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域高原唱起“幸福的歌”
原标题:雪域高原唱起“幸福的歌”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雪域高原唱起“幸福的歌”
——西藏五个贫困县区率先脱贫摘帽纪实
光明日报记者 尕玛多吉
西藏日前宣告,拉萨市城关区、日喀则市亚东县、山南市乃东区、林芝市巴宜区、昌都市卡诺区5个贫困县(区)脱贫,贫困发生率均下降至3%以下,在自治区率先实现脱贫摘帽。
作为全国唯一一个省级集中连片贫困地区,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成功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实际的扶贫开发新路子,为实现2020年与全国一道步入小康,迈出了坚实步伐。
把贫困户扶上“产业骏马”
对山南市乃东区泽当镇70多名失地农民和贫困残疾人而言,民族哗叽手工编织专业合作社有节奏的织机声就像一支支幸福的歌。41岁的格桑旺堆通过勤奋学习纺织技术,不仅拥有了一份稳定的收入,2017年还获得了自治区级工艺美术大师称号。他说:“现在我对生活信心更足了。”从几年前的贫困户,到生活越过越好,“泽帖”这门传承千年的民族手工艺彻底改变了格桑旺堆的人生。
山南市是藏民族文化的“摇篮”,历史上这里盛产一种服饰面料——“泽帖”。为拯救这项濒临失传的传统技艺,2008年,在政府的支持下,当地成立了手工编织合作社,民族优秀文化也成了当地农牧民脱贫致富的有效载体。
“政府部门多措并举壮大特色产业,再把贫困农牧民扶上产业脱贫的‘骏马’送一程。”西藏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常务副主席、脱贫攻坚指挥部总指挥长罗布顿珠说,近年来,西藏加快推进产业扶贫,全区筛选出白朗县蔬菜、南木林县人工种草等十大优秀扶贫产业,以小产业起步增收、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致富。截至2017年9月底,全区累计投入各类财政涉农资金200多亿元,产业扶贫专项资金100亿元,开工建设项目1515个,直接带动9.2万人脱贫。
发展特色农牧民合作社,是西藏产业扶贫的重要形式。目前,乃东区民族哗叽手工编织专业合作社拥有固定资产2160万元,“泽帖”还被列为西藏非遗保护项目,2015年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在专业合作社工作,不仅能学到一门手艺,而且每个月还有3000多元的收入。”格桑旺堆告诉记者。
贫困群众吃上“生态饭”
“山上的树多了,环境好了,我们也富起来了。”成天与树木打交道的林芝市巴宜区巴结村村民巴桑次仁性格豪爽,右手臂上还戴着一个“护林员”的红袖章。
巴桑次仁最早以伐木为业,但2005年起根据国家和自治区的有关规定,巴桑次仁和村民们开始放下斧子,从砍伐者变成了护林员。从2006年起至今,林芝地区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护面积从最初的389万亩增加到现在的4462万亩,累计兑现管护费近10亿元。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林芝市巴宜区坚持新发展理念,牢牢守住生态环境保护“红线”,吸纳贫困群众参与生态保护,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有效解决了贫困问题。
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西藏自治区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陆华东表示,接下来要继续用好国家生态补偿政策,增加生态补偿岗位,并把新增岗位集中用于深度贫困地区。
“越来越多的贫困群众吃上了‘生态饭’,群众成了保护森林资源和野生动物的主力军。”拉萨市墨竹工卡县林业局局长唐耀军说,仅日多乡166名护林员中,就有88名建档立卡贫困户,生态效益补偿基金项目的资金全部用于管护人员的工资。
把家安在“幸福的地方”
“政府为我们考虑得很周到,不仅建造了新房子,还帮我们配备了基本的家具……”谈起崭新的生活,42岁的次仁巴珠笑着说。在拉萨市城关区恩惠苑小区,和次仁巴珠一样,从山沟里搬进来的贫困群众有300户之多。
自搬迁进新居后,在各项优惠政策支持下,村民们主动学知识、练技术,自己开商店、跑运输、做生意。村民德吉白珍说:“日子慢慢过得和城里人一样了。”
西藏自治区扶贫办主任尹分水说,向城镇聚集和向生产资料富裕、基础设施相对完善地区聚集,是西藏易地扶贫搬迁的主要内容。同时,西藏通过项目、产业、安居、搬迁、就业、技能、援藏以及驻村扶持等手段,解决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
据统计,截至2017年10月,西藏全区2016年安排的329个安置点已全部开工建设,竣工322个,7万多名贫困群众搬入新居。今后两年,西藏还将有20多万百姓搬进新居,把家安在“幸福的地方”。
走在西藏各地,条条柏油路哈达般盘绕山间河谷,幢幢特色民居错落青山绿水间,“小康电”照亮村庄,“安全水”入户,“断头路”打通,贫困群众出行难、发展难、商品流通难得到有效缓解。
日喀则市谢通门县委书记边巴扎西感慨地说:“扶贫开发的针对性、实效性越来越强,在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路上,我们有信心绝不让每一位困难群众掉队。”
《光明日报》( 2018年01月19日 0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