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碧
我一直这么认为,世上的女子也许可以分为两种:张爱玲式与林徽因式。
张爱玲,情感超前,才华出众,可以轻易地看破人世间男女的微妙感情。她更是把情事写得犀利、直白、不留情面,即便是隔着数十年的时光,到今天再看,依然惊世骇俗。不管文字,还是容貌,她看上去都不像是一个能吃亏的女人。
但这样一个看似把世间事、情爱事都看透了的女人,在现实的爱情中却总是处在下风。站在男人的角度,会认为她是个不需要照顾的女人,即使受到伤害,也可自愈,不需要哄,不需要宠,更不需要向她解释。
看起来那么强势、通透、不吃亏的张爱玲,却并不是一个会照顾自己的女人。她显然也不像是典型的上海女子,会疼惜自己,打理自己,过好温暖的小日子。她不是不想,而是不会。在她的人生中,最重要的部分都已被写作和爱情占据,已没有多余的心思去为世俗生活做打算。当她对爱情终于失望之后,所剩下的,便只有写作了。之所以后来说出过“因为懂得,所以慈悲”这样的话,估计那也只是她为自己幻象里曾经的爱情留下一个美丽的说法罢了。
林徽因不同,她是一个情商很高的女子。她更像一个现代正能量女郎,出生于大家族的她,父母并不恩爱。林父宠爱的是大字不识的二姨太程桂林,致使林母一生都活在幽怨中。这使得林徽因自小便会察言观色,在父母、二娘,甚至二娘的孩子们的关系中,她是一个微妙的平衡点。因为她的存在,才使得这些人不至于陷入敌对状态,甚至这些人里的每一个,都与她保持着友好的关系,能做到这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或许都有这样的体会,同情商高的人交往是一件令人舒服的事情。
况且她生得漂亮,却不是个什么都不会做的娇小姐。她是个跨领域的才女。在那个年代出名的女子,不是靠写作、演电影就是画画,大概只有林徽因选择了建筑作为终身事业。
双子座的林徽因,从来都知道自己要什么。大部分的美女、才女,往往会在男人的追逐中失去自我,多多少少都会受到情感的拖累。在这方面,林徽因不能说是没有受到任何影响,但她总会在人生最重要的时刻,找到一条最正确的道路——那条不至于使自己陷入窘境的道路——或许她才是那个“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的人。即便在民国众多惊才绝艳的女子中,活得像林徽因这样周全的女子也不多。
而同样是出身于大家族的张爱玲,同样是父母失和,她与家庭的关系却是对立的、决裂的。没有亲情滋养的人,内心往往悲凉,并自我放逐。
如果用花来比喻她俩,张爱玲就是鸢尾,姿态孤高倔强,让人不敢向前靠近;林徽因则是山茶,明媚、自信,吸引着人们围绕四周。
对待爱情,张爱玲像火,张爱一个人,就是一副豁出去了的姿态,是一个爱情终究会战胜理智的人。林徽因像水,虽然她的内心也许会起波浪,但终究她会权衡得失,选那个最靠谱、最适合自己的人。张爱玲在爱情里没有被善待,她未曾遇到好的人。如果张爱玲也遇到梁思成和徐志摩这两种不同类型的男士的追求,以她的性格,肯定会选徐志摩。
林徽因则是每段感情的主人,爱慕林徽因的男人们,都会为林在心里留一个位置,他们都一再地用行动对林表达着:在人生兜兜转转中、在所有物是人非的景色里,我只喜欢你。他们像土壤一样滋养着她——有人搭了性命,有人用了一生。
她们也都过过苦日子,张爱玲因为战事流落香港,生活拮据之时,不顾随时可能扔下的炮弹,也要与同学结伴去买一管口红;林徽因因为战事被迫向中国西南逃亡,在拥挤的小旅馆中,她也不忘把深埋心中的诗句写出来。张的性格让她选择了自我放逐,林则尽量让自己通向温暖的地方。
要活成张爱玲那样的女子需要拥有强大的内心和勇气来支撑,而我们大部分的人都只是现实世界里面的饮食男女,我们更需要的是现实世界里的快乐。在这世界上,还能有什么比活着的时候快乐更快乐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