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坪山用“活化”打开文物保护新方式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刘婷婷 李姣云 发表时间:2018-09-11 11:18

  今年4月,有着87年历史的南中学堂,被打造成为“坪山城市书房”与市民见面。

  推广“文物保护+文化服务/文创空间”保护模式,活化成为了坪山区对待文物最生动的注解。图为大万世居。

  变身成为“坪山城市书房”之一的南中学堂,具备了图书阅览、美术创作、学术交流等公共文化服务功能。

  近期,深圳市将大万世居列为全市十大特色文化街区之一。图为“坪山城市书房”内部。

  加快推进一批体现城市特质、蕴含城市精神的重大文体设施建设,为高质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区提供有力支撑。

  近日,深圳市在召开的市委常委会上提出,要对新时代深圳十大文体设施和“十大特色文化街区”建设进行谋划,使之成为深圳文化形象的代表。其中,坪山区大万世居被列为“十大特色文化街区”之一。

  坪山是深圳的客属地区,至今留存着众多的客家围屋,随着历史的变迁,最初的主人们早已经搬离。寂静院落、古墙斑驳,它们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相隔已远。

  在历史文物建筑上打造“特色文化街区”,坪山如何落笔?其实,坪山在成立为行政区后,就对历史文物的活化进行了探索。推广“文物保护+文化服务/文创空间”保护模式,坪山在对历史尊重中赋予了文物新的人文内涵,也为现代人构建精神家园开辟了新天地。

  古朴与时尚并存  客家文化群落旧貌换新颜

  是历史文化的沉淀,也是现代人的精神家园。位于坪山区马峦街道的大万世居,如今有了更多的标记:坪山城市书房、大万书房……

  这个建造于清朝乾隆年间的客家围屋,是深圳现存最大的客家围屋建筑之一,曾经见证着曾氏家族的荣盛。经过修缮和活化,恢复了古建筑使用功能,注入图书阅览、文化活动等元素,让古建筑式的围屋重新散发历史光芒,成为了现代人寻求心灵宁静的去处。

  从单一的修缮,到将历史文物合理地进行开发利用,具备现代服务功能,活化成为了坪山区对待文物最生动的注解。

  在坪山,像大万世居这样被活化的历史文物并不是孤例。

  今年4月,位于坪山石井街道、有着87年历史的南中学堂,经过精心打造成为“坪山城市书房”,正式与市民见面。

  南中学堂始建于1931年,学校正面的飞檐雕柱有鲜明的南洋建筑风格,屋内则是传统的客家建筑元素,是由当地华侨出资建成。2010年,由于道路扩建,南中学堂曾经面临拆除,后来在居民的诉求下进行了保留。

  在探索历史文物的活化中,南中学堂被选取作为“坪山城市书房”的试点,正式探索出了一条文物修缮、活化、利用的新模式。通过加固修缮,恢复建筑的使用功能,同时注入图书阅览、美术创作、学术交流等公共文化服务功能,这座80多年的老建筑重新焕发生机。

  当前,从活化了的南中学堂,到大万世居变身特色文化街区,到即将活化的龙田文旅小镇,到江岭长守项目和丰田世居项目,这些文化历史建筑群落,将会赋予现代价值,成为代表区域和深圳文化形象的一张张新名片。

  活化与修缮同步  探索文物保护新模式

  客家文化,是坪山历史文化的一个显著的标记。如今,还有众多大大小小的客家围屋散落在坪山辖区之内,因为失去了原有的居住功能而被闲置。

  如何将这些保留着客家文化的历史建筑和现代人的生活发生连接,让它们重新进入历史舞台?将历史文物进行修缮和创新利用,赋予其现代的人文价值,坪山对历史文物的“活化”因此而来。

  2017年,坪山成立行政区后,区委区政府对文物保护工作高度重视,区领导多次带队调研文物保护工作,对加大文物保护工作力度、创新文物保护方式、探索文物活化利用途径等提出明确要求。

  在2017年12月的坪山区文物保护工作会议上,坪山对全区文物保护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挖掘文物的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按照“总体规划,分类指导,一屋一策、重点推进”的策略,通过政府引导、社会运作的多元化投资运营,推动文物的修缮,让它们重新焕发时代价值。

  “从那时候开始至今,每两周,区里都会召开全区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推进协调会,与街道共同推进文物管理,推进文物修缮保护。”坪山区文体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说。

  坪山还保持了文物执法的高压态势,构建反应快速、衔接顺畅的文物监管体系。建立区、街道、社区三级联动巡查机制,实行文物巡查、查违监测、网格监管共享互动,构建反应快速、衔接顺畅的文物监管体系。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定期开展文物安全巡查工作。

  “我们还完成了坪山区不可移动文物信息化管理系统的一期项目建设,让每一个文物有一个身份证。”坪山区文体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说。目前,坪山区不可移动文物信息化管理系统已包含文物一张图、档案资料、巡查信息、修缮记录等模块,已开放给规划、交通、城市更新、街道等职能部门使用,通过查询比对片区文物情况,有效预防城市建设侵入文物保护范围情形的发生。

  保护与城建融合  文物保护贯穿城市规划建设全过程

  发挥政策引领用,强化文物保护的刚性约束,目前,坪山已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把文物保护刚性融入城市规划建设全过程,以“一票否决”的坚定态度,并根据文物价值、保护现状进行分级分类保护。

  在已出台的《深圳市坪山区城市更新实施办法》中,坪山明确将文物保护审查列为城市更新单元规划、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方案设计核查、建设工程规划许可的必查项目。在随后出台的《坪山区城市更新项目正负面清单操作规则(试行)》中,又进一步将文物保护列入正面清单。

  “具体的做法是,我们将文物保护列入正面清单,对开发商承诺修缮、利用文物的项目给予相应的贡献值,可优先获得项目审批。相反,则将拆除破坏文物列入负面清单,不予批准。”坪山区文体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说。

  坪山还出台了修缮补助办法,通过政策引导充分发挥政府资金杠杆作用,撬动社会资金,持续投入到客家围屋修缮中去。

  其中,《坪山区宣传文化体育事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提出,对辖区文物进行修缮、活化利用的,最高可补助100万元。2018年出台的《深圳市坪山区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进一步提出,对利用文物用于文创产业的,前3年每年最高可补助100万元。

  此外,坪山正在积极研究制定更细化的文物保护相关配套政策,如委托深圳市古迹保护协会制定《坪山区不可移动文物管理办法》《坪山区不可移动文物认定管理实施细则》《坪山区不可移动文物修缮管理实施细则》《坪山区不可移动文物活化利用实施细则》等管理办法和配套细则,委托同济大学和市建科院团队开展《坪山区客家围屋历史建筑修缮导则》编制。

  今年,深圳市政协将《关于深圳最大的围屋群落保护和活化利用的提案》列为重点提案之一,提案对坪山的客家围屋如何保护提出了真知灼见。不久前,深圳市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提出了新时代深圳十大文体设施的建设规划,和打造“十大特色文化街区”的计划,坪山区大万世居位列其中。

  随着利好消息的到来,各方群策群力,不久的将来,将会有更多被活化具备现代人文价值的历史文物展现在市民面前,为深圳的文化形象增添内涵。

  历史文物如何活化?

  以特色小镇为试点,坪山区探索了“文物保护+文化服务/文创空间”的保护模式。

  当前,坪山出台了《坪山区全域旅游发展策略及近期实施计划》,提出要发挥坪山客家文化资源优势,修缮利用客家围屋群落,建设客家民俗文化风情街,打造彰显坪山特色的旅游品牌。

  大万世居:变身特色文化街区

  大万世居是深圳现存最大的客家围屋之一,建于清朝乾隆年间(1736-1795年)。2014年,坪山通过市投区建的方式,投入2744万元,实施大万世居一期修缮工程,于2017年完成验收。对大万世居进行活化,坪山已经在大万世居建成了“坪山城市书房”,还把它作为教室之一,成为现代市民培育工程的一个授课点。目前,坪山正在申请资金,启动二期修缮工程,并规划建设大万世居特色文化街区项目,对大万世居及周边区域进行整体打造。近期,深圳市将项目列为全市十大特色文化街区之一,未来大万世居将通过政府主导、社会运作方式,引入博览展示、文化体验功能,作为客家文化展示基地,强化围屋的价值魅力,营造历史与现代包容的城市体验。

  龙田文旅小镇:都市农业观光的好去处

  2018年5月,坪山区联合华侨城联合打造的“华侨城·坪山龙田文旅小镇”项目正式启动。在用地面积6.12平方公里的片区里,这里有着2000多亩农田和7处客家围屋。让都市人回归田园,这里将会被改造成为都市农业观光及运动休闲目的地、都市田园文旅小镇东方典范、中国文旅产业智慧景区标杆,被列为2018年广深科技创新走廊重点项目。

  江岭长守:休闲养生好去处

  江岭长守老围屋是传统的客家围屋,坪山对它的活化是聚焦文化旅游、休闲养生。在项目一期工程上,坪山将会在保持建筑原始历史风貌的基础上,满足现代使用需求,让老围屋兼具文创、休闲、会议等功能。目前,江岭长守老围屋修缮工程已经纳入了坪山区2018年政府投资计划。

  丰田世居项目:山体氧吧沁人心脾

  建于清嘉庆四年(1799年) 的丰田世居也是坪山一座典型的客家围屋,位于坪山街道碧岭社区。在保留传承历史风格上,坪山对它的活化计划是将丰田世居打造成为文化综合体验区、山体氧吧区域和工业设计创意街。下一步,丰田世居修缮项目将通过政府修缮、社会运营的方式,进行开发建设。

编辑:直谅
数字报

深圳坪山用“活化”打开文物保护新方式

南方日报  作者:​刘婷婷 李姣云  2018-09-11

  今年4月,有着87年历史的南中学堂,被打造成为“坪山城市书房”与市民见面。

  推广“文物保护+文化服务/文创空间”保护模式,活化成为了坪山区对待文物最生动的注解。图为大万世居。

  变身成为“坪山城市书房”之一的南中学堂,具备了图书阅览、美术创作、学术交流等公共文化服务功能。

  近期,深圳市将大万世居列为全市十大特色文化街区之一。图为“坪山城市书房”内部。

  加快推进一批体现城市特质、蕴含城市精神的重大文体设施建设,为高质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区提供有力支撑。

  近日,深圳市在召开的市委常委会上提出,要对新时代深圳十大文体设施和“十大特色文化街区”建设进行谋划,使之成为深圳文化形象的代表。其中,坪山区大万世居被列为“十大特色文化街区”之一。

  坪山是深圳的客属地区,至今留存着众多的客家围屋,随着历史的变迁,最初的主人们早已经搬离。寂静院落、古墙斑驳,它们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相隔已远。

  在历史文物建筑上打造“特色文化街区”,坪山如何落笔?其实,坪山在成立为行政区后,就对历史文物的活化进行了探索。推广“文物保护+文化服务/文创空间”保护模式,坪山在对历史尊重中赋予了文物新的人文内涵,也为现代人构建精神家园开辟了新天地。

  古朴与时尚并存  客家文化群落旧貌换新颜

  是历史文化的沉淀,也是现代人的精神家园。位于坪山区马峦街道的大万世居,如今有了更多的标记:坪山城市书房、大万书房……

  这个建造于清朝乾隆年间的客家围屋,是深圳现存最大的客家围屋建筑之一,曾经见证着曾氏家族的荣盛。经过修缮和活化,恢复了古建筑使用功能,注入图书阅览、文化活动等元素,让古建筑式的围屋重新散发历史光芒,成为了现代人寻求心灵宁静的去处。

  从单一的修缮,到将历史文物合理地进行开发利用,具备现代服务功能,活化成为了坪山区对待文物最生动的注解。

  在坪山,像大万世居这样被活化的历史文物并不是孤例。

  今年4月,位于坪山石井街道、有着87年历史的南中学堂,经过精心打造成为“坪山城市书房”,正式与市民见面。

  南中学堂始建于1931年,学校正面的飞檐雕柱有鲜明的南洋建筑风格,屋内则是传统的客家建筑元素,是由当地华侨出资建成。2010年,由于道路扩建,南中学堂曾经面临拆除,后来在居民的诉求下进行了保留。

  在探索历史文物的活化中,南中学堂被选取作为“坪山城市书房”的试点,正式探索出了一条文物修缮、活化、利用的新模式。通过加固修缮,恢复建筑的使用功能,同时注入图书阅览、美术创作、学术交流等公共文化服务功能,这座80多年的老建筑重新焕发生机。

  当前,从活化了的南中学堂,到大万世居变身特色文化街区,到即将活化的龙田文旅小镇,到江岭长守项目和丰田世居项目,这些文化历史建筑群落,将会赋予现代价值,成为代表区域和深圳文化形象的一张张新名片。

  活化与修缮同步  探索文物保护新模式

  客家文化,是坪山历史文化的一个显著的标记。如今,还有众多大大小小的客家围屋散落在坪山辖区之内,因为失去了原有的居住功能而被闲置。

  如何将这些保留着客家文化的历史建筑和现代人的生活发生连接,让它们重新进入历史舞台?将历史文物进行修缮和创新利用,赋予其现代的人文价值,坪山对历史文物的“活化”因此而来。

  2017年,坪山成立行政区后,区委区政府对文物保护工作高度重视,区领导多次带队调研文物保护工作,对加大文物保护工作力度、创新文物保护方式、探索文物活化利用途径等提出明确要求。

  在2017年12月的坪山区文物保护工作会议上,坪山对全区文物保护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挖掘文物的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按照“总体规划,分类指导,一屋一策、重点推进”的策略,通过政府引导、社会运作的多元化投资运营,推动文物的修缮,让它们重新焕发时代价值。

  “从那时候开始至今,每两周,区里都会召开全区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推进协调会,与街道共同推进文物管理,推进文物修缮保护。”坪山区文体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说。

  坪山还保持了文物执法的高压态势,构建反应快速、衔接顺畅的文物监管体系。建立区、街道、社区三级联动巡查机制,实行文物巡查、查违监测、网格监管共享互动,构建反应快速、衔接顺畅的文物监管体系。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定期开展文物安全巡查工作。

  “我们还完成了坪山区不可移动文物信息化管理系统的一期项目建设,让每一个文物有一个身份证。”坪山区文体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说。目前,坪山区不可移动文物信息化管理系统已包含文物一张图、档案资料、巡查信息、修缮记录等模块,已开放给规划、交通、城市更新、街道等职能部门使用,通过查询比对片区文物情况,有效预防城市建设侵入文物保护范围情形的发生。

  保护与城建融合  文物保护贯穿城市规划建设全过程

  发挥政策引领用,强化文物保护的刚性约束,目前,坪山已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把文物保护刚性融入城市规划建设全过程,以“一票否决”的坚定态度,并根据文物价值、保护现状进行分级分类保护。

  在已出台的《深圳市坪山区城市更新实施办法》中,坪山明确将文物保护审查列为城市更新单元规划、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方案设计核查、建设工程规划许可的必查项目。在随后出台的《坪山区城市更新项目正负面清单操作规则(试行)》中,又进一步将文物保护列入正面清单。

  “具体的做法是,我们将文物保护列入正面清单,对开发商承诺修缮、利用文物的项目给予相应的贡献值,可优先获得项目审批。相反,则将拆除破坏文物列入负面清单,不予批准。”坪山区文体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说。

  坪山还出台了修缮补助办法,通过政策引导充分发挥政府资金杠杆作用,撬动社会资金,持续投入到客家围屋修缮中去。

  其中,《坪山区宣传文化体育事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提出,对辖区文物进行修缮、活化利用的,最高可补助100万元。2018年出台的《深圳市坪山区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进一步提出,对利用文物用于文创产业的,前3年每年最高可补助100万元。

  此外,坪山正在积极研究制定更细化的文物保护相关配套政策,如委托深圳市古迹保护协会制定《坪山区不可移动文物管理办法》《坪山区不可移动文物认定管理实施细则》《坪山区不可移动文物修缮管理实施细则》《坪山区不可移动文物活化利用实施细则》等管理办法和配套细则,委托同济大学和市建科院团队开展《坪山区客家围屋历史建筑修缮导则》编制。

  今年,深圳市政协将《关于深圳最大的围屋群落保护和活化利用的提案》列为重点提案之一,提案对坪山的客家围屋如何保护提出了真知灼见。不久前,深圳市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提出了新时代深圳十大文体设施的建设规划,和打造“十大特色文化街区”的计划,坪山区大万世居位列其中。

  随着利好消息的到来,各方群策群力,不久的将来,将会有更多被活化具备现代人文价值的历史文物展现在市民面前,为深圳的文化形象增添内涵。

  历史文物如何活化?

  以特色小镇为试点,坪山区探索了“文物保护+文化服务/文创空间”的保护模式。

  当前,坪山出台了《坪山区全域旅游发展策略及近期实施计划》,提出要发挥坪山客家文化资源优势,修缮利用客家围屋群落,建设客家民俗文化风情街,打造彰显坪山特色的旅游品牌。

  大万世居:变身特色文化街区

  大万世居是深圳现存最大的客家围屋之一,建于清朝乾隆年间(1736-1795年)。2014年,坪山通过市投区建的方式,投入2744万元,实施大万世居一期修缮工程,于2017年完成验收。对大万世居进行活化,坪山已经在大万世居建成了“坪山城市书房”,还把它作为教室之一,成为现代市民培育工程的一个授课点。目前,坪山正在申请资金,启动二期修缮工程,并规划建设大万世居特色文化街区项目,对大万世居及周边区域进行整体打造。近期,深圳市将项目列为全市十大特色文化街区之一,未来大万世居将通过政府主导、社会运作方式,引入博览展示、文化体验功能,作为客家文化展示基地,强化围屋的价值魅力,营造历史与现代包容的城市体验。

  龙田文旅小镇:都市农业观光的好去处

  2018年5月,坪山区联合华侨城联合打造的“华侨城·坪山龙田文旅小镇”项目正式启动。在用地面积6.12平方公里的片区里,这里有着2000多亩农田和7处客家围屋。让都市人回归田园,这里将会被改造成为都市农业观光及运动休闲目的地、都市田园文旅小镇东方典范、中国文旅产业智慧景区标杆,被列为2018年广深科技创新走廊重点项目。

  江岭长守:休闲养生好去处

  江岭长守老围屋是传统的客家围屋,坪山对它的活化是聚焦文化旅游、休闲养生。在项目一期工程上,坪山将会在保持建筑原始历史风貌的基础上,满足现代使用需求,让老围屋兼具文创、休闲、会议等功能。目前,江岭长守老围屋修缮工程已经纳入了坪山区2018年政府投资计划。

  丰田世居项目:山体氧吧沁人心脾

  建于清嘉庆四年(1799年) 的丰田世居也是坪山一座典型的客家围屋,位于坪山街道碧岭社区。在保留传承历史风格上,坪山对它的活化计划是将丰田世居打造成为文化综合体验区、山体氧吧区域和工业设计创意街。下一步,丰田世居修缮项目将通过政府修缮、社会运营的方式,进行开发建设。

编辑:直谅
新闻排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