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碎片化的时间 而不存在碎片化的阅读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 发表时间:2019-04-23 15:14

只有碎片化的时间,而不存在碎片化的阅读——

更新我们的阅读场景

今年25岁的外企职员沈逸,一直自诩“一目十行”的阅读速度碾压朋友圈,上大学时一天能“刷”完厚厚两本书。最近,当她在上班地铁上用“起点读书”App看小说时,阅读速度变慢了,因为她从“文字弹幕”里发现了新大陆。

例如她看的小说《美食供应商》,每一段话的末尾都标注一个小小的数字——那是“起点读书”设置的“段评”功能。点开数字,其他读者写的感想一览无余。作者提一句蛋炒饭的做法,都能引发“弹幕”般的热评。

如果阅读不再是一个人的私事,你每翻一页书就“掉”进一群人热热闹闹的社区,你甚至还能间接参与到作家的后续创作中……这样的“共读时代”,你能接受吗?

“阅读天然是带有情绪的,读者们有分享和讨论的冲动,以前我们看纸质书的时候也有,只是纸质书无法提供这样一个环境,而现在的互联网产品能够提供。”阅文集团原创内容部高级总监杨沾对本报记者说。

共读时代,可以是“共时间”。比如,“网易蜗牛读书”App推出的“共读”功能,让你把读书这件事纳入“亲密关系场”:和相隔千里的朋友们,颇有仪式感地相约同一时间读同一本书,是不是还有种心有灵犀的浪漫感?

“网易蜗牛读书”App还会让你恍若回到需要排队“等书”的大学图书馆,为了一本好书,天南地北的人们奔向“共读小组”,彼此凝视对方的进度。被“量化”的阅读时长,代表了这个陌生社区里每个人的“读书表情”。

有读者因此感慨:“只有碎片化的时间,而不存在碎片化的阅读。”

共读时代,可以是“共场所”。

人气,是阅读生态环境的检验标尺。起点中文网编辑告诉本报记者,他们整个平台评论数量前50的作品,累计产生超2800万条评论,单部作品最高评论量达到150万条,10万以上评论量也已成为爆款作品的标配。“我们内部编辑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当你的作品拥有10万条以上评论或吐槽,才可以算是人气比较高的作品”。

而与微信社交紧密绑定的“微信读书”,开辟了“共场所”的两种视角。

在“共场所”的微观视角里,大家能偷窥一眼朋友的阅读生活,围观一个朋友的读书笔记,或是一览好友读书排行榜,就像是钻进他(她)们家温馨的小书房。这样可以参考一下朋友选择书本的品位,或者“送”一本心仪的书给他人。“微信读书”方面负责人介绍,今年春节期间,一位来自吉林延边的男性读者,共向朋友慷慨“赠”出了173本书。

在“共场所”的宏观视角里,群体的选择代表了一代人的思想动态。比如今年春节从除夕至正月初五,“微信读书”全体用户共计阅读1510万个小时,其中90后群体阅读时长最久,占总时长的40%。

春节档口碑片《流浪地球》热映带动了阅读原著的热潮,“微信读书”数据显示《流浪地球》成为春节最受欢迎书目,另外备受宠爱的书目还有《古董局中局》《三体》《明朝那些事儿》《大江大河》等。

共读时代,还可以是作者与读者的“共创作”。

编段子、“抢楼”、撰写角色小传、梳理作家世界观……这是粉丝与粉丝之间的“共创作”;同时,在“文字弹幕”尤为密集的小说页面中,有的作者会主动参与和粉丝的“共创作”中。当读者吐槽或质疑情节的真实性时,作者“亲自下场”极有耐心地写了四五大段话来解释构思理念;当有人捕捉到常识性“硬伤”时,作者会迅速更正,并在“段评”里告知所有人:“已改。”

来自兰州的作家志鸟村,其连载作品《大医凌然》,是典型的“行业文”,讲述了医学院学生“凌然”如何一步一步实现“成为世界上最伟大医生”的目标。为了写好聚焦医疗领域行业的作品,志鸟村会长期去医院观摩手术,体验距离生离死别最近人群的日常状态。

志鸟村的书写细腻而动人,竟然因此引起读者“参与创作”的兴趣。杨沾说,志鸟村在连载《大医凌然》的时候,曾特别描写了一下手术区周围的环境,其中包含垂挂着的绿萝。“作者的表达技巧比较好,尤其那个绿萝的拟人化描写很生动,结果就被读者们发现了,大家觉得绿萝缠缠绕绕的,和边上的植物很有CP感”。

去点开这部作品的“段评”“章评”可以看到,老读者们刷着新剧情的“文字弹幕”,还时不时调侃一下作者:“绿萝什么时候出场?”

而有的高能读者刷“文字弹幕”是为了给作者提供大量手术案例、各种病情的表征,以及流传于医学院学生之间的“梗”。作者有时会采纳,并特地用学术论文格式加以备注。其中有两个经常被pick的高能读者,成了“文字弹幕区”的风云人物。

有专家指出,如今年轻的读者,天然带有“网络社交基因”。对于他们来说,网络社交和现实社交没有太大区别。年轻读者乐于表达,更乐于分享。

杨沾说:“每个作家塑造的是作品的价值观、标志人物和主体走向。而整个世界观的扩展就是靠粉丝们共创出来的。”共读群体,为文学创作带来“社群IP化”的发展新可能。

编辑:Giabun
数字报
只有碎片化的时间 而不存在碎片化的阅读
中国青年报  作者:  2019-04-23

只有碎片化的时间,而不存在碎片化的阅读——

更新我们的阅读场景

今年25岁的外企职员沈逸,一直自诩“一目十行”的阅读速度碾压朋友圈,上大学时一天能“刷”完厚厚两本书。最近,当她在上班地铁上用“起点读书”App看小说时,阅读速度变慢了,因为她从“文字弹幕”里发现了新大陆。

例如她看的小说《美食供应商》,每一段话的末尾都标注一个小小的数字——那是“起点读书”设置的“段评”功能。点开数字,其他读者写的感想一览无余。作者提一句蛋炒饭的做法,都能引发“弹幕”般的热评。

如果阅读不再是一个人的私事,你每翻一页书就“掉”进一群人热热闹闹的社区,你甚至还能间接参与到作家的后续创作中……这样的“共读时代”,你能接受吗?

“阅读天然是带有情绪的,读者们有分享和讨论的冲动,以前我们看纸质书的时候也有,只是纸质书无法提供这样一个环境,而现在的互联网产品能够提供。”阅文集团原创内容部高级总监杨沾对本报记者说。

共读时代,可以是“共时间”。比如,“网易蜗牛读书”App推出的“共读”功能,让你把读书这件事纳入“亲密关系场”:和相隔千里的朋友们,颇有仪式感地相约同一时间读同一本书,是不是还有种心有灵犀的浪漫感?

“网易蜗牛读书”App还会让你恍若回到需要排队“等书”的大学图书馆,为了一本好书,天南地北的人们奔向“共读小组”,彼此凝视对方的进度。被“量化”的阅读时长,代表了这个陌生社区里每个人的“读书表情”。

有读者因此感慨:“只有碎片化的时间,而不存在碎片化的阅读。”

共读时代,可以是“共场所”。

人气,是阅读生态环境的检验标尺。起点中文网编辑告诉本报记者,他们整个平台评论数量前50的作品,累计产生超2800万条评论,单部作品最高评论量达到150万条,10万以上评论量也已成为爆款作品的标配。“我们内部编辑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当你的作品拥有10万条以上评论或吐槽,才可以算是人气比较高的作品”。

而与微信社交紧密绑定的“微信读书”,开辟了“共场所”的两种视角。

在“共场所”的微观视角里,大家能偷窥一眼朋友的阅读生活,围观一个朋友的读书笔记,或是一览好友读书排行榜,就像是钻进他(她)们家温馨的小书房。这样可以参考一下朋友选择书本的品位,或者“送”一本心仪的书给他人。“微信读书”方面负责人介绍,今年春节期间,一位来自吉林延边的男性读者,共向朋友慷慨“赠”出了173本书。

在“共场所”的宏观视角里,群体的选择代表了一代人的思想动态。比如今年春节从除夕至正月初五,“微信读书”全体用户共计阅读1510万个小时,其中90后群体阅读时长最久,占总时长的40%。

春节档口碑片《流浪地球》热映带动了阅读原著的热潮,“微信读书”数据显示《流浪地球》成为春节最受欢迎书目,另外备受宠爱的书目还有《古董局中局》《三体》《明朝那些事儿》《大江大河》等。

共读时代,还可以是作者与读者的“共创作”。

编段子、“抢楼”、撰写角色小传、梳理作家世界观……这是粉丝与粉丝之间的“共创作”;同时,在“文字弹幕”尤为密集的小说页面中,有的作者会主动参与和粉丝的“共创作”中。当读者吐槽或质疑情节的真实性时,作者“亲自下场”极有耐心地写了四五大段话来解释构思理念;当有人捕捉到常识性“硬伤”时,作者会迅速更正,并在“段评”里告知所有人:“已改。”

来自兰州的作家志鸟村,其连载作品《大医凌然》,是典型的“行业文”,讲述了医学院学生“凌然”如何一步一步实现“成为世界上最伟大医生”的目标。为了写好聚焦医疗领域行业的作品,志鸟村会长期去医院观摩手术,体验距离生离死别最近人群的日常状态。

志鸟村的书写细腻而动人,竟然因此引起读者“参与创作”的兴趣。杨沾说,志鸟村在连载《大医凌然》的时候,曾特别描写了一下手术区周围的环境,其中包含垂挂着的绿萝。“作者的表达技巧比较好,尤其那个绿萝的拟人化描写很生动,结果就被读者们发现了,大家觉得绿萝缠缠绕绕的,和边上的植物很有CP感”。

去点开这部作品的“段评”“章评”可以看到,老读者们刷着新剧情的“文字弹幕”,还时不时调侃一下作者:“绿萝什么时候出场?”

而有的高能读者刷“文字弹幕”是为了给作者提供大量手术案例、各种病情的表征,以及流传于医学院学生之间的“梗”。作者有时会采纳,并特地用学术论文格式加以备注。其中有两个经常被pick的高能读者,成了“文字弹幕区”的风云人物。

有专家指出,如今年轻的读者,天然带有“网络社交基因”。对于他们来说,网络社交和现实社交没有太大区别。年轻读者乐于表达,更乐于分享。

杨沾说:“每个作家塑造的是作品的价值观、标志人物和主体走向。而整个世界观的扩展就是靠粉丝们共创出来的。”共读群体,为文学创作带来“社群IP化”的发展新可能。

编辑:Giabun
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