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怎样培养年轻人独立?

来源:金羊网 作者:程丹梅 发表时间:2018-01-22 13:31

□程丹梅

泰戈尔说过:“青春是没有经验和任性的。”

究竟年轻人该怎样,或者不该怎样,没有划一标准。我们常常对一个年轻人的评价是看他(她)是否成熟,而成熟的标志就是:懂事,有眼力见,会处理人际关系,并且已经有了一个可以看见的前途。

而德国人最注重培养年轻人的什么方面?我的所见所历得到的答案是:独立。独立思考,独立做事,独立生活——慢慢地剪断与父母牵连的脐带。若说第一次的剪断是从母腹分离的话,那么第二次则是意识上的独立,直至走出家门。

究竟德国人是怎样培养年轻人独立的呢?

A 从小做起,从小事做起

自己做主买衣服

12岁的克里尔和同学里昂、菲利普约好了,星期六去逛购物中心。他们没有具体的目标,每个人揣了100欧元。这是他们第一次自己做主购物。

克里尔的妈妈对克里尔说:你可以买一条裤子,要质量好的,样子你自己挑,自己决定,不用过多考虑。里昂的妈妈说:你一直要买一个酷的夹克,现在是个机会,你看什么就买什么,不用征求妈妈的意见。菲利普的妈妈说:100欧元是今天你买东西的钱,你尽可能在这个范围中买你需要的衣服。当然别忘了,这还包括你买零食或者冰淇淋的费用。

三个好朋友就这样出发了,他们在汉堡附近最大的购物商城里逛了一个下午,中间他们没打电话询问,父母们也没有去打扰他们。晚上回来时,他们都心满意足地带回来了他们买的东西。

自己做主买衣服,是这个年龄的普遍现象。和妈妈一起去商店买衣服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也告别了与妈妈商量买什么的时代,取而代之的是和朋友一起出门,按照自己对时装的审美来决定自己的穿着。如果班级里有谁还是妈妈给理发,穿妈妈织的衣服,那绝对是要被嘲笑的。

自己买衣服在几个方面给了孩子机会:一是,锻炼了孩子自己做决定的能力。孩子们有了独立做主的空间,不用再人云亦云地当听话的宝贝了。二,实现个人的愿望。每个孩子在塑造自己的形象上都有自己的标准和理想,听凭长辈买衣服,常常与自己的意愿大相径庭,又没法反对。三,学会理财。给孩子一定限度的钱,让他们自己支配、把握,是对他们的一个考验。属于自己的钱,往往是不会乱花的。四,快乐而不受约束。被父母放手的孩子像是一匹被解开了缰绳的马,可以自由驰骋了,那种快乐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在孩子自己买了衣服之后,父母突然觉得孩子们好像懂事了;而孩子呢,则觉得自己长了一大截儿。

离开父母过夜

不只是买衣服,孩子还互相到同学家过夜。学校从小学起就有“离开父母一夜”的尝试,不少学校在暑假前由老师安排,全班孩子在学校集体开Party,然后留在学校的体育馆里过夜。那是孩子第一次在陌生的地方过夜。去之前,孩子们会按老师条子上写的必备品,一样一样地准备妥当,不让父母插一手。如果哪个家长不放心孩子,送这送那像跟屁虫似的,这孩子绝对要被嘲笑。

自己动手做饭

小试独立还包括让孩子自己动手做饭。德国人说,家庭是孩子自然而然的烹饪学校。有一个叫里奥的15岁男孩子,他的母亲出差一个星期,里奥的爸爸建议:妈妈不在家的时候父子可以一起做饭,里奥欣然同意了。里奥圣诞节时得到过一本书叫《中学生简易烹饪》,是爸爸和妈妈专门送他的。书的内容很有条理,需要准备的材料也不复杂,并且图文并茂、简单易懂好操作。

15岁的男孩子能否做饭,这在德国不算是问题。由于越来越多的母亲工作,独自在家的孩子也越来越多。放手让孩子做饭,或者让孩子和家长一起烤蛋糕在德国很有传统,一首由德国儿童歌曲大师租科夫斯基创作的《在圣诞节的面包房》,就把德国孩子和爸爸妈妈一起做蛋糕的快乐描述得淋漓尽致:“在圣诞节的面包房,要做很多好吃的……黄油、面粉和牛奶,别忘了随时要品尝,现在需要加鸡蛋,请给我地方我要揉面……”

学会做饭在德国是孩子能否独立的一个标志。虽然不少孩子只会把买来的半成品冷冻比萨饼放进烤箱里,但也有一些4年级或者5年级的孩子已经能够按照食谱做出意大利面条。在德国是“母亲工作的孩子早当家”,或者“热爱生活的孩子早当家”。

  石荷州的6个高中生自驾游欧洲

出门旅行自己打点行装

此外,出门旅行时孩子自己打点行装也成了孩子自主的标志。好朋友卡特嘉有两个孩子,有一天她对我说她全家第二天就飞西班牙度假,但她的样子一点也不着急,好像什么都不用她来操心。“你不帮孩子装箱子?”“那是他们自己的事。菲利从来都自己打点,他9岁的弟弟也是。谁忘带了自己的东西那就只能怪自己,怨不得别人。下次就记住了!”听了这话,你是不是觉得那当妈的有毛病?不是,德国当妈的全这样,她们观点一致: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得从小做起,从小事上做起。

德国儿童与青少年心理学家和心理治疗专家温特豪夫在2017年5月16日的《南德报》 “学习”特刊上专门指出:今天很多年轻的成年人不独立的原因,主要是在儿童时期,父母将困难都给克服了。这样,孩子怎能知道困难是怎样的?

B 注重成长的实践

课外实习是初中必备项目

不管高级中学还是普通中学,德国都有课外实习这个项目,大多是安排在初中即将毕业时。

学生愿意选择到什么样的单位实习都可以,但学校不负责为你选择地点。这个项目从一开始你就得自己独立联系处理。德国人的工作安排计划性很强,往往头一年就计划准备下一年某月某日的工作,因此,实习也需要提前选定目标,联系安排。

这个过程包括:写简历,介绍最近学校大考的成绩、个人爱好、特殊技能等;写申请,说明你为什么会选择该公司,你实习的目的是什么,你将会做什么;发邮件,若联系的单位实习位置已满,收到拒绝的回复后,还需再发邮件另投他处。

课外实习对于学生的社交能力、独立工作能力、配合能力以及认识不同行业、为未来的职业作最初的设计都是不可缺的锻炼机会,也正因为德国学校在高中阶段开始重点专业课选择,所以,这个实习对不少中学生来说是选择今后发展方向的一个尝试,很多学生就是因为这样的实习,从而决定了未来职业的目标。

14岁的爱玲是汉堡郊区一所高级中学10年级的学生,她独立能力很强。她的妈妈说:“联系实习的事我啥心也没操,丫头自己申请到了舞蹈学校的实习岗位……下次她若得到了工作的位置,我估计我也不会大惊小怪的。”力欧是爱玲的同学,最初是要去房地产公司,他一心想了解为什么那是个赚大钱的买卖。申请寄去几天,人家回信说实习位置早已满员。于是他赶紧转向申请一家著名的钢琴行,他觉得很有把握,一来他在多次钢琴赛上获头奖,二来他家钢琴也来自那里。不想,又晚了。最后,一家在德国北方很有名的动物医院接受了他。

两个星期的实习,力欧不但和医生们一起出行去农场给牛马羊看病,亲眼看到医生在屠宰场检验肉类是否合格的场面,还体验了衣服和鞋子上都有牛粪猪屎臭味以及看过动物被宰割的场景后,好几天犯恶心不想再吃香肠的滋味。在不能上网和朋友聊天的夜晚,更学会了拿起画笔排遣孤独……

  康尼柳斯在南美洲做社会实践

让成长与责任、荣誉共存

与我家隔两幢房子处,住着一个叫法比亚的18岁青年。他是附近有名的少年足球比赛裁判。

他家搬到我们小街时,法比亚13岁,我家小子9岁。我家小子去找他一起玩,他总不在家。原来法比亚参加了足球俱乐部,是当地足球队的主力,而且同时还担当了少年足球队的裁判。哇!裁判,穿一身配着黑色护腿的黑色足球装,在足球场上说一不二的人,一个13岁的孩子。

对,一个13岁的孩子就能成为一场体育活动的负责人。这就是德国。差不多人人都参加俱乐部,人人爱参加体育活动。俱乐部制度给青少年提供了太多的可能和机会。可以说,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比德国拥有更多的俱乐部了。那些体育的、文化的、娱乐的俱乐部收费低廉,对于不同收入家庭的老人与孩子都有极大的吸引力。仅仅一个汉堡城,就拥有788个体育俱乐部,约50万名成员。在这些俱乐部里,大部分成员就是青少年。这成为他们学校之外的最大活动场所,同时,也对发育期孩子有劲无处使、有气无处撒是一个好的去处。路上,你看见放了学的孩子,手里往往会拎着一个运动包,他会直接就去自己所在的俱乐部踢球,或者参加田径训练。

而在体育俱乐部里,可能一个十几岁的孩子会管着很多成人,包括老人。这也是传统,是一种俱乐部文化的延伸。在德国人眼里,体育俱乐部文化是这个城市乃至国家的常青树。我知道的依泽开划船俱乐部,就有好几位十几岁的少年担任领导层职务。

像法比亚那样参加足球队的孩子太多了,最小年龄段的俱乐部球队队员平均5岁。关键是,俱乐部对于孩子来说,除了有趣好玩,还是一个可以培养集体团结合作精神的重要场所。法比亚从13岁到18岁高中毕业,做了5年我们小区的足球裁判,他大部分的业余时间都花在了足球训练和裁判上。当他从其他小孩子面前经过时,得到的是羡慕和尊敬的目光。

C 社会、媒体、学校都对孩子成长高度重视

从去年9月份开始,德国电视二台在每星期四的黄金时间播放电视连续剧《青春期》。讲述的是一个快乐家庭在孩子进入青春期后产生的变化。虽是幽默剧,但其中有不少关于孩子成长心理学的内容,赢得了很多观众。

不仅电视中有很多关于青少年的节目,近年来,报刊涉及此类内容的咨询和作品也比比皆是。最近几年,德国一些州的初中和高中毕业母语考试中,也有不少关于青少年学习独立的内容。而德国很多学校在举办活动时,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组织能力与服务能力,常常由高年级学生充当服务生。如家长会、教师会、圣诞节晚会、话剧晚会、朗读晚会等,服务生们穿梭着端盘子送水,甚至还给音乐会当DJ。那时候,学生们的样子和上课时简直判若两人,他们自信、成熟、周到、有责任感,像个真正的饭店服务生。

  登山不示弱的女孩子

D 让孩子走出去

什么时候是让年轻人开始独立的最佳时间?德国青少年专家温特豪夫认为:通常从15或者16岁开始,加强接触外界。

心理学家说,青少年,特别是青春期的孩子就是脚踩儿童和成人两只船。怎样理解年轻人,并支持他们的各种想法,德国人不仅在传统方式上,而且在教育学、心理学上都有自己的一套经验。其中最有效的一项是:走出去。

2015年的夏天,德国石荷州一所文理学校的6个高中二年级学生,自驾车从汉堡出发进行了一次没有家长陪同的欧洲旅行。他们的年龄是在17到18岁之间。他们的路线是:荷兰的阿姆斯特丹——法国里昂以及南方海滨——摩纳哥——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和威尼斯——奥地利的维也纳以及乡村——最后到达捷克的布拉格——从那里返回德国。这一路除了观光,他们还登山。他们不再是父母的小宝贝,不再听由父母安排旅行路线,不再享受饭店的好待遇,而是带了帐篷,自己采购做饭。这几个学校的高材生在出发之前还做了细致的分工:谁负责搜集所到之处的介绍,这包括历史的、自然的,以及必要参观的建筑等;谁负责采购早餐的麦片和坚果或者晚餐的火腿香肠;谁负责带帐篷,谁负责带帐篷地的炊具,谁负责财务,甚至到什么地点需要打扫面包车等等都计划好了。这群年轻人是那么井井有条,以至于他们回来之后,被借车的同学马库斯的母亲看到面包车保持得那么整洁,大赞这伙年轻人。而曾在孩子们出发前窃窃私语过的父母们,也由好奇、担心变成了自豪。

走出去,还包括在上学期间当交换生出国一年或半年。据统计,今年德国有17000名中学生参加了到国外的交流项目;而中学毕业后上大学前出国做一年义工或社会实践,也一直是德国的传统项目。

去年6月,在汉堡Ida-Ehre中学的一个大厅里,曾有一个“国外交流展览会”吸引了络绎不绝的德国年轻人以及他们的父母。我看到每个展柜上都摆有小册子,其中有介绍学习期间到美国、加拿大和英国做交换学生的,有到新西兰和澳大利亚打工兼旅行的,甚至还有到中国南方做英语助教的。最受欢迎的柜台是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的,家长们都带着儿女去询问一边打工一边旅行的可行性。我在一个介绍上看到了这样一段话:“一个新的学校,一个新的家庭,一个新的朋友圈——一个中学生的交流交换完全不同于一次旅游。这是在一个新世界里、新生活里和另一种文化中的洗礼。用几个月或者一年来度过不同于在家的生活。当回来的时候,你将会更成熟、自主和有自己看世界的眼光。”

对于走出去,青少年心理学家是持赞成意见的。温特豪夫说,父母该跟孩子交谈,问他们中学毕业后有何打算,最好是开始工作阶段或者上大学时马上从“妈妈的宾馆”搬出去。他还说:“重要的心理成长发育只有通过解决问题和艰难的经历才见成效。我的心理诊所最好的经验证明:年轻人在中学毕业后出去一年打工或者工作,最理想的是参加去国外的项目,这将会使他们的心理发育和成长有非常惊奇的进步。因为他们很清楚自己的目标,并且知道该怎么继续下去,他们自己掌握命运——即便这条路很不好走,也可能开始看上去很曲折。”

19岁的康尼柳斯刚从南美洲回来,我在石荷州一个当地的通讯上看到了他介绍自己在南美洲做社会实践的经历,他和当地的孩子们一起活动,为他们做饭,建立游戏场所,与他们一起做体育活动等等。康尼柳斯的母亲,一位骨科大夫这样形容:走前还像个孩子,回来后就像个大人了。

前面提到的那几位自驾游的石荷州小伙子,在高中毕业后都出国了一年。他们的母亲一致的观点是:走出去让年轻人得到了锻炼。

(图片仅作本文配图,不经作者同意,不得转发)

编辑:邱邱
数字报

德国怎样培养年轻人独立?

金羊网  作者:程丹梅  2018-01-22

□程丹梅

泰戈尔说过:“青春是没有经验和任性的。”

究竟年轻人该怎样,或者不该怎样,没有划一标准。我们常常对一个年轻人的评价是看他(她)是否成熟,而成熟的标志就是:懂事,有眼力见,会处理人际关系,并且已经有了一个可以看见的前途。

而德国人最注重培养年轻人的什么方面?我的所见所历得到的答案是:独立。独立思考,独立做事,独立生活——慢慢地剪断与父母牵连的脐带。若说第一次的剪断是从母腹分离的话,那么第二次则是意识上的独立,直至走出家门。

究竟德国人是怎样培养年轻人独立的呢?

A 从小做起,从小事做起

自己做主买衣服

12岁的克里尔和同学里昂、菲利普约好了,星期六去逛购物中心。他们没有具体的目标,每个人揣了100欧元。这是他们第一次自己做主购物。

克里尔的妈妈对克里尔说:你可以买一条裤子,要质量好的,样子你自己挑,自己决定,不用过多考虑。里昂的妈妈说:你一直要买一个酷的夹克,现在是个机会,你看什么就买什么,不用征求妈妈的意见。菲利普的妈妈说:100欧元是今天你买东西的钱,你尽可能在这个范围中买你需要的衣服。当然别忘了,这还包括你买零食或者冰淇淋的费用。

三个好朋友就这样出发了,他们在汉堡附近最大的购物商城里逛了一个下午,中间他们没打电话询问,父母们也没有去打扰他们。晚上回来时,他们都心满意足地带回来了他们买的东西。

自己做主买衣服,是这个年龄的普遍现象。和妈妈一起去商店买衣服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也告别了与妈妈商量买什么的时代,取而代之的是和朋友一起出门,按照自己对时装的审美来决定自己的穿着。如果班级里有谁还是妈妈给理发,穿妈妈织的衣服,那绝对是要被嘲笑的。

自己买衣服在几个方面给了孩子机会:一是,锻炼了孩子自己做决定的能力。孩子们有了独立做主的空间,不用再人云亦云地当听话的宝贝了。二,实现个人的愿望。每个孩子在塑造自己的形象上都有自己的标准和理想,听凭长辈买衣服,常常与自己的意愿大相径庭,又没法反对。三,学会理财。给孩子一定限度的钱,让他们自己支配、把握,是对他们的一个考验。属于自己的钱,往往是不会乱花的。四,快乐而不受约束。被父母放手的孩子像是一匹被解开了缰绳的马,可以自由驰骋了,那种快乐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在孩子自己买了衣服之后,父母突然觉得孩子们好像懂事了;而孩子呢,则觉得自己长了一大截儿。

离开父母过夜

不只是买衣服,孩子还互相到同学家过夜。学校从小学起就有“离开父母一夜”的尝试,不少学校在暑假前由老师安排,全班孩子在学校集体开Party,然后留在学校的体育馆里过夜。那是孩子第一次在陌生的地方过夜。去之前,孩子们会按老师条子上写的必备品,一样一样地准备妥当,不让父母插一手。如果哪个家长不放心孩子,送这送那像跟屁虫似的,这孩子绝对要被嘲笑。

自己动手做饭

小试独立还包括让孩子自己动手做饭。德国人说,家庭是孩子自然而然的烹饪学校。有一个叫里奥的15岁男孩子,他的母亲出差一个星期,里奥的爸爸建议:妈妈不在家的时候父子可以一起做饭,里奥欣然同意了。里奥圣诞节时得到过一本书叫《中学生简易烹饪》,是爸爸和妈妈专门送他的。书的内容很有条理,需要准备的材料也不复杂,并且图文并茂、简单易懂好操作。

15岁的男孩子能否做饭,这在德国不算是问题。由于越来越多的母亲工作,独自在家的孩子也越来越多。放手让孩子做饭,或者让孩子和家长一起烤蛋糕在德国很有传统,一首由德国儿童歌曲大师租科夫斯基创作的《在圣诞节的面包房》,就把德国孩子和爸爸妈妈一起做蛋糕的快乐描述得淋漓尽致:“在圣诞节的面包房,要做很多好吃的……黄油、面粉和牛奶,别忘了随时要品尝,现在需要加鸡蛋,请给我地方我要揉面……”

学会做饭在德国是孩子能否独立的一个标志。虽然不少孩子只会把买来的半成品冷冻比萨饼放进烤箱里,但也有一些4年级或者5年级的孩子已经能够按照食谱做出意大利面条。在德国是“母亲工作的孩子早当家”,或者“热爱生活的孩子早当家”。

  石荷州的6个高中生自驾游欧洲

出门旅行自己打点行装

此外,出门旅行时孩子自己打点行装也成了孩子自主的标志。好朋友卡特嘉有两个孩子,有一天她对我说她全家第二天就飞西班牙度假,但她的样子一点也不着急,好像什么都不用她来操心。“你不帮孩子装箱子?”“那是他们自己的事。菲利从来都自己打点,他9岁的弟弟也是。谁忘带了自己的东西那就只能怪自己,怨不得别人。下次就记住了!”听了这话,你是不是觉得那当妈的有毛病?不是,德国当妈的全这样,她们观点一致: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得从小做起,从小事上做起。

德国儿童与青少年心理学家和心理治疗专家温特豪夫在2017年5月16日的《南德报》 “学习”特刊上专门指出:今天很多年轻的成年人不独立的原因,主要是在儿童时期,父母将困难都给克服了。这样,孩子怎能知道困难是怎样的?

B 注重成长的实践

课外实习是初中必备项目

不管高级中学还是普通中学,德国都有课外实习这个项目,大多是安排在初中即将毕业时。

学生愿意选择到什么样的单位实习都可以,但学校不负责为你选择地点。这个项目从一开始你就得自己独立联系处理。德国人的工作安排计划性很强,往往头一年就计划准备下一年某月某日的工作,因此,实习也需要提前选定目标,联系安排。

这个过程包括:写简历,介绍最近学校大考的成绩、个人爱好、特殊技能等;写申请,说明你为什么会选择该公司,你实习的目的是什么,你将会做什么;发邮件,若联系的单位实习位置已满,收到拒绝的回复后,还需再发邮件另投他处。

课外实习对于学生的社交能力、独立工作能力、配合能力以及认识不同行业、为未来的职业作最初的设计都是不可缺的锻炼机会,也正因为德国学校在高中阶段开始重点专业课选择,所以,这个实习对不少中学生来说是选择今后发展方向的一个尝试,很多学生就是因为这样的实习,从而决定了未来职业的目标。

14岁的爱玲是汉堡郊区一所高级中学10年级的学生,她独立能力很强。她的妈妈说:“联系实习的事我啥心也没操,丫头自己申请到了舞蹈学校的实习岗位……下次她若得到了工作的位置,我估计我也不会大惊小怪的。”力欧是爱玲的同学,最初是要去房地产公司,他一心想了解为什么那是个赚大钱的买卖。申请寄去几天,人家回信说实习位置早已满员。于是他赶紧转向申请一家著名的钢琴行,他觉得很有把握,一来他在多次钢琴赛上获头奖,二来他家钢琴也来自那里。不想,又晚了。最后,一家在德国北方很有名的动物医院接受了他。

两个星期的实习,力欧不但和医生们一起出行去农场给牛马羊看病,亲眼看到医生在屠宰场检验肉类是否合格的场面,还体验了衣服和鞋子上都有牛粪猪屎臭味以及看过动物被宰割的场景后,好几天犯恶心不想再吃香肠的滋味。在不能上网和朋友聊天的夜晚,更学会了拿起画笔排遣孤独……

  康尼柳斯在南美洲做社会实践

让成长与责任、荣誉共存

与我家隔两幢房子处,住着一个叫法比亚的18岁青年。他是附近有名的少年足球比赛裁判。

他家搬到我们小街时,法比亚13岁,我家小子9岁。我家小子去找他一起玩,他总不在家。原来法比亚参加了足球俱乐部,是当地足球队的主力,而且同时还担当了少年足球队的裁判。哇!裁判,穿一身配着黑色护腿的黑色足球装,在足球场上说一不二的人,一个13岁的孩子。

对,一个13岁的孩子就能成为一场体育活动的负责人。这就是德国。差不多人人都参加俱乐部,人人爱参加体育活动。俱乐部制度给青少年提供了太多的可能和机会。可以说,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比德国拥有更多的俱乐部了。那些体育的、文化的、娱乐的俱乐部收费低廉,对于不同收入家庭的老人与孩子都有极大的吸引力。仅仅一个汉堡城,就拥有788个体育俱乐部,约50万名成员。在这些俱乐部里,大部分成员就是青少年。这成为他们学校之外的最大活动场所,同时,也对发育期孩子有劲无处使、有气无处撒是一个好的去处。路上,你看见放了学的孩子,手里往往会拎着一个运动包,他会直接就去自己所在的俱乐部踢球,或者参加田径训练。

而在体育俱乐部里,可能一个十几岁的孩子会管着很多成人,包括老人。这也是传统,是一种俱乐部文化的延伸。在德国人眼里,体育俱乐部文化是这个城市乃至国家的常青树。我知道的依泽开划船俱乐部,就有好几位十几岁的少年担任领导层职务。

像法比亚那样参加足球队的孩子太多了,最小年龄段的俱乐部球队队员平均5岁。关键是,俱乐部对于孩子来说,除了有趣好玩,还是一个可以培养集体团结合作精神的重要场所。法比亚从13岁到18岁高中毕业,做了5年我们小区的足球裁判,他大部分的业余时间都花在了足球训练和裁判上。当他从其他小孩子面前经过时,得到的是羡慕和尊敬的目光。

C 社会、媒体、学校都对孩子成长高度重视

从去年9月份开始,德国电视二台在每星期四的黄金时间播放电视连续剧《青春期》。讲述的是一个快乐家庭在孩子进入青春期后产生的变化。虽是幽默剧,但其中有不少关于孩子成长心理学的内容,赢得了很多观众。

不仅电视中有很多关于青少年的节目,近年来,报刊涉及此类内容的咨询和作品也比比皆是。最近几年,德国一些州的初中和高中毕业母语考试中,也有不少关于青少年学习独立的内容。而德国很多学校在举办活动时,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组织能力与服务能力,常常由高年级学生充当服务生。如家长会、教师会、圣诞节晚会、话剧晚会、朗读晚会等,服务生们穿梭着端盘子送水,甚至还给音乐会当DJ。那时候,学生们的样子和上课时简直判若两人,他们自信、成熟、周到、有责任感,像个真正的饭店服务生。

  登山不示弱的女孩子

D 让孩子走出去

什么时候是让年轻人开始独立的最佳时间?德国青少年专家温特豪夫认为:通常从15或者16岁开始,加强接触外界。

心理学家说,青少年,特别是青春期的孩子就是脚踩儿童和成人两只船。怎样理解年轻人,并支持他们的各种想法,德国人不仅在传统方式上,而且在教育学、心理学上都有自己的一套经验。其中最有效的一项是:走出去。

2015年的夏天,德国石荷州一所文理学校的6个高中二年级学生,自驾车从汉堡出发进行了一次没有家长陪同的欧洲旅行。他们的年龄是在17到18岁之间。他们的路线是:荷兰的阿姆斯特丹——法国里昂以及南方海滨——摩纳哥——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和威尼斯——奥地利的维也纳以及乡村——最后到达捷克的布拉格——从那里返回德国。这一路除了观光,他们还登山。他们不再是父母的小宝贝,不再听由父母安排旅行路线,不再享受饭店的好待遇,而是带了帐篷,自己采购做饭。这几个学校的高材生在出发之前还做了细致的分工:谁负责搜集所到之处的介绍,这包括历史的、自然的,以及必要参观的建筑等;谁负责采购早餐的麦片和坚果或者晚餐的火腿香肠;谁负责带帐篷,谁负责带帐篷地的炊具,谁负责财务,甚至到什么地点需要打扫面包车等等都计划好了。这群年轻人是那么井井有条,以至于他们回来之后,被借车的同学马库斯的母亲看到面包车保持得那么整洁,大赞这伙年轻人。而曾在孩子们出发前窃窃私语过的父母们,也由好奇、担心变成了自豪。

走出去,还包括在上学期间当交换生出国一年或半年。据统计,今年德国有17000名中学生参加了到国外的交流项目;而中学毕业后上大学前出国做一年义工或社会实践,也一直是德国的传统项目。

去年6月,在汉堡Ida-Ehre中学的一个大厅里,曾有一个“国外交流展览会”吸引了络绎不绝的德国年轻人以及他们的父母。我看到每个展柜上都摆有小册子,其中有介绍学习期间到美国、加拿大和英国做交换学生的,有到新西兰和澳大利亚打工兼旅行的,甚至还有到中国南方做英语助教的。最受欢迎的柜台是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的,家长们都带着儿女去询问一边打工一边旅行的可行性。我在一个介绍上看到了这样一段话:“一个新的学校,一个新的家庭,一个新的朋友圈——一个中学生的交流交换完全不同于一次旅游。这是在一个新世界里、新生活里和另一种文化中的洗礼。用几个月或者一年来度过不同于在家的生活。当回来的时候,你将会更成熟、自主和有自己看世界的眼光。”

对于走出去,青少年心理学家是持赞成意见的。温特豪夫说,父母该跟孩子交谈,问他们中学毕业后有何打算,最好是开始工作阶段或者上大学时马上从“妈妈的宾馆”搬出去。他还说:“重要的心理成长发育只有通过解决问题和艰难的经历才见成效。我的心理诊所最好的经验证明:年轻人在中学毕业后出去一年打工或者工作,最理想的是参加去国外的项目,这将会使他们的心理发育和成长有非常惊奇的进步。因为他们很清楚自己的目标,并且知道该怎么继续下去,他们自己掌握命运——即便这条路很不好走,也可能开始看上去很曲折。”

19岁的康尼柳斯刚从南美洲回来,我在石荷州一个当地的通讯上看到了他介绍自己在南美洲做社会实践的经历,他和当地的孩子们一起活动,为他们做饭,建立游戏场所,与他们一起做体育活动等等。康尼柳斯的母亲,一位骨科大夫这样形容:走前还像个孩子,回来后就像个大人了。

前面提到的那几位自驾游的石荷州小伙子,在高中毕业后都出国了一年。他们的母亲一致的观点是:走出去让年轻人得到了锻炼。

(图片仅作本文配图,不经作者同意,不得转发)

编辑:邱邱
新闻排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