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至8月13日,由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办的全省市县(区)文学组织负责人培训班暨文学赋能“百千万工程”专题培训班在广州举行。
本次培训班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加强作协组织建设和文学队伍建设,推动文学事业赋能“百千万工程”。
广东省作协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向欣全程参加并作开班动员讲话。广东省作协主席、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谢有顺,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省作协主席团成员陈启文,省委党校管理学教研部副教授杜茎深作专题授课。
广东省作协副主席陈继明、陈桥生、庞贝,主席团成员王十月、王哲珠、刘迪生、郑小琼、张懿、周西篱、廖群诗、周智等,各地级以上市作协、各分会(作协)负责人以及县(区)文学组织负责人,省作协机关、直属单位负责人等190余人参加。培训班由省作协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刘春、郭松延主持。
文学为何,作家何为
向欣作开班动员指出,抓好政治理论学习、加强文学创作引领,是作协工作和文学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必然要求,也是文学工作者提高认识、提升境界的必由之路。向欣围绕“新时代新征程,文学为何”“百千万工程,作家何为”“高质量发展,作协何用”提出三点要求。
一是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凝聚奋进新征程的磅礴力量。文学组织负责人要坚持不懈学深悟透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把贯穿其中的坚定信仰信念、真挚人民情怀、自觉历史担当,体现到创作实践之中,落实到具体行动之上,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更好地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弘扬向上向善、刚健朴实的精神,引导人们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以文学的方式持续为奋进新征程提供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
二是要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践行文学工作者的时代使命。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始终与时代同频共振,深挖“百千万工程”、制造业当家、科技创新、绿美广东等特色创作资源,用艺术的眼光捕捉改革变革的创新之美,用文学的笔力谱写奋进奋斗的铿锵篇章,展现与广东走在前列相匹配的文学气象。要树立传世之心,以“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的博大胸襟练就审美创造的真本领,保持中华文化、岭南文化的独特品格,讲好中国式现代化的精彩故事,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孕育催生一批深入人心的时代经典。
三是要推动新时代文学高质量发展,建设堪当重任的作协组织。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作协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我们要在保持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符合文学发展规律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活动方式,把抓改革作为作协的一项重大政治责任,既当改革促进派、又当改革实干家,谋长远之策、行固本之举,努力把作协建设成为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的“温馨之家”。要深度贯通“做人的工作”和“推动文学创作”。要坚持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形成文学协同工作格局,积极培育新兴文学业态,促进文学“破圈”“跨界”传播。
扎根人民,书写时代
谢有顺作《“新大众文艺”的视角转换》专题授课,通过大量生动鲜活的例子,从“怎么写到写什么以及谁在写”“个我到大我”“认识论到生命论”三个维度谈“新大众文艺”的视角转换,引导大家拓展对“新大众文艺”以及新时代文学现象的认知,激发学员对文学与社会,个体与时代关系的深度思考。他呼吁广大作家放下傲慢、保持谦卑,向新大众写作者学习,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写出毛茸茸、有质感的精品佳作。
陈启文作《如何挖掘我们身边的文学富矿——兼谈对“百千万工程”的文学书写》专题授课,并重点就长篇小说和报告文学创作进行辅导。他结合自身丰富的生活阅历、创作经验,分别从文学的地域性、人民性、文体特征三个方面谈“百千万工程”的文学书写。他认为以人为书写主体的文学,离不开地域性影响,地域性书写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写得好完全可以升华对整个人类的文学书写。
杜茎深作《全面推进“百千万工程”》专题授课,从战略定位、改革攻坚、落地实施三个维度,就加快“百千万工程”多领域、深层次的体制机制改革,切实抓好“百千万工程”“人、钱、地”三个关键点等方面进行专业解读。
推动文学赋能“百千万工程”
培训班期间,全体学员进行了分组讨论,东莞市作协主席胡磊、湛江市作协主席邓存波、梅州市作协常务副主席游文君、潮州市作协副主席余史炎、佛山市顺德区作协主席王茂浪、韶关市始兴县作协副主席官见全等6名代表作大会交流发言。
学员们纷纷表示,通过此次培训大大开拓了文学视野,对深入学习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推动文学赋能“百千万工程”有了更深的理解,今后将更加坚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做好基层作协工作,为推动广东文学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茂名市茂南区作协主席谭亚叶表示,本次培训班为基层作协负责人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学习交流平台,收获满满。
文 | 记者 熊安娜 孙磊
图 | 由主办方提供
视频 | 由主办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