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字如面:与作家跨时空对话

来源:金羊网 作者:朱绍杰 徐雪亮 发表时间:2018-12-25 11:29

巴金《随想录》手稿

莫言《白狗千秋架》手稿

刘心武《班主任》手稿

刘斯奋《白门柳》手稿

□金羊网记者 朱绍杰 徐雪亮

人与文字的关系、书写与阅读的基本形态,随着电子时代的到来发生重大改变。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作家们陆续放下手中的笔,改用电脑写作。尽管至今还有贾平凹等作家坚持手写书稿,但不得不承认,延续了几千年的手写方式已经逐渐成为历史,手写在当下反而成了新鲜事物。

日前,在广州国际文学周暨粤港澳大湾区文学盛典期间,举办了一场“回望手写时代”的文学手稿展,展出的是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的80年代作家手稿,包括巴金、莫言、汪曾祺、刘心武、刘斯奋等16位名家24部作品,期望新媒体时代的观众们能通过阅读作家的手稿,和他们进行一场“见字如面”的跨时空对话,重温手写书稿的时代魅力。

李敬泽[评论家,中国作协副主席]:

手稿蕴含了丰富的文化信息

“上世纪80年代,开辟了新时期文学道路的重要作品都是作家一个字一个字写出来的,手稿的修改痕迹可以看出他是怎样创作,又是如何思考的,甚至可以看得出编辑的思考修改。”李敬泽是“回望手写时代”的主要策展人,在他眼中,手稿之美除了作家的书写痕迹外,更多的在于其蕴含的丰富文化信息。

另外,李敬泽表示,手稿的保存也是在打造一个学术平台,可使之后研究的学者们重建和理解过去,研究作家创作、修改的笔迹,还可以对一些有关创作的疑点作出澄清,对作家创作风格加深了解。同时,也为海内外中国当代文学的版本研究、作家传记研究、创作心理研究、作家心态研究,提供极为重要而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一看莫言当时的手稿就知道,那字儿是黑板报的美术字。”李敬泽以莫言的成名作《透明的红萝卜》为例谈到,做过连队通讯员的莫言,曾经常出黑板报,因此《透明的红萝卜》手稿字体有明显的“黑板报体”痕迹,“但莫言后期的字体已发生很大改变,这是在手稿里面看到的,电脑上看不出来,非常有意思”。

李敬泽介绍,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当代文学迎来了手写时代最后的黄金时期。直到进入21世纪,文学界才忽然意识到手稿的重要性。为了防止大量作家的手稿散失,中国作家协会和许多杂志社开始有意识地收集手稿,并移交给中国现代文学馆统一保存。

刘方[评论家,中国现代文学馆常务副馆长]:

手稿收藏是在致敬文学繁荣时代

谈论文学成就离不开作家和作品。中国现代文学馆作为全球最大的文学博物馆,已拥有70多万件藏品,其中作家手稿就是非常重要的藏品。中国现代文学馆的常务副馆长刘方谈到,几十年来,现代文学馆一直在努力收集现当代作家的手稿,并不断地整理收藏,希望通过手稿回顾现当代文学的发展。

“我们改革开放40年来,广大的读者通过期刊也好、出版社也好,出版的图书也好,看到的当代文学作品,其实并不一定都是作家的意图,这些作品是作家和编辑们的共同产物。”刘方认为,一部作品不仅是作家单独的漫长创作,还有编辑参与修改的想法转化,以及文化机构的影响。“手稿体现了作家的创作初衷,也体现了手稿出版的精神、灵魂所在”。

改革开放40年,文学发生了巨大变革,书写历史也在逐渐转变,对作家、读者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纸质写作(手写)和电脑写作有很大的差异,刘斯奋的《白门柳》,第一卷是手写书稿,捐给了我们,第三卷是用电脑写的,所以我们再难看到他第三卷的创作过程,可以说手写时代已经慢慢终结。”刘方说,举办“回望手写时代”手稿展览是在致敬一个时代,可以让更多的作家、读者一起回顾那个文学繁荣的时代,回顾手写创作书稿的珍贵时刻。

施战军[评论家,《人民文学》主编]:

仔细研究手稿发现它是活的

《人民文学》作为文学作品的主要舞台之一,发表了很多优秀作品。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新时期文学作品的出场,《人民文学》发挥了关键性作用,因此也保存了很多作家的手稿,为当前现代文学馆收藏手稿贡献了大量原始材料。

“手稿看来像一个历史遗存,你仔细研究了以后,就发现它是活的。”现任《人民文学》主编施战军认为,手写是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几千年不曾间断的,手稿的历史价值、学术价值非常大,通过手稿可以窥见作家写作的过程,从原有字句和修改后的字句到作家内心的审美要求,同时编辑加之修改也能够看出那个时代的语言的风尚。

在施战军看来,手写时代确实已经走远。“记得1996年我还在山东一家报纸做编辑,当时邱华栋给我写了一封信说,咱们俩的通信得留着,那个时候似乎也有点这方面的意识了。”他说,《人民文学》《上海文学》等刊物其实很早就有了保存手稿的意识,但是保存技术有限,现今现代文学馆的收藏技术较高,可以科学保存,让珍贵的手稿永久留藏,这形成了一个非常好的手稿收藏链,对今后的意义重大。

邱华栋[作家,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

告别手写之忧又有电子新虑

“今年正逢改革开放40周年,这40年刚好是换笔的过程,前20年是手写时代,后20年是电脑写作时代。”邱华栋是鲁迅文学院的常务副院长,也是优秀的作家,结合个人经历,他对用笔和用电脑写作的转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他认为,现在电脑写作修改方便,打印也方便,方便了作者创作和投稿。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邱华栋写小说投稿需要自行抄写寄送给不同的杂志社。“我有一个短篇抄了12遍,有些中篇小说抄了3遍,当时全是手写,觉得挺不容易的”,他说。

1997年前后,他放弃了用笔写作,但写诗的时候他又必须用笔。“用笔才有感觉,才能写出来”,他介绍,“贾平凹、刘恒、张蕾……还有很多诗人坚持手写书稿,贾平凹写一部长篇小说大概要用到300支左右的笔”。

邱华栋也提到,手写书稿怕火,电脑写作也有怕的“火”。“一些作家好不容易写了十万字忘了存盘,或者文件崩溃,再点开文档内容就没了。”他做杂志编辑时就曾遇到这样的情况。当时,一个作家写作的书稿文件丢失,很长一段时间抑郁,最终还进行了心理干预。“我也只能使劲儿地安慰他,说你的创造力还没喷出来,再写一遍比上次更好。”

因为存储的问题,邱华栋和很多文学创作者一样对电脑文档的丢失心有余悸,经常要做到让文档“狡兔三窟”。每次写作完,他都会在自己的电脑、硬盘、U盘等多个存储设备中各自备份,甚至还会给自己的邮箱、朋友的邮箱各发一份,至少保存四五份,否则他会很不踏实。“电子写作有它的弱点,我们还是要有备无患。”邱华栋说。

编辑: 宝厷
数字报
见字如面:与作家跨时空对话
金羊网  作者:朱绍杰 徐雪亮  2018-12-25

巴金《随想录》手稿

莫言《白狗千秋架》手稿

刘心武《班主任》手稿

刘斯奋《白门柳》手稿

□金羊网记者 朱绍杰 徐雪亮

人与文字的关系、书写与阅读的基本形态,随着电子时代的到来发生重大改变。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作家们陆续放下手中的笔,改用电脑写作。尽管至今还有贾平凹等作家坚持手写书稿,但不得不承认,延续了几千年的手写方式已经逐渐成为历史,手写在当下反而成了新鲜事物。

日前,在广州国际文学周暨粤港澳大湾区文学盛典期间,举办了一场“回望手写时代”的文学手稿展,展出的是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的80年代作家手稿,包括巴金、莫言、汪曾祺、刘心武、刘斯奋等16位名家24部作品,期望新媒体时代的观众们能通过阅读作家的手稿,和他们进行一场“见字如面”的跨时空对话,重温手写书稿的时代魅力。

李敬泽[评论家,中国作协副主席]:

手稿蕴含了丰富的文化信息

“上世纪80年代,开辟了新时期文学道路的重要作品都是作家一个字一个字写出来的,手稿的修改痕迹可以看出他是怎样创作,又是如何思考的,甚至可以看得出编辑的思考修改。”李敬泽是“回望手写时代”的主要策展人,在他眼中,手稿之美除了作家的书写痕迹外,更多的在于其蕴含的丰富文化信息。

另外,李敬泽表示,手稿的保存也是在打造一个学术平台,可使之后研究的学者们重建和理解过去,研究作家创作、修改的笔迹,还可以对一些有关创作的疑点作出澄清,对作家创作风格加深了解。同时,也为海内外中国当代文学的版本研究、作家传记研究、创作心理研究、作家心态研究,提供极为重要而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一看莫言当时的手稿就知道,那字儿是黑板报的美术字。”李敬泽以莫言的成名作《透明的红萝卜》为例谈到,做过连队通讯员的莫言,曾经常出黑板报,因此《透明的红萝卜》手稿字体有明显的“黑板报体”痕迹,“但莫言后期的字体已发生很大改变,这是在手稿里面看到的,电脑上看不出来,非常有意思”。

李敬泽介绍,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当代文学迎来了手写时代最后的黄金时期。直到进入21世纪,文学界才忽然意识到手稿的重要性。为了防止大量作家的手稿散失,中国作家协会和许多杂志社开始有意识地收集手稿,并移交给中国现代文学馆统一保存。

刘方[评论家,中国现代文学馆常务副馆长]:

手稿收藏是在致敬文学繁荣时代

谈论文学成就离不开作家和作品。中国现代文学馆作为全球最大的文学博物馆,已拥有70多万件藏品,其中作家手稿就是非常重要的藏品。中国现代文学馆的常务副馆长刘方谈到,几十年来,现代文学馆一直在努力收集现当代作家的手稿,并不断地整理收藏,希望通过手稿回顾现当代文学的发展。

“我们改革开放40年来,广大的读者通过期刊也好、出版社也好,出版的图书也好,看到的当代文学作品,其实并不一定都是作家的意图,这些作品是作家和编辑们的共同产物。”刘方认为,一部作品不仅是作家单独的漫长创作,还有编辑参与修改的想法转化,以及文化机构的影响。“手稿体现了作家的创作初衷,也体现了手稿出版的精神、灵魂所在”。

改革开放40年,文学发生了巨大变革,书写历史也在逐渐转变,对作家、读者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纸质写作(手写)和电脑写作有很大的差异,刘斯奋的《白门柳》,第一卷是手写书稿,捐给了我们,第三卷是用电脑写的,所以我们再难看到他第三卷的创作过程,可以说手写时代已经慢慢终结。”刘方说,举办“回望手写时代”手稿展览是在致敬一个时代,可以让更多的作家、读者一起回顾那个文学繁荣的时代,回顾手写创作书稿的珍贵时刻。

施战军[评论家,《人民文学》主编]:

仔细研究手稿发现它是活的

《人民文学》作为文学作品的主要舞台之一,发表了很多优秀作品。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新时期文学作品的出场,《人民文学》发挥了关键性作用,因此也保存了很多作家的手稿,为当前现代文学馆收藏手稿贡献了大量原始材料。

“手稿看来像一个历史遗存,你仔细研究了以后,就发现它是活的。”现任《人民文学》主编施战军认为,手写是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几千年不曾间断的,手稿的历史价值、学术价值非常大,通过手稿可以窥见作家写作的过程,从原有字句和修改后的字句到作家内心的审美要求,同时编辑加之修改也能够看出那个时代的语言的风尚。

在施战军看来,手写时代确实已经走远。“记得1996年我还在山东一家报纸做编辑,当时邱华栋给我写了一封信说,咱们俩的通信得留着,那个时候似乎也有点这方面的意识了。”他说,《人民文学》《上海文学》等刊物其实很早就有了保存手稿的意识,但是保存技术有限,现今现代文学馆的收藏技术较高,可以科学保存,让珍贵的手稿永久留藏,这形成了一个非常好的手稿收藏链,对今后的意义重大。

邱华栋[作家,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

告别手写之忧又有电子新虑

“今年正逢改革开放40周年,这40年刚好是换笔的过程,前20年是手写时代,后20年是电脑写作时代。”邱华栋是鲁迅文学院的常务副院长,也是优秀的作家,结合个人经历,他对用笔和用电脑写作的转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他认为,现在电脑写作修改方便,打印也方便,方便了作者创作和投稿。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邱华栋写小说投稿需要自行抄写寄送给不同的杂志社。“我有一个短篇抄了12遍,有些中篇小说抄了3遍,当时全是手写,觉得挺不容易的”,他说。

1997年前后,他放弃了用笔写作,但写诗的时候他又必须用笔。“用笔才有感觉,才能写出来”,他介绍,“贾平凹、刘恒、张蕾……还有很多诗人坚持手写书稿,贾平凹写一部长篇小说大概要用到300支左右的笔”。

邱华栋也提到,手写书稿怕火,电脑写作也有怕的“火”。“一些作家好不容易写了十万字忘了存盘,或者文件崩溃,再点开文档内容就没了。”他做杂志编辑时就曾遇到这样的情况。当时,一个作家写作的书稿文件丢失,很长一段时间抑郁,最终还进行了心理干预。“我也只能使劲儿地安慰他,说你的创造力还没喷出来,再写一遍比上次更好。”

因为存储的问题,邱华栋和很多文学创作者一样对电脑文档的丢失心有余悸,经常要做到让文档“狡兔三窟”。每次写作完,他都会在自己的电脑、硬盘、U盘等多个存储设备中各自备份,甚至还会给自己的邮箱、朋友的邮箱各发一份,至少保存四五份,否则他会很不踏实。“电子写作有它的弱点,我们还是要有备无患。”邱华栋说。

编辑: 宝厷
新闻排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