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唐代“阅武堂”到广东省人民体育场

来源:金羊网 作者:孙海刚 发表时间:2018-04-14 09:24

现时广东省人民体育场,远处是珠江

现时广东省人民体育场,远处是珠江

广东省第十二次运动会体育场临时搭建的大会主席台

广东省第十二次运动会体育场临时搭建的大会主席台

广东省第十四次运动会女子4×100米比赛场景

广东省第十四次运动会女子4×100米比赛场景

 

□孙海刚

广东省人民体育场,位于东濠涌东侧,老广州人习惯称该地为“东较场”。从唐代开始直至清代民国,这里一直就是阅武场,是广东武科乡试以及军队操练、阅兵的地方。到了近现代,这里成为公共体育场,至今仍沿袭着公共体育的功能。

从唐代“阅武堂”至清代“东较场”

广东省人民体育场这方土地的历史用途,可上溯至唐代武则天时期。唐长安二年(702年),武则天“始设武举”,规定每年为天下武士举行一次考试以选拔武备人才。相传在今天广东省体育场这个地方设立了“阅武堂”,从此,广东武科乡试一直在此举行。同时,这里也是军队习武和阅兵的场所。

明代景泰五年(1454年),总督两广军务的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马昂对“阅武堂”进行扩建,设立了演武堂和演武场,功能不变。据《广东通志》记载,演武堂和演武场“为堂五间,高三丈有奇,深广如之,泊水厅三间、东西厢房各三间、四卫厅各三间”;在此地可“聘望可见数百里之远”。明代嘉靖年间,葡萄牙人克路士曾在广州停留,后在其所著的《中国志》中,对演武堂和演武场作了这样的记述:“此处可集合一支大军”。由此可见,演武堂和演武场应是一个建筑雄伟、场地开阔的处所。

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重修此地。据《驻粤八旗志》记载,演武堂变为演武厅,“厅五间,箭亭三间”。演武场改称“东较场”,“较”通“校”,又称校场、教场。当时东较场面积广大,长约1100余尺,宽近1300尺,包括了今天英雄广场、省人民体育场以及东西两侧的地块。

东较场作为清代广州驻军的操练和阅兵之地,每年驻扎省城的军队都要在此举行盛大的操演、阅兵仪式。当时东较场建有牌坊一座,上书“东较场”,位置在今较场西路与中山路交汇点,可惜该牌坊于1959年被拆除。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前,钦差大臣林则徐和两广总督邓廷桢等官员,还亲赴东较场检阅军队,备战抗英。

1901年,清廷宣布实行“新政”,下谕全国停止武科科举考试以及各地编练新军,东较场作为有1200年历史的广东武科考场的使命结束。

废除武科举后,一些有识之士呼吁,把东较场改造成为对国民进行尚武教育和军事体育训练的基地,以抵御外侮,重振国威。

东较场上举办中国最早的运动会

广东新军始建后,将东较场辟为练兵场。同时,为了适应编练新军的需要,广东陆军学堂、武备学堂、将弁学堂等各类军事教育机构也在东较场一带陆续设办。

这个时期,一些外国传教士在广东开办新式学堂,开设了西式体育课程,甚至还聘请外籍体育老师,将西方近代体育引入,并最终影响到整个社会。1906年1月10日,由两广学务处发起的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运动会——“广东省运动会”在东较场举行,时称“广东省大运动会”。

广东省运动会的比赛场地设置参照了1896年雅典奥运会(第一届夏季奥运会)运动场的式样,在场地中心用石灰划出一条长约300米的椭圆形跑道,然后用白绸布料将场地分隔和装饰,场内设有跳高、跳远两个沙坑,司令台(主席台)是用竹竿搭起的竹棚,非常简陋。

这次“广东省运动会”的比赛项目只设有负重竞走、二人三足走、徒手跳高、徒手跳远、持竿跳高等,参加人数不多,只有岭南学堂、南武学堂、时务学堂等17所学校的学生,但毕竟这是奥林匹克运动在广东的最早萌芽,富于历史意义。结果,岭南学堂夺得团体总分第一名,两广学务处给他们颁发了一面绣有双龙戏珠的得胜旗。之后,直至民国广东省立体育场的建成,广东省运动会共在东较场这简陋的运动场举办了4次,极大地促进了近代体育在广东的普及和发展。 

省长朱庆澜欲兴建公共运动场

民国以后,西方近代体育已成为广东体育的主流,时任广东省长朱庆澜为改善国民体质,大力推广公众体育,呼吁兴建公共运动场。

1916年,他进京请示大总统黎元洪,拟将东较场僻为永久性公共运动场,黎元洪表示支持,并批复道:“据广东省长朱庆澜呈提倡军国民教育拟设公共运动场,请拨用省城东郊校场地址并恳饬部立案,以垂久远……”让朱庆澜着手筹款修筑。

然而,由于东较场地块属于清朝旗产,而朱庆澜又于1917年离开了广东,运动场工程便遭搁浅。之后,东较场一度计划辟为广州第二公园。

1922年,时任广州市政厅长孙科为筹集军饷,将东较场划分成多个区块分别拍卖。此后,公共运动场的选址便没有了着落,连省运动会也没有了固定举办场地,先后借用过广东大学、中山大学等学校的运动场作会场。

 

1906年广东省第一次运动会在东较场举行

1906年广东省第一次运动会在东较场举行

东较场曾是政治风云激荡的舞台

这里要说一下的是,在上世纪20年代,东较场还一度成为人们聚焦的一个政治活动场地。

1924年1月,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点燃了大革命的熊熊烈火。当年6月,孙中山在东较场检阅军队的操练。

1925年6月,“省港大罢工”开始,邓中夏、陈延年、苏兆征、张太雷、鲍罗廷等经常来东较场进行宣传演讲。

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在这里举行北伐誓师大会及阅兵式,宣告北伐战争正式开始。

1927年12月11日凌晨,张太雷、叶挺、恽代英、叶剑英等领导士兵、工人和农民两万多人举行广州起义。起义军的第一战是攻占国民党广东省党部所在地(即广东咨议局阳址,今广州近代史博物馆),另由徐光英、叶镛率领中路军进攻东较场。

12月13日,广州起义失败,参加广州起义的工人队伍在东较场被屠杀,今天的广州起义烈士陵园和英雄广场,就是为纪念广州起义牺牲的烈士而建。

1  2  


编辑:木东
数字报

从唐代“阅武堂”到广东省人民体育场

金羊网  作者:孙海刚  2018-04-14

现时广东省人民体育场,远处是珠江

现时广东省人民体育场,远处是珠江

广东省第十二次运动会体育场临时搭建的大会主席台

广东省第十二次运动会体育场临时搭建的大会主席台

广东省第十四次运动会女子4×100米比赛场景

广东省第十四次运动会女子4×100米比赛场景

 

□孙海刚

广东省人民体育场,位于东濠涌东侧,老广州人习惯称该地为“东较场”。从唐代开始直至清代民国,这里一直就是阅武场,是广东武科乡试以及军队操练、阅兵的地方。到了近现代,这里成为公共体育场,至今仍沿袭着公共体育的功能。

从唐代“阅武堂”至清代“东较场”

广东省人民体育场这方土地的历史用途,可上溯至唐代武则天时期。唐长安二年(702年),武则天“始设武举”,规定每年为天下武士举行一次考试以选拔武备人才。相传在今天广东省体育场这个地方设立了“阅武堂”,从此,广东武科乡试一直在此举行。同时,这里也是军队习武和阅兵的场所。

明代景泰五年(1454年),总督两广军务的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马昂对“阅武堂”进行扩建,设立了演武堂和演武场,功能不变。据《广东通志》记载,演武堂和演武场“为堂五间,高三丈有奇,深广如之,泊水厅三间、东西厢房各三间、四卫厅各三间”;在此地可“聘望可见数百里之远”。明代嘉靖年间,葡萄牙人克路士曾在广州停留,后在其所著的《中国志》中,对演武堂和演武场作了这样的记述:“此处可集合一支大军”。由此可见,演武堂和演武场应是一个建筑雄伟、场地开阔的处所。

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重修此地。据《驻粤八旗志》记载,演武堂变为演武厅,“厅五间,箭亭三间”。演武场改称“东较场”,“较”通“校”,又称校场、教场。当时东较场面积广大,长约1100余尺,宽近1300尺,包括了今天英雄广场、省人民体育场以及东西两侧的地块。

东较场作为清代广州驻军的操练和阅兵之地,每年驻扎省城的军队都要在此举行盛大的操演、阅兵仪式。当时东较场建有牌坊一座,上书“东较场”,位置在今较场西路与中山路交汇点,可惜该牌坊于1959年被拆除。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前,钦差大臣林则徐和两广总督邓廷桢等官员,还亲赴东较场检阅军队,备战抗英。

1901年,清廷宣布实行“新政”,下谕全国停止武科科举考试以及各地编练新军,东较场作为有1200年历史的广东武科考场的使命结束。

废除武科举后,一些有识之士呼吁,把东较场改造成为对国民进行尚武教育和军事体育训练的基地,以抵御外侮,重振国威。

东较场上举办中国最早的运动会

广东新军始建后,将东较场辟为练兵场。同时,为了适应编练新军的需要,广东陆军学堂、武备学堂、将弁学堂等各类军事教育机构也在东较场一带陆续设办。

这个时期,一些外国传教士在广东开办新式学堂,开设了西式体育课程,甚至还聘请外籍体育老师,将西方近代体育引入,并最终影响到整个社会。1906年1月10日,由两广学务处发起的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运动会——“广东省运动会”在东较场举行,时称“广东省大运动会”。

广东省运动会的比赛场地设置参照了1896年雅典奥运会(第一届夏季奥运会)运动场的式样,在场地中心用石灰划出一条长约300米的椭圆形跑道,然后用白绸布料将场地分隔和装饰,场内设有跳高、跳远两个沙坑,司令台(主席台)是用竹竿搭起的竹棚,非常简陋。

这次“广东省运动会”的比赛项目只设有负重竞走、二人三足走、徒手跳高、徒手跳远、持竿跳高等,参加人数不多,只有岭南学堂、南武学堂、时务学堂等17所学校的学生,但毕竟这是奥林匹克运动在广东的最早萌芽,富于历史意义。结果,岭南学堂夺得团体总分第一名,两广学务处给他们颁发了一面绣有双龙戏珠的得胜旗。之后,直至民国广东省立体育场的建成,广东省运动会共在东较场这简陋的运动场举办了4次,极大地促进了近代体育在广东的普及和发展。 

省长朱庆澜欲兴建公共运动场

民国以后,西方近代体育已成为广东体育的主流,时任广东省长朱庆澜为改善国民体质,大力推广公众体育,呼吁兴建公共运动场。

1916年,他进京请示大总统黎元洪,拟将东较场僻为永久性公共运动场,黎元洪表示支持,并批复道:“据广东省长朱庆澜呈提倡军国民教育拟设公共运动场,请拨用省城东郊校场地址并恳饬部立案,以垂久远……”让朱庆澜着手筹款修筑。

然而,由于东较场地块属于清朝旗产,而朱庆澜又于1917年离开了广东,运动场工程便遭搁浅。之后,东较场一度计划辟为广州第二公园。

1922年,时任广州市政厅长孙科为筹集军饷,将东较场划分成多个区块分别拍卖。此后,公共运动场的选址便没有了着落,连省运动会也没有了固定举办场地,先后借用过广东大学、中山大学等学校的运动场作会场。

 

1906年广东省第一次运动会在东较场举行

1906年广东省第一次运动会在东较场举行

东较场曾是政治风云激荡的舞台

这里要说一下的是,在上世纪20年代,东较场还一度成为人们聚焦的一个政治活动场地。

1924年1月,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点燃了大革命的熊熊烈火。当年6月,孙中山在东较场检阅军队的操练。

1925年6月,“省港大罢工”开始,邓中夏、陈延年、苏兆征、张太雷、鲍罗廷等经常来东较场进行宣传演讲。

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在这里举行北伐誓师大会及阅兵式,宣告北伐战争正式开始。

1927年12月11日凌晨,张太雷、叶挺、恽代英、叶剑英等领导士兵、工人和农民两万多人举行广州起义。起义军的第一战是攻占国民党广东省党部所在地(即广东咨议局阳址,今广州近代史博物馆),另由徐光英、叶镛率领中路军进攻东较场。

12月13日,广州起义失败,参加广州起义的工人队伍在东较场被屠杀,今天的广州起义烈士陵园和英雄广场,就是为纪念广州起义牺牲的烈士而建。

1  2  


编辑:木东
新闻排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