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鸡毛寒食节
□晓悦
如今的人,知道寒食节这个日子的,已然不多。
哪怕听过的,多半也把寒食节与清明节混淆(古时寒食节一般在清明节前一二日)。可在古代,寒食节和清明节,可是两个不同的节日。甚至,习俗都是反过来的。
清明出新火。而寒食,则得禁火。没火,做不了饭,寒食节之名由此而来。
再严厉的禁令,也总有人顶风作案。要是有人生火了,怎么办?当然,古人做饭,多数都是柴火灶。生了火,烟囱就得冒烟,这自然就容易曝光。可要是偷着用小火,热点饭菜啥的,小打小闹,不见烟火,要辨别还真不容易。
古时对寒食节生火,禁令极为严厉。就连小火,都不允许。怎么辨别呢?衙门派人,挨家挨户查看。到了哪家,把准备好的鸡毛,往柴火灶的灶灰里一插,立见分晓。鸡毛完好无损,说明该户人家严守禁令;鸡毛焦了,则说明生火了。
这法子,是专门对付那些开小灶的。大摇大摆地生火做饭,估计还没人有这胆儿。但偷偷摸摸的,不乏其人。可只要灶里生过火,哪怕是小火,哪怕过了大半天,依旧有余温。用手查探,可能难以察觉;但一根鸡毛下去,立见分晓。
连鸡毛测试这种法子,都想得出来,可见古代对于寒食节的禁火,是极为重视的。寒食节,正值万物生长的开春时节。禁火是表示对大火星的崇拜,虽然带有迷信色彩,但在以农为本的古代,以禁火祈佑农事的顺利,这是不容许任何人忽视的。
《新论》记载:“隆冬不火食五日,虽有疾病缓急,犹不敢犯。”什么意思呢?古代的气温,比如今要低。寒食节正值开春之际,在北方地区,气候还是挺冷的。有些肠胃抱恙的人,连着吃冷食,难免要犯病。可就是这样,也不敢有违禁令。可见,这禁令严厉到何种程度了!
在古代,寒食节,处处鸡毛,家家冷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