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粤剧文献总览》由岭南美术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由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联合东莞图书馆、广州图书馆、佛山市图书馆、澳门科技大学图书馆、澳门公共图书馆、澳门大学图书馆和香港中央图书馆等粤港澳大湾区一百多家文献收藏机构联手编辑。
粤剧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戏曲剧种之一,拥有逾两百年悠久历史,是岭南文化的重要标志。2006年,粤剧入选我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9年,在粤港澳三地联合申报下,粤剧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岭南地区首个世界级非遗项目。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亦明确提出“支持弘扬以粤剧、龙舟、武术、醒狮等为代表的岭南文化,彰显独特文化魅力”。
为进一步加强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交流与合作,传承粤剧艺术,弘扬岭南文化,助力学术研究,推动文化湾区建设,2021年3月,粤港澳大湾区公共图书馆联盟正式启动《粤剧文献总览》的编辑工作。2022年,该项目被列入中国索引学会规划项目重点课题。
在各参编机构提供丰富的粤剧文献目录基础上,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东莞图书馆、澳门科技大学图书馆和广州图书馆集结专业团队,对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整理、分类、校勘和审核,最终编纂形成内容丰富、结构严谨的《粤剧文献总览》。
本书分上、下册,收录来自粤港澳大湾区127家相关机构珍藏的粤剧、粤曲等文献信息,包括历史文献2118种,现代文献6654种,音像文献5449种,以及论文数据18891篇。《粤剧文献总览》内容广博,力求全面反映粤港澳大湾区粤剧文献的保存现况,为广大读者了解、研究粤剧和粤曲文献提供了丰富的检索资源与研究途径。
文|记者 黄宙辉 通讯员 马飞燕 苗苗
图|张毕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