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新时代 文化新传承】坚定文化自信,推进文化传播
【编者按】2017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开幕,习近平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报告共分十三个部分,其中第七部分“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明确提出,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
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特别推出“走进新时代文化新传承”系列评论,从“坚定文化自信”“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重视传播手段,讲好中国故事”“推动文艺创新”“加强文艺队伍建设”等不同角度,对党的十九大报告进行相关解读,以飨读者。
作者:由兴波
“坚持全民行动、干部带头,从家庭做起,从娃娃抓起。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加强中外人文交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高屋建瓴地指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几千年来中国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也是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对于这份沉甸甸的文化遗产,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并有效继承。这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当前,机遇与挑战并存,文化传播使命光荣、任务艰巨。文化传播,对于文化生态体系的建立,具有桥梁和纽带作用,能够使传统文化焕发生机并从精英层面走向普通大众。这些年,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等一系列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文化传播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主要包括学术型传播、普及型传播、商业型传播等。例如,国内多所高校设立了国学院、国学传播中心、国学班等,力求弘扬文化精粹,“国学热”有回归理性的趋势;不少优秀图书、电视节目等,在恰到好处的坚守与创新中,表现出可贵的文化担当。除此,一些商业集团的介入,为文化传播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障。诸如此类,值得肯定。
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缺乏专业性、系统性、持续性、协同性,文化传播工作在热闹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亟待补齐的短板。例如,一些工作人员政治觉悟、文化素养较低,传播内容可能有误;活动随意性较大,没有专门规划、统一方案,影响了传播效率;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象征意味大于实际内容,无法真正入脑入心;高校、民间团体、广播电视、网络媒体等,因所属部门不同、单位性质不同,如果各自为战,便容易造成资源浪费,使传播效果大打折扣。
有鉴于此,我们需要统筹规划,兼顾精英的文化研究与大众的文化需求。首先,提高工作人员的学术水平,加强文化传播的学理建构,并把学理研究主动转化为实践应用。其次,制定科学、统一的文化传播方案,用以指导实践,做到全面推广、规范管理。再次,保证传播时间的连续性、地点的普遍性、受众的广泛性,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最后,对各个传播机构进行综合评估,在分工明确、各有侧重的同时,促进部门协作,争取事半功倍。
具体工作中,一要积极发挥主流媒体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加大对优秀出版物和文化节目的扶持力度,将新闻媒体、出版机构、广播电视等打造成为讲导向、有文化的传播平台,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主力军。同时,依法监管、正确引导民间文化团体,充分调动其积极性、激发其创造力。二要适时开展传统文化公共播讲活动,将其纳入文化主管部门的工作考核。公共播讲具有受众面广、直截了当、易于接受等特点和优势,希望充分利用起来。三要在学校教育中加大传统文化课程比重,组织权威专家编写严谨、适用的教材,并鼓励相关的社会实践。另外,对传统节日习俗在去粗存精的同时融入当代元素,并对文学、影视、动漫等相关衍生品进行合理开发,也十分必要。
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意见》指出,到2025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基本形成,研究阐发、教育普及、保护传承、创新发展、传播交流等方面协同推进并取得重要成果。“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未来,我们需要坚定文化自信,以精准高效的文化传播,来促进中华文化与社会发展、现代文明相适应、相协调,助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作者由兴波系吉林大学文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