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八次代表大会即将举行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朱光 发表时间:2019-01-15 14:43

梁祝化蝶 海派聚仙  

上海文艺界的头等大事——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八次代表大会,后天将在上海展览中心友谊会堂举行。届时,将有800余名来自各个专业领域的上海文艺工作者汇聚在“文代会”,“回家”叙旧,共商如何打响上海文化品牌的大计。第一次上海文代会距今已有69年,上海文化的内涵也已聚焦于红色文化、海派文化与江南文化。

上海文代会系列

海派文化篇

69年前,海派京剧代表人物周信芳被推选为第一次上海文代会发起人之一。这位上海海派文化奠基者之一,大概不会想到基于戏曲旋律的《梁祝》被转化为小提琴协奏曲之后,不仅于9年后在1959年首届“上海之春”音乐节上一炮打响,还于2015年起成为首届上海艾萨克·斯特恩国际小提琴比赛的必拉曲目,乃至走出国门,演出片段还登上了美国纽约时报广场的大屏幕……

花开数朵

清末民初兴起的戏曲改良运动与1906年由李叔同、欧阳予倩等创办的春柳社,在戏曲与话剧的两条线上,同时推进了中国舞台艺术的革新——而革新的主舞台,就是在上海。中国话剧诞生的标志,是1906年春柳社在日本、1907年春阳社在上海,先后上演《黑奴吁天录》。上世纪20年代,打破行当限制、注重贴近生活的海派京剧渐渐成型,代表人物是周信芳、盖叫天等名家。他们意识到传统文化艺术形式也要融入当下生活,因而,海派京剧应运而生。

与此同时,上海以宽广的胸怀,陆续接纳了两三万名犹太人,其中不乏艺术家。闻名于世的英国芭蕾舞表演艺术家玛戈·芳婷,曾于上世纪30年代在上海跟着一位白俄老师学舞蹈。时至今日,兰心大戏院的大厅里还悬挂着芳婷年轻时的舞者画像。还有一些犹太音乐家进入上海音乐学院任教,为中国乐坛半壁江山打下基础……大世界,则成为当时全国各地演员争奇斗艳的大舞台,不到上海“跑码头”就等于没唱出名堂。上海还成为越剧发祥地,沪剧和滑稽戏诞生地……国内戏曲和海内外艺术,在上海舞台上花开数朵,各表一枝,还都有观众。

中菜西做

上世纪四五十年代,上海音乐学院一大批学西方音乐的学生并不得志。回忆当年,俞丽拿说:“我们送演出给人民大众,他们根本不认得小提琴,还表示希望听二胡……”所以,创作《梁祝》的初心,是“为人民服务”。作曲何占豪、陈刚与小提琴手俞丽拿,是从越剧《梁祝》里捕捉了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主旋律”,再把这些旋律纳入西方作曲和交响乐制式之中,于1959年首演时一夜成名。时至今日,网络上有关“梁祝”的词条有27个,排名第一的释义,就是小提琴协奏曲,就连其“源头”民间故事也退居第四位。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对于中国音乐界影响巨大。此前,鲜少有人相信中国民族旋律能纳入西方交响乐且赢得民心,在“上海之春”音乐节秉承至今的“推新人新作”的驱动下,音乐家们以海派文化兼容并蓄的精神,最终合力推进了这部感人至深、引人共鸣的作品的诞生。这也是海派文化对江南文化内容的提炼与升华。

洛阳纸贵

上海,是历来开风气之先,一个多世纪以来一直是中国面向全球的桥头堡。因而,海派文化的具体内涵虽然会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更新,但总体特征依然是海纳百川。当上海交响乐团领衔,举办2015年上海首届艾萨克·斯特恩国际小提琴大赛时,创造性地把《梁祝》纳入比赛曲目,使得海外音乐人才和评委,有机会认真了解中国音乐、上海文化。连续两届担任评委的小提琴家丹尼尔·海菲茨,创办了海菲茨国际音乐学院。他认为《梁祝》动人至极,虽然业界对该曲有所耳闻,但是大赛由俞丽拿为他们讲解了创作缘起,使得海外友人对这出越剧表现的情感悲剧有了深刻而感性的认知。首届比赛第四名获得者斯坦凡·塔哈哈还在即兴发挥的华彩段落里融入了《梁祝》的主旋律。于是,海菲茨特地把这首曲目,纳入了自己创办的音乐学院课堂中。还有几位日韩等亚洲选手,趁着比赛间隙,通过手机自学中文,甚至还想去看“懂”越剧《梁祝》唱了点什么……一时间,《梁祝》曲谱也“洛阳纸贵”无觅处。演出盛况,还制成视频录像登上了美国纽约的时报广场大屏幕……

东方与西方、传统与时尚,都在上海这个国际大都市里融会贯通,相得益彰。

本报记者 朱光

马上评

大气 大义

□ 朱光

“海派”这个词曾经因为上世纪30年代沈从文提及南北两地文学时,取之与“京派”对立,而颇有一些争议。按狭义的理解,在上海的作家写的鸳鸯蝴蝶派小说,更注重抒情、言情而显得没有北方现实主义创作来得大气、大义。但是,随着上海各门类艺术家哪怕各自竞争却依然彼此尊重,逐渐拧成一股绳面对困境的热点事件广为人知——例如1947年“越剧十姐妹”联合义演筹建剧场和戏校,于是,“海派”这个词就成了褒义词。

如今,赞人大气、大义,用的就是“海派”,且不仅限于此,还包括做事靠谱,有契约精神、成熟、理性、谦和等各类优秀品质。仔细想想,这对应的正是上海城市精神16个字: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

延|伸|阅|读

总理亲撰广告

1954年,周恩来总理参加日内瓦会议,准备在电影招待会上放映我国第一部彩色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时任新闻联络官的熊向晖连夜写了一份长达15页纸的影评,报给周总理。周总理看了一眼这厚厚的影评,皱了皱眉头,之后凝神沉思了一会儿对熊向晖说:“你只需在请柬上写‘请欣赏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梁山伯与祝英台》’就行了。”按照周总理的建议,电影如期放映,观看电影的各国与会代表看得如痴如醉,不时爆发出阵阵掌声。

文联前世今生

上海市文联是由夏衍、巴金、于伶、贺绿汀、冯雪峰、梅兰芳、周信芳等老一辈文艺工作者发起创立。1950年7月24日至29日,上海市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会在解放剧场举行,陈毅市长在大会上做了报告。会议宣告上海市文联成立,标志着上海文艺工作者在党的领导下,以主人翁的姿态迈入了社会主义新时代。第一次大会推举夏衍任主席。迄今为止,文联包含了上海音乐家协会、戏剧家协会、美术家协会、电影家协会、书法家协会、曲艺家协会、摄影家协会、民间文艺家协会、舞蹈家协会、文艺评论家协会等15个协会。

编辑:Giabun
数字报
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八次代表大会即将举行
新民晚报  作者:朱光  2019-01-15

梁祝化蝶 海派聚仙  

上海文艺界的头等大事——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八次代表大会,后天将在上海展览中心友谊会堂举行。届时,将有800余名来自各个专业领域的上海文艺工作者汇聚在“文代会”,“回家”叙旧,共商如何打响上海文化品牌的大计。第一次上海文代会距今已有69年,上海文化的内涵也已聚焦于红色文化、海派文化与江南文化。

上海文代会系列

海派文化篇

69年前,海派京剧代表人物周信芳被推选为第一次上海文代会发起人之一。这位上海海派文化奠基者之一,大概不会想到基于戏曲旋律的《梁祝》被转化为小提琴协奏曲之后,不仅于9年后在1959年首届“上海之春”音乐节上一炮打响,还于2015年起成为首届上海艾萨克·斯特恩国际小提琴比赛的必拉曲目,乃至走出国门,演出片段还登上了美国纽约时报广场的大屏幕……

花开数朵

清末民初兴起的戏曲改良运动与1906年由李叔同、欧阳予倩等创办的春柳社,在戏曲与话剧的两条线上,同时推进了中国舞台艺术的革新——而革新的主舞台,就是在上海。中国话剧诞生的标志,是1906年春柳社在日本、1907年春阳社在上海,先后上演《黑奴吁天录》。上世纪20年代,打破行当限制、注重贴近生活的海派京剧渐渐成型,代表人物是周信芳、盖叫天等名家。他们意识到传统文化艺术形式也要融入当下生活,因而,海派京剧应运而生。

与此同时,上海以宽广的胸怀,陆续接纳了两三万名犹太人,其中不乏艺术家。闻名于世的英国芭蕾舞表演艺术家玛戈·芳婷,曾于上世纪30年代在上海跟着一位白俄老师学舞蹈。时至今日,兰心大戏院的大厅里还悬挂着芳婷年轻时的舞者画像。还有一些犹太音乐家进入上海音乐学院任教,为中国乐坛半壁江山打下基础……大世界,则成为当时全国各地演员争奇斗艳的大舞台,不到上海“跑码头”就等于没唱出名堂。上海还成为越剧发祥地,沪剧和滑稽戏诞生地……国内戏曲和海内外艺术,在上海舞台上花开数朵,各表一枝,还都有观众。

中菜西做

上世纪四五十年代,上海音乐学院一大批学西方音乐的学生并不得志。回忆当年,俞丽拿说:“我们送演出给人民大众,他们根本不认得小提琴,还表示希望听二胡……”所以,创作《梁祝》的初心,是“为人民服务”。作曲何占豪、陈刚与小提琴手俞丽拿,是从越剧《梁祝》里捕捉了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主旋律”,再把这些旋律纳入西方作曲和交响乐制式之中,于1959年首演时一夜成名。时至今日,网络上有关“梁祝”的词条有27个,排名第一的释义,就是小提琴协奏曲,就连其“源头”民间故事也退居第四位。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对于中国音乐界影响巨大。此前,鲜少有人相信中国民族旋律能纳入西方交响乐且赢得民心,在“上海之春”音乐节秉承至今的“推新人新作”的驱动下,音乐家们以海派文化兼容并蓄的精神,最终合力推进了这部感人至深、引人共鸣的作品的诞生。这也是海派文化对江南文化内容的提炼与升华。

洛阳纸贵

上海,是历来开风气之先,一个多世纪以来一直是中国面向全球的桥头堡。因而,海派文化的具体内涵虽然会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更新,但总体特征依然是海纳百川。当上海交响乐团领衔,举办2015年上海首届艾萨克·斯特恩国际小提琴大赛时,创造性地把《梁祝》纳入比赛曲目,使得海外音乐人才和评委,有机会认真了解中国音乐、上海文化。连续两届担任评委的小提琴家丹尼尔·海菲茨,创办了海菲茨国际音乐学院。他认为《梁祝》动人至极,虽然业界对该曲有所耳闻,但是大赛由俞丽拿为他们讲解了创作缘起,使得海外友人对这出越剧表现的情感悲剧有了深刻而感性的认知。首届比赛第四名获得者斯坦凡·塔哈哈还在即兴发挥的华彩段落里融入了《梁祝》的主旋律。于是,海菲茨特地把这首曲目,纳入了自己创办的音乐学院课堂中。还有几位日韩等亚洲选手,趁着比赛间隙,通过手机自学中文,甚至还想去看“懂”越剧《梁祝》唱了点什么……一时间,《梁祝》曲谱也“洛阳纸贵”无觅处。演出盛况,还制成视频录像登上了美国纽约的时报广场大屏幕……

东方与西方、传统与时尚,都在上海这个国际大都市里融会贯通,相得益彰。

本报记者 朱光

马上评

大气 大义

□ 朱光

“海派”这个词曾经因为上世纪30年代沈从文提及南北两地文学时,取之与“京派”对立,而颇有一些争议。按狭义的理解,在上海的作家写的鸳鸯蝴蝶派小说,更注重抒情、言情而显得没有北方现实主义创作来得大气、大义。但是,随着上海各门类艺术家哪怕各自竞争却依然彼此尊重,逐渐拧成一股绳面对困境的热点事件广为人知——例如1947年“越剧十姐妹”联合义演筹建剧场和戏校,于是,“海派”这个词就成了褒义词。

如今,赞人大气、大义,用的就是“海派”,且不仅限于此,还包括做事靠谱,有契约精神、成熟、理性、谦和等各类优秀品质。仔细想想,这对应的正是上海城市精神16个字: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

延|伸|阅|读

总理亲撰广告

1954年,周恩来总理参加日内瓦会议,准备在电影招待会上放映我国第一部彩色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时任新闻联络官的熊向晖连夜写了一份长达15页纸的影评,报给周总理。周总理看了一眼这厚厚的影评,皱了皱眉头,之后凝神沉思了一会儿对熊向晖说:“你只需在请柬上写‘请欣赏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梁山伯与祝英台》’就行了。”按照周总理的建议,电影如期放映,观看电影的各国与会代表看得如痴如醉,不时爆发出阵阵掌声。

文联前世今生

上海市文联是由夏衍、巴金、于伶、贺绿汀、冯雪峰、梅兰芳、周信芳等老一辈文艺工作者发起创立。1950年7月24日至29日,上海市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会在解放剧场举行,陈毅市长在大会上做了报告。会议宣告上海市文联成立,标志着上海文艺工作者在党的领导下,以主人翁的姿态迈入了社会主义新时代。第一次大会推举夏衍任主席。迄今为止,文联包含了上海音乐家协会、戏剧家协会、美术家协会、电影家协会、书法家协会、曲艺家协会、摄影家协会、民间文艺家协会、舞蹈家协会、文艺评论家协会等15个协会。

编辑:Giabun
新闻排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