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200多年前,湖北襄阳鹿门山,唐代著名田园山水诗派代表孟浩然创作五言律诗《过故人庄》。孟浩然早年有志出世,但仕途困顿,遂隐居襄阳鹿门山,以隐士终身。《过故人庄》记载了诗人到老朋友家中做客的经过,抒发了诗人与老友之间真挚的友情,其景、事、情完美结合。该诗被誉为“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典范。
1200多年后,2024年春,广东佛山市郊华南生命科学园,花团锦簇,燕语莺声,春意盎然,我有幸承邀来此,与一别24年的佛山挚友卢立湃等相聚,其间诗情画意,与1200多年前孟浩然《过故人庄》一诗描绘情景如出一辙。我们“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畅叙别后的离情往事,岁月变迁。我们虽多年未见,但精神相融、心灵相通,穿越时空、神交如夕。
1999年春天,我受人民日报社华南分社委派到佛山市,组建粤中(佛山)记者站(办事处),当时到佛山是单兵作战,两手空空,只带了一纸公函,请市委、市政府全力支持党中央机关报在此建站。当时市委、市政府领导同志和市有关单位对记者站(办事处)大力支持,从以市委办公室名义发函建立全市特约通讯员队伍,到市有关单位无偿提供办公住宿地点等等,这使我至今心存感激。
时光如水,风雨岁月,至今四分之一世纪过去了,在当时我结识的这批佛山的朋友之中,而时任市政府副秘书长卢立湃,则是这批佛山朋友记忆特别深刻的一位,往事如烟,友情无价,回忆起来,他给我留下是这样的记忆……
——待人真诚,气质儒雅。我到人民日报社华南分社粤中(佛山)记者站工作只两年光景,工作中与他常有联系,但他待人谦和,温文尔雅,极重友情。不管多忙,总会热心地帮助你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记得我离开佛山多年后,后任记者站负责人的同事还经常转达他的关心问候。
——奋斗不懈,沉稳干事。2001年春,我告别佛山,到粤北筹建人民日报社华南分社的粤北记者站后,他相继兼任市计生委主任、市信息办主任、市交通局长,三水区党政主官,后来担任了佛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其间,为佛山市信息化建设,“佛山一环”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三水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默默耕耘,脚踏实地,辛勤奉献。可说是一肩明月,两袖清风,有口皆碑,令人称道。
——勤奋好学,笔耕不辍。他是上世纪70年代高中毕业后就奔赴北疆从军,历尽艰苦磨练,但无论是在部队,还是转业到地方,他都一直坚持学习写作,以适应千变万化的社会发展和工作岗位的要求。五十多年过去,他创作积累了一大批散文、诗歌、小说等作品,这些作品文风朴实,颇接地气,既记录了半个多世纪国家翻天覆地的时代变迁,又记载其对人生、对社会的深刻感悟,读后了解到其从北国从军、到南疆从政的不凡经历、奋斗人生,令人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中华传统文化有衡量人生价值的重要标准,即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之说,今天立湃兄有“立言”之举,将他的一辈子的心血作品,以《心泉》为书名结集付梓,实是可喜可贺!
人云:知人论文,论文知人。他一辈子从军、从政、从文,人生丰富多采,今拙笔点评,挂一漏万,不当之处,请诸读者补正。
一是其作品体现了拳拳赤子之心和乐观豁达的心态。他的诗歌《军人本色永不改》《绿花》《军人的底气》,表达了他作为一代军人对党的忠诚和对祖国的热爱,让人感觉到,一旦祖国需要,就会有千千万万的复退转业军人挺身而出、重披盔甲奔赴战场,保家卫国,可谓“北地雄关,斯人慷慨”。
在他的诗作《获在党50年纪念章》里,“颂歌一曲铭心里,党恩千重育我心”表达了一名老党员不忘初心,为党的事业奋斗终生的理想和愿望。不论在任何艰难困苦的环境中,他都能保持一种乐观豁达的心态。
《生命之花常开》,写的是战士们在北方冰天雪地的帐篷中生活,用蝶子种大蒜的一个小情节,表现了革命战士志在四方,乐观追求美好生活的良好状态。
《开山小分队》描写的是铁道兵战士为祖国的铁路建设,克服种种困难,勇于奉献的精神。《我们是幸福的一代》,表达了一种乐观的情怀和心态,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确实经历了很多艰苦磨练,但是丰富的人生经历,使这代人的人生更充满了传奇的色彩。
二是其作品表达了对亲友之深爱和对劳动人民的深情。《我的母亲》、《父亲的臂膀》、《怀念胞兄》,表达了对亲人深深的怀念和敬爱,情深意切、感人肺腑,读之感人泪下,可谓“东山幽径,我独缠绵”。
《大塘赋》、《山水之恋》则用一种细腻的感情表达了对家乡、工作过的地方一种眷恋之情。《农民老大哥》《回家过年农民工》以及《种花农》《卖花女》的诗作,则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一种敬意和同情,多年来,他身居要职,但关注社会、关注民生,创作时眼光向下,情系普通群众的冷暖安危,实属难得,值得点赞。
三是其作品表达了社会的探究和思考,对自身的思考与警醒。他对世间人情冷暖、社会不公常会发出直白的拷问,比如《玻璃对换床板》,表面上看是简单的生活常识,实际上是对“才不尽其用,到底两茫然”,这种乱象的质疑。《权与钱》表达了对权力和金钱的蔑视。
《自嘲》却是一种自我清醒的直白,提醒自己步入从政生涯,就必须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经得起上下左右、春夏秋冬的各种诱惑和挑战,羡慕普通生活的心态。《劝某君》则是对某些人的一种嘲讽和不屑。
综上所述,这是我对立湃兄诗文集《心泉》的一些肤浅感受和认识。我深信,他的这些心血之作所传递的正能量,将会引起更多读者的共鸣;也深信,随着时日的推进,他必将会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奉献在读者面前。
风雨故人来。我和立湃兄深情厚谊经历了20多年岁月风雨的考验,也深信未来我们兄弟般友谊之花,虽经岁月洗礼,一定会长开不败。
作者简介:李时平,曾任人民日报社华南分社总编室编辑、记者,粤中(佛山)、粤北记者站站长,主任记者;羊城晚报报业集团(羊城晚报社)党委委员、副社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