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晓枫:散文并未限制什么 只是我们自己画地为牢
陈世旭(左)为周晓枫颁发证书 金羊网记者 林桂炎/摄
□金羊网记者 朱绍杰 实习生 袁梦菲
壹
动物的样貌和习性丰富多变,启发我的想象
羊城晚报:在《有如候鸟》中,您都强调自己的跨界,您对博物学式的跨界尤为感兴趣?
周晓枫:我喜欢阅读科普文学。科普文学会带来现场还原感,带来修辞的准确性,让我们保持对万事万物的尊重——每一只看起来平常无奇的昆虫都有无比精湛的奇迹。我自己一点不博物,所知甚少,不过是一知半解的业余兴趣。但我对这个世界饱含好奇心,这种好奇心在生物领域,在人们的情感世界,也包括对自我的探索。
羊城晚报:对动物描写的极致是这本书比较显著的一个特征,为什么对这个方面特别感兴趣?
周晓枫:我的生活比较狭窄,没有那么多爱恨情仇,没有剧烈的起伏跌宕,过得平稳,说白了就是比较乏味。接触到的内容有限,身边遇到谁,谁就被收到题材里了。动物以各种方式在我的生活里存在,不仅是晨鸣的鸟或者流浪的猫,还有电视里的纪录片,网络里的视频片断,还可以去动物园参观……动物的样貌和习性丰富多变,启发我的想象。我喜欢动物,尽管经常有叶公好龙的时候。
羊城晚报:作家和动物饲养员这两个职业,您会选择哪一个?
周晓枫:我再也不想当饲养员了。我从小特别向往当个动物饲养员,哪怕当个志愿者,但自从去过动物园体验生活以后,我的梦境就破灭了。饲养员有意思,但睁开眼睛就开始收拾大坨小坨的屎,除了喂奶就是切菜,难得有跟小动物愉快玩耍的时间。我就怕了。看,这就我的叶公好龙。
梦想并非贴合现实。你想象得特别美妙,现实中它可能是残酷的;你预设一个特别绝望的无光世界,可海底多数动物自己会发光,在咸涩而黑暗的深海有个永远的狂欢节。想象与亲历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写作者应该更加靠近自己的题材。
贰
写作者不必拘泥,可以骨感,也可以丰腴
羊城晚报:对于散文而言,跨界是散文文体创新的一个方面吗?
周晓枫:散文是一个弹性非常巨大的容器,非小说和非诗歌的东西,都能往里装。它通用性和功用性大,渗透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但长期以来,散文都处于一种低负荷状态,我们不去探索它的极致。其实散文的领域辽阔,表达手段丰富而复杂。有魅力的诗性语言,能放到散文里;电影的画面感和悬念冲突,也能放到散文里……我不知道散文的承载限度,但我怀疑它有超载的能力。说跨界也许只是修辞上的强调,因为我们远未走到散文的边界。散文本身并未限制什么,只是我们自己画地为牢。
羊城晚报:您的作品风格似乎和散文固有的冲淡之道不一样。
周晓枫:散文讲究留白,讲究东方的含蓄之美,听起来,特别佛系。但是这个世界上有佛教徒,也有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的游牧民族,你无法去比较是非,只是不同的存在方式而已。
我们有着奉简约为上的散文传统。起步阶段的习作者常常写得环佩叮当,成熟之后,他们与形容词的一夕之欢迅速瓦解,并耻于回忆。那种昏天黑地、纸醉金迷的过度修饰往往存在问题,但唯简是尊,也未必就是铁律。写意有写意的好,工笔有工笔的妙。有人是写作上省俭的环保主义者,极简主义无可厚非,很好。有人用字铺张,也谈不上罪过——毕竟词汇和物资不一样,浪费倒是个创造和积累的过程。
一个杯子只要能喝水就可以了,简单实用,我们为什么给它描绘花纹?美,有时就是实用性之外那看起来浪费的部分。如果仅从简单明了的原则出发,那日常词汇和基础用语就够了,但是文字不一样,它有高于生活的部分。
我觉得写作者不必拘泥,可以骨感,也可以丰腴。没有什么词语可以天然被辜负,包括被反复诟病的形容词。大美不雕,对不对?当然对。但形容词的判断标准,是必要性,而不是数字意义的多与少。不必要的,多一个也是多;必要的,多十个也不多。
羊城晚报:您也提到过散文的试错,您有错过吗?
周晓枫:散文原来似乎有着内在的纪律,比如不能写长,比如必须依靠经验而较少借助想象等等。“形散神不散”,曾是散文自由精神的标志,它渐渐也成为一条内在的绳索,因为,可以形散神不散,也可以形不散而神散,或者形神俱散或俱不散。
所谓试错,其实是对常规套路的反叛,是对自我挑战的鼓励。数学存在对错,但文学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因为每个人的情感类型、理解角度和处理方式不同,表达自然千差万别。这个人的对,对那个人来说,也许就是错。谁都不可能不犯错,但每个错误,都有其自身的价值。
试错,就是试图打开另一种对的可能。不仅散文,什么文体都在进行各种尝试。比如某个词汇,刚开始运用,可能因陌生而不被适应,就像个不正确的词,但慢慢被熟悉,甚至流行起来,就没什么错了,带来的是词语容量的扩大。比如说传统,传统并非天然古老,并非始终是不可撼动的正确。所谓传统,是被继承下来的先锋,有个慢慢汇入、渐渐巩固的过程,而在某个传统形成的最初,未必不像个错误。
在我看来,创作上害怕犯错,这才是最大的错。假设你用自己的最大可能去完成一个作品,成绩只有70分,没能达到90分,那也不是错,那就是你当时的100分,因为你不遗余力。所以,对错要看怎么比较。
无论是把进行时态或颠覆性的结果带入散文,动笔之前我们不知道是对是错,完成之后,即使错了也是对的,哪怕成品在技术上并不成熟。不怕受挫、不怕输、不怕错,这个有勇气的状态是对的。
周晓枫在年度盛典现场作分享演讲 金羊网记者 周巍/摄
叁
散文的世界辽阔,我的翅膀飞不到天空以外
羊城晚报:在写作的历程里为什么会选择散文作为主要的文体?
周晓枫:我上小学的时候,被老师表扬过作文;并且在整个青春期没什么值得骄傲的事儿,高考作文满分,算是我的巅峰时刻了。散文跟作文没有那么大的跨度,它不像小说或诗歌那样需要专业的技术和额外的天赋。散文跟语文衔接得比较近,我既懒惰,生活底子又薄,难以设想剧中人物有什么样的心态,又怎么去交谈,总之,做不到设身处地、以己度人。我写散文更顺手,真是感谢散文的收容——某种程度上说,不是我选择散文,是我也没本事选择别的。
另外,散文在较长时间相对保守,预留的拓展空间大。我至今从未感觉疲倦,散文的世界辽阔,我的翅膀飞不到天空以外。
羊城晚报:很多人都觉得一个好的小说家也写散文,但相比而言一个散文家可能不会写小说,您怎么看?
周晓枫:许多作家像海鸟一样,能够在天空、大地和海洋之间从容穿越,无论诗歌、散文、小说还是戏剧,他们无所不能。我不行,我像母鸡一样,老趴在一个窝里。除了少量童话,我主要创作散文,但我希望能把诗歌语言、小说结构、戏剧元素和哲学思考都带入散文之中。有些区域,我无能涉足,但在一个小房间里,我种植花草,弄个小鱼缸,把窗户打开让风进来,这就是我的大地、海洋和天空,就是在扩充我的有限世界。
羊城晚报:您之前说,散文家不是一个正式且名誉的头衔。
周晓枫:因为在我小时候,只有小说家、诗人,写散文就叫“写散文的”,很少听到什么散文家的说法。很少有人专门从事散文,只是顺手为之。后来有一帮人,不会别的,专写散文。我开始被称为“散文家”时,感觉特别奇怪,就像谈多了恋爱就叫恋爱家,写多了信叫书信家一样,所以戏言:“散文家不是一个正式且名誉的头衔”。其实我从童年就觉得作家的称号光芒万丈、高不可攀,有一天自己被称为“作家”,适应起来都有些吃力,甚至有轻微的不安和羞愧,觉得自己不配。后来年头多了,我也不怎么在意了,爱叫什么叫什么吧。
周涛的艺术散文,余秋雨的文化散文,他们的创作,无论是对文字批评还是对市场指导,都功不可没,让大家的注意力逐渐向散文领域转移,他们是“散文家”里的前辈。现在,我的同龄朋友们多成了“散文家”,叫来叫去,渐成习惯。姑且,把这算是对散文的尊重吧。其实,假设我们回望中国古代文学史,小说的传统反而比较弱,多数文人可能更像“散文家”。
羊城晚报:您怎么看待散文的变化?
周晓枫:新的尝试当然好,固定到僵化的表达是可怕的——在旧有笔画上不断加粗加重,都能把名字变到讣告上的黑体字。我对散文的变化,倒是既不怀着激进的讴歌热情,也没有强烈的抵抗情绪。是不是年头混多了带来的毛病?反正,我不知道,是由于体能的下降,还是理解力的扩大,反正我的心态更松弛。原来那点莫名的青春怒气,在我身上不能说烟消云散,但也较难积聚。我理解,每个人再努力也都有他的局限性,就像我再集中注意力,也无法看到自己脸上和后背的痣一样。
羊城晚报:您有没有遇到瓶颈,或者遇到一些局限是要突破的时候?
周晓枫:我没有漫长阶段的停滞,比如说好几年什么也写不出来,可能跟我本来产量偏低有关。不过,每个新作品都意味着新的瓶颈。写什么都得心应手,有时是天赐的好运,有时是因为你总用老套路来解决。
面对陌生的题材,探索陌生的方式,都意味着突破过去的限制,从瓶颈之中跻身过去。每每写作时,我都有担心和焦虑,或轻或重而已。
肆
不希望自己成为一个脾气比本事还大的人
羊城晚报:您做文字编辑,就像帮别人做嫁衣裳,别人的文字会影响您自身的写作吗?
周晓枫:阅读不佳的文字我会烦。编了一天语病参差却自以为是的烂稿子,我就像白天吃了三顿烂面条,回家自己也没心思做点心了,心绪和语感都被破坏了。但是做编辑也给我一个很大的警示,作家这个职业,在劳动过程中跟别人没有发生那么多磨合。他创造自己的世界,他是绝对的王,想让主人公恋爱就恋爱,想让主人公死就死——在这个唯我独尊的世界里,作家与他人的衔接少,互动小,甚至影响到他在实际生活中,变得对他人的顾惜和怜惜也减弱了。写作者不像生意人,他们每天你来我往地谈价格,总是考虑自己利益的同时,也必须去考虑别人的心愿。写作时间长,容易落下职业病,从捍卫个性演变为坦然的自私。
当我成为专业作家那天,就暗下决心,不希望自己成为一个脾气比本事还大的人,不希望成为一个坦然接受别人善意却从不想着给予回报的人。我希望自己能始终考虑他人感受。我尤其尊重和体谅编辑的辛苦和不易,因为我不仅换位思考过,我还曾经换位工作过,有过长达二十多年的编辑生涯。
羊城晚报:您用了不小的篇幅谈到作家和批评家之间的关系,您的作品可能有一些比较犀利的地方,您个人会重视批评家的意见吗?
周晓枫:我非常重视批评。我所看重的,并非批评家的资历和权力;对我来说,就算是一个完全不做这行的人,只要他有文字感觉,有说真话的勇气,能够说出蛇打七寸的话,他就是有效的批评家。一个职业批评家,即使名满天下,即使专业资格令人敬畏,假设他传达给我的只是敷衍的抬举——对我来说,这种批评也没有那么值得尊重。
批评的意见非常重要,我们需要借助他人的镜子来发现自己的毛病,不管批评意见是业余还是职业,不管是短暂还是持续跟进。我每完成一个草稿,都会发给眼光犀利、口舌刁毒的朋友们,让他们指出我盲区里的问题。纠正自己,我需要借助他人的法眼和法力。
羊城晚报:您去年开始写一些童话在期刊上发表,您的写作兴趣是否会随着题材的探索发生转向?
周晓枫:成年以后,很少有人继续接触童话。我做过八年的儿童文学编辑,别人停止阅读的时候,我的世界里还有许多老虎、狮子和会说话的苹果树,还有咒语、魔法和奇迹。我没有孩子,生活也算顺利,内心的天真和简单没有受过重创,这为我写作童话提供了心理上的准备。
我的第一个童话,写一个名叫小翅膀的善良精灵,每天的工作却是给孩子送去噩梦,写小翅膀如何帮助孩子,并且自己也从中获得成长。这是一个温暖而明亮的童话。去年夏天,我去长隆海洋王国体验生活,这个月刚完成我的第二个童话,是关于大鱼的故事,关于梦想、亲情、友谊和责任,同样是充满善意和温情。
我的童话和散文不一样。说到底,是不同的题材决定写作者不同的笔下温度——它在热带,我就在热带;它在南极,我就在南极。我不会放弃散文,童话也有可能继续尝试。
《有如候鸟》 新星出版社 2017年9月
致敬词
观音山杯·2018花地文学榜
年度散文
周晓枫《有如候鸟》
周晓枫强调自己的跨界,强调自己将戏剧、小说、诗歌甚至哲学的元素带入到写作之中,但她的散文给人印象更深的,似乎是她的博物学趣味及其“昆虫记”式的细腻观察。题为《禽兽》、《石头、剪子、布》的两组文字,眼光独到,比拟新奇,冷静直入的观察与富于想象力的修辞相得益彰,达到了动物描写的极致,也是这部散文集的高峰。
事实上,从第一篇《布偶猫》开始,到最后的《有如候鸟》,周晓枫对人性世界的刻画,往往也融入了她对动物世界的理解。以人类之眼观察动物世界,也以动物之眼观察人类世界,打通了人类世界与动物世界本就存在的隐秘通道。
周晓枫的文字是有力度的文字,远离了传统格调,远离了散文的所谓冲淡之境,但自有依凭,自成一格;她从相反的方向,拓展了散文的可能性,证明了散文永远是打开世界的一种有效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