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羊文化

不能让古镇长成一个样 文旅征程上的古镇千万别丢了文脉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 发表时间:2020-01-15 10:13
分享到

人们对古镇旅游的钟情,加速了古镇开发的进程,不少古镇的青砖黛瓦多了,商业设施多了,外来商户多了,但原汁原味的民俗文化、“人的风景”却找不到了——

文旅征程上的古镇,千万别丢了文脉

本报记者 韩业庭

随着春节假期的临近,很多人已将假期外出旅游列上日程表。游遍了名山大川,看遍了古迹名胜,最近几年,到古镇(城、村落)去聆听历史的足音、感受他乡的风情越来越受人们的欢迎。充满沧桑感的古代建筑,各具特色的民风习俗,偶尔还能碰到身着汉服的俊男靓女,让人能够获得穿越般的文化体验。

人们对古镇旅游的钟情,加速了古镇的开发,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已开发或正在开发的古镇接近3000个。不过,在文旅征程上一路狂奔的古镇,也遇到了同质化、过度商业化等问题的困扰。如何带给游客持续的新奇体验,如何保持自身的文化底色,成为很多古镇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

不能让古镇长成一个样儿

目前,旅游古镇虽多,能让人记住的却很少,“很多古镇长得都一个样”——地面是石板路、建筑是木瓦房、吃的是小零食、卖的工艺品也大同小异。经常去古镇旅游的一些网友在网上吐槽古镇旅游:“不去会后悔,去了更后悔。”

同质化的背后是过度商业化。当古镇变成可以批量开发加工的产品,不管怎么刻意设计,都很难摆脱标准化的痕迹。比如,不少江南的古镇,随着大量游客的涌入,那里操着吴侬软语的原住民少了,说普通话的外来商户多了;青砖黛瓦还在,但袅袅炊烟已远去;小桥流水间还能看到划过的乌篷船,但船娘却是旅游公司统一制服的员工,想听船娘唱支小调还要另外付费……商人们经营着制式产品,以谋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把古镇变成了市场,游客渴望体验的水乡生活却无处可觅。

过度商业化及由此带来的同质化,让很多古镇特色不再明显,对游客的吸引力下降。周庄是我国最早进行开发的古镇之一,当年凭借画家陈逸飞的那幅《故乡的回忆》,周庄走向了世界,也建构起无数人对江南水乡的美好想象。周庄的开发成功后,模仿者越来越多,作为古镇旅游的“领头羊”,周庄很难再一枝独秀。数据显示,2018年,周庄接待游客量560多万人次,而比周庄晚开发20年的台儿庄古城,2018年接待游客量超过700万人次;名气远不如周庄的绍兴安昌古镇年接待游客量也已接近340万人次。

迁走了原住民古镇就没了生气

网上曾流传一句话,“最美的风景是人”。在文旅策划人劳立江看来,这句话用在古镇旅游上更为贴切。古镇的旅游开发要想突出特色,一定不能把原住民迁走,而应该让他们与古镇和谐共生,因为原住民是古镇文化、习俗的传承者和呈现载体,一旦迁走了他们,古镇的魂就没了,会变成徒有一群古建筑的空壳。

或许因为开发得比较晚,安昌古镇无意中避开了过度商业化的冲击,这座古镇满街都是原住居民生活的烟火味儿。近日,记者在安昌古镇采访时看到,依河而建的老街上挂满了居民为过年而准备的腊肠、腊肉、鱼干、酱鸭,阳光下,一片惹人的金黄。一些手艺人正在自家门前箍桶、纳鞋、打铁、做竹编,操持着各自的营生。远处的戏台上,有人在唱莲花落(一种传统曲艺),吴侬软语的调调在空气中飘荡着,时远时近。须发皆白的阿公,在自家门前支张小桌,对着盘茴香豆,慢悠悠地品着黄酒,身边趴着只懒洋洋的猫。一些游客感叹,相比于小桥流水、青砖黛瓦,这些“人的风景”更有味道。

安昌古镇管委会办公室主任王萍告诉记者,这么多年,古镇没有外迁一位居民。人留住了,千百年的越地风情因此得以延续,整个安昌古镇成为一个活态的博物馆。绍兴宣卷、绍兴祝福、绍兴师爷故事、水乡社戏、三六九伤科、绍兴旧婚俗、箍桶技艺、赛龙舟等越地市井风情,依然在安昌古镇上原汁原味地保存着、生长着,其独特的原生态之美,摄人心魄,吸引着游客不断到来。

旅游学者王林指出,古镇旅游不仅是看古建筑,更是体验古镇的民俗文化,游客通过对古镇居民行为景观、日常生活、习俗惯制、岁时节令等民俗文化的体验,才能达到对古镇价值的全面理解。从这个意义上讲,古镇的原住居民不是古镇旅游开发的累赘,而是古镇旅游可以利用的资源。古镇旅游开发最理想的状态是,古镇保护与旅游开发并行,商业气息与烟火味道并存,原住民与外来游客各得其乐。

要找到文脉传承的新方式

北京交通大学教授、旅游研究专家张辉认为,处在转型发展节点上的旅游古镇,不光需要文化的创意,更需要文脉的传承。

位于云南腾冲的和顺古镇有600多年的历史,可由于战争等方面的原因,和顺古镇的不少文化都被湮没。2003年,和顺古镇启动开发后,没有急于进行商业设施的开发,而是先进行文脉的梳理,先后建设了滇缅抗战博物馆、大马帮博物馆、民居博物馆、宗祠文化馆、神马艺术馆、皮影艺术馆、木雕织布馆等旅游文化场馆,同时还以近百年前的“阅书报社”为基础,建成了全国最大的乡村图书馆——和顺图书馆。这些努力让和顺古镇的历史和文化融入了当下,避免了文脉的断裂,为古镇的长远发展铺陈了厚重的文化底色。

当然,原汁原味、原封不动地保存传统习俗和历史文脉也是不可能的,因为古镇的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发展进程中会有自己的变化,会生长出新的形态。对此,劳立江建议古镇应大力挖掘传统节日文化 (包括庙会文化、祭祀文化),积极探索新的节日文化形式,让其成为游客体验古镇文化的新方式。

劳立江举了个例子,“绍兴师爷”是当地的一张文化名片,在今年的腊月风情节,安昌古镇上的师爷馆,就利用现代电子技术,增加了很多互动功能,游客上前一站,就可以为自己“秒”出一张师爷像。同时,安昌古镇还推出了“声音邮局”,游客可以用录音设备录下自己的心情、故事或新年祝福,然后生成一张带有二维码的声音明信片,通过“声音邮局”寄给远方的亲人朋友,对方收到明信片一扫二维码,就可以听到声音。

“不管是传统的民俗表演,还是新颖的现代玩法,里面都充满了生活味道,游客在这种生活化的文旅体验中,自然而然地成为古镇文化的传播者和文脉的传承者。”劳立江说。

编辑:Giabun
  • 旅游
  • 汽车
  • 科技
  • 文化
  • 美食

国内温泉度假游要温度更要深度

  • 2020马来西亚旅游年全年盛事不间断,等你来! 2020-01-13
  • 近在咫尺的南方滑雪场 2020-01-13
  • 成贵、京张、黔张常高铁开通 2020-01-06
  • 新年追极光如何才能捕捉属于自己的那片璀璨夜空? 2020-01-06
  • 明年二月圣地亚哥博物馆月半价打卡发现新乐趣 2020-01-03
  • 新年从“新”出发乐游“新澳门” 2020-01-03
  • 日本国家旅游局在粤开设第22个办事处 2020-01-02
  • 你的2020年春节目的地会在哪? 2020-01-02

多维发力,解锁“年轻化”​——2019年广汽Acura逆势再跃升

  • 比亚迪汉“定妆照”亮相 外观设计尽显动感优雅 2020-01-10
  • 深圳试驾哈弗H4:高能智联座驾 2020-01-10
  • 广汽蔚来HYCAN 007配置信息揭秘 共5个配置版本 2020-01-10
  • 广汽本田2019年累计销量770,884辆 超额完成全年目标 2020-01-07
  • 全新腾势X全面到店并正式开启交付 2020-01-06
  • 宝骏510 推出CVT劲享型 售价6.38万元 2020-01-03
  • ​命名全新一代瑞虎7/瑞虎7 PRO 奇瑞全新SUV官图曝光 2019-12-23
  • 斯柯达全新昕锐、全新昕动设计图发布 更加年轻动感 2019-12-23

腾讯回应“暴力裁员”:工作成果未能匹配岗位要求

  • 员工迟到一次罚500元过分吗?资本家就得剥削员工 2020-01-14
  • 苹果售价1071元的智能电池壳有问题!官方:免费换新的 2020-01-14
  • 拍真人秀寻真爱!绕月飞行日本富豪前泽友作:带她一起去太空 2020-01-14
  • 胡润发布中国500强民企榜单:阿里、腾讯前二,华为第四 2020-01-10
  • 昔日安卓机皇,如今营收跌至23.1亿,仅为巅峰期2% 2020-01-07
  • 小米又发钱了!奖励1646名员工4.8亿元,人均29万元 2020-01-07
  • 日本"沙雕"科技产品来袭,最后一个最好玩 2020-01-14
  • 前高管闪电跳槽小米 联想回应:与高管均签有竞业禁止条款 2020-01-03

春节“约会”齐白石

  • 跟随作家陈丹燕的步伐,走进“往事住的房间” 2020-01-14
  • 去年北京完成考古勘探218项 2020-01-13
  • 为文化企业走出去蓄力赋能 2020-01-13
  • 独家专访作家马伯庸:最期待《古董局中局》改编上映,今后会考虑写广州题材 2020-01-12
  • 湖北随州枣树林墓地入选“中国六大考古新发现” 2020-01-11
  • 山东将开展近700项非遗活动 邀民众感知文化年味 2020-01-11
  • 2019年中国考古新发现揭晓 6项目入选 2020-01-11
  • 美国侨领向浙江衢州捐赠杜立特行动史料 2020-01-11

干杯!十月里多个德国啤酒节开锣

  • 喜欢吃日料 不懂清酒怎么行?

    ——掌握这几点,清酒小白也懂行 2019-12-02

  • 金秋吃蟹 这样吃才健康 2019-09-24
  • 炎炎夏日来份凉菜才是正经事 2019-07-10
  • 一年一度鲱鱼节来袭 就问你敢不敢吃? 2019-07-01
  • 最佳赏味期 抢鲜当造夏滋味 2019-05-31
  • 初夏五月 白芦笋相伴 2019-05-16
  • 又到海鲜季 不这么吃就白瞎了! 2019-05-06
  • 春日食游 鲜味先行 2019-04-12
金羊图库
  • 湖北利川:“柏杨豆干”
  • 马来西亚为在马出生的大熊猫“谊谊”庆生
  • “寒极”森林中的“童话世界”
  • 湖南衡阳:雪后初霁美如画
  • 剪纸迎新春
  • 菲律宾火山喷发烟尘弥漫 恐有45万民众需撤离
  • 鱼比人高!美国佛罗里达钓起350磅石斑鱼
  • 山雀忙着哺育幼鸟 闲暇之余对镜头“打招呼”
新闻排行榜
羊晚24小时
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9.67亿人
2020-01-15 09:30:08
今起广州这些路段有交通管制
2020-01-15 09:30:08
全国首个中乌平行实验室落户广州高新区
2020-01-15 09:30:08
广州两大“改水”工程完工
2020-01-15 09:30:08
广州加装电梯已惠及70万人
2020-01-15 09:30:08
返回顶部
数字报
精彩推荐 滚动 新闻 广州 广东 中国 娱乐 健康 体育 IT 财富 汽车 房产 美食 图集 生活 食安 科技 教育 军事
不能让古镇长成一个样 文旅征程上的古镇千万别丢了文脉
光明日报  作者:  2020-01-15
不少古镇的青砖黛瓦多了,商业设施多了,外来商户多了,但原汁原味的民俗文化、“人的风景”却找不到了

人们对古镇旅游的钟情,加速了古镇开发的进程,不少古镇的青砖黛瓦多了,商业设施多了,外来商户多了,但原汁原味的民俗文化、“人的风景”却找不到了——

文旅征程上的古镇,千万别丢了文脉

本报记者 韩业庭

随着春节假期的临近,很多人已将假期外出旅游列上日程表。游遍了名山大川,看遍了古迹名胜,最近几年,到古镇(城、村落)去聆听历史的足音、感受他乡的风情越来越受人们的欢迎。充满沧桑感的古代建筑,各具特色的民风习俗,偶尔还能碰到身着汉服的俊男靓女,让人能够获得穿越般的文化体验。

人们对古镇旅游的钟情,加速了古镇的开发,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已开发或正在开发的古镇接近3000个。不过,在文旅征程上一路狂奔的古镇,也遇到了同质化、过度商业化等问题的困扰。如何带给游客持续的新奇体验,如何保持自身的文化底色,成为很多古镇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

不能让古镇长成一个样儿

目前,旅游古镇虽多,能让人记住的却很少,“很多古镇长得都一个样”——地面是石板路、建筑是木瓦房、吃的是小零食、卖的工艺品也大同小异。经常去古镇旅游的一些网友在网上吐槽古镇旅游:“不去会后悔,去了更后悔。”

同质化的背后是过度商业化。当古镇变成可以批量开发加工的产品,不管怎么刻意设计,都很难摆脱标准化的痕迹。比如,不少江南的古镇,随着大量游客的涌入,那里操着吴侬软语的原住民少了,说普通话的外来商户多了;青砖黛瓦还在,但袅袅炊烟已远去;小桥流水间还能看到划过的乌篷船,但船娘却是旅游公司统一制服的员工,想听船娘唱支小调还要另外付费……商人们经营着制式产品,以谋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把古镇变成了市场,游客渴望体验的水乡生活却无处可觅。

过度商业化及由此带来的同质化,让很多古镇特色不再明显,对游客的吸引力下降。周庄是我国最早进行开发的古镇之一,当年凭借画家陈逸飞的那幅《故乡的回忆》,周庄走向了世界,也建构起无数人对江南水乡的美好想象。周庄的开发成功后,模仿者越来越多,作为古镇旅游的“领头羊”,周庄很难再一枝独秀。数据显示,2018年,周庄接待游客量560多万人次,而比周庄晚开发20年的台儿庄古城,2018年接待游客量超过700万人次;名气远不如周庄的绍兴安昌古镇年接待游客量也已接近340万人次。

迁走了原住民古镇就没了生气

网上曾流传一句话,“最美的风景是人”。在文旅策划人劳立江看来,这句话用在古镇旅游上更为贴切。古镇的旅游开发要想突出特色,一定不能把原住民迁走,而应该让他们与古镇和谐共生,因为原住民是古镇文化、习俗的传承者和呈现载体,一旦迁走了他们,古镇的魂就没了,会变成徒有一群古建筑的空壳。

或许因为开发得比较晚,安昌古镇无意中避开了过度商业化的冲击,这座古镇满街都是原住居民生活的烟火味儿。近日,记者在安昌古镇采访时看到,依河而建的老街上挂满了居民为过年而准备的腊肠、腊肉、鱼干、酱鸭,阳光下,一片惹人的金黄。一些手艺人正在自家门前箍桶、纳鞋、打铁、做竹编,操持着各自的营生。远处的戏台上,有人在唱莲花落(一种传统曲艺),吴侬软语的调调在空气中飘荡着,时远时近。须发皆白的阿公,在自家门前支张小桌,对着盘茴香豆,慢悠悠地品着黄酒,身边趴着只懒洋洋的猫。一些游客感叹,相比于小桥流水、青砖黛瓦,这些“人的风景”更有味道。

安昌古镇管委会办公室主任王萍告诉记者,这么多年,古镇没有外迁一位居民。人留住了,千百年的越地风情因此得以延续,整个安昌古镇成为一个活态的博物馆。绍兴宣卷、绍兴祝福、绍兴师爷故事、水乡社戏、三六九伤科、绍兴旧婚俗、箍桶技艺、赛龙舟等越地市井风情,依然在安昌古镇上原汁原味地保存着、生长着,其独特的原生态之美,摄人心魄,吸引着游客不断到来。

旅游学者王林指出,古镇旅游不仅是看古建筑,更是体验古镇的民俗文化,游客通过对古镇居民行为景观、日常生活、习俗惯制、岁时节令等民俗文化的体验,才能达到对古镇价值的全面理解。从这个意义上讲,古镇的原住居民不是古镇旅游开发的累赘,而是古镇旅游可以利用的资源。古镇旅游开发最理想的状态是,古镇保护与旅游开发并行,商业气息与烟火味道并存,原住民与外来游客各得其乐。

要找到文脉传承的新方式

北京交通大学教授、旅游研究专家张辉认为,处在转型发展节点上的旅游古镇,不光需要文化的创意,更需要文脉的传承。

位于云南腾冲的和顺古镇有600多年的历史,可由于战争等方面的原因,和顺古镇的不少文化都被湮没。2003年,和顺古镇启动开发后,没有急于进行商业设施的开发,而是先进行文脉的梳理,先后建设了滇缅抗战博物馆、大马帮博物馆、民居博物馆、宗祠文化馆、神马艺术馆、皮影艺术馆、木雕织布馆等旅游文化场馆,同时还以近百年前的“阅书报社”为基础,建成了全国最大的乡村图书馆——和顺图书馆。这些努力让和顺古镇的历史和文化融入了当下,避免了文脉的断裂,为古镇的长远发展铺陈了厚重的文化底色。

当然,原汁原味、原封不动地保存传统习俗和历史文脉也是不可能的,因为古镇的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发展进程中会有自己的变化,会生长出新的形态。对此,劳立江建议古镇应大力挖掘传统节日文化 (包括庙会文化、祭祀文化),积极探索新的节日文化形式,让其成为游客体验古镇文化的新方式。

劳立江举了个例子,“绍兴师爷”是当地的一张文化名片,在今年的腊月风情节,安昌古镇上的师爷馆,就利用现代电子技术,增加了很多互动功能,游客上前一站,就可以为自己“秒”出一张师爷像。同时,安昌古镇还推出了“声音邮局”,游客可以用录音设备录下自己的心情、故事或新年祝福,然后生成一张带有二维码的声音明信片,通过“声音邮局”寄给远方的亲人朋友,对方收到明信片一扫二维码,就可以听到声音。

“不管是传统的民俗表演,还是新颖的现代玩法,里面都充满了生活味道,游客在这种生活化的文旅体验中,自然而然地成为古镇文化的传播者和文脉的传承者。”劳立江说。

编辑:Giabun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
习近平同党外人士共迎新春 代表中共中央 向各民主党派 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 向统一战线广大成员 致以诚挚的问候和新春的祝福
22:47
电视专题片《国家监察》第三集《聚焦脱贫》
07:56
为基层松绑减负 促干部担当作为
09:07
以科技创新为突破口 全力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
08:36
深圳“商改租”拟出新规:租房用途5年不变 不提供学位
08:36
从乡村振兴谈到“区块链” 六位委员亮相第二场委员通道
08:30
今年广东拟安排民生类支出1.26万亿元 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七成
08:31
省人大代表、东莞市委书记梁维东: 把握“三区叠加”机遇开展六大工程
08:31
广东省医保局局长肖学:让老百姓享受更高质量的医疗保障
08:35
高速路出口不显示全程费用 系统错误扣费是因为磨合期
08:32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