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尔王》导演——“活化”并共享经典

来源:人民网 作者:李六乙 发表时间:2019-02-15 14:05

  前不久,我执导的《李尔王》在国家大剧院再次上演。这已经是《李尔王》演出第三年了。2017年首演的盛况犹在眼前,单就票房而言,即创下了大剧院100%售票率的纪录。据说今年票房依旧很好。刚刚结束的莎翁另一悲剧《哈姆雷特》的8场演出,依然是在国家大剧院戏剧场,也是这样一票难求;南下上海大剧院,多年没听说过的“加座”在剧院前后过道出现。

  同样是400多年前的作品,与我们的文化相距甚远,习俗、语言、思维等等千差万别。何以如此受到青睐?因为观众需要。观众需要经典,这种需求是时代的进步。40年改革开放,国门打开,物质生活的丰富提高,必然带来精神生活高质量的需求,这早已经是共识。创造精神产品的真善美、高质量、高格调,是时代的要求,是所有文化艺术工作者的责任。

  1987年,我还在上大学,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导戏,就是根据布莱希特经典作品《四川好人》改编成的川剧。这是德国现代戏剧与古老川剧的第一次见面。虽然学界普遍认为布氏理论深受中国戏曲影响,上世纪50年代布莱希特在德国也曾亲临剧场看过川剧的演出,但毕竟是两种完全不同文化形态下产生的艺术哲学和艺术形式。如何面对世界经典?如何面对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怎样融合并一定为当代服务?等等。这一系列问题并不是新问题,自新文化运动以来,怎么与世界优秀文化交流对话,怎样在坚守自己民族文化主体的前提下吸收和扬弃、共享与批判,一直伴随着我们百年的文化发展历程。《四川好人》为我打开了一扇窗,让我在走出校门前就开始思考。这将是一生的工作。

  经典,人类文明历史创造的结晶。超越时间和空间,超越种族和文化。这是前辈用生命的体悟,对历史、对时代、对未来发出的悲悯之声,思考之力,醒世之吼。我们应该用谦卑的态度,从中获取自己所不知、所不识的。曹禺先生是中国现代戏剧的奠基者,我在导演他的作品《日出》《原野》《北京人》《家》之时,就坚守了这一根本,在改编自老舍的小说《我这一辈子》的话剧演出中也是如此。还有根据费穆先生的电影、李天济先生原著《小城之春》改编的话剧,根据汤显祖的《牡丹亭》改编的芭蕾舞剧,以及2017年完成的老舍先生《茶馆》的四川话版演出……这些经典名作都有一个共同主题——呼唤“人性的回归”,是那个特殊时代社会批判历史人格的实证。这是中国的经典,与我们生活于相同的语境,共享相同历史文化的浸润,有着感同身受的生命体验,使我们能彼此认同;但是时间依然会将我们阻挡,使我们确又有很多不同。这种不同,就是创作的空间。艺术的魅力、哲学的思考因此而显现。

  面对自身传统,我们兴许还能应对,重现世界经典就更加复杂艰难。从执导《四川好人》,到美国剧作家阿瑟·米勒的《推销员之死》、古希腊的三部曲《安提戈涅》《俄狄浦斯王》《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契诃夫的《万尼亚舅舅》《樱桃园》,再到莎士比亚的《李尔王》《哈姆雷特》……我一直在思考,这一部部世界戏剧史上不同时代的经典,到底和我们有什么关系?我们该如何表达?

  莎士比亚的戏富有哲学性,每个人物除了是自身,还是一个象征。因此,我排的《李尔王》一定要超越家庭伦理悲剧,柯蒂丽亚到后面越来越抽象,体现的是“爱的胸怀”;排《哈姆雷特》时,我选择由一位演员饰演王后和奥菲利亚两个角色,两个哈姆雷特最爱的女人合二为一,既体现了他从正常到疯狂的心理过程,也象征了一个人可以转变成另一个人。真正的大师和艺术家都在走这样一条路:创造我们民族自己的语言,而这种语言又有国际性。我的很多戏都尽量削弱舞台,让舞台空掉,一切由演员的表演完成,这是中国戏曲“一桌二椅”的美学精神,在《安提戈涅》等剧中尤其明显。

  进入现代社会以来,西方文明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包括信仰的丧失、思想的混乱、精神的分裂、生存的危机等等一系列问题。反映在文学艺术上,就是各种“主义”泛滥成灾。一些创作似乎失去了方向,无意义成为意义,无目的成为目的。具体在戏剧上的表现就是:当不能创造完整的艺术哲学和形式语言的时候,就借用经典、解构经典,以颠覆经典作为“革命性”姿态;以碎片化的自我表达,向生活呐喊,向社会求证。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这能够让人们换个角度去认识世界,获得新的启示,但若只剩下这一种表达,将是灾难性的。

  我们的戏剧是不是也该跟上这股世界潮流?是不是这样才是先进、才是对人性的真实表达,否则,就是落后僵化?在我的戏剧观里,答案是毋庸置疑的——NO!我们真正需要做的,是重新回望世界文明的历史,在2000多年前的古代希腊文明与我们先秦诸子的思想中徜徉,在文明的源头去重新发现,在艺术经典中去重新寻觅,让文明的智慧回到普遍的生活,让高尚的灵魂滋养生命的意义。我们渴望的幸福何需外求?崇高的智慧是人类幸福的源泉。

  我一直坚信,经典不仅是过去的,也是当代和未来的;不仅是东方或西方的,也是所有人的。开启了通往这些经典之门,我希望将门里的永恒之精神带到当代剧场——完整地、具有创造性地,使其成为我们共享的生活方式。

  李六乙,出生于四川成都,北京人艺戏剧导演、作家,代表作话剧《家》《小城之春》《哈姆雷特》等,并改编执导过芭蕾舞剧、歌剧、京剧等多种形式的戏剧作品。其所提倡的“纯粹戏剧”理念曾对戏剧界产生广泛影响,作品擅长以经典的内核、先锋的形式融汇中西文化,广受好评。

编辑:国伟
数字报
《李尔王》导演——“活化”并共享经典
人民网  作者:李六乙  2019-02-15

  前不久,我执导的《李尔王》在国家大剧院再次上演。这已经是《李尔王》演出第三年了。2017年首演的盛况犹在眼前,单就票房而言,即创下了大剧院100%售票率的纪录。据说今年票房依旧很好。刚刚结束的莎翁另一悲剧《哈姆雷特》的8场演出,依然是在国家大剧院戏剧场,也是这样一票难求;南下上海大剧院,多年没听说过的“加座”在剧院前后过道出现。

  同样是400多年前的作品,与我们的文化相距甚远,习俗、语言、思维等等千差万别。何以如此受到青睐?因为观众需要。观众需要经典,这种需求是时代的进步。40年改革开放,国门打开,物质生活的丰富提高,必然带来精神生活高质量的需求,这早已经是共识。创造精神产品的真善美、高质量、高格调,是时代的要求,是所有文化艺术工作者的责任。

  1987年,我还在上大学,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导戏,就是根据布莱希特经典作品《四川好人》改编成的川剧。这是德国现代戏剧与古老川剧的第一次见面。虽然学界普遍认为布氏理论深受中国戏曲影响,上世纪50年代布莱希特在德国也曾亲临剧场看过川剧的演出,但毕竟是两种完全不同文化形态下产生的艺术哲学和艺术形式。如何面对世界经典?如何面对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怎样融合并一定为当代服务?等等。这一系列问题并不是新问题,自新文化运动以来,怎么与世界优秀文化交流对话,怎样在坚守自己民族文化主体的前提下吸收和扬弃、共享与批判,一直伴随着我们百年的文化发展历程。《四川好人》为我打开了一扇窗,让我在走出校门前就开始思考。这将是一生的工作。

  经典,人类文明历史创造的结晶。超越时间和空间,超越种族和文化。这是前辈用生命的体悟,对历史、对时代、对未来发出的悲悯之声,思考之力,醒世之吼。我们应该用谦卑的态度,从中获取自己所不知、所不识的。曹禺先生是中国现代戏剧的奠基者,我在导演他的作品《日出》《原野》《北京人》《家》之时,就坚守了这一根本,在改编自老舍的小说《我这一辈子》的话剧演出中也是如此。还有根据费穆先生的电影、李天济先生原著《小城之春》改编的话剧,根据汤显祖的《牡丹亭》改编的芭蕾舞剧,以及2017年完成的老舍先生《茶馆》的四川话版演出……这些经典名作都有一个共同主题——呼唤“人性的回归”,是那个特殊时代社会批判历史人格的实证。这是中国的经典,与我们生活于相同的语境,共享相同历史文化的浸润,有着感同身受的生命体验,使我们能彼此认同;但是时间依然会将我们阻挡,使我们确又有很多不同。这种不同,就是创作的空间。艺术的魅力、哲学的思考因此而显现。

  面对自身传统,我们兴许还能应对,重现世界经典就更加复杂艰难。从执导《四川好人》,到美国剧作家阿瑟·米勒的《推销员之死》、古希腊的三部曲《安提戈涅》《俄狄浦斯王》《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契诃夫的《万尼亚舅舅》《樱桃园》,再到莎士比亚的《李尔王》《哈姆雷特》……我一直在思考,这一部部世界戏剧史上不同时代的经典,到底和我们有什么关系?我们该如何表达?

  莎士比亚的戏富有哲学性,每个人物除了是自身,还是一个象征。因此,我排的《李尔王》一定要超越家庭伦理悲剧,柯蒂丽亚到后面越来越抽象,体现的是“爱的胸怀”;排《哈姆雷特》时,我选择由一位演员饰演王后和奥菲利亚两个角色,两个哈姆雷特最爱的女人合二为一,既体现了他从正常到疯狂的心理过程,也象征了一个人可以转变成另一个人。真正的大师和艺术家都在走这样一条路:创造我们民族自己的语言,而这种语言又有国际性。我的很多戏都尽量削弱舞台,让舞台空掉,一切由演员的表演完成,这是中国戏曲“一桌二椅”的美学精神,在《安提戈涅》等剧中尤其明显。

  进入现代社会以来,西方文明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包括信仰的丧失、思想的混乱、精神的分裂、生存的危机等等一系列问题。反映在文学艺术上,就是各种“主义”泛滥成灾。一些创作似乎失去了方向,无意义成为意义,无目的成为目的。具体在戏剧上的表现就是:当不能创造完整的艺术哲学和形式语言的时候,就借用经典、解构经典,以颠覆经典作为“革命性”姿态;以碎片化的自我表达,向生活呐喊,向社会求证。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这能够让人们换个角度去认识世界,获得新的启示,但若只剩下这一种表达,将是灾难性的。

  我们的戏剧是不是也该跟上这股世界潮流?是不是这样才是先进、才是对人性的真实表达,否则,就是落后僵化?在我的戏剧观里,答案是毋庸置疑的——NO!我们真正需要做的,是重新回望世界文明的历史,在2000多年前的古代希腊文明与我们先秦诸子的思想中徜徉,在文明的源头去重新发现,在艺术经典中去重新寻觅,让文明的智慧回到普遍的生活,让高尚的灵魂滋养生命的意义。我们渴望的幸福何需外求?崇高的智慧是人类幸福的源泉。

  我一直坚信,经典不仅是过去的,也是当代和未来的;不仅是东方或西方的,也是所有人的。开启了通往这些经典之门,我希望将门里的永恒之精神带到当代剧场——完整地、具有创造性地,使其成为我们共享的生活方式。

  李六乙,出生于四川成都,北京人艺戏剧导演、作家,代表作话剧《家》《小城之春》《哈姆雷特》等,并改编执导过芭蕾舞剧、歌剧、京剧等多种形式的戏剧作品。其所提倡的“纯粹戏剧”理念曾对戏剧界产生广泛影响,作品擅长以经典的内核、先锋的形式融汇中西文化,广受好评。

编辑:国伟
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