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式的体谅之心

来源:金羊网 作者:唐辛子 发表时间:2018-09-20 17:52

  邻居送我一盒 “苹果奶油莎布蕾”

  刚入秋,大阪就经历了一场25年来最大级别的超强台风。台风刚刚过去的下午,我家的门铃就响了,出门一看,只见邻居的一对年轻日本夫妇站在我家门外,郑重其事地给我鞠躬道歉,说他们家的阳台被吹坏,掉落在我家院子里,实在是“太给你家添麻烦了,很对不起”。又说他们会马上联系工人尽早前来打扫。接下来的两天,日本邻居请来的维修工人都在我家后院进进出出,拿走被风吹毁的木制阳台残骸。

  今天早晨,我的日本邻居又来按响门铃。这次送来了一盒“苹果奶油莎布蕾”,说坠落在我家后院的阳台残骸他们已经收拾整理完毕了,这么多次进进出出我家院子,真是太过打扰,所以送来一盒点心表达歉意。

  “太给您添麻烦了,非常不好意思,谢谢您!”邻居站在大门前这样跟我说话时,我扭头瞧了自家的后院一眼。8月份回国半个多月,后院杂草丛生,我的日本邻居不仅是将坠落在我家后院的阳台残骸撤走了,还顺便帮我拔掉了后院里的大量杂草。其实我才应该对邻居说“谢谢”。

  今年年初,我在翻译一本书,书中有许多俳句,为此想找一位对俳句有研究的老师请教问题,因此想到了大久保先生。大久保先生是庆应义塾的历史老师,爱好广泛知识丰富。我试探着给大久保先生写了一封邮件,告诉他我正在做的翻译工作,有些俳句不是很懂,问是否能获得他的帮助。写邮件时我想:如果大久保先生有时间指导我,我就买一本同样的日文原版书寄给他,这样便于他回答我的问题。但结果,大久保先生很快回信了,说:“已经买好了一本同样的书,你随时可以提问。”

  到今年年底的12月8日,我在日本的生活就要整整二十年了。如果要总结这二十年在日本生活的心得,我会说:我学会了作为社会人的各种“日本式常识”。在日本,人与人交往,一是讲究不给人添麻烦,二是要求要有为别人着想的体谅之心。我的日本邻居以及大久保先生的做法,就是体谅之心吧。而“不给人添麻烦”的日本社会常识,正是建立在“体谅之心”这一基础之上的。

  送礼“小气”里 包含日本式体谅

  日文的“体谅之心”在中日字典上译作“同情心”,但中文里的“同情心”早已经失去了最初的含义,更多在于表达对于不幸的怜悯,演变为强者对于弱者的姿态。而实际上“同情”的初衷,我想应该是“我心如你心”的同理心,是站在对方的角度看待问题,从而拥有与对方相通或是相同的情绪,由此才能产生“同情”。

  这样的认知,是我跟我家小朋友学到的。我家小朋友上小学二年级时开始学习写日记。有一次看完我给她买的一本写给低幼儿童日文版的《菜根谭》之后,还不太会写汉字的小朋友,用日文假名写了一篇这样的日记,中文的大意——

  8月11日 星期二 多云转晴

  我想介绍的一个词,是“体谅”。书上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词,这个词也可以读成“JO”,写成汉字就是“恕”,“如”的意思,就是“如同”、“相似”的意思。“如”字下面加上“心”字,我想就是“相似的心”的意思。所以,大家不要忘记了“体谅”。当然,也绝对不要忘记“恕”。

  因为小朋友的日记,我好奇地翻看了那本儿童版《菜根谭》。在第60页,有两行大字这样告诉孩子们认识“恕”这个字,中文大意:“恕”这个字,就是“体谅”的意思。作为人最重要的东西,就是“恕”(体谅)。

  这是我第一次从不同角度理解“恕”这个字:“恕”是一个“如”字加一个“心”字。“我心如你心”才是“恕”,而不是我高高在上恕你不死。“恕”就是为他人着想的体谅之心。在拥挤的电车上被踩了一下脚,踩人的一方和被踩的一方都会冲着对方说“对不起”。踩人的一方说“对不起”,是表示“我不小心踩到了你,对不起”;而被踩的一方说“对不起”,则表示“我挡住你的道了,对不起”。这样的彼此歉意,便是体谅之心。

  送礼物给人时也是如此。中国人送礼,喜欢将自己认为最好的最有价值的礼物送人,只有这样才能表达自己的心意。为了表达对方在自己心目中的重要地位,还要说:“这是我特意去为您买的礼物,找了许多地方才终于找到。”

  而日本人送礼,即使是特意去买的,也要故作镇静,装出若无其事的样子,说:“路过的时候顺便买的,挺无聊的小礼品。”日本人害怕礼物送得太隆重,反而会给对方平添了一份心理负担,令人内心不安。因为按日本人的习俗,接受了别人的礼物,是一定要回赠的。礼物送得太贵重,回赠的礼物就不好意思太便宜,如此一来,反倒是给人添麻烦。也因此,在日本,一块肥皂、一条毛巾,都会成为礼品。不懂的人,或许认为是日本人的小气。而实际上,这份“小气”里,包含着日本式的体谅。

  收起遮阳伞跟你 一起站在烈日中

  新渡户稻造在《武士道》一书中,这样介绍过日本人的“礼”:

  比如你没带任何遮阳工具在户外的烈日下行走,恰好遇到一位日本熟人,便与他打招呼,那位熟人脱下帽子——这当然很平常。可是,当与你交谈时,你会发现他收起了遮阳伞,跟你一起站在烈日中。那是“不可思议”的做法,是很愚蠢的,可他这样做的理由是:“你在烈日下,我很同情你。如果我的伞足够大,我可以和你一起遮阳。既然我不能替你遮阳,我愿意分担你的痛苦”。

  新渡户稻造在书中所介绍的“礼”,便是典型的日本式体谅,也即是日本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共情同理心。《武士道》写于100多年前,但百年之后的现在,日本社会人与人交往的这种共情同理心,并无太大改变。因为在日本生活的二十年中,我无时不曾感同身受这种体谅之心的存在。而且入乡随俗,现在的我,在烈日下遇到没有遮阳伞的人时,也学会了收起自己的那把小伞。

  

编辑:直谅
数字报

日式的体谅之心

金羊网  作者:唐辛子  2018-09-20

  邻居送我一盒 “苹果奶油莎布蕾”

  刚入秋,大阪就经历了一场25年来最大级别的超强台风。台风刚刚过去的下午,我家的门铃就响了,出门一看,只见邻居的一对年轻日本夫妇站在我家门外,郑重其事地给我鞠躬道歉,说他们家的阳台被吹坏,掉落在我家院子里,实在是“太给你家添麻烦了,很对不起”。又说他们会马上联系工人尽早前来打扫。接下来的两天,日本邻居请来的维修工人都在我家后院进进出出,拿走被风吹毁的木制阳台残骸。

  今天早晨,我的日本邻居又来按响门铃。这次送来了一盒“苹果奶油莎布蕾”,说坠落在我家后院的阳台残骸他们已经收拾整理完毕了,这么多次进进出出我家院子,真是太过打扰,所以送来一盒点心表达歉意。

  “太给您添麻烦了,非常不好意思,谢谢您!”邻居站在大门前这样跟我说话时,我扭头瞧了自家的后院一眼。8月份回国半个多月,后院杂草丛生,我的日本邻居不仅是将坠落在我家后院的阳台残骸撤走了,还顺便帮我拔掉了后院里的大量杂草。其实我才应该对邻居说“谢谢”。

  今年年初,我在翻译一本书,书中有许多俳句,为此想找一位对俳句有研究的老师请教问题,因此想到了大久保先生。大久保先生是庆应义塾的历史老师,爱好广泛知识丰富。我试探着给大久保先生写了一封邮件,告诉他我正在做的翻译工作,有些俳句不是很懂,问是否能获得他的帮助。写邮件时我想:如果大久保先生有时间指导我,我就买一本同样的日文原版书寄给他,这样便于他回答我的问题。但结果,大久保先生很快回信了,说:“已经买好了一本同样的书,你随时可以提问。”

  到今年年底的12月8日,我在日本的生活就要整整二十年了。如果要总结这二十年在日本生活的心得,我会说:我学会了作为社会人的各种“日本式常识”。在日本,人与人交往,一是讲究不给人添麻烦,二是要求要有为别人着想的体谅之心。我的日本邻居以及大久保先生的做法,就是体谅之心吧。而“不给人添麻烦”的日本社会常识,正是建立在“体谅之心”这一基础之上的。

  送礼“小气”里 包含日本式体谅

  日文的“体谅之心”在中日字典上译作“同情心”,但中文里的“同情心”早已经失去了最初的含义,更多在于表达对于不幸的怜悯,演变为强者对于弱者的姿态。而实际上“同情”的初衷,我想应该是“我心如你心”的同理心,是站在对方的角度看待问题,从而拥有与对方相通或是相同的情绪,由此才能产生“同情”。

  这样的认知,是我跟我家小朋友学到的。我家小朋友上小学二年级时开始学习写日记。有一次看完我给她买的一本写给低幼儿童日文版的《菜根谭》之后,还不太会写汉字的小朋友,用日文假名写了一篇这样的日记,中文的大意——

  8月11日 星期二 多云转晴

  我想介绍的一个词,是“体谅”。书上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词,这个词也可以读成“JO”,写成汉字就是“恕”,“如”的意思,就是“如同”、“相似”的意思。“如”字下面加上“心”字,我想就是“相似的心”的意思。所以,大家不要忘记了“体谅”。当然,也绝对不要忘记“恕”。

  因为小朋友的日记,我好奇地翻看了那本儿童版《菜根谭》。在第60页,有两行大字这样告诉孩子们认识“恕”这个字,中文大意:“恕”这个字,就是“体谅”的意思。作为人最重要的东西,就是“恕”(体谅)。

  这是我第一次从不同角度理解“恕”这个字:“恕”是一个“如”字加一个“心”字。“我心如你心”才是“恕”,而不是我高高在上恕你不死。“恕”就是为他人着想的体谅之心。在拥挤的电车上被踩了一下脚,踩人的一方和被踩的一方都会冲着对方说“对不起”。踩人的一方说“对不起”,是表示“我不小心踩到了你,对不起”;而被踩的一方说“对不起”,则表示“我挡住你的道了,对不起”。这样的彼此歉意,便是体谅之心。

  送礼物给人时也是如此。中国人送礼,喜欢将自己认为最好的最有价值的礼物送人,只有这样才能表达自己的心意。为了表达对方在自己心目中的重要地位,还要说:“这是我特意去为您买的礼物,找了许多地方才终于找到。”

  而日本人送礼,即使是特意去买的,也要故作镇静,装出若无其事的样子,说:“路过的时候顺便买的,挺无聊的小礼品。”日本人害怕礼物送得太隆重,反而会给对方平添了一份心理负担,令人内心不安。因为按日本人的习俗,接受了别人的礼物,是一定要回赠的。礼物送得太贵重,回赠的礼物就不好意思太便宜,如此一来,反倒是给人添麻烦。也因此,在日本,一块肥皂、一条毛巾,都会成为礼品。不懂的人,或许认为是日本人的小气。而实际上,这份“小气”里,包含着日本式的体谅。

  收起遮阳伞跟你 一起站在烈日中

  新渡户稻造在《武士道》一书中,这样介绍过日本人的“礼”:

  比如你没带任何遮阳工具在户外的烈日下行走,恰好遇到一位日本熟人,便与他打招呼,那位熟人脱下帽子——这当然很平常。可是,当与你交谈时,你会发现他收起了遮阳伞,跟你一起站在烈日中。那是“不可思议”的做法,是很愚蠢的,可他这样做的理由是:“你在烈日下,我很同情你。如果我的伞足够大,我可以和你一起遮阳。既然我不能替你遮阳,我愿意分担你的痛苦”。

  新渡户稻造在书中所介绍的“礼”,便是典型的日本式体谅,也即是日本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共情同理心。《武士道》写于100多年前,但百年之后的现在,日本社会人与人交往的这种共情同理心,并无太大改变。因为在日本生活的二十年中,我无时不曾感同身受这种体谅之心的存在。而且入乡随俗,现在的我,在烈日下遇到没有遮阳伞的人时,也学会了收起自己的那把小伞。

  

编辑:直谅
新闻排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