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广州,室外夏日炎炎,而在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里欢声笑语却此起彼伏。
7月26至27日,“小玩具·大心意——童趣时光机”活动在省非遗馆二楼多功能厅热烈举行。本场活动是“童趣时光——2025年非遗专题系列活动”重磅策划之一,希望通过那些刻进DNA的儿时游戏与非遗玩具互动体验,让大小朋友一同体验在非遗馆里过暑假的快乐。
本次活动现场设置了“跳飞机”“翻花绳”“丢沙包”等儿时游戏互动区。在“翻花绳”互动区,带着小朋友到场的“80后”“90后”父母,熟练地将花绳套在手上,手指一挑或一勾,“花式”图案在指间幻化,同行长辈和孩子们的心在花绳交替间拉近。
另一边,“公仔纸擂台”的热度已持续两周。由该项目区级代表性传承人担任“擂主”,那些曾经将公仔纸小心翼翼收藏在月饼盒中的“少年”带着孩子,再度“出山”,与“擂主”进行“拍公仔纸”“局公仔纸”挑战。热衷集卡的“00后”看到琳琅满目的公仔纸亦是摩拳擦掌,试图赢下“擂主”手中的珍藏公仔纸。
现场循环播放的粤语童谣,将时光拉回到儿时的街头巷尾。活动现场再现的“跳飞机”体验区,爸爸妈妈带着孩子,边跳边哼唱着童谣顺口溜,童趣时光在这一刻有了具象。
活动邀请了来自广州、东莞、江门三个地市的包括广式硬木家具制作技艺、花都面塑、莞草编织技艺、镇濠泥鸡制作技艺等多个非遗项目体验点,家长陪同孩子一起亲手体验创造的快乐。
两天时间里,广东过省非遗馆接待市民游客超13000人次,“童趣时光机”现场参与数千人次。从蹒跚学步的幼童,到白发苍苍的老人,小手牵大手,欢声笑语间,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
“小时候的我们就是玩这些长大的,没有手机互联网,但就是很快乐。”现场的一位家长,看着一旁正在玩“翻花绳”的孩子说道。
每代人都有独属的非遗记忆与童趣时光。童心如初心,非遗的传承与发展,需要大家在纷繁的社会里守住童真,保持好奇与创造,让童趣非遗代代相传。
文|记者 周欣怡
图|主办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