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七杯茶 | 家校互动的“思想磁场”;西瓜里的文化滋味;上海第一盏电灯……

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 作者: 发表时间:2025-07-27 07:16
羊城晚报•羊城派  作者:  2025-07-27
文章虽短小,七杯茶有韵

羊城晚报每周日推出“七杯茶”专版,特约海内外六位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撰写专栏文章。此外,还有面向广大读者征稿的“随手拍”专栏。

文章虽短小,七杯茶有韵。请诸位慢慢品——

·有感于思·

阎晶明[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四大皆空”又何妨

五大联赛纷纷落幕已经多日,看见了许多精彩,也目睹了诸多无奈。夺冠的喜悦固然值得分享,“四大皆空”的尴尬似乎更加令人难忘。

在西甲,皇马四大皆空,在国内任一战线都无法战胜死敌巴萨;在意甲,国际米兰四大皆空,本来誓在三线争冠,最终却全部告负;在德甲,上届冠军勒沃库森四大皆空;在英超,阿森纳、曼城、曼联诸强接续四大皆空。即使热刺、切尔西、纽卡甚至水晶宫都各自捧回可以欣慰的奖杯,几大豪门却做不到。

足球就是命运,就是戏剧,你会看到许多不可思议的反转,又似乎可以读出无法逾越的铁律。就说“四大皆空”吧,几乎就是本赛季许多大牌球队和足球巨星的宿命。联想C罗在沙特已经过了两年,至今未能帮助球队获得一个奖杯,“四大皆空”之下,已经引发球迷集体声讨,处境多少有点不尴不尬。

梅西在美国本来也就没有夺冠计划吧,类似的杂音客观上还少一点。穆里尼奥已经沦落到土耳其联赛这种欧洲边缘了,费内巴切仍然无法从加拉塔萨雷的阴影中走出,“四大皆空”的结局,也让穆里尼奥的帅位在保与不保之间被人关注。就在今年,C罗还嘲讽说法甲的对抗强度比不上沙特联赛,没过几个月,巴黎圣日尔曼就举起了欧洲冠军杯。嘲讽即反讽。

“四大皆空”,那是你无法登上的巅峰。然而生活还要继续,竞技仍然不能止息。有时候,球迷们正是从这样的起伏跌宕里读出人生的真义,也是从失败者、落寞者的眼神里看到毅志的力量和无畏的坚韧。失败之时的眼泪似乎令人难以承受,但第二天起来,就必须投入下一场战斗。生活要继续,战事接踵而至。

·梅川随感·

陈子善[上海文史研究馆馆员]

江苏路往事

上海文汇出版社今年3月出版的黄石著《上海江苏路往事》,很值得一读。

写一条马路,写它的来龙去脉和曲折历史,写在这条马路上生活过的人,无疑是研究一个城市史的组成部分。上海的大马路(现南京路)、霞飞路(现淮海中路)中外皆知,但像诞生于1906年的忆定盘路(现江苏路)这样的老马路,也是不可或缺的。为江苏路作“传”,很有必要。

作者不仅深情回忆了自己在江苏路上生活的点点滴滴,更把笔触聚焦曾在江苏路上“走过”的各界俊杰。翻译家傅雷在江苏路上“寻找贝多芬”;钢琴家傅聪在江苏路上弹奏肖邦;国画家唐云在江苏路上铺纸挥毫;抗日女杰郑苹如也是“从江苏路北端一路向西”……对江苏路上的实业家族,如做纺织业的高家、百货业翘楚的郭家,书中也有颇为生动的追述。

犹记20世纪90年代初,我两次带友人到江苏路258弄28号底楼拜访张爱玲弟弟张子静。一次是带台湾作家季季,一次是带留日学者邵迎健。后来前者与张子静合作出版了《我的姊姊张爱玲》,后者也成了张爱玲研究专家。张子静沉默寡言,给我的感觉是一个被生活压垮的老人。问他家中还有张爱玲旧物否?他指着一只破箱子说:张爱玲曾经用过。

·拒绝流行·

曹林[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教授]

家校互动的“思想磁场”

到“亲爱精诚”的六中作了一场关于思辨写作的讲座。听众很特殊——今年中考后升高一的新生,以及他们的家长——家长和孩子一起完成一场思辨培养的思维训练。

我开始还比较“怵”这种场面:第一,数千人的体育馆,炎夏酷暑,又是新生,大人+孩子,不可避免的嘈杂声,很影响讲座效果;第二,学生和大人的诉求不一样,认知有较大差异,不好协调。后来超预期的效果证明我的担心是多余的,现场秩序井然,热烈而安静。

很高兴这种尝试的成功。高一的起点,家长跟孩子一起听思辨写作的讲座,共读一本书,带着问题意识在日常生活中一起讨论社会热点。对于中学生的思辨写作来讲,家庭是一种必要思辨场景、讨论氛围和对话机会。家长往往把短视频当成洪水猛兽,但如果能以此作为兴趣中介、话题中介,一起讨论问题,当成思辨话题和背景,而不是一家人都低头刷自己的手机,对电子媒介也就不会那么焦虑了。

课堂营造思辨氛围,家庭延续这种场景,陪伴、参与、对话,保持家校平行、互动的思辨观念水位,这是一种重要的“思想磁场”。孩子的深度认知和写作能力,就是这么熏出来的。

·夕花朝拾·

杨早[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霍英东投了多少钱?

霍英东,是亿万富翁,港澳知名人士。1984年,他又来到广州。有记者问:“霍先生,听说你在北京的首都饭店、新北京饭店都投了资,是真的吗?”

霍英东淡淡一笑,轻声细语地吐出两个字:“是的。”

“那么,你在国内的投资总数是多少呢?”

“问题不在于投了多少钱”,霍英东说,“问题在于我们办成了事。我这个人办事,不办则已,要办就办成;要办就不是一件,而是几件。”霍英东以白天鹅宾馆、番禺宾馆和中山温泉宾馆为例,“对外开放了,外国人要来,港澳同胞要来,海外华侨要来……人来了,总得有个落脚点嘛!要是连个住的地方都没有,人家谁还愿来?”于是,温泉宾馆建成了,番禺宾馆建成了,白天鹅宾馆也建成了。

“霍先生”,记者再次提问:“你在内地的投资,一共是多少钱?”

“我不是说过了吗?问题不在于我拿进来多少钱。问题在于我们办成了事,使我们的国家有了现代化的设备。”白天鹅宾馆有霍英东的投资,有彭国珍的投资,是广州引进外资建成的第一座现代化宾馆。随后,又有两家更大规模的豪华宾馆先后建成。

“霍先生”,记者第三次提出问题:“你在国内的投资总数,究竟有多少?”

“我嘛,还是那句话:问题不在于我拿进来多少钱,问题在于我们总算办成了几件事。”

1984年10月14日,霍英东参加了他参与投资的番禺大桥通车典礼。从广州到番禺不再需要三四个小时。其实,广州直通香港、广州直通澳门的意义,还在于为活起来的广州增加了两条大动脉,为高速公路的建设提供了经验。

·昙花的话·

尤今[新加坡作家]

西瓜里的文化滋味

五月,在阿尔及利亚,是西瓜上市的时节,处处都晃动着绿影;感觉上,我把整个夏天都揽在怀里了。

在这儿,西瓜不仅大摇大摆地走进千家万户,还“堂而皇之”地走进大家耳熟能详的俗语中。最脍炙人口的一句谚语“Luck is in watermelon(运气在西瓜里)”,暗喻命运是不可预测的——西瓜坚实的果皮严严密密地裹住了内里乾坤,外观大同小异,在剖开西瓜品尝之前,你永远不知道果肉究竟是甜的、酸的,抑或是淡的;也不知道有籽或无籽。

人们常常用这句话来调侃、安慰自己和别人,比方说,当某件事情的成败还是未知数,或者当事情朝逆向发展时,他们便会说:“运气在西瓜里。”意即命由天定,事前的焦虑或事后的沮丧,都无补于事。

另一句我非常喜欢的谚语是“He has a summer watermelon in his stomach(他的肚子里放着一个夏天的西瓜)”,这句形象生动的比喻,用来形容一个人在酷暑中吃了清凉沁心的西瓜,舒爽、惬意、放松。当地人借此称赞那些遇事不惊、从容自若的人。我学以致用,每当旅途遇到不顺的事,就会默念:“在肚子里放个夏天的西瓜吧!”嘿嘿,还蛮奏效的!

西瓜,原本只是寻常果品,然而,当它走入语言的世界里,便有了文化的滋味。

·不知不觉·

钟红明[上海《收获》杂志执行主编]

上海第一盏电灯这两年,参加了数次上海工业博物馆的调研,昨天去的是闸北电厂。远远的,就看见厂房前铁灰色的大型机组卧在悠悠青草地上,这9号机组是1921年投运的,本属于杨树浦发电厂。当年它满负荷运行的时候,可供40万盏普通白炽灯同时使用。

昔日沸腾的现场,都已沉寂,庞大的机组、设备、满墙的仪表,桌上的厚厚的操作记录册,却仍然扎实地冲击着我们的视线。闸北电厂始建于1911年,是中国民族资本最早建立的火力发电厂之一。在这个展示了从“一滴油到一度电”全过程的工业遗址里,非常有意思的是,也保存了100多年前的厂房设计图纸,它们出自匈牙利建筑师邬达克之手——上海有大约三十幢建筑是邬达克设计的,包括上海作协所在的爱神花园、上海国际饭店等。

有一幅影像吸引了我的目光:外滩的商业街区,街道上走着一辆白马拉的车,中心前景确是一盏路灯。那模拟的是历史性的一瞬间:1882年7月26日,从外滩到虹口招商局码头,15盏弧光灯(路灯)亮了,取代了此前的煤气灯。电灯从实验室被点亮,进入公共的商业照明。

这15盏灯,属于1882年英国商人立德尔集资5万两白银创办的上海电气公司,公司与工部局签订路灯供应合同,按灯收费(每周4-7两白银),这比日本东京电灯公司早5年,比巴黎北火车站电厂晚7年。

1883年,上海电气公司在上海的商业街道安装了35盏路灯,但据说弧光灯质量并不稳定。1888年,上海电气公司因为经营不善破产,存在的时间不长。但技术迭代带来了电力工业的迅猛发展……这第一盏灯点亮了上海这座“不夜城”。

·随手拍·

船长嘱托  图/文 孙华

2025年中国航海日主场活动在海南省琼海市举行。

琼海市潭门镇老船长、国家级更路簿非遗传承人王书保登上渔船,在驾驶室指导儿子王振忠使用更路簿看海流、识海潮、闯南海,耕海牧渔。

他嘱托儿子要传承好更路簿,保护好南海——我们的祖宗海。

随手拍专用邮箱:ycwbwyb@163.com

编辑:何文涛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