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晚,莫斯科凉风习习,秋意渐浓。而距离俄联邦总统府咫尺之遥的克里姆林宫大剧院内暖意融融,观众几乎坐满了6000个座位,兴致勃勃地观看中国杭州歌剧舞剧院带来的舞剧《遇见大运河》。90分钟的演出中,不时传来热烈掌声、阵阵欢呼声……
舞蹈传播运河文化遗产
舞剧《遇见大运河》是中国首部文化遗产传播剧,不仅展现了大运河的历史风貌,而且强烈地表达了对真实、完整的文化遗产的现实命运的思考。《遇见大运河》由杭州歌剧舞剧院汇集国内外顶尖高手、历经3年磨砺而成,是来自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观念的艺术家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向人类文明的共同致敬之作。导演崔巍现任杭州歌剧舞剧院院长、国家一级导演,曾推出舞蹈诗剧《阿姐鼓》、音乐大典《雷峰夕照》等作品,荣获“文华奖”等多项国内外大奖。作曲设计由曾参与2008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中心工作的好莱坞作曲家克劳斯·巴德尔特出任,他曾为《珍珠港》《碟中谍》等多部获奖影片作曲,多次获奥斯卡奖提名。此外,为使该剧尊重大运河的历史文化,特邀中国文物学会大运河专委会专家担任该剧的文化遗产传播顾问。
舞剧分为“开凿”“繁荣”“遗忘”“又见运河”四幕,讲述了中国大运河的千年兴衰。导演崔巍告诉记者,团队在创作过程中反复思考如何在一个半小时内呈现大运河这一厚重的历史题材。“目前,从演出效果看,对于中国大运河的提炼,舞剧是准确、有前瞻性的。”在她看来,创作展现了大运河的历史风貌,而且强烈表达出对真实、完整的文化遗产现实命运的思考和判断。“舞剧不仅是一次宏大的文化遗产传播行动,更是对中国大运河文化遗产价值的一次综合提取、展现与全新表达”。
中国舞剧吸引俄罗斯观众
舞蹈艺术一直深受俄罗斯民众喜爱,古典芭蕾舞、歌剧和马戏是俄罗斯的三大艺术瑰宝。在世界六大舞团中,俄罗斯独占其二。多年浸染,俄罗斯人普遍有着非常高的艺术欣赏水平。
从第一幕“开凿”开始,观众们一下子就被舞剧呈现的开凿运河的壮观景象所震撼。浓云倾轧、风雨交织中,深沉而浑厚的挖泥作业被壮观、鲜活地呈现出来……观众娜塔莎告诉记者,借助舞台两侧上方电子屏里的俄文翻译和演员们的精彩肢体语言,“开凿”一幕立刻让她联想到“生命、泥土、水”。她激动地说,“虽然没有道具,甚至舞台上也没有出现运河的造型,但看到演员们张大双嘴、发出撕裂的呐喊时,我好像看到无数人用双手、用生命艰难地开凿、挖掘那条河流……”
第二幕“繁荣”中,男主角跟随着女主角的脚步,看到中国大运河在各个历史阶段创造出的一幕幕辉煌:运河边的小桥流水人家,两岸璀璨的民间文化,漕运的诞生和发展等。中国的悠久历史、运河承载的文化,深深地吸引了俄罗斯观众。观众女大学生玛丽娅激动地表示,“我知道中国历史悠久,知道长江,没有想到还有这么一条美丽的人工开凿河流,而且那里是如此繁荣”,演员们的表演“太让人感到震撼了”。
对于第三幕“遗忘”的艺术表现手法,俄罗斯观众用掌声表达了他们的肯定。大学副教授米哈伊尔说,“这是一种现代的表现手法”。一群角色张牙舞爪、冷漠地齐刷刷走过曾经繁荣却变得落寞、凋敝的运河时的体态,被演绎得惟妙惟肖。创作团队曾有人提议应尽可能展现运河美好的一面,导演再三思考,还是决定保留这一段,因为“遗忘,是运河发展进程中真实的一个印记”。
演出进入尾声,当观众们听到演员说这是剧组的第158场演出时,立刻爆发出热烈掌声,大喊“太棒了”。
剧院工作人员尤里对记者说,与俄罗斯本国、国外演出团体票价相比,《遇见大运河》演出门票并不便宜,池座每张票价4500卢布(约480元人民币),对人均月工资6.8万多卢布的莫斯科市民而言,不是一个小数目。尤里说,俄罗斯观众希望了解中国文化。
惊艳亮相世界舞台
从最初创意到创作、公演、巡演,舞剧《遇见大运河》历时10年。创作团队的梦想,是将来沿着两条路线呈现这部作品:一条是沿中国大运河六省、两市巡演传播,另一条是走世界运河。他们希望,通过国内外巡演,唤起人们保护运河、传承运河文化的意识,通过展示运河文化,将中国灿烂的文化传播于世界,让世界认识、了解中华民族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的努力与贡献。最终,《遇见大运河》主创团队的梦想得以实现。
在中国国家艺术基金扶持下,剧组于2017年6月正式开启“世界运河遇见之旅”国际巡演。他们先后成功出访了法国米迪运河、德国基尔运河、埃及苏伊士运河、希腊科林斯运河、美国伊利运河、巴拿马运河等世界著名运河,巡演150多场,行程19万公里,“遇见”18万名观众。演出以高超的艺术水准在各国受到热烈欢迎,引起强烈反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遇见大运河》巴黎站演出结束后,曾特别授予剧组“文化遗产传播使者”称号。
在中俄建交70周年之际,《遇见大运河》来到了莫斯科,在克里姆林宫剧院的舞台上大放光彩。走出剧场,观众们意犹未尽,还在热烈讨论演员曼妙的舞姿、华美的服装以及运河的风韵。毫无疑问,这部中国独特的舞剧让莫斯科观众折服了。
(记者 韩显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