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羊文化>艺术>展演

国内迄今最全的雨果大展 带你领略法国大文豪的“中国情结”

来源:金羊网 作者:何晶 发表时间:2019-10-27 14:06
分享到

文/图 金羊网记者 何晶

提到法国大文豪雨果,人们总会在第一时间联想到他创作的《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实际上,雨果不仅是杰出的小说家、诗人,也是出色的画家、收藏家、装饰艺术家,他一直关注东方文化,有很深的“中国情结”。

“维克多·雨果:天才的内心”展览正在上海明珠美术馆展出,由该馆携手巴黎雨果故居博物馆联合策划举办,将展至12月1日。这是迄今为止国内最全的一次雨果大展,共展出200多件雨果创作及相关的艺术作品,包含绘画、雕塑、摄影、书籍、书信手稿、室内装饰、日常用品等,品类繁琐,多件物品是第一次在巴黎之外展出。

200余件作品立体呈现雨果的艺术成就

作为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维克多·雨果至今仍然活在万千读者心中,他创作的《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等作品至今被人们津津乐道。文艺评论家洛德·鲁瓦形容雨果,“像高峰,像森林,像龙卷风,或者像这些可以和自然奇观一比高低的人间奇观”。和雨果同时代的诗人波德莱尔,称其为“一位超越国境的天才”。

雨果这位“天才”的艺术成就,不仅呈现在大家熟悉的小说里,也在他的诗歌、戏剧、文论,以及他的绘画和装饰创作中。此次“维克多·雨果:天才的内心”展览,巴黎雨果故居博物馆搬来了不少珍贵的馆藏,很多物件是首次走出巴黎展出,200多件艺术品全方位立体地呈现雨果的生活和创作。

比如一走进展厅就能看见的《维克多·雨果画像》,这是画家里欧·博纳的作品,白发白须的思考者雨果,也是大众最熟知的雨果形象。著名雕塑家奥古斯特·罗丹创作的《维克多·雨果半身像》也从法国运至展厅,雨果头向前倾,作沉思状,呈现出雕塑家眼中的大文豪。

五大展区呈现雨果的一生

1802年,雨果出生在法国一个军官家庭,受家庭影响,他从中学开始写诗,20岁出版了第一本诗集《颂歌集》。1848年,法国二月革命爆发,雨果四处奔走宣传革命,赢得了新共和政体的尊敬,晋封伯爵并当选国会议员。三年后,雨果坚决反对拿破仑三世称帝,因此被流放国外。流亡期间,他创作了《悲惨世界》《海上劳工》和《笑面人》。直到1870年,法国恢复共和政体,雨果结束20年的流亡生涯回到法国。1885年,雨果辞世,法国为其举行国葬。

雨果生前曾将“流亡”作为自己的人生重要节点,此次展览遵循时间和重要作品的脉络,分成五大展区:流亡前(1802-1851)、流亡中(1852-1870)、流亡后(1870—1885)、荣耀、雨果与中国。形式上以视觉艺术为表,文学内涵为里,立体直观,也耐人寻味。

比如“流亡前”展区的墙面采用鲜艳的红色,代表雨果在巴黎时澎湃的创作热情,也和他最爱的大女儿莱奥波尔蒂娜肖像画中的红裙子作呼应。这一展区主要呈现雨果的家庭生活,他早期的诗歌、戏剧,以及和《巴黎圣母院》相关的画作和演出道具等。

“流亡中”展区的墙面则采用蓝色,源自雨果在流亡阶段居住的海岛景观。这部分集中展现雨果与家人的海岛流亡时期生活,聚焦他在这时期创作的《悲惨世界》。

国内首次呈现雨果的绘画原作

“雨果不仅是诗人,还是画家,而且是布朗热和于埃可以视为同道的画家。”早在1838年,法国作家、评论家戈蒂耶就做出了这样的评价。但雨果自己并不这么看,他认为绘画只是个人消遣,“在写两节诗的中间,得以轻松一下”。

1834年,雨果在一次夏季旅途中开始用画笔记录沿途的风景。在那之后,他逐渐在画作中融入想象的成分,进入更深层的精神世界。据统计,雨果留下的画作超过3000幅,他偏好用水墨、咖啡渍作画,画作呈现出棕黄色,观感和中国的水墨画有类似之处。

雨果在给诗人波德莱尔的信中说:“我在这些画里混合用上点铅笔、木炭、乌贼墨、煤粉、炭黑,以及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混合物,才能大体上表现出我眼中尤其是我心中的景象。”

这些随手画,经常被雨果作为名片或者贺卡送给亲朋好友,或者是配上他精心修饰过的画框,放在家中做装饰。

本次展出的作品包括雨果给其小说《海上劳工》所作的插画,他利用废旧镜片和木框绘作的《鸟镜》等等,还有多幅画作以电子影像形式呈现,系国内首次集中呈现雨果的画作。

雨果的“中国情结”

雨果的作品很早就被译介到中国。1903年,鲁迅以“庚辰”为笔名翻译了雨果的《哀尘》(原题为《芳汀的来历》,出自雨果1841年所著《随见录》),鲁迅也是最早翻译雨果作品的中国作家。这些早期的翻译作品,让雨果成为中国读者最熟悉的外国作家。

雨果对中国也情有独钟,他一直关注东方,欣赏中国文化,知道自己的中文名字,还写过一首小诗《中国花瓶》。雨果的早期绘画作品有一组“东方幻想画”,他用画笔描绘想象中的东方景观、中国建筑和人物,画在建筑上的铭文也是模仿中国的汉字。

除了画画,雨果还非常喜欢装饰艺术,他在根西岛居住的“高城居”,以及他的情人朱丽叶·德鲁埃所住的“高城仙境”,都由他亲自设计和装饰。他特意为“高城仙境”创作了一组“中国题材画”,并制作成木刻彩绘漆板。

1902年,这些木刻彩绘漆板从“高城仙境”移至巴黎雨果故居博物馆,“高城仙境”也被称作雨果故居博物馆的“中国客厅”。

1833年,朱丽叶·德鲁埃因饰演雨果的剧作《吕克蕾丝·博尔日亚》与其相识并坠入爱河。这段感情持续了50年,朱丽叶一生都在等雨果,但后者并不希望破坏原有家庭。朱丽叶习惯每天给他写至少一封信,这10000多封信成为了解雨果生活的宝贵渠道。直到1872年底,垂垂老矣的朱丽叶才得以和雨果住在同一屋檐下。

雨果居住的“高城居”是一栋4层的房子,他将顶楼做成了阳光房,当年种有不少葡萄,在面朝大海的房间角落设有一张书桌,雨果就是在这儿创作出《悲惨世界》。雨果的卧室在2楼,窗户正对着一望无际的大海,赏心悦目。

雨果很喜欢中国的青花瓷,专门有一间收藏室摆满了他收藏的各种瓷器,就连房间屋顶也摆满了瓷盘,让人叹为观止。

整栋“高城居”就像一座琳琅满目的中国艺术陈列馆。

本次展览还设有“高城居”的360度全景影像和修缮访谈视频,还原雨果住宅实景,带给观众身临其境的感受。


编辑: 宝厷
  • 旅游
  • 汽车
  • 科技
  • 文化
  • 美食

大阅兵后,畅游金秋北京

  • 外国人过境144小时免签政策将扩大至27个口岸 2019-10-24
  • 9家航空公司陆续入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 2019-10-24
  • 国家林草局:上半年森林旅游游客达9亿人次 2019-10-24
  • 广东掀起红色旅游热潮 2019-10-23
  • 珠海长隆剧院《龙秀》带来视觉盛宴 2019-10-23
  • 早上在广州叹早茶 中午梅州吃客家菜——喜迎“高铁时代” 广州、梅州共推“老广粤享红色梅州”旅游季 2019-10-18
  • 发布2020热门旅行目的地关键词:小众、环保、大型活动 2019-10-17
  • 最好的秋游觅食季:“鲜”字当头 2019-10-17

全新RAV4荣放正式上市 售价17.48万元起

  • 10月29日正式上市 新宝骏RS-3实现五项升级 2019-10-24
  • 广汽丰田致炫X全新上市 全新售价7.78万起 2019-10-21
  • ​亚洲龙全新2.0L版本全国发售 19.98万-23.98万 2019-10-20
  • 苏炳添讲述田径逐梦路 “寻找未知的自己”第五季广州站落幕 2019-10-18
  • 全新一代名爵ZS南京上市 搭载最新斑马智行3.0系统 2019-10-18
  • 广汽新能源Aion LX上市 补贴后售价24.96万元-34.96万元 2019-10-17
  • 比亚迪e1青春版正式上市 售价6.98万元 2019-10-16
  • 高度还原 吉利icon概念量产版内饰图发布 2019-10-14

马云获福布斯终身成就奖:13年全球首位互联网领袖

  • 马云:学校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动物园,而不是养鸡场 2019-10-24
  • 中国联通董事王路辞任 百度CTO王海峰接任 2019-10-24
  • 2019年《财富》未来50强揭晓:小米第7,阿里第11 2019-10-24
  • 市面部分5G手机明年被淘汰?专家:不存在 2019-10-24
  • 荣耀赵明回应雷军:5G手机单靠堆数量没意义 2019-10-24
  • 2019胡润全球独角兽榜:中企数量首超美国,前三均来自中国 2019-10-22
  • 为新机让路?苹果将iPhone7列为 “清仓产品” 2019-10-22
  • 任正非:华为制度性接班已无问题,否决权由核心团队拥有 2019-10-22

《乐动敦煌》再现敦煌古乐文化

  • 里加中国文化中心举行揭牌仪式 2019-10-25
  • 好作品具有超越时空的力量 2019-10-25
  • 戏剧拼贴,折射中国戏剧发展丰富层次 2019-10-25
  • 新编老舍剧接二连三登舞台 2019-10-25
  • 关注“网文出海”,2020中国网络文学周新增“国际范” 2019-10-23
  • 纪念路遥诞辰70周年 再读《平凡的世界》 2019-10-23
  • 吴为山:30载传扬美术之美 2019-10-22
  • 《浮士德的沉沦》17年后再现京城 2019-10-22

干杯!十月里多个德国啤酒节开锣

  • 金秋吃蟹 这样吃才健康 2019-09-24
  • 炎炎夏日来份凉菜才是正经事 2019-07-10
  • 一年一度鲱鱼节来袭 就问你敢不敢吃? 2019-07-01
  • 最佳赏味期 抢鲜当造夏滋味 2019-05-31
  • 初夏五月 白芦笋相伴 2019-05-16
  • 又到海鲜季 不这么吃就白瞎了! 2019-05-06
  • 春日食游 鲜味先行 2019-04-12
  • 草头、香椿、螺蛳“抱团”上市 春天在南京菜中萌发 2019-04-10
金羊图库
  • 武汉军运会 中国选手斩获跳水项目比赛3枚金牌
  • 英国埃塞克斯郡发现39人死亡事件 事发地摆放着花束
  • 为达芬奇纪念展 卢浮宫奉上镇馆之宝和借来的名画
  • 崇礼铁路全线联调联试启动
  • 武汉军运会 中国队获男子4x50米混合救生接力赛冠军
  • 2019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在京开幕
  • 普若岗日冰川
  • 世界城市日之布鲁塞尔
新闻排行榜
羊晚24小时
在世界变局中“读懂”中国的韧性与活力
2019-10-26 08:01:53
汇聚世界目光 从美食中“读懂中国”
2019-10-26 08:01:53
经港珠澳大桥口岸通行的粤港两地车牌指标新增5500个
2019-10-26 09:59:32
“丝路花语”走进文莱、印尼、菲律宾交流
2019-10-26 08:24:55
广州市人工智能师资研训基地揭牌
2019-10-26 09:58:27
返回顶部
数字报
精彩推荐 滚动 新闻 广州 广东 中国 娱乐 健康 体育 IT 财富 汽车 房产 美食 图集 生活 食安 科技 教育 军事
国内迄今最全的雨果大展 带你领略法国大文豪的“中国情结”
金羊网  作者:何晶  2019-10-27
“维克多·雨果:天才的内心”展览正在上海明珠美术馆展出,由该馆携手巴黎雨果故居博物馆联合策划举办。

文/图 金羊网记者 何晶

提到法国大文豪雨果,人们总会在第一时间联想到他创作的《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实际上,雨果不仅是杰出的小说家、诗人,也是出色的画家、收藏家、装饰艺术家,他一直关注东方文化,有很深的“中国情结”。

“维克多·雨果:天才的内心”展览正在上海明珠美术馆展出,由该馆携手巴黎雨果故居博物馆联合策划举办,将展至12月1日。这是迄今为止国内最全的一次雨果大展,共展出200多件雨果创作及相关的艺术作品,包含绘画、雕塑、摄影、书籍、书信手稿、室内装饰、日常用品等,品类繁琐,多件物品是第一次在巴黎之外展出。

200余件作品立体呈现雨果的艺术成就

作为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维克多·雨果至今仍然活在万千读者心中,他创作的《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等作品至今被人们津津乐道。文艺评论家洛德·鲁瓦形容雨果,“像高峰,像森林,像龙卷风,或者像这些可以和自然奇观一比高低的人间奇观”。和雨果同时代的诗人波德莱尔,称其为“一位超越国境的天才”。

雨果这位“天才”的艺术成就,不仅呈现在大家熟悉的小说里,也在他的诗歌、戏剧、文论,以及他的绘画和装饰创作中。此次“维克多·雨果:天才的内心”展览,巴黎雨果故居博物馆搬来了不少珍贵的馆藏,很多物件是首次走出巴黎展出,200多件艺术品全方位立体地呈现雨果的生活和创作。

比如一走进展厅就能看见的《维克多·雨果画像》,这是画家里欧·博纳的作品,白发白须的思考者雨果,也是大众最熟知的雨果形象。著名雕塑家奥古斯特·罗丹创作的《维克多·雨果半身像》也从法国运至展厅,雨果头向前倾,作沉思状,呈现出雕塑家眼中的大文豪。

五大展区呈现雨果的一生

1802年,雨果出生在法国一个军官家庭,受家庭影响,他从中学开始写诗,20岁出版了第一本诗集《颂歌集》。1848年,法国二月革命爆发,雨果四处奔走宣传革命,赢得了新共和政体的尊敬,晋封伯爵并当选国会议员。三年后,雨果坚决反对拿破仑三世称帝,因此被流放国外。流亡期间,他创作了《悲惨世界》《海上劳工》和《笑面人》。直到1870年,法国恢复共和政体,雨果结束20年的流亡生涯回到法国。1885年,雨果辞世,法国为其举行国葬。

雨果生前曾将“流亡”作为自己的人生重要节点,此次展览遵循时间和重要作品的脉络,分成五大展区:流亡前(1802-1851)、流亡中(1852-1870)、流亡后(1870—1885)、荣耀、雨果与中国。形式上以视觉艺术为表,文学内涵为里,立体直观,也耐人寻味。

比如“流亡前”展区的墙面采用鲜艳的红色,代表雨果在巴黎时澎湃的创作热情,也和他最爱的大女儿莱奥波尔蒂娜肖像画中的红裙子作呼应。这一展区主要呈现雨果的家庭生活,他早期的诗歌、戏剧,以及和《巴黎圣母院》相关的画作和演出道具等。

“流亡中”展区的墙面则采用蓝色,源自雨果在流亡阶段居住的海岛景观。这部分集中展现雨果与家人的海岛流亡时期生活,聚焦他在这时期创作的《悲惨世界》。

国内首次呈现雨果的绘画原作

“雨果不仅是诗人,还是画家,而且是布朗热和于埃可以视为同道的画家。”早在1838年,法国作家、评论家戈蒂耶就做出了这样的评价。但雨果自己并不这么看,他认为绘画只是个人消遣,“在写两节诗的中间,得以轻松一下”。

1834年,雨果在一次夏季旅途中开始用画笔记录沿途的风景。在那之后,他逐渐在画作中融入想象的成分,进入更深层的精神世界。据统计,雨果留下的画作超过3000幅,他偏好用水墨、咖啡渍作画,画作呈现出棕黄色,观感和中国的水墨画有类似之处。

雨果在给诗人波德莱尔的信中说:“我在这些画里混合用上点铅笔、木炭、乌贼墨、煤粉、炭黑,以及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混合物,才能大体上表现出我眼中尤其是我心中的景象。”

这些随手画,经常被雨果作为名片或者贺卡送给亲朋好友,或者是配上他精心修饰过的画框,放在家中做装饰。

本次展出的作品包括雨果给其小说《海上劳工》所作的插画,他利用废旧镜片和木框绘作的《鸟镜》等等,还有多幅画作以电子影像形式呈现,系国内首次集中呈现雨果的画作。

雨果的“中国情结”

雨果的作品很早就被译介到中国。1903年,鲁迅以“庚辰”为笔名翻译了雨果的《哀尘》(原题为《芳汀的来历》,出自雨果1841年所著《随见录》),鲁迅也是最早翻译雨果作品的中国作家。这些早期的翻译作品,让雨果成为中国读者最熟悉的外国作家。

雨果对中国也情有独钟,他一直关注东方,欣赏中国文化,知道自己的中文名字,还写过一首小诗《中国花瓶》。雨果的早期绘画作品有一组“东方幻想画”,他用画笔描绘想象中的东方景观、中国建筑和人物,画在建筑上的铭文也是模仿中国的汉字。

除了画画,雨果还非常喜欢装饰艺术,他在根西岛居住的“高城居”,以及他的情人朱丽叶·德鲁埃所住的“高城仙境”,都由他亲自设计和装饰。他特意为“高城仙境”创作了一组“中国题材画”,并制作成木刻彩绘漆板。

1902年,这些木刻彩绘漆板从“高城仙境”移至巴黎雨果故居博物馆,“高城仙境”也被称作雨果故居博物馆的“中国客厅”。

1833年,朱丽叶·德鲁埃因饰演雨果的剧作《吕克蕾丝·博尔日亚》与其相识并坠入爱河。这段感情持续了50年,朱丽叶一生都在等雨果,但后者并不希望破坏原有家庭。朱丽叶习惯每天给他写至少一封信,这10000多封信成为了解雨果生活的宝贵渠道。直到1872年底,垂垂老矣的朱丽叶才得以和雨果住在同一屋檐下。

雨果居住的“高城居”是一栋4层的房子,他将顶楼做成了阳光房,当年种有不少葡萄,在面朝大海的房间角落设有一张书桌,雨果就是在这儿创作出《悲惨世界》。雨果的卧室在2楼,窗户正对着一望无际的大海,赏心悦目。

雨果很喜欢中国的青花瓷,专门有一间收藏室摆满了他收藏的各种瓷器,就连房间屋顶也摆满了瓷盘,让人叹为观止。

整栋“高城居”就像一座琳琅满目的中国艺术陈列馆。

本次展览还设有“高城居”的360度全景影像和修缮访谈视频,还原雨果住宅实景,带给观众身临其境的感受。


编辑: 宝厷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
谈治国理政,习近平这10个比喻耐人寻味
09:23
言谆意重,习近平寄语广大青年科技人才
09:23
与中国同行,让经济全球化更好造福各国人民
09:23
“中国通”荷兰专家:“鼓励更多外国人走访中国”
09:24
巴基斯坦前总理肖卡特·阿齐兹:全世界都在关注中国
09:24
广东以支持深圳建先行示范区同等力度 支持广州出新出彩
09:25
广州营商环境改革走出“加速度” 今年前三季度GDP增长6.9%
09:23
“广州蓝”环卫工人新装年底前普及 配齐“八件套”
09:30
广州富力终场前被点杀 10月份两轮中超联赛一分未得
09:25
《少年的你》幕后故事:易烊千玺演坏男孩会紧张
09:26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