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羊文化

课本里的中国科学家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方曲韵 发表时间:2019-12-29 23:31
分享到

  在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发展进程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日复一日、专心致志地探索未知世界,用智慧和汗水不断拓展人类知识的边界,创造了闻名于世的科技成果,书写着属于中国的科学故事。

  他们身上有一个共同的烙印——中国科学家。

  张衡、毕昇、邓稼先、钱学森、袁隆平、屠呦呦……这些写入语文课本的闪亮名字,连同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等关键词一起,融入一代又一代学人的血脉中,构筑起他们成长路上的精神底色。

  历史经验表明,科技进步往往能够深刻改变世界发展的格局,推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国古代科学家在农、医、天、算等方面构筑起了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取得了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一大批发明创造,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

  翻开语文课本,每一位中国古代科学家的故事,都是一段生动鲜活的科技进步史。

  他们勇攀高峰,促进了信息传播载体的革命。“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纸的发明》,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东汉时期,蔡伦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蔡伦纸”携带方便、价格低廉,同时能够大批量生产,成为记录文明进程的重要载体。

  他们敢为人先,推动了信息传播速度的革命。“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活板》,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北宋时期,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相比雕版印刷术,既节省人力、材料,又加快了印刷速度。从此,人类知识的传播速度变得更加迅捷。

  他们仰望星空,探索浩瀚宇宙。“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玑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张衡传》,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第四册)汉代,我国天文学已经形成体系,张衡继承和发展了前人的成果,发明了用以观测天体位置的仪器浑天仪。

  他们脚踏实地,丈量苍茫大地。“徐霞客一生不避艰险,走遍三江五岳,横跨了中国十六个省份。他的考察记录,经过现代地理学家的实际勘探,证明他的观察和描述非常准确,是一份很有价值的科学文献。”(《阅读大地的徐霞客》,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明朝末年,徐霞客用双脚阅读大地、描述自然,开创了我国田野调查的先驱。

  时光穿越千年,在漫漫求索的道路上,中国科学家前进的脚步不曾停歇。近代以来,从钱学森等老一辈科学家,到新时期正创造新辉煌的当代科技工作者,他们身上都闪耀着同样的科学家精神——

  有报效祖国的赤诚。“从1935年到1955年,钱学森在美国整整待了20年。这20年间,他在学术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生活上拥有丰厚的待遇。然而,他始终眷恋着生他养他的祖国。”(《始终眷恋着祖国》,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955年,已成为世界著名科学家的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放弃优渥生活,毅然返回祖国参加国防建设。

  有隐姓埋名的坚守。“邓稼先始终站在中国原子武器设计制造和研究的第一线,领导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地设计了中国的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华民族国防自卫武器引导到了世界先进水平。”(《邓稼先》,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自1958年起,在茫茫戈壁里,邓稼先隐姓埋名28年,为中国核武器研制沥尽心血,甚至付出了生命。

  有筚路蓝缕的拼劲。“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陈景润为了摘取数学皇冠上的宝石——‘哥德巴赫猜想’,就是这样不知疲倦地学习和工作。他紧追着时间的分分秒秒,一步一个脚印,向着科学高峰攀登。”(《不知疲倦的人》,沪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为了攻克数学难关,陈景润每天都沉浸在书堆里,游弋在无数的数学符号之中,忘掉了自己,忘掉了周围的一切。

  更有岁月无改的深情与热爱。“在烽火连天的岁月,在仇恨很容易支配人们一切行为的时刻,唯独他,依旧把热爱倾注在人类古建筑上,他知道,地球上的所有文化遗产,都属于人类。”(《梁思成的故事》,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在建筑学家梁思成眼中,古建筑是有灵魂的。当他考察一座座石桥、一座座古寺古塔时,也将自己全部的生命都给了它们。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这样的故事一直在继续。

  “美国学者唐·帕尔伯格在他《走向丰衣足食的世界》一书中写道:袁隆平使‘饥饿的威胁在退却,袁正引导我们走向一个营养充足的世界’。”(《喜看稻菽千重浪》,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为了解决全人类的温饱问题,袁隆平坚持真理,敢于挑战权威,矢志研究杂交水稻,引领了一场世界范围内的“粮食革命”。

  “植物学家、科普达人、援藏干部、教育专家……哪一个身份都可以以一种完整的人生角色在他身上呈现。在生命的高度和广度上,他一直在探索自己的边界,直到他生命戛然而止的那一天……”(《“探界者”钟扬》,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2017年9月25日,53岁的复旦大学教授钟扬倒在了追寻“种子事业”的路上。对他来说,努力为人类建一个来自世界屋脊的种子宝库,这项事业值得用生命去守护。

  当下,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祉。崇高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来引领,正是一个个鲜活的中国科学家故事,共同构成了内涵如此丰富的科学家精神。不管岁月如何变迁,这种精神始终能够薪火相传,并愈加焕发出勃勃生机,激励更多人投身这项崇高的事业。

编辑:智羊
  • 旅游
  • 汽车
  • 科技
  • 文化
  • 美食

牢记五条,冬游旺季不“踩坑”

  • 冬到贵州,我在《陈情令》拍摄地等你 2019-12-26
  • 出境旅游“泡靓汤” 这个冬天有点暖 2019-12-26
  • 新年去新加坡旅游一定要去看“大丽花之梦”花卉展 2019-12-25
  • Airbnb爱彼迎发布中国房东社区报告 2019-12-25
  • 2019“龙门阵”聚焦康养旅游,群贤毕至解读“龙门密码” 2019-12-24
  • 新高铁开通打卡沿途“黄金旅游线” 2019-12-24
  • 广州周边“踏雪”寻梅去 2019-12-24
  • 丹叶似火,看岭南无限风光 2019-12-24

​ 试驾全新一代五菱宏光PLUS:实用性更强

  • ​命名全新一代瑞虎7/瑞虎7 PRO 奇瑞全新SUV官图曝光 2019-12-23
  • 斯柯达全新昕锐、全新昕动设计图发布 更加年轻动感 2019-12-23
  • 【新车】系出名门 威兰达将成为广汽丰田新的爆款 2019-12-23
  • 吉利公布吉利icon银河限量版指导价:132020元 2019-12-23
  • ​广汽本田全新皓影BREEZE试驾在惠州举行 2019-12-20
  • 爱驰U5上市并启动交付 补贴后售价19.79万-29.21万 2019-12-20
  • 试驾上汽大众Tharu途岳2020款:实力爆款 2019-12-16
  • 【导购】新哈弗H6 Coupe智联版PK长安CS55 PLUS 2019-12-13

换个角度看华为前员工事件!到底是谁的错

  • 通信存储合一!5G超级SIM卡正式上市,容量最高达128GB 2019-12-26
  • 商标酷似李小龙被诉侵权 真功夫回应:用了15年没被判侵权 2019-12-26
  • 王思聪限制消费令被撤销, 可以安心过年啦?! 2019-12-26
  • 一年赚170亿美元!亚洲首富净身价达到610亿美元 2019-12-25
  • 苹果提醒电池接近老化极限,你的iPhone X续航还好吗? 2019-12-24
  • 靓号惹的祸!男子携号转网要交1.8万违约金,电信客服这样回应 2019-12-23
  • 《庆余年》VVIP惹争议 腾讯视频:对会员消费心理不够体贴 2019-12-18
  • 产品被喷无创新?库克回怼:创新是苹果的基因,苹果靠创新越来越强大 2019-12-17

《中国有故事》系列微纪录片的幕后故事

  • 粤剧《谯国夫人》12月28日首演 2019-12-29
  • “希望让更多埃及人了解相声艺术” 2019-12-29
  • 让中国诗词走进世界 2019-12-29
  • 多伦多将上演“名家荟萃海外戏曲春节晚会” 2019-12-28
  • 中国油纸伞人“触网记”:互联网让年轻人爱上非遗 2019-12-28
  • 2019年电视剧市场“品质上行,数量下行” 2019-12-28
  • “孔子文化展”为中国国家博物馆2019年压轴 2019-12-28
  • 国家文物局局长:让文物活起来大有可为 2019-12-28

干杯!十月里多个德国啤酒节开锣

  • 喜欢吃日料 不懂清酒怎么行?

    ——掌握这几点,清酒小白也懂行 2019-12-02

  • 金秋吃蟹 这样吃才健康 2019-09-24
  • 炎炎夏日来份凉菜才是正经事 2019-07-10
  • 一年一度鲱鱼节来袭 就问你敢不敢吃? 2019-07-01
  • 最佳赏味期 抢鲜当造夏滋味 2019-05-31
  • 初夏五月 白芦笋相伴 2019-05-16
  • 又到海鲜季 不这么吃就白瞎了! 2019-05-06
  • 春日食游 鲜味先行 2019-04-12
金羊图库
  • 河北邢台:挑战自我 快乐冰雪
  • 畅游冰雪世界
  • 到萝岗赏十里香雪!第十二届萝岗香雪文化旅游节开幕
  • 航拍希腊冬季原野 似童话森林令人神往
  • 中国冷极马拉松开赛 选手-40℃挑战极限
  • 航拍中科院华南植物园——酷似“外星人基地”
  • 重庆男子在崖柏上雕刻立体版《清明上河图》
  • 广州地区出现日偏食现象
新闻排行榜
羊晚24小时
广东希望工程品牌项目25年再搭爱心之桥
2019-12-29 15:14:48
广州:确保蕉门、大墩国考断面2020年稳定达到地表水II类标准
2019-12-29 15:14:16
“2019南粤慈善之夜”在广州举行 颁发七大奖项
2019-12-29 15:13:23
丝路非遗时尚大赏!全球顶尖设计师汇聚南沙诠释“非遗即时尚”
2019-12-29 15:13:02
佛山用“芯”助推高质量发展
2019-12-29 14:06:48
返回顶部
数字报
精彩推荐 滚动 新闻 广州 广东 中国 娱乐 健康 体育 IT 财富 汽车 房产 美食 图集 生活 食安 科技 教育 军事
课本里的中国科学家
光明日报  作者:方曲韵  2019-12-29
他们身上有一个共同的烙印——中国科学家。

  在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发展进程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日复一日、专心致志地探索未知世界,用智慧和汗水不断拓展人类知识的边界,创造了闻名于世的科技成果,书写着属于中国的科学故事。

  他们身上有一个共同的烙印——中国科学家。

  张衡、毕昇、邓稼先、钱学森、袁隆平、屠呦呦……这些写入语文课本的闪亮名字,连同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等关键词一起,融入一代又一代学人的血脉中,构筑起他们成长路上的精神底色。

  历史经验表明,科技进步往往能够深刻改变世界发展的格局,推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国古代科学家在农、医、天、算等方面构筑起了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取得了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一大批发明创造,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

  翻开语文课本,每一位中国古代科学家的故事,都是一段生动鲜活的科技进步史。

  他们勇攀高峰,促进了信息传播载体的革命。“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纸的发明》,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东汉时期,蔡伦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蔡伦纸”携带方便、价格低廉,同时能够大批量生产,成为记录文明进程的重要载体。

  他们敢为人先,推动了信息传播速度的革命。“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活板》,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北宋时期,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相比雕版印刷术,既节省人力、材料,又加快了印刷速度。从此,人类知识的传播速度变得更加迅捷。

  他们仰望星空,探索浩瀚宇宙。“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玑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张衡传》,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第四册)汉代,我国天文学已经形成体系,张衡继承和发展了前人的成果,发明了用以观测天体位置的仪器浑天仪。

  他们脚踏实地,丈量苍茫大地。“徐霞客一生不避艰险,走遍三江五岳,横跨了中国十六个省份。他的考察记录,经过现代地理学家的实际勘探,证明他的观察和描述非常准确,是一份很有价值的科学文献。”(《阅读大地的徐霞客》,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明朝末年,徐霞客用双脚阅读大地、描述自然,开创了我国田野调查的先驱。

  时光穿越千年,在漫漫求索的道路上,中国科学家前进的脚步不曾停歇。近代以来,从钱学森等老一辈科学家,到新时期正创造新辉煌的当代科技工作者,他们身上都闪耀着同样的科学家精神——

  有报效祖国的赤诚。“从1935年到1955年,钱学森在美国整整待了20年。这20年间,他在学术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生活上拥有丰厚的待遇。然而,他始终眷恋着生他养他的祖国。”(《始终眷恋着祖国》,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955年,已成为世界著名科学家的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放弃优渥生活,毅然返回祖国参加国防建设。

  有隐姓埋名的坚守。“邓稼先始终站在中国原子武器设计制造和研究的第一线,领导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地设计了中国的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华民族国防自卫武器引导到了世界先进水平。”(《邓稼先》,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自1958年起,在茫茫戈壁里,邓稼先隐姓埋名28年,为中国核武器研制沥尽心血,甚至付出了生命。

  有筚路蓝缕的拼劲。“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陈景润为了摘取数学皇冠上的宝石——‘哥德巴赫猜想’,就是这样不知疲倦地学习和工作。他紧追着时间的分分秒秒,一步一个脚印,向着科学高峰攀登。”(《不知疲倦的人》,沪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为了攻克数学难关,陈景润每天都沉浸在书堆里,游弋在无数的数学符号之中,忘掉了自己,忘掉了周围的一切。

  更有岁月无改的深情与热爱。“在烽火连天的岁月,在仇恨很容易支配人们一切行为的时刻,唯独他,依旧把热爱倾注在人类古建筑上,他知道,地球上的所有文化遗产,都属于人类。”(《梁思成的故事》,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在建筑学家梁思成眼中,古建筑是有灵魂的。当他考察一座座石桥、一座座古寺古塔时,也将自己全部的生命都给了它们。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这样的故事一直在继续。

  “美国学者唐·帕尔伯格在他《走向丰衣足食的世界》一书中写道:袁隆平使‘饥饿的威胁在退却,袁正引导我们走向一个营养充足的世界’。”(《喜看稻菽千重浪》,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为了解决全人类的温饱问题,袁隆平坚持真理,敢于挑战权威,矢志研究杂交水稻,引领了一场世界范围内的“粮食革命”。

  “植物学家、科普达人、援藏干部、教育专家……哪一个身份都可以以一种完整的人生角色在他身上呈现。在生命的高度和广度上,他一直在探索自己的边界,直到他生命戛然而止的那一天……”(《“探界者”钟扬》,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2017年9月25日,53岁的复旦大学教授钟扬倒在了追寻“种子事业”的路上。对他来说,努力为人类建一个来自世界屋脊的种子宝库,这项事业值得用生命去守护。

  当下,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祉。崇高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来引领,正是一个个鲜活的中国科学家故事,共同构成了内涵如此丰富的科学家精神。不管岁月如何变迁,这种精神始终能够薪火相传,并愈加焕发出勃勃生机,激励更多人投身这项崇高的事业。

编辑:智羊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
民企发展,习近平关怀备至
19:20
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19:21
新年大礼包来了!多部门定下2020年民生清单
09:33
央行给房贷族出了选择题 机会仅一次,影响月供变化
09:22
抢票软件变黄牛:收费藏猫腻 加速包抢不过手动买票
09:22
卖淫嫖娼收容教育制度今起废止 相关行为仍属违法
09:13
雷克萨斯价格垄断 丰田中国公司被罚8761万元
09:14
《猎魔人》上线口碑两极分化 “超人”当上猎魔人
09:04
卫视跨年盛典竞争激烈 星光闪耀快找你家爱豆
09:06
“最严考核”下国乒“超预期” 全年表现几近完美
09:07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