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子情怀熔铸真挚文章

来源:金羊网 作者:林 岗 发表时间:2018-01-14 18:57

□林 岗

我是因为自己的书稿才认识岑桑的。大约四年前我一时起兴,写了本探讨秦征南越的小书。稿子辗转递到广东人民出版社“岭南文库”编辑室,几个月后编辑小谢拿着稿子和一封信来找我。说书可以出,我们的主编岑桑写了几条意见。她还补充道,他可是我们八十七岁的老领导。看着苍劲曲折的笔迹,足足写满了三分之二张纸。我心生感动,这是我头一次接到这么仔细认真的主编意见,而且出自一位伏枥老骥般的前辈之手。虽然素未谋面,此前也没有读过他的书,但却使我心生好奇。这是一位什么样的人?他提的一条意见说,我既然探讨秦征南越,那秦始皇为什么要征南越,总是要说一说原因吧。他的意见十分合理,可我却忽略了,这提醒十分及时。岑桑对岭南地域文化的偏爱和熟悉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后来又从图书馆借来了他的成名作《当你还是一朵花》、“当代岭南文化名家”的《岑桑卷》、《岑桑散文选》,还有他手订的《岑桑自选集》。这些书和他近七十年的编辑和笔墨生涯写的三百万字相比,仅仅是不多的一部分,读过之后有些感想——

初心:激情、纯粹和坚持

在中国现代史上,有整整一代人是很特别的。他们身上的青春激情至老而不衰,品格单纯如同白纸,一望而知。站在今天的认知,未尝不可以说这一代人显得初心“幼稚”。但也正是这“幼稚”帮助他们渡过了建国后多场政治风雨,也使得他们在经济大潮汹涌价值观浑浊的时代一尘不染。不是说要不忘初心吗?“不忘”意味着要提醒,意味着要耳提面命。这一代人根本不需要耳提,不需要面命,他们本身就是那个“初心”。无论已是怎样的十指嶙峋,无论多少道皱纹上了眉梢,只要一息尚存,他们心里装的就是国家,他们手里做的就是工作。我觉得,没有比“赤子情怀”一词形容刻画这一代人精神内核的本色来得更加准确的了。这一代人如今的岁数,大致相当于我这个50后的父辈年纪。他们生于新文化运动之后到三十年代前,年少多难,风华正茂的学生时期又适逢抗战救国。五四的激情和进步思潮透过文学、舆论宣传进入他们成长时期的精神世界,而匹夫有责的抗战救国进一步塑造了他们共赴国难的民族意识。五四新思潮的价值观和抗战的淬炼共同塑造了这一代人的人生观和品格。追根溯源,这一代人的激情、纯粹和始终如一的坚持都可以在五四和抗战这两大历史事件里找到其“原型”。这一代人最吸引我的,不是他们的激情,甚至也不是他们的才华和功业,而是他们的单纯和因单纯而在政治风浪面前的坦然,还有在浑浊之世的无染。如果需要向某一个世代的前辈致敬,我愿意选择向这一个世代的前辈致敬,他们对我来说高山仰止。

毫无疑问,岑桑就是这一代人里极其出色的一位。他的文学活动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四十年代初,那时因为日军先在大鹏湾登陆,而后广州沦陷。他从香港辗转流离到其时的设在后方韶关的名校“志锐中学”读书,不过是十五六岁的中学生。他填了一首歌的歌词,取名《更夫曲》。歌词如下:“更夫啊请告我那/时序迁流的预兆吧/啊 岁月将会交织/什么欢乐的信息/何时何日得高唱/那庄严嘹亮的乐章/更夫啊请告我那/时序迁流的预兆吧”。在无论大环境还是小环境都极其恶劣的情形下,岑桑第一声文学的啼唤,没有半句怨怼之词,没有半句一己的私吟。在有苦无乐,只有忍耐,只有牺牲的年代和环境,岑桑和他年稚的同学祈问和等待只是“那庄严嘹亮的乐章”。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激情?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单纯?无论我们怎么看,也无论我们怎样感受那一代人的文字,有一点是不变的,这就是他们属于五四精神的产儿,血液里流淌着五四的血脉。他们的人生与价值,和五四精神气脉贯通,息息相连。

以纯净之心感悟和洞识世象

《更夫曲》完整地表露了一个人以及那个时代的本色,不但情怀、生活感受,就算是修辞,也是如此。而这本色构成了岑桑此后文学生涯和写作不变的基调。建国之后我们经历了三段十分不同的岁月。以十年“文革”为分界的中段,前有十七年,后有改革开放至今四十年。三段不平凡的岁月,酸甜苦辣,贫贱富贵,人间沧桑,应有尽有。这三段截然不同的岁月,足以将人塑造得昨是而今非,足以将人改造得面目全非。但在这沧桑巨变里只有一代人的精神境界和内心追求始终不变,这就是岑桑所属的那一代人。

五十年代对于刚好而立之年那一代人来说,是一个简单质朴的火红岁月。一天的早晨,一年四季的春天,一生的童年,顺理成章构成岑桑《当你还是一朵花》抒怀寄望的对象。这就是胡风长诗《时间开始了》的那个“开始”的意象。我们在所有的“开始”里,看见了纯净。意象的纯净、感受的纯净和思想的纯净,统统都通过句子的纯净显露出来。作者看到一群早起上学的孩子会联想:“只有你们出现的时候,早晨的美才会臻于极致。也只有你们尽情欢笑的时候,春天才算真的到来了。我看你们真像露水晶晶的花儿,开在伟大祖国万里葱茏的常青树上。”我认为就是这纯净,打动了当年阅读岑桑同名散文集而比他略晚一辈的读者。这本现在看来平淡无奇的散文集当年能六次再版,印数高达五十二万册。“文革”之后,读者再也读不到这么温馨和动人的故事,理由很简单,社会和人心不再纯净。不过,不再纯净不是没有纯净,而是纯净潜入到不是一眼就能看见的内心深处,而它的外表裹着洞见,略显沧桑。就像人长大了,不是统统都丧失了天真,而是当初的天真也一起成长了,不再像稚子那样表露出来,而是潜入内心,化为内在。

“文革”之后岑桑再次拿起笔。他还是写一天的早晨。这时候早晨在他的笔下就有点格外不同了。岑桑在《黎明再光临》中写道:“黎明最伟大的功绩不在于他赋予人间以良辰美景,而在于他让人们看得见脚下坎坷和漫漫征程。”该文写于1981年,它与写于五十年代的《当你还是一朵花》一样,饱含深情,激情澎湃,但是由于与国家的坎坷一路走来,经历风雨,他的深情更加成熟,更加具有思辨的厚度。

与二三十年前的散文相比,岑桑笔下的世象是变化了,变得更错综、更复杂。同是黎明,同是春天,它更加接近自然万象本身所具有的面貌,自然万象所隐喻的含义更加深广。不过变里依然有不变。不变的就是诗人纯净之心。岑桑“文革”前的散文,它的纯净之心和纯净的意象是重合一体的。“文革”之后的散文,其纯净之心上升为“大观之眼”而不出现在文辞的表面。唯有文辞意象的错综才能显出世象的本来面目,而唯有具备纯净之心的诗人才能感悟和洞识世象的本来面目。我以为,这是岑桑作为诗人和散文家跨越半个世纪的写作最可宝贵的地方。

经历坎坷伤痛之后反观自我

岑桑有一类散文写得格外的好,我很喜欢读。这就是他写自己的散文。这里的所谓写自己的散文不是一般意义上自我所见所感所思的散文,而是指经历坎坷伤痛之后反观自我的散文。诗人随着年增齿长,所见越多,所经历越曲折,笔下的世象越加丰富多彩,这或是题中应有之意,能够做到这一点的诗人也所在多有。但经历坎坷伤痛而又能够审视自身,则非有强大的自我不可。

岑桑追忆“文革”里令人啼笑皆非的心酸记忆,写下《强记补锅》一文,今日读来似乎难以理解;而放在当日,打入贱民行列的人能出此奇招,应该也不多见。被戴上“反动文人”的帽子,笔墨生涯当然是没有希望的了,一家老少的生计自然忧虑在心头。这时候住宅附近青砖墙下的小摊“强记补锅”,让岑桑发现它的另类价值。他动起了偷师学艺,日后补锅谋生的念头。文章生动地追忆了这个心酸的过程,他怎样暗中观察、怎样在家里模仿操作。这个故事今日写出来自然带有诉说“文革”荒唐和命运不平的意味,但若仅仅如此,似乎还欠火候。出彩的是,模仿强记补锅,操作有成,自信心油然而生,岑桑笔锋一转写道:“好,让我就选定这营生吧!想到自己将来可以自食其力,凭着这门手艺养活一家老少,并且得以远离恐惧与屈辱,抑郁已极的心境竟忽然变得平静起来,觉得命运哪怕再悲惨也没有什么大不了。”散文的境界要靠作者的人生品味来体现。在这里显然是岑桑强大的心内使他超出了自我悲叹,或者说这和停留在悲叹命运不公不一样,岑桑在荒唐的年代荒唐的命运中显露了平常心,发现了小人物生涯的价值。人间百艺,写作亦无非其一。能在屈辱不平之际自强自尊,不自卑自悼,一心自食其力,期望远离恐惧与屈辱,这其实就是佛说的平常心。故事固然令人啼笑皆非,但非作者的人生境界超乎其上而无以致之。如果略为推开去说,岑桑学补锅的故事也可以归入岭南人逆境之中求生求存的倔强精神,谓之岭南风骨,丝毫不过。

岑桑的《午夜焚书》记录了他“文革”中焚书的心路历程。凡是自焚自毁的书,其实都在存毁两可之间。被抄家者看见的,当然抄没;而自己焚毁的,至少是暂时避过了抄家的风头。避过了风头而悄悄自毁,当然是因为当时社会气氛传递到内心而生出来的莫名的恐惧感。读书人视书为精神的家园一如农夫视土地为命根子。看着火焰吞噬父辈留下的书籍,看着心血化为灰烬,作者“先是泪流满脸,嘤嘤而泣,终于禁不住号啕大哭起来。”如此珍贵的书籍夜深人静之时舍得焚毁,当然是书籍的贵重敌不过生活的恐惧。焚掉是为了免除恐惧,而一旦“罪证”清除干净,是不是就一身轻松了呢?岑桑以动人的笔墨写出了自己从恐惧到犯罪感的心理变化过程。书烧掉了,“我如释重负。可是当我看见那两个制作精致的木箱已变得空荡荡,沉重的犯罪感便立即像铅块一般曳坠在心头。我后悔、内疚,责怪自己为什么慌张得不去选择另一种本来并非不存在的办法,而偏偏要出此下策。”我相信没有人会责备作者当年的一时软弱。希腊的古代哲人将人比作芦苇,而风暴一至,不弯则折。作为读者倒要赞赏岑桑秉笔的勇气,能将这种透视时代社会的个人隐秘的经验和盘托出。没有强大而纯净的内心世界是不容易做到的。

类似的散文还有《抗拒从严》,忆述“文革”中痛打儿子的经历,岑桑将之归结为“自己积淀于内心深处的奴性的一次恶性发作”。这不是简单的自责,而是在反省中折射出社会与人性。这是好散文必不可少的。鲁迅在《杂感》说,“勇者愤怒,抽刃向更强者;怯者愤怒,却抽刃向更弱者。”惨痛之事落在他人那里,我们尚可以做个观察者,要是亲身经历,其痛楚可知。鲁迅是批评国民性,岑桑是自挖痛根;鲁迅是勇于指出,岑桑是沉痛反思,坦荡表达。五四所一脉相承地向着“光明”,向着“进步”的纯粹精神和勇气,在岑桑后来散文写作中就是这样发扬光大。

编辑:Qiudong
数字报

赤子情怀熔铸真挚文章

金羊网  作者:林 岗  2018-01-14

□林 岗

我是因为自己的书稿才认识岑桑的。大约四年前我一时起兴,写了本探讨秦征南越的小书。稿子辗转递到广东人民出版社“岭南文库”编辑室,几个月后编辑小谢拿着稿子和一封信来找我。说书可以出,我们的主编岑桑写了几条意见。她还补充道,他可是我们八十七岁的老领导。看着苍劲曲折的笔迹,足足写满了三分之二张纸。我心生感动,这是我头一次接到这么仔细认真的主编意见,而且出自一位伏枥老骥般的前辈之手。虽然素未谋面,此前也没有读过他的书,但却使我心生好奇。这是一位什么样的人?他提的一条意见说,我既然探讨秦征南越,那秦始皇为什么要征南越,总是要说一说原因吧。他的意见十分合理,可我却忽略了,这提醒十分及时。岑桑对岭南地域文化的偏爱和熟悉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后来又从图书馆借来了他的成名作《当你还是一朵花》、“当代岭南文化名家”的《岑桑卷》、《岑桑散文选》,还有他手订的《岑桑自选集》。这些书和他近七十年的编辑和笔墨生涯写的三百万字相比,仅仅是不多的一部分,读过之后有些感想——

初心:激情、纯粹和坚持

在中国现代史上,有整整一代人是很特别的。他们身上的青春激情至老而不衰,品格单纯如同白纸,一望而知。站在今天的认知,未尝不可以说这一代人显得初心“幼稚”。但也正是这“幼稚”帮助他们渡过了建国后多场政治风雨,也使得他们在经济大潮汹涌价值观浑浊的时代一尘不染。不是说要不忘初心吗?“不忘”意味着要提醒,意味着要耳提面命。这一代人根本不需要耳提,不需要面命,他们本身就是那个“初心”。无论已是怎样的十指嶙峋,无论多少道皱纹上了眉梢,只要一息尚存,他们心里装的就是国家,他们手里做的就是工作。我觉得,没有比“赤子情怀”一词形容刻画这一代人精神内核的本色来得更加准确的了。这一代人如今的岁数,大致相当于我这个50后的父辈年纪。他们生于新文化运动之后到三十年代前,年少多难,风华正茂的学生时期又适逢抗战救国。五四的激情和进步思潮透过文学、舆论宣传进入他们成长时期的精神世界,而匹夫有责的抗战救国进一步塑造了他们共赴国难的民族意识。五四新思潮的价值观和抗战的淬炼共同塑造了这一代人的人生观和品格。追根溯源,这一代人的激情、纯粹和始终如一的坚持都可以在五四和抗战这两大历史事件里找到其“原型”。这一代人最吸引我的,不是他们的激情,甚至也不是他们的才华和功业,而是他们的单纯和因单纯而在政治风浪面前的坦然,还有在浑浊之世的无染。如果需要向某一个世代的前辈致敬,我愿意选择向这一个世代的前辈致敬,他们对我来说高山仰止。

毫无疑问,岑桑就是这一代人里极其出色的一位。他的文学活动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四十年代初,那时因为日军先在大鹏湾登陆,而后广州沦陷。他从香港辗转流离到其时的设在后方韶关的名校“志锐中学”读书,不过是十五六岁的中学生。他填了一首歌的歌词,取名《更夫曲》。歌词如下:“更夫啊请告我那/时序迁流的预兆吧/啊 岁月将会交织/什么欢乐的信息/何时何日得高唱/那庄严嘹亮的乐章/更夫啊请告我那/时序迁流的预兆吧”。在无论大环境还是小环境都极其恶劣的情形下,岑桑第一声文学的啼唤,没有半句怨怼之词,没有半句一己的私吟。在有苦无乐,只有忍耐,只有牺牲的年代和环境,岑桑和他年稚的同学祈问和等待只是“那庄严嘹亮的乐章”。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激情?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单纯?无论我们怎么看,也无论我们怎样感受那一代人的文字,有一点是不变的,这就是他们属于五四精神的产儿,血液里流淌着五四的血脉。他们的人生与价值,和五四精神气脉贯通,息息相连。

以纯净之心感悟和洞识世象

《更夫曲》完整地表露了一个人以及那个时代的本色,不但情怀、生活感受,就算是修辞,也是如此。而这本色构成了岑桑此后文学生涯和写作不变的基调。建国之后我们经历了三段十分不同的岁月。以十年“文革”为分界的中段,前有十七年,后有改革开放至今四十年。三段不平凡的岁月,酸甜苦辣,贫贱富贵,人间沧桑,应有尽有。这三段截然不同的岁月,足以将人塑造得昨是而今非,足以将人改造得面目全非。但在这沧桑巨变里只有一代人的精神境界和内心追求始终不变,这就是岑桑所属的那一代人。

五十年代对于刚好而立之年那一代人来说,是一个简单质朴的火红岁月。一天的早晨,一年四季的春天,一生的童年,顺理成章构成岑桑《当你还是一朵花》抒怀寄望的对象。这就是胡风长诗《时间开始了》的那个“开始”的意象。我们在所有的“开始”里,看见了纯净。意象的纯净、感受的纯净和思想的纯净,统统都通过句子的纯净显露出来。作者看到一群早起上学的孩子会联想:“只有你们出现的时候,早晨的美才会臻于极致。也只有你们尽情欢笑的时候,春天才算真的到来了。我看你们真像露水晶晶的花儿,开在伟大祖国万里葱茏的常青树上。”我认为就是这纯净,打动了当年阅读岑桑同名散文集而比他略晚一辈的读者。这本现在看来平淡无奇的散文集当年能六次再版,印数高达五十二万册。“文革”之后,读者再也读不到这么温馨和动人的故事,理由很简单,社会和人心不再纯净。不过,不再纯净不是没有纯净,而是纯净潜入到不是一眼就能看见的内心深处,而它的外表裹着洞见,略显沧桑。就像人长大了,不是统统都丧失了天真,而是当初的天真也一起成长了,不再像稚子那样表露出来,而是潜入内心,化为内在。

“文革”之后岑桑再次拿起笔。他还是写一天的早晨。这时候早晨在他的笔下就有点格外不同了。岑桑在《黎明再光临》中写道:“黎明最伟大的功绩不在于他赋予人间以良辰美景,而在于他让人们看得见脚下坎坷和漫漫征程。”该文写于1981年,它与写于五十年代的《当你还是一朵花》一样,饱含深情,激情澎湃,但是由于与国家的坎坷一路走来,经历风雨,他的深情更加成熟,更加具有思辨的厚度。

与二三十年前的散文相比,岑桑笔下的世象是变化了,变得更错综、更复杂。同是黎明,同是春天,它更加接近自然万象本身所具有的面貌,自然万象所隐喻的含义更加深广。不过变里依然有不变。不变的就是诗人纯净之心。岑桑“文革”前的散文,它的纯净之心和纯净的意象是重合一体的。“文革”之后的散文,其纯净之心上升为“大观之眼”而不出现在文辞的表面。唯有文辞意象的错综才能显出世象的本来面目,而唯有具备纯净之心的诗人才能感悟和洞识世象的本来面目。我以为,这是岑桑作为诗人和散文家跨越半个世纪的写作最可宝贵的地方。

经历坎坷伤痛之后反观自我

岑桑有一类散文写得格外的好,我很喜欢读。这就是他写自己的散文。这里的所谓写自己的散文不是一般意义上自我所见所感所思的散文,而是指经历坎坷伤痛之后反观自我的散文。诗人随着年增齿长,所见越多,所经历越曲折,笔下的世象越加丰富多彩,这或是题中应有之意,能够做到这一点的诗人也所在多有。但经历坎坷伤痛而又能够审视自身,则非有强大的自我不可。

岑桑追忆“文革”里令人啼笑皆非的心酸记忆,写下《强记补锅》一文,今日读来似乎难以理解;而放在当日,打入贱民行列的人能出此奇招,应该也不多见。被戴上“反动文人”的帽子,笔墨生涯当然是没有希望的了,一家老少的生计自然忧虑在心头。这时候住宅附近青砖墙下的小摊“强记补锅”,让岑桑发现它的另类价值。他动起了偷师学艺,日后补锅谋生的念头。文章生动地追忆了这个心酸的过程,他怎样暗中观察、怎样在家里模仿操作。这个故事今日写出来自然带有诉说“文革”荒唐和命运不平的意味,但若仅仅如此,似乎还欠火候。出彩的是,模仿强记补锅,操作有成,自信心油然而生,岑桑笔锋一转写道:“好,让我就选定这营生吧!想到自己将来可以自食其力,凭着这门手艺养活一家老少,并且得以远离恐惧与屈辱,抑郁已极的心境竟忽然变得平静起来,觉得命运哪怕再悲惨也没有什么大不了。”散文的境界要靠作者的人生品味来体现。在这里显然是岑桑强大的心内使他超出了自我悲叹,或者说这和停留在悲叹命运不公不一样,岑桑在荒唐的年代荒唐的命运中显露了平常心,发现了小人物生涯的价值。人间百艺,写作亦无非其一。能在屈辱不平之际自强自尊,不自卑自悼,一心自食其力,期望远离恐惧与屈辱,这其实就是佛说的平常心。故事固然令人啼笑皆非,但非作者的人生境界超乎其上而无以致之。如果略为推开去说,岑桑学补锅的故事也可以归入岭南人逆境之中求生求存的倔强精神,谓之岭南风骨,丝毫不过。

岑桑的《午夜焚书》记录了他“文革”中焚书的心路历程。凡是自焚自毁的书,其实都在存毁两可之间。被抄家者看见的,当然抄没;而自己焚毁的,至少是暂时避过了抄家的风头。避过了风头而悄悄自毁,当然是因为当时社会气氛传递到内心而生出来的莫名的恐惧感。读书人视书为精神的家园一如农夫视土地为命根子。看着火焰吞噬父辈留下的书籍,看着心血化为灰烬,作者“先是泪流满脸,嘤嘤而泣,终于禁不住号啕大哭起来。”如此珍贵的书籍夜深人静之时舍得焚毁,当然是书籍的贵重敌不过生活的恐惧。焚掉是为了免除恐惧,而一旦“罪证”清除干净,是不是就一身轻松了呢?岑桑以动人的笔墨写出了自己从恐惧到犯罪感的心理变化过程。书烧掉了,“我如释重负。可是当我看见那两个制作精致的木箱已变得空荡荡,沉重的犯罪感便立即像铅块一般曳坠在心头。我后悔、内疚,责怪自己为什么慌张得不去选择另一种本来并非不存在的办法,而偏偏要出此下策。”我相信没有人会责备作者当年的一时软弱。希腊的古代哲人将人比作芦苇,而风暴一至,不弯则折。作为读者倒要赞赏岑桑秉笔的勇气,能将这种透视时代社会的个人隐秘的经验和盘托出。没有强大而纯净的内心世界是不容易做到的。

类似的散文还有《抗拒从严》,忆述“文革”中痛打儿子的经历,岑桑将之归结为“自己积淀于内心深处的奴性的一次恶性发作”。这不是简单的自责,而是在反省中折射出社会与人性。这是好散文必不可少的。鲁迅在《杂感》说,“勇者愤怒,抽刃向更强者;怯者愤怒,却抽刃向更弱者。”惨痛之事落在他人那里,我们尚可以做个观察者,要是亲身经历,其痛楚可知。鲁迅是批评国民性,岑桑是自挖痛根;鲁迅是勇于指出,岑桑是沉痛反思,坦荡表达。五四所一脉相承地向着“光明”,向着“进步”的纯粹精神和勇气,在岑桑后来散文写作中就是这样发扬光大。

编辑:Qiudong
新闻排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