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电影《行花街》亮相北京国际电影节,计划2026年春节期间播出

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 作者:黄宙辉 发表时间:2025-04-23 23:02
羊城晚报•羊城派  作者:黄宙辉  2025-04-23
该片不仅是一部关于民俗的影像志,更是一部展现广州城市精神的文化档案

4月22日,在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粤影之光——广东电影产业推介会”上,纪录电影《行花街》作为优秀粤产电影代表进行推介,引发业界广泛关注。

纪录电影《行花街》由广东普星达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广州非虚构影像创新发展中心联合出品。作为广东省青年电影人才“繁星计划”的重点项目,该片以影像人类学的独特视角,完整记录了广府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春节民俗活动——“行花街”,展现了广州这座千年商都的文化底蕴与城市精神。据悉,该片计划于2026年春节期间播出。

从影像人类学视角出发,记录非遗瑰宝“行花街”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而广府地区的“行花街”则是广州人迎接新年的核心民俗活动。2024年12月4日,春节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行花街”作为广府春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于2021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其中,广州越秀区西湖路花市作为“行花街”的代表,被誉为“全国最具影响力的花市”,至今仍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成为全国少有的“人人都是传承人”的非遗项目典范。  

纪录电影《行花街》由二级教授、著名非遗影像创研领域的专家刘广宇执导,历时两年精心制作,全面记录了从花农种花、花商卖花到市民赏花、政府组织花市的全过程。该片不仅是一部关于民俗的影像志,更是一部展现广州城市精神的文化档案。  

《行花街》采用非虚构影像的创作手法,以严谨的学术态度和生动的叙事方式,深入挖掘“行花街”背后的运行肌理与文化内涵。影片通过跟拍花农的辛勤劳作、花商的经营智慧、市民的赏花习俗,以及政府如何协调组织这一盛大活动,展现了广州作为千年商都所积淀的包容、务实、质朴的城市性格。  

导演刘广宇表示:“‘行花街’不仅仅是一个民俗活动,它承载着广府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美好期盼。我们希望通过这部影片,让更多人了解广州的商业文明和人文精神,同时也为非遗保护提供一种新的影像记录方式。”  

政府支持+学术赋能,推动影片成为非遗保护新标杆

据介绍,《行花街》的拍摄得到了广东省电影家协会、广州市越秀区委宣传部、越秀区花市办的大力支持,是政府、学界、影视界三方合作的典范。影片的学术顾问团队包括多位非遗研究专家和民俗学者,确保了影片的文化深度和学术价值。  

广东省电影家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希望借助北京国际电影节的平台,向全国乃至世界推介广东的优秀电影作品,尤其是像《行花街》这样积极回应非遗保护的纪录片,让更多人看到广东的文化魅力。”  

《行花街》的亮相,引起多方关注。业内人士认为,该片不仅填补了广府春节民俗影像记录的空白,也为全国都市民俗纪录电影的创作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样板。

中国社会科学院庞涛研究员表示,非遗保护需要创新传播方式,而影像记录是最直观、最生动的载体。《行花街》以电影化的手法记录民俗,既保留了文化的原真性,又增强了观赏性,值得在全国推广。  

“广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非遗资源。我们希望通过《行花街》这样的影片,推动更多非遗项目走进大众视野,增强文化自信。”《行花街》制片人张鹂表示,目前《行花街》已完成拍摄和后期制作,计划于2026年春节期间播出。

未来,我们将继续深耕非遗题材的纪录电影,计划推出“广府非遗系列”,包括粤剧、广彩、广绣等项目的影像记录,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文 | 记者 黄宙辉 通讯员 马雯婷
图 | 出品方提供

编辑:易芝娜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