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这条木雕船回到“珍宝云来”的海商年代


木雕楼船 广州博物馆藏


犀角杯

广州博物馆五层楼展厅中收藏着一件曾为宫廷贡品的清代紫檀嵌珐琅雕塑人物楼船。形体巨大,雕工精美,人物众多。它被陈列在一座单独的玻璃展柜中,明亮的黄色灯光洒在船上,在静谧幽深的展厅中显得格外突出。这件展品曾是清宫的贡品,不仅代表了广式雕刻的尖端水准,也向我们讲述了一个有关“贵重物料”进口的故事。有着悠久海贸史的广州航海家和商人们,借助季风和洋流,在数百年间从遥远的海外进口了大量的硬木、犀角、象牙、玳瑁、水晶、玛瑙、黄蜡等材料。它们成了广州工艺美术达至巅峰状态的城基。
清末的一个祝寿瞬间
被凝固在木雕匠人的手中
广式木雕素来以立体通雕、满屏雕和多层次雕刻相结合的风格著称。广州博物馆收藏的这件木雕楼船,就是体现这种工艺风格的代表性作品。它的船身由紫檀雕刻而成,屋檐、窗底等部件镶嵌珐琅。楼船呈三级台阶式造型。船底海浪纹,象征扬帆海上,长风万里。船身饰珐琅双龙戏珠图案。船身第一层饰有6个人物雕像,有老有少,有肥有瘦,均手持船桨环立四周,人物形态各异,栩栩如生。中间立有一紫檀牌坊,牌坊底部饰有珐琅。牌坊内侧置一楼梯,沿楼梯可上至二层。第二层也是6个人物雕像,其中一为献寿童子,手持寿桃,正向一位贵妇人祝寿。中间立一插座,可插宫灯,宫灯四角饰有珊瑚流苏珠串,由龙首衔着。第三层是珐琅顶,四面雕窗楼阁,楼阁四角挂有铃铛。
这件木雕的珍贵之处,不仅在于其画面的整体和谐生动,爽快利落,雕工精良,也在于其反映出了当时社会生活的日常场景。从船上雕刻的人物形象我们可以推断,多半是一户大户之家的出行。虽然有着强烈的艺术夸张,但无疑仍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清末时期“祝寿”的礼仪形式。它能被当成贡品呈献入宫,也应当是在卓越的工艺外,含有吉祥喜庆,且秉承礼仪的意涵在其中。
紫檀家具的做工比较特别,有“紫檀做工”之说, 即根据紫檀木的特性,按照独特的工艺方法进行加工的一种方法。广州博物馆的展词如是评价这艘紫檀木雕楼船的意义:“清代广州工匠不但善于使用本地材料自主创作,更善于对进口材料进行加工,形成独具特色的艺术精品”。
世界各国的博物馆中
紫檀木雕都是镇馆重器
紫檀是十分珍贵的木材,唐朝诗人王建有“黄金捍拨紫檀槽,弦索初张调更高”的名句,可见在当时社会上对紫檀的评价已经很高。但目前没有发现唐代以前使用紫檀木的记录。明代紫檀开始广泛使用,明末文震亨《长物志》中多处论及紫檀。明朝政府大量派官赴南洋采办贵重木材,包括紫檀。到明代末年,南洋各地的紫檀木,几乎全被捆载而去。紫檀家具在17世纪中叶至18世纪末,即康雍乾三朝发展到巅峰时期,因清代所用紫檀木大部分为明代所采,数量有限,清宫造办处计档中,差不多每年都要有收购紫檀木的记载。据说当时有一种不成文的默契,即不论哪一级官吏,只要见到紫檀木,可以悉数买下,交皇家或各地制造机构,由此足见紫檀木受重视的程度。
紫檀木受到古代达官贵人的喜爱和其材质特点是分不开的。有研究者指出,紫檀质地如缎似玉、色泽耀眼逼人、沉穆典雅。在很长一段时期里,紫檀家具在古典家具收藏界及各国大博物馆的收藏名单中一直是排在第一位的,是其他材质家具不可替代的。紫檀木主要生长于印度南部、西南部山区。这些地区的地形大多山坡陡峭,不利于水分的保存,致使紫檀的生长十分缓慢,成材周期一般在500年以上。人们常有“十檀九空”之说,虽有夸大的成分,但也相去不远。紫檀做家具时的出材率一般只有10%~20%左右。综合各种因素,导致紫檀资源稀少,价格高昂。
有学者指出,紫檀木本身高贵的质地、色泽、纹理及成器后给人的浑圆、厚重、静穆的感受,是其受简洁、雅致、厚重的明代审美风尚青睐的原因。进入清乾隆、嘉庆以后,在重展现富裕、奢华的时风影响下,紫檀木坚重细密、油性重、色泽一致的天性则刚好满足工匠任意雕琢、展示才气的愿望,形成了图案设计布局精美、匠心独具的家具。历史上紫檀家具的订单多来自宫廷及达官贵人,许多文人参与设计制作,并由全国手艺最高超的广州、苏州工匠作为主力完成,故而出现了一大批工艺水平和艺术品格都极高的精品。中国的明清家具是世界上许多著名博物馆的镇馆重器,非常受重视。
一件小小木船的背后
是一个大大的贸易网络
这件紫檀楼船的意义还在于,为我们推开了一扇了解海外进口材料与中国,特别是广东、广州手工艺产业发展关系的大门。广州博物馆副馆长曾玲玲指出,经由广州港的各种贵重物料的进口,早在汉代就开始了。到唐代,市舶贸易繁盛,“珍异之货”云集羊城,包括珠、香、象(牙)、犀(角)、玳瑁(甲)在内。元大德八年(1304)纂辑的《南海志》将舶货分为八类:宝物、布匹、香货、药物、诸木、皮货、牛蹄角、杂物,共71种,可见其丰富。
曾玲玲指出,当时这些原材料的进口国主要是安南、占城、真腊、爪哇、暹罗、苏门答腊、锡兰、苏禄、渤泥、满剌加等南海诸国。这些古国所在的位置大约相当于今天越南、柬埔寨、印度尼西亚群岛、泰国、锡兰、菲律宾群岛、文莱、马来西亚马六甲等国家和地区。西亚及非洲一些国家也生产类似的物料,也曾来华朝贡。此外还有通过葡萄牙等欧洲人之手经广州港进入的。比如有学者记载:“1578年,葡萄牙人将其200~600吨甚至800吨的商船溯江而上开到广州。这些大船运来欧洲的毛织品、印度的琥珀、珊瑚和象牙;印度群岛的檀香木、白银、香料等”。
曾玲玲认为,这种建立在广阔的航海网络中的进出口贸易,产生了一些重要的后果:首先,以明清时期广州口岸为纽带,形成了原材料市场-进口和生产基地-国内外消费市场的商品网络。在这个网络中,广州是枢纽,东南亚和欧美市场以海外贸易为连接,广州外销艺术品的生产和销售被纳入了全球化贸易的网络。
第二,广州口岸的手工行业集原材料切割-设计-生产-再加工于一体,实现了物料、技术、工艺、人员的资源整合。
第三,在这种背景下不断发展的岭南工艺,既继承了传统技艺,又应不同市场的需求不断创新求变,中西合璧,最终形成了岭南特色。仅就雕刻类工艺而言,出现了不同的消费市场:一是以宫廷御制、地方官府和贵族富商订购为主的国内市场;二是以欧美皇室或贵族、商人来样订做的海外市场。针对这两类市场的产品都是利用昂贵物料制作的奢侈品,特点是量少质优,费时耗工,价格高昂。因此,这些产品代表了明清时期广东雕刻类工艺的最高水平,供应国内市场的多是以观赏类作品为主,如水晶观音、紫檀楼船、象牙球、牙舫、笔筒等;面向海外市场的多是实用类物品,如折扇、名片盒、国际象棋、赌博筹码、胸针、裁纸刀、台灯、图章、烟嘴、项链等。
所以一件紫檀楼船,承载的不仅只有一个庆贺寿辰的家族,还有让人兴奋的国际贸易网络。
 
 25de7c46-25c0-403e-a0ea-c21882797712.jpg) 
 3fac90a4-fff3-4119-a061-2e0e24bf5e67.jpg) 
 5a85e41f-89a9-4401-bded-6bef7602dd8c.jpg) 
 7aa1ed51-fe56-44b3-ab3a-d5ccb444fab5.jpg) 
 410426d5-1174-4152-829d-835c78b7844eee8d02e0-dff6-48cb-84f1-06604b1d22d9.jpg) 
 
bf8c5f3c-b11d-48b1-b922-169a21f6ec8e075f4848-84b9-469e-999f-3fb95a1a3ef4.jpg) 
 
b75e37a2-5948-4866-b2b9-454f0b973950f24be992-3120-4282-b6ef-6d2b6ec12eec.jpg) 
 
41071efc-5f20-4771-9420-6df90f5d21dd89de56b5-8673-4fbd-ac77-1bb9e77fc8c7.jpg) 
 
99a4f64f-f374-4481-b20b-cb861bfc8d9e6ff51cb2-d090-4362-ad9d-83f314424071.jpg) 
 
44d00afb-8f5c-4405-86b4-0f89fd9773dec9303b7e-1649-43bd-827f-001939913597.jpg) 
 
80379f31-9a80-4da3-9052-aee3ef1737f7af4f7c2b-5d53-4cc2-a63f-81b409e54580.jpg) 
 
3b0dfd40-369a-414a-bd68-976f06661661a0b8dbac-2a4d-40c5-b06f-fc798267f290.jpg) 
 
 
						ba3192fd-0068-495c-9163-e28e21f0efbe.jpg) 
 
				 	0364d425-d3bf-4d50-930a-f147edb8c738.jpg) 
 
				 	095251ae-e58a-483d-893b-b1e08dea47a9.jpg) 
 
				 	32c920f9-d659-4598-8778-c2145a1584d7.jpg) 
 
				 	f85bf787-3451-47a0-86e2-65e795d268ef.jpg) 
 
				 	6a5e82e7-dae5-4cfe-9e31-39896a205d44.jpg) 
 
				 	26b3a7b9-d108-445c-927b-49dcedebf81c.jpg) 
 
				 	d03a8efc-df73-4d41-b14e-2eb8d42c549b.jpg) 
 
				 	cb63325b-8f8e-4821-845f-8b98ad3b4c8f.jpg) 
 
				 	e6aced0b-b42d-4257-ba37-87ee21476f9d.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