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哈罗德·品特“幽默”讲述婚外情

来源:金羊网-新快报 作者:徐绍娜 发表时间:2018-09-25 12:35

  话剧《背叛》将登陆广州,看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如何“四两拨千斤”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哈罗德·品特的话剧《背叛》将于10月3日-4日在广州大剧院实验剧场上演。该剧讲述的是在家庭伦理剧里常见的故事——婚外情,编剧诺贝尔奖获得者哈罗德·品特的这部作品是对“背叛”这一主题的终极思考。观众将在剧场中随作者一同阅读生活的荒诞、痛苦和破碎,找回逝去的时间并获得抚慰。

  耐人寻味的讲述方式 和长达七年的婚外恋

  《背叛》讲述的是出版商罗伯特的妻子爱玛与丈夫的挚友兼合作伙伴杰瑞有着长达七年的婚外情;当这段不轨之恋结束两年后,爱玛发现罗伯特开始了一段婚外情,她与罗伯特的婚姻走到尽头。

  在话剧《背叛》的第五场里,丈夫罗伯特说:“其实,这种主题没什么好说的,是吧?”但哈罗德·品特的这部《背叛》凭借着耐人寻味的讲述方式和自己长达七年的婚外恋经历,把这个创作于20世纪70年代的故事讲述得更加细致、真实。在导演张慧看来,如果现代人能够去看一看“背叛”到底是怎么发生的、是为什么发生的,思考自己为什么会对形形色色的背叛见怪不怪,其实也是“背叛”的新意义。

  随手勾勒的日常场景

  在现实中充满血泪

  《背叛》问世时,西方社会出现了“性解放”的特殊伦理环境,社会上出现了一种“新情爱规则”,在客观上合理化了部分年轻人婚外情。随手勾勒的日常场景在现实生活中大多充满血泪,品特却四两拨千斤,近乎黑色幽默地讲述了故事。

  哈罗德·品特是当代最具影响力的剧作家之一,以独树一帜的风格闻名于世,曾获莎士比亚奖、欧洲文学奖、劳伦斯·奥利弗奖、莫里哀终身成就奖以及诺贝尔文学奖。品特的创作不仅限于戏剧,还涉及影视剧、广播剧等,此外,他还导演或出演过近百部作品,主要剧作有《生日晚会》《情人》《房间》《沉默》《无人之境》等。

  2005年诺贝尔文学奖给他的颁奖词是:“品特的作品中既没有赢家也没有输家。在人物之间的权力游戏中,人们很少看见谁占据了上风;他们改变着位置,在看似不经意的话语中上下沉浮。”

  同场加映

  导演张慧: 品特的戏全在细节里

  很多人觉得品特的戏是极端的,或者有威胁感的,但导演张慧觉得,品特恰恰是非常真实和诚实地去面对生活和人性的。

  不断排练不断寻找

  像在跟品特捉迷藏

  导演张慧说:“对于这出戏里的每一组人物关系,品特都没有在善恶或道德上做出明显的评价甚至批判,也没有过分的伤感和爆发,他只是客观地把它呈现出来。我觉得这也是我对这个戏的一个态度:想让观众得到一种细致观察的快感。”

  《背叛》里的倒叙不是简单地“把事件的结局提到最前,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先后发展顺序进行叙述”,而是遵循着回忆的心理机制不断闪回:第一场的时间设定在1977年,第二场按照顺叙紧随其后,第三场闪回到1975年,第四场回溯到1974年……这种不寻常的时间轴,也给演员的表演带来了很大的挑战。每一场戏结尾的人物状态跟下一场戏开场的人物状态可能差别非常大,所以演员需要瞬间转换自己的情绪和状态。这种不断排练、不断寻找的过程,让张慧感觉像在跟品特捉迷藏一样。

  很多台词欲言又止闪烁其词

  另外,该剧的翻译也很生活化。剧本译者尚晓蕾介绍说,这部戏的很多台词是欲言又止闪烁其词,也有突如其来的沉默和莫名其妙开始的small talk(闲聊)。对译者而言,这个戏里的句子越短越难翻译。很多英国戏都是波澜不惊地从牙缝里随便漏出来半句话就如同一针扎到对方胸口上,《背叛》里也有好多类似的“偷袭”,暗藏机锋,不仔细跟上可能会错过,品特的戏全在细节里。

编辑:直谅
数字报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哈罗德·品特“幽默”讲述婚外情

金羊网-新快报  作者:徐绍娜  2018-09-25

  话剧《背叛》将登陆广州,看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如何“四两拨千斤”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哈罗德·品特的话剧《背叛》将于10月3日-4日在广州大剧院实验剧场上演。该剧讲述的是在家庭伦理剧里常见的故事——婚外情,编剧诺贝尔奖获得者哈罗德·品特的这部作品是对“背叛”这一主题的终极思考。观众将在剧场中随作者一同阅读生活的荒诞、痛苦和破碎,找回逝去的时间并获得抚慰。

  耐人寻味的讲述方式 和长达七年的婚外恋

  《背叛》讲述的是出版商罗伯特的妻子爱玛与丈夫的挚友兼合作伙伴杰瑞有着长达七年的婚外情;当这段不轨之恋结束两年后,爱玛发现罗伯特开始了一段婚外情,她与罗伯特的婚姻走到尽头。

  在话剧《背叛》的第五场里,丈夫罗伯特说:“其实,这种主题没什么好说的,是吧?”但哈罗德·品特的这部《背叛》凭借着耐人寻味的讲述方式和自己长达七年的婚外恋经历,把这个创作于20世纪70年代的故事讲述得更加细致、真实。在导演张慧看来,如果现代人能够去看一看“背叛”到底是怎么发生的、是为什么发生的,思考自己为什么会对形形色色的背叛见怪不怪,其实也是“背叛”的新意义。

  随手勾勒的日常场景

  在现实中充满血泪

  《背叛》问世时,西方社会出现了“性解放”的特殊伦理环境,社会上出现了一种“新情爱规则”,在客观上合理化了部分年轻人婚外情。随手勾勒的日常场景在现实生活中大多充满血泪,品特却四两拨千斤,近乎黑色幽默地讲述了故事。

  哈罗德·品特是当代最具影响力的剧作家之一,以独树一帜的风格闻名于世,曾获莎士比亚奖、欧洲文学奖、劳伦斯·奥利弗奖、莫里哀终身成就奖以及诺贝尔文学奖。品特的创作不仅限于戏剧,还涉及影视剧、广播剧等,此外,他还导演或出演过近百部作品,主要剧作有《生日晚会》《情人》《房间》《沉默》《无人之境》等。

  2005年诺贝尔文学奖给他的颁奖词是:“品特的作品中既没有赢家也没有输家。在人物之间的权力游戏中,人们很少看见谁占据了上风;他们改变着位置,在看似不经意的话语中上下沉浮。”

  同场加映

  导演张慧: 品特的戏全在细节里

  很多人觉得品特的戏是极端的,或者有威胁感的,但导演张慧觉得,品特恰恰是非常真实和诚实地去面对生活和人性的。

  不断排练不断寻找

  像在跟品特捉迷藏

  导演张慧说:“对于这出戏里的每一组人物关系,品特都没有在善恶或道德上做出明显的评价甚至批判,也没有过分的伤感和爆发,他只是客观地把它呈现出来。我觉得这也是我对这个戏的一个态度:想让观众得到一种细致观察的快感。”

  《背叛》里的倒叙不是简单地“把事件的结局提到最前,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先后发展顺序进行叙述”,而是遵循着回忆的心理机制不断闪回:第一场的时间设定在1977年,第二场按照顺叙紧随其后,第三场闪回到1975年,第四场回溯到1974年……这种不寻常的时间轴,也给演员的表演带来了很大的挑战。每一场戏结尾的人物状态跟下一场戏开场的人物状态可能差别非常大,所以演员需要瞬间转换自己的情绪和状态。这种不断排练、不断寻找的过程,让张慧感觉像在跟品特捉迷藏一样。

  很多台词欲言又止闪烁其词

  另外,该剧的翻译也很生活化。剧本译者尚晓蕾介绍说,这部戏的很多台词是欲言又止闪烁其词,也有突如其来的沉默和莫名其妙开始的small talk(闲聊)。对译者而言,这个戏里的句子越短越难翻译。很多英国戏都是波澜不惊地从牙缝里随便漏出来半句话就如同一针扎到对方胸口上,《背叛》里也有好多类似的“偷袭”,暗藏机锋,不仔细跟上可能会错过,品特的戏全在细节里。

编辑:直谅
新闻排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