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译一个甲骨文奖励十万元
破译一个甲骨文奖励十万元
安大原校长黄德宽做客央视《开讲啦》
本报讯7月14日晚10点半,央视一套《开讲啦》“触摸古今、传承文明”系列节目第三期开始播出,安徽大学原校长、党委书记,现任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常务副主任的黄德宽作为主讲嘉宾,通过讲述有趣的文字故事、与青年代表互动答疑,给观众上了一堂有关汉字和中国文化的生动一课。
破译一个甲骨文奖励十万元
破译一个甲骨文,奖励十万元?节目开始不久,主持人撒贝宁便向黄德宽求证这一疑问。黄德宽肯定了这一说法并提到,目前发现的甲骨文单字不到四千,而真正认识的还不到一半,还有两千多个不认识。这也就意味着还有两亿多的奖金等待着大家。但真有那么容易得到奖金吗?撒贝宁借胡适的一句话说道:破译一个甲骨文和发现一个小行星的难度差不多,可见其难度之大。
那么,古文字学家又是怎么破译甲骨文的呢?在演讲前,黄德宽就为大家解析了几个有趣的甲骨文。他说:“我们有一个误解,以为早期的文字都是象形的。但文字是记录语言的,其实古文字的破译更是要放在语句当中进行分析和考证。”
汉字是唯一沿用至今的古老文字
随着历史的演变,楔形文字和古埃及文字等象形文字都已淡出历史舞台,汉字是唯一沿用至今的古老文字。
这是怎么做到的呢?黄德宽在演讲中提到了中国文字的发展过程。汉字在中国古代不叫汉字,叫文字。“因为我们的文明从来没有断裂,也让我们的文字沿用至今。甲骨文是记录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而随着时间推进,我们慢慢将文字记录在青铜器和竹简上,成语‘学富五车’的由来,就是因为古时用牛车拉竹简,才用‘五车’来说明学问高。直到纸张和印刷术的发明,才有了现在记录文字的方式。文字体现了古人的智慧,汉字记载了历史和文化,可见我们悠久的中华文明与文字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期待年轻人关心汉字、关心汉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口技传承人方浩然在节目现场模仿起了鸭子和公鸡打鸣的叫声,逗笑了现场观众。同为青年代表的中国美术学院的孙楠带来了重新包装设计的古文字,画面上的古文字看起来显得更年轻,更具活力。
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教育,黄德宽说:“传承是一个自然延续的过程,其实每个人都在自觉不自觉地传承,我特别期待年轻人关心汉字、关心汉语,热爱传统文化,并且有意识地引导我们的下一代。做文化、做教育、做传媒的,也要很有意识地把传统精华和现代社会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促进中华文明的复兴,才能更好地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