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数智技术为传统文化“解锁”新表达——2025年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新论坛暨首都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播工程研究院年度论坛召开

来源:金羊文化 作者: 发表时间:2025-10-31 23:30
金羊文化  作者:  2025-10-31
数智技术为传统文化“破圈”注入新动能

掌握时代脉搏,赋能传统文化。2025年10月31日,一场聚焦“数智时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与传播”的思想盛宴——2025年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新论坛暨首都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播工程研究院年度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京师大厦隆重召开。论坛由北京师范大学主办,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院、首都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播工程研究院承办,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首都高端智库理事会指导。

本届论坛由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院副院长杨越明教授主持,邀集政界领导、学界专家与业界代表开展“三方跨界对话”。共同拆解数智技术如何为传统文化“破圈”注入新动能,探索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落地路径,最终为首都乃至全国文化创新体系建设提供可参考、可应用的智库解决方案。

开幕盛况:共襄文化盛举,擘画数智未来

北京市社科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市社科规划办主任翟德罡在致辞中强调,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发展,数智技术的迭代升级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翟德罡主任高度评价了首都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播工程研究院在服务党和国家中心任务、服务首都文化教育和社会发展中所贡献的“京师智慧”。

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康震教授代表学校致欢迎辞。康震副校长在致辞中指出,数智技术为我们创新性地守护、解读、传承中华文脉提供了强大的赋能工具和全新的表达场域。康震副校长充分肯定了研究院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领域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并期待与会专家深入探索数智技术与传统文化融合的前沿路径。

主报告发布:数智赋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创新表达

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院、首都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播工程研究院院长、首席专家于丹教授以“数智赋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创新表达”为题发表主旨发言,旨在通过构建数智应用路径,破解文化传承难题。

智库不仅仅是文化现象的观望者,更应该是文化前沿的瞭望者。于丹教授指出,每一次技术的突破性跃迁,都必然伴随文化形态的创造性重塑。文化和科技不是物理组合而是一种化合反应,要用好文化建设数字化赋能、信息化转型机遇,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于丹教授强调,有效的文化传播应该是文而化之,而非文而不化。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院、首都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播工程研究院将继续贯彻“知行合一”的使命,做行动着的知识分子,为服务于北京文化发展建言献策。

主旨发言:多维视角碰撞,共谋创新发展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副会长陈丽以“数智时代教育‘道’的创新”为题,探讨了颠覆型技术如何引发教育哲学与范式的根本性变革。

山东大学特聘教授范玉刚围绕“数智技术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的理念、视野与眼光”,提出了具有前瞻性的理论思考。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周敏教授以“智能化时代中国企业文化出海新路径”为题,分析了中华文化在国际传播中的新路径与新范式。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未来影像研究与创作中心主任陈刚教授以“中国电影的数字化转型与产业重塑”为题,探讨了数字技术对影视内容创作与产业格局的深远影响。

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院、首都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播工程研究院副院长杨越明教授从数字场景着手,阐述了科技赋能世界文化遗产的多样性表达。

圆桌讨论:聚焦区域实践,提炼创新经验

在圆桌讨论环节,于丹教授与来自文化企业、产业园区、老字号品牌与科技公司的多位嘉宾,围绕“数智时代传统文化区域性创新与传播”展开对话。

北京天桥盛世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徐晓辉以厂甸庙会非遗保护为例,阐述如何通过元宇宙、AR等技术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吸引年轻群体。

北京东方嘉诚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北京文化产业园区协会常务副会长甄军表示,在数字化时代,企业实践相对被动,理解当代年轻人的喜好是不断焕活的重点。

北京内联升鞋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北京福履布鞋文化博物馆馆长程旭分享了内联升品牌的创新转型,从传统老字号到跨界联名、文化体验空间的探索。

维魔科技创始人/CEO、VR导演范帆分享了XR技术在推动传统文化创新与传播方面的实践与前景。他指出,近年来XR技术快速发展,如今全国已有近2000家XR影厅、数百部VR电影内容产出,行业已迎来重要转折点。

本次论坛成功汇聚各界智慧,为数智时代的文化传承与创新指明了实践路径。作为深耕文化领域的专业智库,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院、首都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播工程研究院,自2012年6月成立以来,始终以“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为核心课题,注重“研用结合”,让智库智慧落地生效,持续为首都文化繁荣发展注入“智力活水”。

过去未去,未来已来。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院、首都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播工程研究院将持续推动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助力“首都经验”走向世界,让“中国智慧”照见未来。让我们共同见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数智浪潮中焕新出发、生生不息!

编辑:严哲川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