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级博物馆数量达全国第二!2024广东博物馆交出这份答卷 | 一起5·18

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 作者:何文涛 发表时间:2025-05-14 22:37
羊城晚报•羊城派  作者:何文涛  2025-05-14
《广东省2024年度博物馆高质量发展报告》发布:广东自然博物馆、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加快建设

“5·18国际博物馆日”即将到来之际,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广东省文物局)正式发布《广东省 2024 年度博物馆高质量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今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为“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值此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报告》从全省博物馆概况、运营与服务、改革创新等多个维度,全方位呈现2024年博物馆高质量发展成果,反映出过去一年中广东文博在快速变化时代环境下的稳健姿态。

博物馆提质升级,定级博物馆数量全国第二

《报告》指出,2024年全省备案博物馆402家,比上年增加17家,按2024年末全省常住人口12780万人计算,全省每31.8万人拥有1家博物馆。

在这402家博物馆中,其中有383家免费开放,19家收费参观,免费开放比例达95.3%。

在第五批全国博物馆定级名单中,全省43家博物馆晋级国家一、二、三级博物馆,其中国家一级博物馆5家、国家二级博物馆21家、国家三级博物馆17家。目前广东全省国家一、二、三级博物馆已达112家,数量位居全国第二位。

新晋级5家国家一级博物馆分别是: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辛亥革命纪念馆、佛山市祖庙博物馆、江门市博物馆。

全省博物馆在不断提质升级的同时,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选择逛馆看展。

据统计,全省博物馆全年接待观众9699.18万人次,比上年增加1743.71万人次,同比增长21.9%;免费参观观众8509.73万人次,比上年增加1385.30万人次;未成年观众2261.20万人次,比上年增加 462.70万人次。

全省博物馆志愿者总数 4.25 万人,比上年增加 1.04 万人,同比增长 32.4%。

2024年观众数量排名全省前十的博物馆分别为:鸦片战争博物馆、深圳市南山博物馆、孙中山故居纪念馆、广州市荔湾区博物馆、深圳博物馆、广东省博物馆(广州鲁迅纪念馆)、佛山市祖庙博物馆、辛亥革命纪念馆、佛山市顺德区清晖园博物馆、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

广东自然博物馆、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加快建设

2024 年,广东加快推进广东自然博物馆(广东省博物馆分馆)立项建设,推动打造广东省自然资源展示窗口,更好发挥省博物馆综合带动效用。

广东自然博物馆规划陈列展览面积约 8000 平方米, 已完成项目可研并列入广东省 2024 年重点建设前期预备项目计划。 

广东省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是广东省级重大标志性文化工程,位于阳江市海陵岛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西侧,项目用地面积 27580 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 32184 平方米。至 2024 年底,项目主体结构封顶、砌体结构全面完成,进入主体建筑外立面及室内装修收尾阶段。

广东省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题展陈《水下华章——广东水下文化遗产 保护半世纪》深化设计及施工一体化推进,展览文物借展筹集工作同步进行,已协调省内外50 多个 相关文博和文化遗产保护单位支持展陈文物借展 相关工作。

全省各类文物精品展览成果丰硕

《报告》显示,全省博物馆全年举办陈列展览2745个,其中基本陈列1045个,基本陈列面积63.72万平方米,基本陈列展出藏品21.77万件/套;临时展览1700个,临时展览展出藏品8.51万件/套。

在展览交流方面,馆际合作展览792个,其中进境展览8个,出境展览16个。粤港澳大湾区跨年大展“同一屋檐下——岭南传统建筑源流与艺术”在香港展出,展览入选“年度文博行业100个热门展览”。

粤港澳三地博物馆共同举办的“焦点——18-19 世纪中西方视觉艺术的调适”获第二十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国际及港澳台合作奖。

全省还有4个展览在第二十一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中获奖。

其中,深圳博物馆和故宫博物院、甘肃省博物馆共同举办的“譬若香山——犍陀罗艺术展”获国际及港澳台合作奖;南越王博物院“从广州出发——‘南海Ⅰ号’与海上丝绸之路”、江门市博物馆“根在侨乡——江门华侨华人历史陈列”获优胜奖;广东省博物馆“绽放:维多利亚时代的艺术”获国际及港澳台合作入围奖。

鸦片战争博物馆“扬威中外 震铄古今——虎门销烟精神展”和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天下为公——一代伟人孙中山”则入选2024 年度“博物馆里读中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百强推介名单。

广东省流动博物馆在各县(区)级基层博物馆年巡展超过200场,进一步完善优质展览资源直达基层机制。

华南地区从此拥有一座国字号重点博物馆

2024 年,广东省博物馆成功入选由国家文物局、财政部公布的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重点博物馆。华南地区从此拥有一座国字号的重点博物馆。

在广东省博物馆原创大展“璀璨时光——清代广钟精品展”现场,一件件工艺精美,极富岭南特色的广钟吸引不少观众拍照欣赏。

去年,广东省博物馆与故宫博物院联合成立的古钟表修复实验室正式揭牌,部分修复成果便借该展向观众呈现。

此次尝试助力广东省博物馆打通了一条从科学研究到保护修复,再到展示利用的全链条文物工作路径。

近些年来,广东省博物馆利用年均来馆参观300万人次的优势,持续加强节能减排工作的实践与探索,并在2024年取得丰硕成果。

2024年,广东省博物馆获得全国博物馆界唯一一家国家级“绿色低碳公共机构”称号,完成国内首个博物馆行业碳达峰、碳中和领域系统化研究。同时还承接了“全国博物馆节能减排研究”等重大课题,为全国博物馆高质量落实“碳达峰、碳中和”国家战略展开了一系列有益探索。

在展陈建设方面,广东省博物馆与那不勒斯国立考古博物馆共同策划推出“罗马帝国的艺术——那不勒斯国立考古博物馆藏文物精品展”,与英国V&A博物馆、中国文物交流中心联合举办“指间栩栩——威廉·莫里斯带领下的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特展,都成为2024备受游客欢迎的“明星展览”。

此外,在第二十一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中,展览“绽放:维多利亚时代的艺术”获国际及港澳台合作入围奖。广东省博物馆成为国内唯一一家连续11年获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有关奖项的博物馆。

过去一年,广东还加快推进广东自然博物馆(广东省博物馆分馆)的立项建设,博物馆规划陈列展览面积约8000平方米。计划未来将持续推动打造广东省自然资源展示窗口,更好发挥省博物馆综合带动效用。

博物馆改革与创新有亮点

广东扎实推进国家文 物鉴定中心(广州)建设工作,广东省文物鉴定站获批成为“国家文物鉴定区域中心(广州)”的依托机构并获国家文物局授牌。

目前,国家文物鉴定区域中 心(广州)辐射区域包括广东、湖北、湖南、广西、 海南五个省份。

2024年,根据国家文物局批复的《深圳市国有博物馆资 产所有权、藏品归属权及开放运营权分置改革试点 工作方案》,选取深圳市的华强北博物馆、深圳博 物馆(前海馆)、深圳自然博物馆(筹建),在不改变藏品权属、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探索开展国有博物馆“资产所有权、藏品归属权、开放运营权” 分置试点工作。

 其中,华强北博物馆深圳市被国家文物局确定为全国国有博物馆资产所有权、藏品归属权、开放运营权三权分置改革试点。

扫码查看《报告》全文,获取2024广东博物馆“成绩单”——

文| 记者 何文涛 通讯员 粤文旅宣

编辑:周欣怡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