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里话灯谜

来源:光明网 作者:仲富兰 发表时间:2019-02-19 17:49

灯谜,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字游戏。它曲折别致,变化多端,寓意奥妙,耐人寻味。猜灯谜既可启发思维,锻炼智力,也可使人增长知识,增加学习能力,提高文学修养,享受生活情趣。因而历来深受群众喜爱。

元宵节又称“灯节”,自古以来有赏灯猜谜的习俗。元宵节的谜语也叫做“灯谜”,最早起源于古时的隐语和廋(sōu)辞。廋,是隐匿的意思,“廋辞”就是隐语。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语言日益丰富,有时人们因为种种原因,有些话不便直说,就产生了一种借代词语,这就是隐语。春秋战国时代的隐语和瘐(yǔ)词,是灯谜的萌芽和发端。

东汉时期著名文学家蔡邕的曹娥碑隐语,可谓开灯谜之先河。曹娥碑立于浙江上虞,记录的是东汉时一个叫曹娥的孝女投江寻父的故事。相传蔡文姬的父亲蔡邕路经曹娥碑,因天色已晚,就用手把碑文一个字一个字地摸着读了一遍。读后,蔡邕题了八个字:“黄绢、幼妇、外孙、齑臼”。这八个字被人补刻在了碑的背面,但却一直无人懂得它的意思。据南朝刘义庆《曹娥碑》记载:曹操与杨修经过曹娥碑下,从碑背后发现题写的“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个字。杨修对曹操说:“我能解出来。”曹操说:“你先别说,等我想想看。”又走了三十里路,曹操才说:“我已经想出来了。”随即二人将猜到的答案分别写在纸上。杨修说:“黄绢,指有颜色的丝织品,合成绝字,幼妇就是少女,猜妙字;外孙,是女儿的儿子,猜字为好;齑臼,也就是盛装和研磨姜、蒜、韭菜等调味料的器具,它每天接受的都是辛辣之味的东西,所以是辞(繁体为辤)。所以谜底是绝妙好辞。”再看曹操写在纸上的答案,果然与杨修相同,曹操只好感叹自己的才华和杨修的差了三十里。蔡邕用“绝妙好辞”四字来夸赞曹娥碑碑文,并首创“曹娥体”这种离合字谜的方法,使曹娥碑隐语成为中国谜史上一道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古谜。

“谜”到了南北朝,已成为非常时髦的玩意儿了,民间、宫廷随处可见。刘勰在《文心雕龙谐隐》中说:“自魏代以来,颇非俳优,而君子嘲隐,化为谜语。谜也者,回互其辞,使昏迷也。或体目文字,或图象物品,纤巧以弄思,浅察以炫辞,义欲婉而正,辞欲隐而显。”大意是说,自从魏代以来,对以乐舞谐戏为业的艺人有所非议,人们用来嘲讽的话,逐渐演变为谜语。“谜”,就是把话说得曲折交错,使人迷惑的意思。它们有的打文字谜语,有的打事物谜语,从纤细巧妙处玩弄心思,凭浅近的理解来炫耀文辞。刘勰对谜语从理论上作了高度的概括,对谜语发展的历史,谜语的定义及其特征都作了深刻的分折和精辟的阐述。

按照中国古代的风俗,把农历的正月十五称为“上元”,夜谓之“宵”,元宵,意为“一年中的第一个月圆之夜”。隋唐之后,“上元”又与放灯相结合,各种灯都成为谜的载体,灯与谜的结合,由此衍生出“灯谜”。

灯谜与民间谜语不同,它是根据文字的含义入扣的“文义谜。”它主要着眼于文字的意思或字句字形的结构,凭汉字的一字(词)多义,笔划组合,摹形象形等特点,通过别解、会意、假借、象形、拆字、谐音等手法,来使谜面与谜底在字义或字形上达到环环相扣。灯谜谜面的文字通常短小精悍,讲究炼字炼句,多为一些常见的词汇,成语或有名的诗句。灯谜谜面的写法有不少严格的规则,如谜面要成文,谜面和谜底不准有相同的字出现,面底在扣合上要讲究贴切、严谨,不允许出现无法相扣的闲字等等。

宋代,猜谜的风气非常盛行。王安石、苏东坡等著名的文学家都有谜作散见于《全宋词》、《夷坚志》、《苕溪渔隐丛话》等诗词著作中。“灯谜”的叫法就出现在宋代。明代的元宵节,杭州西湖边都要举行元宵节灯谜会。相传有一年元宵节,明代著名画家徐文长路过杭州,也随众人到西湖边观灯猜谜。在观灯过程中,他见一群人围着一盏大红灯笼争论不休,便挤进去瞧个究竟。只见一则灯谜,上面写着:“二人抬头不见天,十女巧种半亩田。八王问我田多少?土上加田有一千。”众人思量许久也未能猜出,徐文长看完却是一笑,说:“这有何难?”旁边的人一听,都围了过来,请他赶快解释一下。徐文长说:“‘二人抬头不见天’就是‘夫’字;‘十女巧种半亩田’是个‘妻’字;‘八王问我田多少’就是一个‘義’字;最后一句‘土上加田有一千’就是‘重’字。夫妻义重,但愿世间家家能如此。”留下一段佳话。

源远流长的元宵节灯谜,具有浓重的历史人文色彩。小灯谜里有大学问,对于当代人们启迪智慧、凝聚文化、增进认同,具有重要意义。如今,灯谜文化已经成为元宵佳节家喻户晓的习俗之一,以其老幼咸宜,雅俗共赏的形式,带给人们分享的快乐。猜灯谜更是对传统元宵灯谜文化的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谐稳定的具体体现。国家的强盛,民族的复兴,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弘扬。让元宵节延续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让元宵灯谜文化与时代接轨,也是重要的途径之一。

(作者为上海市民俗文化学会会长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编辑:国伟
数字报
元宵节里话灯谜
光明网  作者:仲富兰  2019-02-19

灯谜,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字游戏。它曲折别致,变化多端,寓意奥妙,耐人寻味。猜灯谜既可启发思维,锻炼智力,也可使人增长知识,增加学习能力,提高文学修养,享受生活情趣。因而历来深受群众喜爱。

元宵节又称“灯节”,自古以来有赏灯猜谜的习俗。元宵节的谜语也叫做“灯谜”,最早起源于古时的隐语和廋(sōu)辞。廋,是隐匿的意思,“廋辞”就是隐语。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语言日益丰富,有时人们因为种种原因,有些话不便直说,就产生了一种借代词语,这就是隐语。春秋战国时代的隐语和瘐(yǔ)词,是灯谜的萌芽和发端。

东汉时期著名文学家蔡邕的曹娥碑隐语,可谓开灯谜之先河。曹娥碑立于浙江上虞,记录的是东汉时一个叫曹娥的孝女投江寻父的故事。相传蔡文姬的父亲蔡邕路经曹娥碑,因天色已晚,就用手把碑文一个字一个字地摸着读了一遍。读后,蔡邕题了八个字:“黄绢、幼妇、外孙、齑臼”。这八个字被人补刻在了碑的背面,但却一直无人懂得它的意思。据南朝刘义庆《曹娥碑》记载:曹操与杨修经过曹娥碑下,从碑背后发现题写的“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个字。杨修对曹操说:“我能解出来。”曹操说:“你先别说,等我想想看。”又走了三十里路,曹操才说:“我已经想出来了。”随即二人将猜到的答案分别写在纸上。杨修说:“黄绢,指有颜色的丝织品,合成绝字,幼妇就是少女,猜妙字;外孙,是女儿的儿子,猜字为好;齑臼,也就是盛装和研磨姜、蒜、韭菜等调味料的器具,它每天接受的都是辛辣之味的东西,所以是辞(繁体为辤)。所以谜底是绝妙好辞。”再看曹操写在纸上的答案,果然与杨修相同,曹操只好感叹自己的才华和杨修的差了三十里。蔡邕用“绝妙好辞”四字来夸赞曹娥碑碑文,并首创“曹娥体”这种离合字谜的方法,使曹娥碑隐语成为中国谜史上一道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古谜。

“谜”到了南北朝,已成为非常时髦的玩意儿了,民间、宫廷随处可见。刘勰在《文心雕龙谐隐》中说:“自魏代以来,颇非俳优,而君子嘲隐,化为谜语。谜也者,回互其辞,使昏迷也。或体目文字,或图象物品,纤巧以弄思,浅察以炫辞,义欲婉而正,辞欲隐而显。”大意是说,自从魏代以来,对以乐舞谐戏为业的艺人有所非议,人们用来嘲讽的话,逐渐演变为谜语。“谜”,就是把话说得曲折交错,使人迷惑的意思。它们有的打文字谜语,有的打事物谜语,从纤细巧妙处玩弄心思,凭浅近的理解来炫耀文辞。刘勰对谜语从理论上作了高度的概括,对谜语发展的历史,谜语的定义及其特征都作了深刻的分折和精辟的阐述。

按照中国古代的风俗,把农历的正月十五称为“上元”,夜谓之“宵”,元宵,意为“一年中的第一个月圆之夜”。隋唐之后,“上元”又与放灯相结合,各种灯都成为谜的载体,灯与谜的结合,由此衍生出“灯谜”。

灯谜与民间谜语不同,它是根据文字的含义入扣的“文义谜。”它主要着眼于文字的意思或字句字形的结构,凭汉字的一字(词)多义,笔划组合,摹形象形等特点,通过别解、会意、假借、象形、拆字、谐音等手法,来使谜面与谜底在字义或字形上达到环环相扣。灯谜谜面的文字通常短小精悍,讲究炼字炼句,多为一些常见的词汇,成语或有名的诗句。灯谜谜面的写法有不少严格的规则,如谜面要成文,谜面和谜底不准有相同的字出现,面底在扣合上要讲究贴切、严谨,不允许出现无法相扣的闲字等等。

宋代,猜谜的风气非常盛行。王安石、苏东坡等著名的文学家都有谜作散见于《全宋词》、《夷坚志》、《苕溪渔隐丛话》等诗词著作中。“灯谜”的叫法就出现在宋代。明代的元宵节,杭州西湖边都要举行元宵节灯谜会。相传有一年元宵节,明代著名画家徐文长路过杭州,也随众人到西湖边观灯猜谜。在观灯过程中,他见一群人围着一盏大红灯笼争论不休,便挤进去瞧个究竟。只见一则灯谜,上面写着:“二人抬头不见天,十女巧种半亩田。八王问我田多少?土上加田有一千。”众人思量许久也未能猜出,徐文长看完却是一笑,说:“这有何难?”旁边的人一听,都围了过来,请他赶快解释一下。徐文长说:“‘二人抬头不见天’就是‘夫’字;‘十女巧种半亩田’是个‘妻’字;‘八王问我田多少’就是一个‘義’字;最后一句‘土上加田有一千’就是‘重’字。夫妻义重,但愿世间家家能如此。”留下一段佳话。

源远流长的元宵节灯谜,具有浓重的历史人文色彩。小灯谜里有大学问,对于当代人们启迪智慧、凝聚文化、增进认同,具有重要意义。如今,灯谜文化已经成为元宵佳节家喻户晓的习俗之一,以其老幼咸宜,雅俗共赏的形式,带给人们分享的快乐。猜灯谜更是对传统元宵灯谜文化的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谐稳定的具体体现。国家的强盛,民族的复兴,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弘扬。让元宵节延续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让元宵灯谜文化与时代接轨,也是重要的途径之一。

(作者为上海市民俗文化学会会长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编辑:国伟
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