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羊文化

悄然勃兴的“国潮” 为什么年轻人情有独钟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杨鑫宇 发表时间:2019-11-19 10:33
分享到

原标题:悄然勃兴的“国潮” 为什么年轻人情有独钟

从屡屡创下收视率纪录的综艺节目,到各大博物馆开发的文创产品,再到回头率颇高的“汉服控”,近年来,传统文化不断以崭新的姿态出现在公众眼前。年轻人更喜欢传统文化了吗?传统文化传播体现了什么新规律?传统文化为什么也可以很流行?读懂这些问题,不仅需要理解当下,还要追溯丰富而博大的历史,以此破译隐藏在民族情愫深层的文化基因。

传统文化正在成为一种时尚新潮,对于10年前的很多人而言,这大约是一件不可想像的事。悄然勃兴又猛然袭来的这股“国潮”,不仅让许多曾经对“传统”充满反叛的年轻人,心甘情愿成为传统文化的坐下门徒,也让整个社会有些始料未及,惊讶透着欣喜。

放眼望去,几乎每一个年轻人感兴趣的时尚领域,都不难看到传统文化的身影。曾经饱受争议的汉服社群逐渐从小众迈向大众,成了许多年轻人的精神图腾;古筝、二胡等传统乐器走出了曲高和寡的音乐厅,登上了弹幕视频网站的播放热榜;潮牌、球鞋这些年轻人热衷的时尚消费品,开始越来越频繁地呈现和使用传统文化的符号与要素;在小说、影视、游戏、文创等领域中,传统文化为原创者们提供着源源不绝的灵感源泉,而那些从传统文化之中脱胎,嬗变而成的文化作品,更是备受青少年群体的追捧和喜爱。

仿佛就在不久之前,主流舆论还在讨论“如何拯救传统文化”,而现在,这样的讨论似乎已经失去意义。然而,崭新的局面,也带来了值得关注的新问题——传统文化为什么突破了过去的传承困境,这股传统文化的复兴潮流为什么来得如此迅猛,今天的年轻人为什么对传统文化如此钟情?

显然,这一系列“为什么”的答案,绝不会是任何一个单一要素,而必然是多种社会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而在诸多影响传统文化“再流行”的要素当中,最关键是两个:社会发展的需求与产业资本的流动。只有摸清其对传统文化复兴的具体影响,我们才能对这股潮流的本质有更深刻的理解,从而更好地认识、融入、引导这种潮流。

在这两大要素中,更重要也更基本的是社会发展的需求。任何一种潮流能在任何一个地方兴起、流行,其原始动力必然是其迎合了当地社会在当时的某种迫切需求。工装裤的流行,迎合了二次工业革命中社会大众对生产便利的追求;摇滚乐的流行,迎合了二十世纪中叶发达国家青年对社会结构的反叛;社交网络的流行,迎合了当代人在网络时代对更丰富的人际联结的渴望……正如这些例子一样,原本给人以高深、保守、小众印象的中国传统文化,能够进入流行的殿堂,重新焕发出四射的生命力,同样与中国社会在今天这一发展阶段的特定需求密切相关。这个需求,便是一个社会在崛起、上升期产生的自我认同与自我肯定的需求。

比如,文艺复兴使得欧洲走出了中世纪的漫漫长夜,取得了辉煌的社会成就。这场实质上的进步性社会变迁,之所以被冠以“复兴”之名,便是因为当时的欧洲人面对新取得的社会成就,选择了将自己从古人那里继承而来的文化遗产作为精神认同的对象。而在近代日本的发展进程当中,我们也看到了从发现自己落后时的“西化”,到初步崛起后的“复古”的变化。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本质上是对本文化族群的历史的认同,因此,当一个社会处于上升期时,人们便会主动地去发掘传统文化的闪光点,从其中找到自我认同的来源,而反过来看,当一个社会面临内忧外患时,传统文化则常常成为批判与省思的对象。

社会需求为流行趋势提供的原动力固然至关重要,但却并不足以让一股潮流如此迅速地席卷而来——在这个过程里,产业资本的流动,起着不容忽视的催化与加速作用。不难发现,越是在产业资本总体量大、流动性强的地方,各种各样的流行趋势越是层出不穷,且动力十足,而在那些资本难以流动的地方,则很少会出现新的潮流,即便出现也难以产生更大范围的影响。传统文化“再流行”的风潮,正好赶上了中国市场经济蓬勃发展,投资热点从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从民生向文化方向专业的热潮。

对许多传统文化的民间传播者而言,产业资本的涌入“资助”了他们的个人爱好,甚至可以以此维生,对于时尚与互联网领域的那些大型企业而言,资本则给了其强劲的力量去生产相关产品,推动传统文化的流行。诸多网络UP主近乎半全职乃至全职地从事传统文化传播工作,大量的国潮品牌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出现在市场上……这些现象的背后,全都离不开产业资本的助推。而如何利用好这些资本,使其最大程度地发挥正面作用,同时防范其负面影响,更是传统文化潮流的传播者有必要研究的问题。

传统文化的“再流行”,已经在这两大要素的影响下成了事实,因此似乎已经处于“完成时”。但与此同时,这股潮流将会走向何方,又将对社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却依然是一个“现在进行时”的问题。对此,每一个身处潮流之中的人,尤其是那些对传统文化抱有真切热情的年轻人,都应当有更深刻的体察与思考。我们乐见传统文化重新焕发出生机,也期待这股潮流能够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内涵,同时也要警惕其成为资本操纵下的消费狂欢。(杨鑫宇)

编辑:Giabun
  • 旅游
  • 汽车
  • 科技
  • 文化
  • 美食

寻秋记节庆篇奔赴一场秋天的节庆

  • 广州新增4条直航航线 2019-11-18
  • 被英国人忽视的吴哥窟 2019-11-18
  • 广州融创水世界 暖冬玩水狂欢盛宴 2019-11-14
  • “新旅游”瞄准“新中产”及年轻人 2019-11-14
  • “双十一”预热哪些旅游产品值得抢? 2019-11-13
  • 打开冬游新模式门票哪里优惠去哪里 2019-11-13
  • 坐广梅汕高铁贴秋膘 2019-11-13
  • 又到秋冬时,温泉靓汤别错过 2019-11-11

​第二代传祺GS4上市 售价8.98万-15.18万

  • 广汽丰田iA5现车到店 综合续航里程达510km 2019-11-18
  • 全新一代傲跑配置公布 推出4款车型 2019-11-18
  • 广州车展新车前瞻:11月22日斯柯达柯米克GT即将上市 2019-11-18
  • 小鹏P7将于广州车展正式揭秘其智能音乐座舱 公布预售价 2019-11-18
  • 首款大型豪华商务MPV Viloran领衔 上汽大众大众品牌参展2019广州车展 2019-11-18
  • 全球首发在即 EXEED星途VX Concept Car设计草图曝光 2019-11-15
  • “2019羊城车坛风云榜”暨第三届“蓝引擎”新能源车评选活动正在火热进行 2019-11-14
  • 插电混动SUV名爵eHS将在广州车展上市 2019-11-13

任正非:华为不是什么都行,仅仅是5G比美国强

  • 市场监管总局:联想涉嫌垄断案调查中止 2019-11-18
  • 社会责任发展排名:中国三星连续七年获外企榜第一 2019-11-18
  • 阿里巴巴今日招股,入场费不超1.9万港元,今年最大型IPO 2019-11-15
  • 苹果首席财务官的慈善午餐开拍!一小时会餐,搞懂苹果财务? 2019-11-15
  • 董明珠“造芯”再出手!20亿元拟入股中国最大LED芯片制造厂商 2019-11-14
  • 奥迪花202元为英菲尼迪打广告?腾讯致歉:广告素材错播 2019-11-13
  • 多地抽检:吸油烟机、电磁灶等多批次家用电器不合格 2019-11-13
  • 融入“美的系”的小天鹅再被列为被执行人 6月份已终止上市 2019-11-13

《中国有故事》系列微纪录片的幕后故事

  • 坚定文化自信 书写时代之光(我与新中国·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2019-11-18
  • 音乐为媒 奏响国际交流合作时代乐章 2019-11-16
  • 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将举行 2019-11-16
  • 新晋诺奖得主奥尔加·托卡尔丘克唯一绘本《遗失的灵魂》今日首发,听听著名儿童文学家如何解读 2019-11-15
  • 大学生舞剧《运》跳到第三“届” 2019-11-15
  • 张国立:面对戏剧要永远像初恋 2019-11-15
  • 北德广播爱乐三年后重访大剧院 2019-11-15
  • 《时光的旋律》钩沉时代记忆 2019-11-15

干杯!十月里多个德国啤酒节开锣

  • 金秋吃蟹 这样吃才健康 2019-09-24
  • 炎炎夏日来份凉菜才是正经事 2019-07-10
  • 一年一度鲱鱼节来袭 就问你敢不敢吃? 2019-07-01
  • 最佳赏味期 抢鲜当造夏滋味 2019-05-31
  • 初夏五月 白芦笋相伴 2019-05-16
  • 又到海鲜季 不这么吃就白瞎了! 2019-05-06
  • 春日食游 鲜味先行 2019-04-12
  • 草头、香椿、螺蛳“抱团”上市 春天在南京菜中萌发 2019-04-10
金羊图库
  • 广州国际灯光节开幕 海心沙变身灯光海洋
  • 广州国际灯光节正式开幕 璀璨灯光照亮花城广场
  • 广州迎来降温天气 是时候裹紧衣物了
  • 广州火车站提质改造进行时,雨棚已初具规模
  • 美国南加州发生校园枪击案 16岁嫌犯身份确认
  • 澳大利亚多地遭山火威胁 或启动军事资源应对
  • 比利时大熊猫龙凤胎宝宝见面会 对镜头摆手微笑
  • 世预赛国足失利出线堪忧 银狐里皮二度离开中国队
新闻排行榜
羊晚24小时
5G时代如何玩转政务新媒体?南粤新媒体群英在韶关交流经验
2019-11-19 08:50:51
香港各界:外部势力干预香港事务必将失败
2019-11-19 08:52:54
科创让广州"越活越年轻" 全市有68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
2019-11-19 07:27:08
【中国梦·践行者】她将志愿服务精神植根于大学生心中
2019-11-19 07:43:37
广东工贸职院:建立“一台账两清单”破解办学难题
2019-11-19 06:55:10
返回顶部
数字报
精彩推荐 滚动 新闻 广州 广东 中国 娱乐 健康 体育 IT 财富 汽车 房产 美食 图集 生活 食安 科技 教育 军事
悄然勃兴的“国潮” 为什么年轻人情有独钟
中国青年报  作者:杨鑫宇  2019-11-19
从屡屡创下收视率纪录的综艺节目,到各大博物馆开发的文创产品,再到回头率颇高的“汉服控”。

原标题:悄然勃兴的“国潮” 为什么年轻人情有独钟

从屡屡创下收视率纪录的综艺节目,到各大博物馆开发的文创产品,再到回头率颇高的“汉服控”,近年来,传统文化不断以崭新的姿态出现在公众眼前。年轻人更喜欢传统文化了吗?传统文化传播体现了什么新规律?传统文化为什么也可以很流行?读懂这些问题,不仅需要理解当下,还要追溯丰富而博大的历史,以此破译隐藏在民族情愫深层的文化基因。

传统文化正在成为一种时尚新潮,对于10年前的很多人而言,这大约是一件不可想像的事。悄然勃兴又猛然袭来的这股“国潮”,不仅让许多曾经对“传统”充满反叛的年轻人,心甘情愿成为传统文化的坐下门徒,也让整个社会有些始料未及,惊讶透着欣喜。

放眼望去,几乎每一个年轻人感兴趣的时尚领域,都不难看到传统文化的身影。曾经饱受争议的汉服社群逐渐从小众迈向大众,成了许多年轻人的精神图腾;古筝、二胡等传统乐器走出了曲高和寡的音乐厅,登上了弹幕视频网站的播放热榜;潮牌、球鞋这些年轻人热衷的时尚消费品,开始越来越频繁地呈现和使用传统文化的符号与要素;在小说、影视、游戏、文创等领域中,传统文化为原创者们提供着源源不绝的灵感源泉,而那些从传统文化之中脱胎,嬗变而成的文化作品,更是备受青少年群体的追捧和喜爱。

仿佛就在不久之前,主流舆论还在讨论“如何拯救传统文化”,而现在,这样的讨论似乎已经失去意义。然而,崭新的局面,也带来了值得关注的新问题——传统文化为什么突破了过去的传承困境,这股传统文化的复兴潮流为什么来得如此迅猛,今天的年轻人为什么对传统文化如此钟情?

显然,这一系列“为什么”的答案,绝不会是任何一个单一要素,而必然是多种社会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而在诸多影响传统文化“再流行”的要素当中,最关键是两个:社会发展的需求与产业资本的流动。只有摸清其对传统文化复兴的具体影响,我们才能对这股潮流的本质有更深刻的理解,从而更好地认识、融入、引导这种潮流。

在这两大要素中,更重要也更基本的是社会发展的需求。任何一种潮流能在任何一个地方兴起、流行,其原始动力必然是其迎合了当地社会在当时的某种迫切需求。工装裤的流行,迎合了二次工业革命中社会大众对生产便利的追求;摇滚乐的流行,迎合了二十世纪中叶发达国家青年对社会结构的反叛;社交网络的流行,迎合了当代人在网络时代对更丰富的人际联结的渴望……正如这些例子一样,原本给人以高深、保守、小众印象的中国传统文化,能够进入流行的殿堂,重新焕发出四射的生命力,同样与中国社会在今天这一发展阶段的特定需求密切相关。这个需求,便是一个社会在崛起、上升期产生的自我认同与自我肯定的需求。

比如,文艺复兴使得欧洲走出了中世纪的漫漫长夜,取得了辉煌的社会成就。这场实质上的进步性社会变迁,之所以被冠以“复兴”之名,便是因为当时的欧洲人面对新取得的社会成就,选择了将自己从古人那里继承而来的文化遗产作为精神认同的对象。而在近代日本的发展进程当中,我们也看到了从发现自己落后时的“西化”,到初步崛起后的“复古”的变化。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本质上是对本文化族群的历史的认同,因此,当一个社会处于上升期时,人们便会主动地去发掘传统文化的闪光点,从其中找到自我认同的来源,而反过来看,当一个社会面临内忧外患时,传统文化则常常成为批判与省思的对象。

社会需求为流行趋势提供的原动力固然至关重要,但却并不足以让一股潮流如此迅速地席卷而来——在这个过程里,产业资本的流动,起着不容忽视的催化与加速作用。不难发现,越是在产业资本总体量大、流动性强的地方,各种各样的流行趋势越是层出不穷,且动力十足,而在那些资本难以流动的地方,则很少会出现新的潮流,即便出现也难以产生更大范围的影响。传统文化“再流行”的风潮,正好赶上了中国市场经济蓬勃发展,投资热点从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从民生向文化方向专业的热潮。

对许多传统文化的民间传播者而言,产业资本的涌入“资助”了他们的个人爱好,甚至可以以此维生,对于时尚与互联网领域的那些大型企业而言,资本则给了其强劲的力量去生产相关产品,推动传统文化的流行。诸多网络UP主近乎半全职乃至全职地从事传统文化传播工作,大量的国潮品牌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出现在市场上……这些现象的背后,全都离不开产业资本的助推。而如何利用好这些资本,使其最大程度地发挥正面作用,同时防范其负面影响,更是传统文化潮流的传播者有必要研究的问题。

传统文化的“再流行”,已经在这两大要素的影响下成了事实,因此似乎已经处于“完成时”。但与此同时,这股潮流将会走向何方,又将对社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却依然是一个“现在进行时”的问题。对此,每一个身处潮流之中的人,尤其是那些对传统文化抱有真切热情的年轻人,都应当有更深刻的体察与思考。我们乐见传统文化重新焕发出生机,也期待这股潮流能够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内涵,同时也要警惕其成为资本操纵下的消费狂欢。(杨鑫宇)

编辑:Giabun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
总书记关切开放事|带来"民生新获得"——透视身边的开放
09:27
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习近平展示“中国担当”
15:42
习近平讲述的故事丨“老阿姨”的初心
15:42
人民日报评论员:外部势力干预香港事务的企图注定失败
08:22
咏春“洋弟子”五邑擂台夺冠
10:06
【区域创新 广东力量】科创让广州“越活越年轻”
08:29
围绕重大传染病疫情防控 我国将推出一批卫生检疫新国标
08:29
赴日旅游要当心!日本进入流感高发期 患者达去年六倍
08:30
市场监管总局:房产租赁成侵害个人信息最高发领域
08:30
“美丽山”的美丽传奇
16:01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