于自义,没有被天使接走;靡菲斯特收割灵魂,没有成功,无力地慨叹虚无。如果说歌德的《浮士德》是一曲人类自我崇拜的赞美诗,那么脱胎于此的图米纳斯的《浮士德》,却是一部关于人类罪性的黑色喜剧。“反思人的罪性与自大”这一主题,在人类经历了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之后,在科学发达到了人造智能人几乎将要取代人、而人类的愚昧残暴与苦难却丝毫未减的今日,尤其发人深省。

  天才构想:

  浮士德和靡菲斯特都是丑角

  戏剧主题暗黑深邃,舞台呈现却摇曳生姿。空旷舞台上,始终矗立一个巨大而倾斜、插满古旧书籍的书架,在转动与移行之间,喻示一个知识-理性世界的倾颓。这书架三面是书,一面是图米纳斯的固定配方——镜子,兼具功能与隐喻。演员有时攀爬其上,用作身体的支点;有时对镜自照,营造反思和神秘的氛围。音乐作为全剧的灵魂性因素,将表演纳入山间溪水般变幻无形的节奏中,滋润心灵,居功至伟。

  在导演的设计中,浮士德和靡菲斯特都是丑角,这一构想是天才的。尹铸胜饰演的学者浮士德相当于中国戏曲中的文丑(方巾丑),当他咬着后槽牙字正腔圆地说出深沉悲观的心声,当他对玛格丽特情欲难耐却作着高雅严肃的谈吐,那个正典中野心无限的探索者形象,在此沦为灵肉争战、可笑可爱的有限傻瓜。廖凡饰演的靡菲斯特像是武丑,一会儿身形矫健似犬,一会儿步履稳重如山,在灵犬、魔鬼、仆从、军人的角色之间无缝切换,在狡黠、揶揄、顺从、谋算、敷衍、怅惘的情绪之间自如游走,能量巨大的肢体语言和变化多端的台词技巧,使他当之无愧地成为全剧黑色幽默的灵魂。刘丹饰演的马尔特,在悲伤与狂喜、欲火焚身与佯装淑女之间夸张往返,有力推动喜剧气氛。所有演员都如脱胎换骨一般,演出了反自然主义的狂欢性,身体的舒展和解放,是写实戏剧不能给予的,却是幻想现实主义表演方法的必修课。

  当然并非毫无瑕疵,但我以为瑕疵主要在文本结构而非表演。每个演员的表演线索是清晰的,只有能否更传神更有力的问题,没有“方向全错”的问题。文本结构却有失衡之处:玛格丽特死后,浮士德的“大世界”历程被删除,只透过他与靡菲斯特的交谈,得知他改造世界、造福人类的雄心。这对浮士德形象和全剧主题的呈现是不完整的——只有肉体和知识的探求与贪欲,没有权力和自由的行动与失措。但无论如何,瑕不掩瑜,图米纳斯的汉语版《浮士德》让我们看到了中国演员的潜力、幻想现实主义表演方法的魅力和重释经典的魔力,是一次令汉语的形而上诗剧活色生香的成功探索。

编辑:智羊
  • 旅游
  • 汽车
  • 科技
  • 文化
  • 美食

沿着广州地铁线寻周末好去处

  • 欧铁通票升级28岁以下旅客将享受7.5折优惠 2020-01-16
  • 浙江衢州景区二月份对广州市民免费一个月 2020-01-16
  • 2020马来西亚旅游年全年盛事不间断,等你来! 2020-01-13
  • 近在咫尺的南方滑雪场 2020-01-13
  • 成贵、京张、黔张常高铁开通 2020-01-06
  • 新年追极光如何才能捕捉属于自己的那片璀璨夜空? 2020-01-06
  • 明年二月圣地亚哥博物馆月半价打卡发现新乐趣 2020-01-03
  • 新年从“新”出发乐游“新澳门” 2020-01-03

多维发力,解锁“年轻化”​——2019年广汽Acura逆势再跃升

  • 春节购车买哪款?宋Pro领衔盘点当红紧凑级SUV 2020-01-15
  • 比亚迪汉“定妆照”亮相 外观设计尽显动感优雅 2020-01-10
  • 深圳试驾哈弗H4:高能智联座驾 2020-01-10
  • 广汽蔚来HYCAN 007配置信息揭秘 共5个配置版本 2020-01-10
  • 广汽本田2019年累计销量770,884辆 超额完成全年目标 2020-01-07
  • 全新腾势X全面到店并正式开启交付 2020-01-06
  • 宝骏510 推出CVT劲享型 售价6.38万元 2020-01-03
  • ​命名全新一代瑞虎7/瑞虎7 PRO 奇瑞全新SUV官图曝光 2019-12-23

腾讯回应“暴力裁员”:工作成果未能匹配岗位要求

  • 员工迟到一次罚500元过分吗?资本家就得剥削员工 2020-01-14
  • 苹果售价1071元的智能电池壳有问题!官方:免费换新的 2020-01-14
  • 拍真人秀寻真爱!绕月飞行日本富豪前泽友作:带她一起去太空 2020-01-14
  • 胡润发布中国500强民企榜单:阿里、腾讯前二,华为第四 2020-01-10
  • 昔日安卓机皇,如今营收跌至23.1亿,仅为巅峰期2% 2020-01-07
  • 小米又发钱了!奖励1646名员工4.8亿元,人均29万元 2020-01-07
  • 日本"沙雕"科技产品来袭,最后一个最好玩 2020-01-14
  • 前高管闪电跳槽小米 联想回应:与高管均签有竞业禁止条款 2020-01-03

春节“约会”齐白石

  • 古生物学家发现华南奥陶纪末生物大灭绝的肇端标志 2020-01-17
  • 他被视为20世纪上半叶中国最重要的外交家,《一代外交家顾维钧》在上海首发 2020-01-17
  • 2020年起义务兵征集实行一年两次征兵两次退役 2020-01-16
  • “00后”唐卡追梦人:传千年非遗 绘世间万象 2020-01-16
  • 李天飞精讲《西游记》 为孩子阅读经典搭梯 2020-01-16
  • 朵云轩推出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原创插画展5周年特展 2020-01-16
  • 良渚古城遗址进入“后申遗时代” 成浙江两会“高频词” 2020-01-16
  • 民盟山西省委提案关注国保文物活化利用促文旅融合发展 2020-01-16

干杯!十月里多个德国啤酒节开锣

  • 喜欢吃日料 不懂清酒怎么行?

    ——掌握这几点,清酒小白也懂行 2019-12-02

  • 金秋吃蟹 这样吃才健康 2019-09-24
  • 炎炎夏日来份凉菜才是正经事 2019-07-10
  • 一年一度鲱鱼节来袭 就问你敢不敢吃? 2019-07-01
  • 最佳赏味期 抢鲜当造夏滋味 2019-05-31
  • 初夏五月 白芦笋相伴 2019-05-16
  • 又到海鲜季 不这么吃就白瞎了! 2019-05-06
  • 春日食游 鲜味先行 2019-04-12
金羊图库
  • “小黄车”助力青藏铁路春运安全
  • 湖北利川:“柏杨豆干”
  • 马来西亚为在马出生的大熊猫“谊谊”庆生
  • “寒极”森林中的“童话世界”
  • 湖南衡阳:雪后初霁美如画
  • 剪纸迎新春
  • 菲律宾火山喷发烟尘弥漫 恐有45万民众需撤离
  • 鱼比人高!美国佛罗里达钓起350磅石斑鱼
新闻排行榜
羊晚24小时
重磅!我国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
2020-01-17 14:17:07
99万亿元,6.1%,14亿,1万美元……这组数字信息量太大了
2020-01-17 12:48:17
流浪汉“聚居”纪念亭多年 街道办:今年或将修缮围蔽
2020-01-17 11:26:37
国家统计局:2019年我国GDP同比增长6.1%
2020-01-17 10:09:20
​广州南站公交今起开启通宵营运 8条公交延长时间
2020-01-17 07:36:48
返回顶部
数字报
精彩推荐 滚动 新闻 广州 广东 中国 娱乐 健康 体育 IT 财富 汽车 房产 美食 图集 生活 食安 科技 教育 军事
《浮士德》:图米纳斯对歌德的“背叛”
北京日报  作者:  2020-01-17
没有一部西方作品会像歌德的《浮士德》这样难以被中国观众理解。

  歌德的《浮士德》,高扬“人之骄傲”

  没有一部西方作品会像歌德的《浮士德》这样难以被中国观众理解,即便“剧场之王”立陶宛导演里马斯·图米纳斯率领中国演员做出的版本(1月9日至12日,北京保利剧院上演)也不例外。歌德的《浮士德》主题是普世的,但它所依托的人物、故事、典故,以及典故背后的文化习俗-宗教神话背景,却与中国人隔着千山万水。难上加难的是,图米纳斯的《浮士德》并非“忠实”的改编。此剧文本虽剪裁自歌德原著,却如将一条盛大的礼服裙裁剪成一件风骚的苦行衣(没错,就是这么“对立统一”)——材料还是那个材料,衣裳却不再是那件衣裳,且是用途相反的衣裳:主题改变了,且改到了完全与之相反的一面。而主题作为戏剧的核心驱动力,恰恰是文本、导表演、舞台呈现的第一因。近年来我们热衷于观察和描述舞台手段,而将戏剧的思想分析抛在门外,于是渐渐成为目迷五色、不明所以的一群——只知一部戏如何呈现,而不知其何以如此呈现。但是,正如梅耶荷德所招认的:“统率每一部作品各种元素的是思想。”“只要这个作品中没有一个思想在贯穿着,就还是要归于失败的。”观众-戏剧人能否捕捉到一部戏的思想,能否评价这一思想及其舞台呈现的方式与程度,也决定了一次观赏-批评的成败。

  我们知道,歌德的诗剧《浮士德》是披着“顺服上帝”外衣的“异教”作品,表明启蒙主义者对人类权能的无限野心与信心,对上帝权威的强烈怀疑与挑战。这部写了六十年的鸿篇巨制,融汇基督教、古希腊神话和彼时的社会-历史素材,将作家自身丰盛的人生隐喻投射在这位十六世纪的炼金术士身上。他让浮士德先后经历“小世界”和“大世界”——枯坐书斋的衰老、魔鬼再赋的青春、引诱少女的罪恶、辅佐王政的虚无、海伦之恋的迷醉和自由王国的狂想,在结尾,浮士德双目失明,以为邪灵给他掘墓的声音是人们填海造田的声浪,展望人们在他的王国里自由生活的前景,不禁说出“真美呀,请你停一停”。此言终结了这个自认为“永不知足”者的生命,但他的灵魂并未如他和靡菲斯特所打赌的那般被后者收去,而是被上帝派遣的众天使接走。此结尾暗示着歌德的观点:人不是靠“基督的救恩”,而是靠自身的自由意志与博爱之心,得以永生。浮士德说:“我就是神。”这一“至高无上的人”的观念一度成为人摆脱神权与王权、获取自由与尊严的理据,自文艺复兴运动以来被全人类普遍接受,中国人亦是如此。它的背后,是人类科学与理性的高度成就带来的骄傲。

  图米纳斯的《浮士德》

  反思“人的罪性”

  但图米纳斯的《浮士德》并未高扬“人之骄傲”。相反,他反思的对象正是它——人类欲望的膨胀与理性的自大——所导致的《传道书》式的终极虚无。导演删繁就简,借歌德酒杯浇自己块垒,圆融可爱的剧场美学之下,是对歌德彻底的“背叛”。

  这一“背叛”如何实现?通过对歌德原著的取舍——“取”来的部分,以狂欢化的表演和丰盛的舞台手段,将其“扭曲”、强化与改写。导演放弃了原作中浮士德经历的“大世界”——诸如辅佐王政和海伦之恋等情节,而聚焦于主人公的“小世界”——浮士德与平民女孩玛格丽特的情欲故事,之后,他起伏壮阔的生涯只是透过约略的口述而并未展现,就来到死亡的终局。这是此剧的“主旋律”(其得其失均在于此)。还有两支未必不重要的“副歌”——他的助手瓦格纳和一位学生的故事。这两个抽象的故事,只有对称的四个场景:瓦格纳在戏的开端陪浮士德散步,临近结尾,他为用化学方法在玻璃瓶里造出智能小人儿荷蒙库鲁斯而狂喜疯癫;“学生”在戏的开端将靡菲斯特误认为浮士德而向他问学,临近结尾,又向他误认的“浮士德”夸耀自己所得“真知”可以取代造物主。

  这两支“副歌”在歌德原作中并不重要且别有所指,但被图米纳斯单拎出来,以角色起始的苍白浮夸、呆气十足和终局的癫狂自大、心智失迷的表演,表现“人”由膜拜知识到妄称上帝的疯狂状态。这是两个形而上意味十足的段落,与作为此剧主体的浮士德引诱玛格丽特的故事相得益彰,演绎着人类在对肉身与知识的无穷欲望和无尽追求中,犯下的罪孽,收获的虚无。浮士德最终执迷不悟,死于自义,没有被天使接走;靡菲斯特收割灵魂,没有成功,无力地慨叹虚无。如果说歌德的《浮士德》是一曲人类自我崇拜的赞美诗,那么脱胎于此的图米纳斯的《浮士德》,却是一部关于人类罪性的黑色喜剧。“反思人的罪性与自大”这一主题,在人类经历了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之后,在科学发达到了人造智能人几乎将要取代人、而人类的愚昧残暴与苦难却丝毫未减的今日,尤其发人深省。

  天才构想:

  浮士德和靡菲斯特都是丑角

  戏剧主题暗黑深邃,舞台呈现却摇曳生姿。空旷舞台上,始终矗立一个巨大而倾斜、插满古旧书籍的书架,在转动与移行之间,喻示一个知识-理性世界的倾颓。这书架三面是书,一面是图米纳斯的固定配方——镜子,兼具功能与隐喻。演员有时攀爬其上,用作身体的支点;有时对镜自照,营造反思和神秘的氛围。音乐作为全剧的灵魂性因素,将表演纳入山间溪水般变幻无形的节奏中,滋润心灵,居功至伟。

  在导演的设计中,浮士德和靡菲斯特都是丑角,这一构想是天才的。尹铸胜饰演的学者浮士德相当于中国戏曲中的文丑(方巾丑),当他咬着后槽牙字正腔圆地说出深沉悲观的心声,当他对玛格丽特情欲难耐却作着高雅严肃的谈吐,那个正典中野心无限的探索者形象,在此沦为灵肉争战、可笑可爱的有限傻瓜。廖凡饰演的靡菲斯特像是武丑,一会儿身形矫健似犬,一会儿步履稳重如山,在灵犬、魔鬼、仆从、军人的角色之间无缝切换,在狡黠、揶揄、顺从、谋算、敷衍、怅惘的情绪之间自如游走,能量巨大的肢体语言和变化多端的台词技巧,使他当之无愧地成为全剧黑色幽默的灵魂。刘丹饰演的马尔特,在悲伤与狂喜、欲火焚身与佯装淑女之间夸张往返,有力推动喜剧气氛。所有演员都如脱胎换骨一般,演出了反自然主义的狂欢性,身体的舒展和解放,是写实戏剧不能给予的,却是幻想现实主义表演方法的必修课。

  当然并非毫无瑕疵,但我以为瑕疵主要在文本结构而非表演。每个演员的表演线索是清晰的,只有能否更传神更有力的问题,没有“方向全错”的问题。文本结构却有失衡之处:玛格丽特死后,浮士德的“大世界”历程被删除,只透过他与靡菲斯特的交谈,得知他改造世界、造福人类的雄心。这对浮士德形象和全剧主题的呈现是不完整的——只有肉体和知识的探求与贪欲,没有权力和自由的行动与失措。但无论如何,瑕不掩瑜,图米纳斯的汉语版《浮士德》让我们看到了中国演员的潜力、幻想现实主义表演方法的魅力和重释经典的魔力,是一次令汉语的形而上诗剧活色生香的成功探索。

编辑:智羊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
国家主席习近平抵达内比都 开始对缅甸进行国事访问
15:14
习主席新年首访缅甸,这个独一无二的词再升级!
15:45
电视专题片《国家监察》第五集 《打造铁军》
08:41
男子颅内揪出11厘米活虫,竟与这个传统偏方有关!|晨读天下
09:26
读城|两小车高速相撞起火,广佛肇隧道内上演“教科书式”让路消防车|买年货小心!广州新一期抽检黑名单来了,沃尔玛等超市产品在列
09:26
省政协党组扩大会议召开 王荣主持会议并讲话
08:51
珠三角9市:强化基础设施硬联通和制度规范软联通
08:48
省人大代表感叹抢人才不易招工难:打造“一小时生活圈”引导人才安居
08:52
省人大代表、省税务局企业所得税处林炜霞:街道办应检查高空坠物风险
08:53
省人大代表、广东百科律师事务所主任黄建水:建议在公共场合推广普及AED
08:54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