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写手互怼:洗稿的“门槛”不该这么低
日前,两位在自媒体写作圈颇有影响力的“大V”之间的互怼,成了2018年“开年第一撕”。目前,此事尚在争执中,还需法律专业人士的介入。但不论怎么说,外界都渴望这场争执不要再像之前类似的事情那样——最终不了了之,而是要讨一个公正的结果,让权益受损者能得到应有的补偿,也让舆论得到必要的慰藉。
如果类似事件总是得不到公正的判定,就会让坚持原创的写作者寒心,对真正钟情于文字的读者、尤其是年轻的读者,造成难以抹去的伤害。毕竟,知名写手的言行,深深影响着粉丝们的观点,一个好的榜样带来的合理引导,是不可或缺的。而圈子里荒唐而错误的风气,也会对其他写作者带来巨大伤害。
其实,网络写作抄袭、洗稿现象并不少见,相信大多数原创作者对此都深有同感。起初,自己的文字被别人窃取,还能用“自己写得好才会被人抄袭”之类的想法安慰自己,但抄袭、洗稿现象频频出现,加上维权困难的现实状况,会让人越发不满——但更多人只能表示无奈,甚至“默认”了抄袭、洗稿现象的存在,尤其是产量高的写作者们,并没有时间和精力去一一追查。
这些不良现象之所以频现,有个重要因素,就在于洗稿和抄袭的“门槛”太低了。其一,法律上的界定难,惩罚力度小。很多洗稿问题带来的争执,之所以不了了之,就因为洗稿行为非常隐蔽和“巧妙”,即使引入专业的法律分析,也很难认定其行为属性。而且,即使是认定为洗稿,这和一字不差地抄袭(尤其是全文抄袭现象),还是很不一样的,也不容易作出惩处。既然不涉及太多法律风险,就会让一些作者“肆无忌惮”了。
其二,自媒体写作,很大程度上不是个“拼脑力”的事情,而是要“拼体力”。一些自媒体大号坚持每日发布多篇原创文章,就是再有天分的写手,也很难保证时刻都有充沛的灵感和精力。再者,很多“爆款文”内容趋同,多为心灵鸡汤话题,这类作品的抄袭、洗稿现象最常见,甚至“互相抄袭和洗稿”成了很多人心照不宣的“潜规则”——如此一来,原创作者反而成了弱势群体了。
其三,写作平台的监管力度不大,反抄袭机制不够健全。尽管很多写作平台都有自己的原创保护办法,但仍不能根除抄袭和洗稿现象。比如,知乎有“维权骑士”机制,微信公众平台有“原创保护”机制,对那些全文抄袭者,轻则警告,重则封号处理,但如果抄袭者很“精明”,只是抄袭其中部分文字,就很难被平台发现,也就谈不上什么惩处了。
这种监管缺位的现象,不只在自媒体写作里常见,在网络文学平台上也很多。此前有多部知名网络小说被曝光,有抄袭或洗稿的问题。好在有关部门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采用了多种办法来打击抄袭现象。比如,2016年11月,国家版权局发布了《关于加强网络文学作品版权管理的通知》,对网文原创者的保护机制、网文服务商及平台等方面都做了明确规范,还特别要求建立网络文学作品版权监管“黑白名单”制度。
更重要的是,面对已经被破坏的写作风气,写作者本身要提高维权意识。须知,对抄袭和洗稿者的纵容,就是对自己合法权益的损害。塑造一个良好而纯净的写作环境,每个人都不该置身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