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文脉湾区·时代新声”《大湾区文学选本》新书发布会暨大湾区文学发展对谈会在南国书香节(广州主会场)国际文化展厅举行。.
广东省文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王垂林,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谢有顺,广东省文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生继锋,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专职编委陈志出席活动并为新书揭幕,向广东文学馆、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广州图书馆、暨南大学图书馆、南方报业289书房赠书。
《大湾区文学选本》是国家新闻出版署“十四五”国家重点图书支持项目。丛书历时三年多,精心编选,汇聚粤港澳三地创作者和文艺研究工作者的智慧结晶,涵盖文学理论、文学地理、小说、诗歌、散文、网络文学等六卷,凝聚了粤港澳三地作家、文艺研究者的智慧心血,是广东文艺界响应国家战略、书写时代新篇的自觉担当。
王垂林在总序中指出:“《选本》编选了湾区不同城市、不同代际作家、不同文本形态下反映时代变迁、刻画湾区风貌、传递人文精神的代表作品。这些作品以鲜明的在地性和开放的全球视野,构建起大湾区共同的文化认同,宛如珠江汇聚西江、北江、东江,千百流涌,而后八门夺海,展现出一幅千姿百态又和谐共生的文学图景。”
生继锋在致辞中表示,《大湾区文学选本》是“首次、首套系统呈现大湾区文学全貌的权威文本,生动诠释了中国式现代化开放包容、互联互通、共同发展的价值理念”。选本不仅“向内扎根沃土”,更“向外传递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魅力”,是“大湾区文学研究的典范之作”,将开启大湾区文艺创作研究新篇章。
谢有顺表示:“《选本》用便捷、集中的方式让读者迅速了解大湾区新时代以来的文学现状、文学成就,让读者深入地了解到在这片土地上作家们是如何思考、感知、表达的,以及如何对时代议题作出回应。这是全面了解大湾区文学现状的一个窗口。《选本》的编者都是了解大湾区文学现状的青年作者,他们活跃、新锐,自己也在文学现场持续写作,且具有良好的学术研究背景,所以今天这套《选本》非常值得期待。”
活动现场,《选本》两位执行主编、青年作家王威廉,《粤海风》总编辑、广东书法与文艺研究院副院长卢瑜与分册主编进行了对谈,分享了丛书编撰的缘起和过程。
在对谈环节,王威廉介绍,这是首部全景式呈现大湾区文学存量的选本,除传统四大门类外,创新增设网络文学卷和文学地理卷,梳理了20世纪以来大湾区文学创作的成果。卢瑜强调,该书并非简单作品汇编,而是基于9+2城市群特色进行精选再创作。
小说卷编者、福建师范大学教授陈培浩表示,《选本》增设文学地理卷,通过梳理大湾区历史文脉,探索文学与地域的深层关联。理论卷主编、暨南大学副教授唐诗人提出,《选本》努力从共通性出发构建大湾区文学共同体。网络文学卷编者、暨南大学副教授郑焕钊则指出,大湾区是中国网络文学的发源地,更是数字文化浪潮下网络文学创作的先锋。
文 | 记者 熊安娜
图 | 主办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