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时期地处湖北境内的曾国,在传世文献中鲜有记载,但在随枣走廊考古中却频频发现曾国的遗址遗迹。曾国历史也被称为“挖出来的历史”。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方勤等专家学者,依据有关曾国和邻国楚国的最新考古资料及出土文献,结合传世文献深入研究,在最新学术专著中揭开一个个曾、楚之谜。
近年来,围绕曾侯乙墓及曾国考古引发了众多学术热点课题,我省考古界开展主动考古,取得一系列重大收获。叶家山、文峰塔、郭家庙、苏家垄等曾国墓地考古项目,更是接连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中国考古六大新发现”。
多次主持曾国墓地发掘的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方勤,在今年2月出版的《曾国历史与文化——从“左右文武”到“左右楚王”》专著中,系统梳理了考古已发现的曾侯世系。
考古已揭示20位曾侯
方勤向湖北日报全媒记者介绍,目前,出土曾国铜器铭文中名号明确的曾侯已见9位,加上虽没有曾侯铭文铜器出土,但墓葬规模相当于诸侯的墓主,及具有谥号的曾侯,目前考古发现的曾侯共计20位。“通过考古发现如此多的一国之君,在周代众多诸侯国中是较为少见的。”
曾国考古目前集中在西周早期、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春秋晚期至战国中期,三个阶段均有国君级大型墓葬发掘及都城等重要遗迹发现,这在诸侯国考古史上绝无仅有。
依据丰富的考古资料,方勤等考古学者将曾侯世系基本厘清:其中,叶家山墓地出土多件带“曾侯犺”“曾侯谏”铭文青铜器,至少可知两位曾侯,私名分别为“犺”和“谏”,年代在西周早期。
郭家庙M21墓葬规格与中原诸侯墓相当,并出土有曾伯陭铜钺,铜钺铭文显示的口气颇具诸侯气势,推测墓主可能是一代诸侯。这一带还出土有另一位曾侯的器物——曾侯絴白秉戈。二人年代属两周之际。
苏家垄墓地出土青铜器上铸有“曾侯仲子斿父”铭文,墓主应是一代曾侯,年代约在春秋早期。
此外,随州警方收缴一批盗掘文物,有曾侯宝鼎一件,年代为春秋中期偏早。襄阳楚国墓地出土错金文字的曾侯昃戈,属春秋晚期。
曾侯乙祖孙三代现身
在文峰塔墓地,2011年曾发现一座疑似曾侯级别的高等级墓葬,编号M4。但因M4被破坏极其严重,墓主身份当时并未确认。
方勤通过多方考证认为,该墓所出“曾侯”铭文戈,虽不巧私名处已残掉,但表明其身份为曾侯级别。而同一区域墓主为曾仲姬的M3,出土有曾侯戉阝鼎,且M3与M4时代、器物特征基本相同,推测曾侯戉阝鼎当是曾侯戉阝赠予曾仲姬的。加之M3围绕主墓M4布置,两者应是主从关系,进一步佐证M4墓主人是曾侯戉阝。
此外,文峰塔一座东周墓出土有一套精美的青铜编钟和铭文为“曾侯與之行鬲”的铜鬲,直接说明墓主为曾侯與。
方勤介绍,早在1978年发掘的曾侯乙墓中,就出土数量不少的曾侯與、曾侯戉阝铜戈,说明这两人年代比曾侯乙早,应为曾侯乙的先辈。他依据墓葬的排列顺序,进一步确认三位曾侯的排序应是曾侯與、曾侯戉阝、曾侯乙。有趣的是,曾侯乙尊盘的盘内铭文原为“曾侯與”,后被刮磨改刻为“曾侯乙”,下葬曾侯乙墓。另有专家认为,曾侯與、曾侯戉阝、曾侯乙为祖孙三代。
不仅曾侯乙的先辈被考古揭示,2013年在文峰塔墓地出土有曾侯丙铜缶等器物,得知还存在一位叫“丙”的曾侯,年代为战国中期,晚于曾侯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