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别离》作者鲁引弓:请家长陪孩子做作业时留存一念温柔
“有孩子觉得自己是作业堆里的孤儿”
没想到,《小别离》出版后,立刻就有影视机构想买下版权,并问他还有没有别的作品。一次,鲁引弓转发了一条来自广州的新闻,是关于一家知名补习机构的话题。“鲁老师,你写写这个吧”,没一会儿,一堆家长和读者就给鲁引弓留言,希望他能再写写幼升小、小升初的烦恼。
为了写得更深刻、更真实,鲁引弓花了一年时间,跑了北上广几个城市去采访。如今回想起来,那简直是一趟“虐心”之旅,鲁引弓说,他每天都充满了“负能量”。“家长们焦虑,我也焦虑,因为写小说要有‘代入感’,要是做记者采访就没有这么心累了”。
鲁引弓采访了很多家长,明显感受到母亲比父亲更加焦虑,“陪做作业的大部分是妈妈,妈妈管孩子更多,所以也更急”。
鲁引弓说,他每天晚上在小区里都会听到做作业时,母亲骂小孩的声音,把孩子的书包文具丢下楼的声音,孩子呜呜哭的声音。顷刻之后,父母又会打着手电筒,到楼下把书包文具捡回家。
“有个孩子对我说,他觉得自己就是作业堆里的孤儿”,鲁引弓很心酸,他一下子就想到农村留守儿童的形象,“城里的孩子不也是被留守在书山题海里的孤儿吗?”他感到一种悲哀,“设想一下,国家未来的接班人都是补课一代,那会怎样?孩子的自由活力、生命野性都没有了。没空去想生活的意义,生活是不会答应你的”。
“你帮他绕过坑却是推他进一个更大的坑”
在写《小舍得》的时候,鲁引弓常常庆幸,自己的孩子已经上了大学,不用再担心“输在起跑线”上的问题。“那时也讲这句话,但大家没有这么急。过去少了几分没什么影响,但现在是为了排名、筛选,所以孩子们为了应付考试就拼命刷题。就像运动员四年才能参加一届奥运会,如果差一点点,你四年的努力就白费了”。
于是,孩子们都在“抢跑”。幼儿园时学习小学课程,小学时学奥数、学中学课程。“跟不上了,就永远跟不上了,这批往前走的孩子,到时是另一个层级的了。”《小舍得》中,补习老师这句话,在现实中不知震慑了多少家长。
当然,也有坚决说不让孩子补课的家长,后来又有多少“打脸”了?
《小舍得》的主人公南丽就是这样,她是报社高管,原本打算让孩子按部就班地升读地段小学和中学,但看到很多“牛娃”的刻苦之后,她开始不淡定了。同时,因为大部分同学“抢跑”,南丽要强的女儿主动要求去补数学课,结果越补越多,科学、英语纷至沓来……
“小孩读书有个生态系统的问题”,鲁引弓说,有些孩子在“抢跑”的大环境下,无法忍受自己“不优秀”。另一方面,对于老师来说,“抢跑”的孩子比没有补课的孩子先掌握了知识,就不爱听讲了,老师就会无形中加快速度。至此,陷入了一个死循环,用书里的话说,就是“劣币驱逐良币”。
“上补习班是通过考试的捷径,家长让孩子抄近道,但是别忘了,孩子是要自己慢慢成长的,你帮他绕过坑,实际上是推他进一个更大的坑。”鲁引弓写《小舍得》,意在对父母进行提醒,孩子是最没有安全感的,而家长是孩子的第一道保护屏障,要接受孩子“未完成”的状态,“你自己都有拖延症,为什么不能原谅孩子写不完作业?”鲁引弓希望家长能在这现实中释然一点,放下执念,对孩子再多一点温柔。
“读书是很苦的,它就像一条黑暗的隧道,但是家长的一念温柔就像隧道里透进一束光,让父母和孩子互相依靠。”
“一念温柔”,是鲁引弓反复强调的。他不是强求家长们彻底超脱,而是在保持努力的时候,记得保持善良,毕竟你面对的是一个纯真无瑕的孩子。
作家的使命是提供一份温暖
从媒体人到作家,很多人好奇鲁引弓这位“报社老兵”是如何成功跨界的。鲁引弓认为,他并不算纯粹的转型,因为从事的还是文字工作,拿了这么多年的笔还是没有放下的。而且作家和记者有共通之处,都是在关注社会的热点,“我写小说的选题和我做总编时挑选题是一样的。在报社时记者们拿着选题来问我,我要迅速决定哪个做头条,这是一样的”。鲁引弓说,他的小说受欢迎是得益于从事媒体的多年训练。
此外,写小说和做媒体一样,都需要懂人心,懂这个时代。它们都是内容产品,只不过新闻是通过采访得到信息,再从中迅速得出一个结论。而小说是故事,“故事里的情感是比信息里的知识更加珍贵”。
鲁引弓说,记者把现象揭示出来就可以了,后续让有关部门去关注、整治,但作家要提供一份温暖。
他总是喜欢想象一个场景:疲惫的白领们,在忙碌一天之后回到一个人的家里,偶然拿起一本书看看,能透一口气,开心一点,明天继续去上班;台灯下,家长们在辅导孩子做功课之余,看看《小舍得》,发现自己刚才比较凶,想着等下要对孩子温柔一点。
“这就是我写小说的目的,我要给他们一份暖心的力量,一种高度,一种价值观,让他释然。”鲁引弓说,“这就是人为什么需要文学,是让你有一个深呼吸,让目光在更远的地方停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