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幻成功实践是改革开放40年巨大科技进步的艺术结晶,为新时代现实主义创作提供苍穹与大地的想象资源,为书写“环球同此凉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中国视角和中国经验。
今年春节档,中国科幻电影取得重要收获。两部分别根据刘慈欣中篇小说《乡村教师》和《流浪地球》改编的科幻电影《疯狂的外星人》和《流浪地球》大年初一全国公映。据初步统计,今年春节档6天总票房达58亿元人民币,其中,《流浪地球》一路逆袭,仍在持续攀升,《疯狂的外星人》紧随其后。鉴于这两部科幻电影的优异表现,特别是《流浪地球》在制作上取得的突破以及良好口碑,不少评论家称“中国科幻电影元年”开启。
早在1938年,我国便拍出科幻电影《六十年后上海滩》;1963年,王敏生编导科幻电影《小太阳》;改革开放后,1986年第五代导演黄建新拍了科幻电影《错位》,既有其一贯对现实生活的观照,又有对科技伦理和生物政治的思考。此后,还有关于大脑移植的《合成人》,以及“80后”的集体记忆《霹雳贝贝》。这几部作品,如《小太阳》和《错位》对科技可能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做出预测和推演,而其他几部影片,更像现在所说的“软科幻”。其落脚点不在“科”,而在“幻”,即人类基于幻想和想象,借助科学设定对现实社会所作的某种改造。
因此,今天再谈论科幻电影,为了与之前的国产电影区分,人们往往会加上一个限定词“硬核”。够不够“硬核”,成为评价科幻电影的关键指标。“硬核”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基于科学发展和自然社会演进所做的背景设定;影片对科学观、世界观和生命观做出深入思考;影片剧情走向符合科学逻辑;人物性格发展、人类社会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变迁,不仅基于审美逻辑,还受制于科学条件的变化;影片要有强大的视效支撑,使上述几个方面能够落地。从这几个方面考量,《流浪地球》堪称一部“硬核”科幻电影,原著给予影片较为合理的科学设定,而其可以对标一线工业水准的“流浪地球”奇观,更是国产电影视觉呈现的重要突破。
其实,“中国硬核电影科幻元年”的提出,并非简单的噱头和炒作,而是各方面条件成熟后的呼之欲出。首先,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科技实力得到很大发展,过去很多看似幻想的点子和想法,在今天都在或将可能变成现实,如前段时间引发热议的“人造月亮”“人造太阳”,早在刘慈欣的中篇科幻小说《中国太阳》中预演。
其次,随着中国电影产业化的迅猛发展,过去引为笑谈的简陋特效逐渐成为历史。而中国电影视效公司对视效数据库的建设,制片体制中“后期前置”逐渐普及,中国电影工业已经具备摄制比肩准一线大片的硬实力和先进的摄制流程。
而从人文思想演变角度来看,一战后,西方世界对技术进步所导致的对人类的“反噬”和伤害的思考一直贯穿于其科幻电影创作之中,“废土”与“末世”构成很多科幻电影的主场景。但对于中国观众来说,新中国成立以来,不管是“两弹一星”研制成功,还是“四个现代化”的提出,我们对科技进步主要持“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乐观精神,因此,在以刘慈欣为代表的科幻作家的成功实践基础上,中国科幻电影创作有可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为世界科幻文艺创作提供中国经验和中国故事。《乡村教师》《中国太阳》里对乡村教师、擦玻璃的蓝领“蜘蛛人”的人文观照等,都使得现实主义创作焕发新的光彩,开启新的“脑洞”。
中国科幻的成功实践是改革开放40年中国科技巨大进步的体现,更源于一批对世界未来与人类命运充满热情想象的创作者的笔耕不辍,它为新时代现实主义创作提供了苍穹与大地的想象资源,为书写“环球同此凉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中国视角和中国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