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个重点项目助推“丝绸之路青海道”文化交流传播
图为青海土族盘绣。 罗云鹏 摄
中新网西宁1月15日电 (记者罗云鹏)15日,记者从青海省文化和新闻出版厅获悉,根据《青海省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带发展规划及行动计划(2018-2025)》(下称《规划》),将实施23个重点项目,助推“丝绸之路青海道”文化交流传播。
青海是古丝绸之路南线重要通道,历史上称之为丝绸之路“青海道”,当丝绸之路北、中道因战争而中断时“青海道”发挥了重要贡献,此间沿线分布有大量文化遗址,出土了很多汉、唐至明、清的珍贵文物。青海都兰发现的东罗马金币、波斯萨珊朝银币、粟特银器和大量品种众多的中外丝织品,洋溢着浓郁的异域色彩,对研究中西方交流史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图为被誉为世界第一舞剧的爱尔兰踢踏舞剧《大河之舞》在青海大剧院上演剧照。 罗云鹏 摄
据了解,该《规划》是青海省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指导未来一个时期青海文化产业发展工作的行动指南。
《规划》要求,要以“一核引领,两区联动,五带辐射”为产业空间布局。“一核引领”是指立足西宁市省会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地位,积极探索文化产业发展新模式、新业态,全力打造多元融汇的城市文化品牌,成为青海文化产业发展的高点与核心;“两区联动”是指打造河湟文化产业集聚区和昆仑文化产业培育发展区,成为青海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带的重要引擎与支撑;“五带辐射”是指以西宁为中心,四周放射性延伸各州,通过不同主题文化产业带的建设发展,带动各地区向周边省际和丝绸之路沿线拓展,共同促进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带的转型升级和跨越式发展。
图为首台“花儿”风情歌舞剧《阿哥的白牡丹》在西宁上演剧照。 罗云鹏 摄
《规划》表示,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丝路精神为指引,紧紧围绕青海古代丝绸之路南道和唐蕃古道路线的现代沿线节点城市和地区,依托极为丰富和极具特色的民族和生态文化资源,发挥民族和谐共融的优势,着力推动政策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融合创新,催生新工艺、新业态、新产品。
 
 37afdb01-1f2d-462e-ab21-941dce8e8e55.jpg) 
 d29dce0e-f990-420a-ab47-6a48772edd07.png) 
 6fca286d-6d61-4650-9dfa-37e106477903.jpg) 
  
 2a2450fc-a57b-43b9-ad22-637fc1daee62.jpg) 
 
dfa6990d-fcad-43a8-a87a-941536b72782.jpg) 
 
c9ddb7e8-e194-486f-af39-4ac34cf5b5f9.jpg) 
 
5f281fcd-3bf9-46ec-948a-bcdbc8e4ca1f.jpg) 
 
4fa22fee-aaa0-4a4e-a38d-40c4b5d8b56d.jpg) 
 
7b1fb3e1-a056-4f62-9815-905f32dfacab.jpg) 
 
2cb16e35-f97f-48f4-a436-b373d40449f4.jpg) 
 
031da51e-eab8-474b-9321-5ba3b890872b.jpg) 
 
 
						82a45120-0dc4-42bc-9b14-125dbbe37575.png) 
 
				 	7b599081-d40b-4b6d-b51c-3ee92afc15ce_watermark.png) 
 
				 	8827005e-1dad-42da-a468-9244601f9070.jpg) 
 
				 	3e46049e-8d9d-4256-8e3b-cb2bc77bf100.jpg) 
 
				 	304c0eeb-f100-4b2e-af7e-3699fe66aae5.png) 
 
				 	ffce7f5b-8b91-4d98-a5a8-84eb4f1a2c4f.jpg) 
 
				 	732b692d-4f2c-48d7-8342-e5a8c0e74056.jpg) 
 
				 	41c541b9-c350-4f50-b406-a674aac1d9f0.jpg) 
 
				 	b55b367f-e304-4623-8958-3920cd951bd6.png) 
 
				 	7fec6da1-497e-407a-ada6-202a35920845.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