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手琢出千家饼 四海月色与余同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王越莹 谢苗枫 罗斌豪 发表时间:2018-09-14 23:59

  余同号广州饼印制作技艺传承人余兆基在工作。

  余同号出品的月饼模印。 

  9月3日上午,阳光照在广州市人民南路的骑楼下,留下斑驳的光影。新学期开学了,少了暑假孩子们穿街过巷的喧闹,边上的大新路清静了许多。但在一家门口陈列着饼印模具、木雕装饰等木制工艺品的小店前,却总有人出出入入。

  “这个龙凤图案的印需要多少钱?”一位大姐打量着,眼中掩不住难以自制的喜爱。

  “500块。”小店里的凿木声停了下来,身材中等的余兆基从里面走出来,自豪地招呼着:“这是龙凤呈祥的意思,余同号的出品。”今年57岁的余兆基从十几岁起就跟随父亲学习饼印工艺,是余同号的第五代传人,至今已经“打模”四十余年,在高产的中秋节前一个月能打三四百个饼印。

  如今广州只有余同号坚持手打饼印。老手艺人余兆基习惯了端坐在店里,与工具为伴,用双手一点一点凿出生动的图案,安静地雕刻着时代的变迁。

  不讲价,只卖识货人

  虽然问的人多、买的人少,但余兆基还是十分乐观,一边把木筷、木梳、饼印打理整齐,一边悠悠地说:“我都不讲价的,只卖给识货的人。”他身后是1865年创立、有着150多年历史的老店余同号。

  余兆基从十几岁起就跟随父亲学习饼印工艺,是余同号的第五代传人,尽管“识货的人”越来越少,机制的模具越来越普及,但他还是坚持“慢工细活”。

  “一个好的饼印首先要看它的历史、年代、外观造型、雕刻内容等。当然,材料也很重要,做传统的饼印是有讲究、有规矩的,不是我们今天人们所说的昂贵的材料才适合做模具。”余兆基说,余同号所选择的饼印材料一直以广西的棠梨木为主,这种木材经过两年自然风干,再有17道工序才可以做成。然后用这种木材做成手柄状,在手柄上端的方形木块上,用手工精心凿刻,才会成为上等的手工饼印。

  余兆基拿起一个已经做好的空白的饼印,开始熟练地雕刻起来。凿牙、铲低、掺牙、起脚、雕花、雕字、开气孔、修边、打磨,最后盖上店铺的“余同号造”的印章,整个过程哪怕是最简单的图案,也得需要一整天的时间。

  在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糕点文化中,木模是不可缺少的工具,曾经是老糕点店必备的用品。“这些温润的木头上雕刻着花草、瓜果、龙凤等美丽的纹饰,通过反复压印、敲打、覆膜等,各式精美图案的糕点就呼之欲出,就像小巧精致的艺术品,所以连我自己都是爱不释手的,也可能因为这样能一直坚持下来。”余兆基说。

  传统的饼印店会做月饼、小凤饼、杏仁饼、水晶饼等各种饼印。只是由于中秋节前需求特别大,所以人们对月饼饼印印象更深刻。随着时代的变迁,除了福禄寿、龙凤呈祥等传统图案外,余兆基也自己创造出一些比较现代的图案,比如加菲猫、吉祥熊,以迎合年轻人的口味,依然坚持手工雕琢。

  “这与机器生产的饼印相比,要花费成倍的心血和精力,但会更灵动。”余兆基认为,机器做的饼印总是千篇一律。他向记者展示自己做好的月饼饼印的图案,讲述饼印上错落有致、抑扬顿挫的刀法:“这种深浅力道的把控是最难的,一旦把控不好,整块木头就废掉重做了。这也是这门手艺这么难学的原因。”

  “手工做的饼印有人情味”

  这两年,也有很多人慕名来到余同号,但是一看到价格,再去查查网上机器生产的饼印的价格,就又有不少人打了退堂鼓。或许是长时间与这些工艺品打交道,造就了余兆基的耐心与平静。

  现在流传下来的饼印,多是清朝和民国时期制作的。余兆基也有一些祖上流传下来的饼印,只给人观赏,不会卖。广州最早有4家饼印店,改革开放后只剩下两家,但在市场化的浪潮下,现在只剩下余同号坚持和生存了下来。

  “人们的收入水准上升,每逢中秋节都会去莲香楼买月饼,但人太多,排队太久,有的就转去了其他小饼家。因此,那时很多人都开饼店,做一个月的月饼,最少可以赚一年的钱。”余兆基说,月饼的“火”也带旺了饼印的生意。“高产的时候一个月可以定做三四百个饼印,一年能赚二三十万元。”

  “最早的时候,我一直把饼印当成祖传的谋生工具和手艺,这门手艺那个年代很厉害。三四十年前,广式月饼风靡全国,所以饼印的订单接连不断,过了中秋第二年的订单就排满了,做这个工艺可以赚很多钱。”一说起曾经的辉煌,余兆基眼睛中就带着光。但自从有了机器生产之后,特别是1997年后,来订饼印的人越来越少。机器生产能很快制作出各种花样的饼印,价格更低,因此手工饼印的市场越来越小。

  世界变化得快,难免让人心慌,但余兆基还是坚持手工制作饼印。有的客户在转身投入机器生产后发现做出来的饼不够生动,饼卖得不够好,于是又找到余兆基来买饼印。“虽然手工做的饼印没有机器做的那么完美,但正是这种缺憾,才显得更有人情味,更加生动。”

  一度沉寂的余同号在余兆基的坚持下又逐渐走出了低谷。如今,余兆基更多的订单来自多年积累下来的人脉,有的甚至是东南亚、美国等地的海外华人,他们出国后还会经常回来这里订饼印。也有很多小朋友喜欢余兆基做的与时俱进的卡通图案,回家后还会玩DIY。

  “对美的追求不会被时代打败”

  广州饼印制作技艺已被列入第六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近几年,省、市、区政府都会给一些补贴,也会创造机会让余兆基去推广这门手艺,使他能够安心去做工艺,维持自己整个家庭的生活。

  “我更紧张这个手艺能不能后继有人。”余兆基抚摸着家族从清代流传下来的“饼印图册”说:“这上面的很多图我都没有做过,在我接手做的时候已经不流行了,所以就失传了。”

  “要真正掌握这门技术需要10年的潜心学习,我经常一坐就十几个小时,现在年轻人耐不住性子。”余兆基脸上露出忧愁,他表示,目前只有侄子和太太也跟着他正式学习。侄子今年32岁,已经学了四五年,除了正常工作,其余时间都来帮余兆基打理店铺。广州饼印制作技艺成功“申遗”后,余兆基也计划自己开设一些课程,招收愿意学的学徒。

  “基本都是别人找我们下单,我们现在整体发展还是不错的,不需要出去找活,我们还为去年的广州《财富》全球论坛做过纪念礼品。”余兆基的太太充满了自豪,她除了帮助丈夫打理余同号的琐事,也会跟着他做点简单的手工艺活。

  “当精巧的流线被一双手在木头上创造出来的时候,人们才会知道,这就是文化中的美。人类对于美的追求,是永远不会被任何时代打败的。”余兆基说。

  

编辑:直谅
数字报

两手琢出千家饼 四海月色与余同

南方日报  作者:王越莹 谢苗枫 罗斌豪  2018-09-14

  余同号广州饼印制作技艺传承人余兆基在工作。

  余同号出品的月饼模印。 

  9月3日上午,阳光照在广州市人民南路的骑楼下,留下斑驳的光影。新学期开学了,少了暑假孩子们穿街过巷的喧闹,边上的大新路清静了许多。但在一家门口陈列着饼印模具、木雕装饰等木制工艺品的小店前,却总有人出出入入。

  “这个龙凤图案的印需要多少钱?”一位大姐打量着,眼中掩不住难以自制的喜爱。

  “500块。”小店里的凿木声停了下来,身材中等的余兆基从里面走出来,自豪地招呼着:“这是龙凤呈祥的意思,余同号的出品。”今年57岁的余兆基从十几岁起就跟随父亲学习饼印工艺,是余同号的第五代传人,至今已经“打模”四十余年,在高产的中秋节前一个月能打三四百个饼印。

  如今广州只有余同号坚持手打饼印。老手艺人余兆基习惯了端坐在店里,与工具为伴,用双手一点一点凿出生动的图案,安静地雕刻着时代的变迁。

  不讲价,只卖识货人

  虽然问的人多、买的人少,但余兆基还是十分乐观,一边把木筷、木梳、饼印打理整齐,一边悠悠地说:“我都不讲价的,只卖给识货的人。”他身后是1865年创立、有着150多年历史的老店余同号。

  余兆基从十几岁起就跟随父亲学习饼印工艺,是余同号的第五代传人,尽管“识货的人”越来越少,机制的模具越来越普及,但他还是坚持“慢工细活”。

  “一个好的饼印首先要看它的历史、年代、外观造型、雕刻内容等。当然,材料也很重要,做传统的饼印是有讲究、有规矩的,不是我们今天人们所说的昂贵的材料才适合做模具。”余兆基说,余同号所选择的饼印材料一直以广西的棠梨木为主,这种木材经过两年自然风干,再有17道工序才可以做成。然后用这种木材做成手柄状,在手柄上端的方形木块上,用手工精心凿刻,才会成为上等的手工饼印。

  余兆基拿起一个已经做好的空白的饼印,开始熟练地雕刻起来。凿牙、铲低、掺牙、起脚、雕花、雕字、开气孔、修边、打磨,最后盖上店铺的“余同号造”的印章,整个过程哪怕是最简单的图案,也得需要一整天的时间。

  在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糕点文化中,木模是不可缺少的工具,曾经是老糕点店必备的用品。“这些温润的木头上雕刻着花草、瓜果、龙凤等美丽的纹饰,通过反复压印、敲打、覆膜等,各式精美图案的糕点就呼之欲出,就像小巧精致的艺术品,所以连我自己都是爱不释手的,也可能因为这样能一直坚持下来。”余兆基说。

  传统的饼印店会做月饼、小凤饼、杏仁饼、水晶饼等各种饼印。只是由于中秋节前需求特别大,所以人们对月饼饼印印象更深刻。随着时代的变迁,除了福禄寿、龙凤呈祥等传统图案外,余兆基也自己创造出一些比较现代的图案,比如加菲猫、吉祥熊,以迎合年轻人的口味,依然坚持手工雕琢。

  “这与机器生产的饼印相比,要花费成倍的心血和精力,但会更灵动。”余兆基认为,机器做的饼印总是千篇一律。他向记者展示自己做好的月饼饼印的图案,讲述饼印上错落有致、抑扬顿挫的刀法:“这种深浅力道的把控是最难的,一旦把控不好,整块木头就废掉重做了。这也是这门手艺这么难学的原因。”

  “手工做的饼印有人情味”

  这两年,也有很多人慕名来到余同号,但是一看到价格,再去查查网上机器生产的饼印的价格,就又有不少人打了退堂鼓。或许是长时间与这些工艺品打交道,造就了余兆基的耐心与平静。

  现在流传下来的饼印,多是清朝和民国时期制作的。余兆基也有一些祖上流传下来的饼印,只给人观赏,不会卖。广州最早有4家饼印店,改革开放后只剩下两家,但在市场化的浪潮下,现在只剩下余同号坚持和生存了下来。

  “人们的收入水准上升,每逢中秋节都会去莲香楼买月饼,但人太多,排队太久,有的就转去了其他小饼家。因此,那时很多人都开饼店,做一个月的月饼,最少可以赚一年的钱。”余兆基说,月饼的“火”也带旺了饼印的生意。“高产的时候一个月可以定做三四百个饼印,一年能赚二三十万元。”

  “最早的时候,我一直把饼印当成祖传的谋生工具和手艺,这门手艺那个年代很厉害。三四十年前,广式月饼风靡全国,所以饼印的订单接连不断,过了中秋第二年的订单就排满了,做这个工艺可以赚很多钱。”一说起曾经的辉煌,余兆基眼睛中就带着光。但自从有了机器生产之后,特别是1997年后,来订饼印的人越来越少。机器生产能很快制作出各种花样的饼印,价格更低,因此手工饼印的市场越来越小。

  世界变化得快,难免让人心慌,但余兆基还是坚持手工制作饼印。有的客户在转身投入机器生产后发现做出来的饼不够生动,饼卖得不够好,于是又找到余兆基来买饼印。“虽然手工做的饼印没有机器做的那么完美,但正是这种缺憾,才显得更有人情味,更加生动。”

  一度沉寂的余同号在余兆基的坚持下又逐渐走出了低谷。如今,余兆基更多的订单来自多年积累下来的人脉,有的甚至是东南亚、美国等地的海外华人,他们出国后还会经常回来这里订饼印。也有很多小朋友喜欢余兆基做的与时俱进的卡通图案,回家后还会玩DIY。

  “对美的追求不会被时代打败”

  广州饼印制作技艺已被列入第六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近几年,省、市、区政府都会给一些补贴,也会创造机会让余兆基去推广这门手艺,使他能够安心去做工艺,维持自己整个家庭的生活。

  “我更紧张这个手艺能不能后继有人。”余兆基抚摸着家族从清代流传下来的“饼印图册”说:“这上面的很多图我都没有做过,在我接手做的时候已经不流行了,所以就失传了。”

  “要真正掌握这门技术需要10年的潜心学习,我经常一坐就十几个小时,现在年轻人耐不住性子。”余兆基脸上露出忧愁,他表示,目前只有侄子和太太也跟着他正式学习。侄子今年32岁,已经学了四五年,除了正常工作,其余时间都来帮余兆基打理店铺。广州饼印制作技艺成功“申遗”后,余兆基也计划自己开设一些课程,招收愿意学的学徒。

  “基本都是别人找我们下单,我们现在整体发展还是不错的,不需要出去找活,我们还为去年的广州《财富》全球论坛做过纪念礼品。”余兆基的太太充满了自豪,她除了帮助丈夫打理余同号的琐事,也会跟着他做点简单的手工艺活。

  “当精巧的流线被一双手在木头上创造出来的时候,人们才会知道,这就是文化中的美。人类对于美的追求,是永远不会被任何时代打败的。”余兆基说。

  

编辑:直谅
新闻排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