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发布龙脖河矿冶遗址开展考古发掘取得的最新收获:经过近两个月的考古发掘,探明该遗址3个冶炼点的范围以及早期文化层的堆积情况;对已经暴露的炼炉遗迹进行了清理,获取了遗迹所包含的各项信息;通过无人机航拍建立了空间坐标系统。
龙脖河矿冶遗址位于云南省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猛桥乡卡房村,是2008年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期间发现并登记在册的文物点,是目前云南省内发现的规模较大的早期冶炼遗址群之一,被认定为春秋时期的古矿冶遗址,对于滇东南和我国西南地区青铜时代矿冶技术、文化体系等方面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通过多年的考古发掘,考古人员在遗址范围内找到10个冶炼点、1个古矿洞点、1个铜器出土点,确定了其以铜矿开采、冶炼为主体的功能,探寻到冶炼点的空间布局规律,并对已经发现的早期冶炼点的周边环境、保存情况、文化面貌、年代等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对其反映的生产技术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
2018年12月,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四川大学合作再次对该遗址开展了考古调查勘探工作,对于遗址范围内的1、2、3号冶炼点进行了重点勘探,并对已经暴露的炼炉遗迹进行了清理。
据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馆员万杨介绍,考古人员根据1、2、3号冶炼点保存状况的差异,采取了不同的考古勘探方法:对于1、2号冶炼点,考古人员采用普通勘探为主、探沟法验证的方式进行;3号冶炼点因遭到严重破坏,普通勘探无法开展,所以直接采用探沟法进行。考古勘探结果显示,1号冶炼点地面早期遗物散落范围约5000平方米,堆积分布范围约3000平方米。早期文化堆积仅有一层,为黄黑色黏土,土质疏松,包含少量红烧土、炭屑、陶片和炼渣。因该点曾是石家寨老村子所在地,早期文化堆积破坏严重,某些区域甚至直接裸露在地表或形成次生堆积。2号冶炼点地面早期遗物散落范围约1800平方米,堆积分布范围约1000平方米。该点发现的早期文化堆积也只有一层,分布呈不连续状,且大多裸露于地表,不排除次生堆积的存在。
3号冶炼点地面早期遗物散落范围约4000平方米,堆积分布范围约3000平方米。发掘勘探表明,该点的堆积最厚且遗迹丰富,遗憾的是此区域存在大量的人工建筑,破坏严重,没有建筑覆盖、保存较好的区域仅100多平方米。位于该点的1号探沟中观察到的早期文化堆积可分为3层:一层为黑灰色沙土,颗粒较细,土质疏松,为裸露于地表的早期文化层;二层为黄褐色泥沙土,颗粒细小,土质疏松,较纯净;三层为灰黑色沙质黏土,土质较密,包含有少量炭屑、红烧土块和陶片。
在3号冶炼点,考古人员还发掘清理了5座炼炉。万杨介绍,5座炼炉均被破坏,完整度不到1/2,考古人员判断其为碗式炉的可能性较大。从残存的炉体上可以看到烧结的炉壁,但没有观察到鼓风口等其他结构。炼炉内堆积均包含有炼渣、炭屑、红烧土和陶片等。“在对炼炉进行清理获取相关信息的同时,还科学采集了测年样本和炼渣样本,目前已送往实验室进行检测。”万杨说。
此外,考古人员还在1、2、3号冶炼点所在区域建立了一个永久基点,并对这3个点所属区域进行了航拍测绘,获取了其完备的空间地理信息数据,建立起空间坐标系统。同时,考古人员还采用区域系统调查的方法对龙脖河矿冶遗址内的龙达矿段和西矿带约5平方公里的范围进行了拉网式搜索,基本上排除了该区域还有相关遗存分布的可能。
万杨表示,考古发掘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1、2、3号冶炼点早期文化层堆积的纵向结构,获得了一批重要的炼炉数据和信息,而对龙达矿段和西矿带的调查,进一步明确了龙脖河矿冶遗址的边缘。“通过这次考古发掘,考古人员对该遗址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在解决相关问题的同时,也为以后的发掘以及其他更为深入和全面的考古工作奠定了基础。”万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