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夫·托尔斯泰“走”进广图:一展尽览文学巨匠一生

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 作者:黄宙辉 发表时间:2025-11-02 00:22
羊城晚报•羊城派  作者:黄宙辉  2025-11-02
首次将如此大规模的托尔斯泰资料带到中国展出

10月31日,“列夫·托尔斯泰与他的世界”广佛深联展首站开幕式活动在广州图书馆(简称“广图”)举办。

200多张来自俄罗斯国家文学史博物馆的珍贵图片(电子重印版)来到广州与市民读者见面。据悉,这也是该馆首次将如此大规模的托尔斯泰资料带到中国展出。

开幕式上,由俄罗斯雕塑家格里戈里·维克托罗维奇·波托茨基创作的托尔斯泰雕像落地广图北楼八层多元文化馆,成为中俄文化交流的最佳“见证者”。

逾200张珍贵图片展出

“列夫·托尔斯泰与他的世界”展览以时间为序,以丰富的照片影像、著述插图、作者手稿以及来往书信等珍贵素材(电子重印版),勾勒出文学巨匠列夫·托尔斯泰的生命轨迹与创作历程。

观众可在其中了解到托尔斯泰从出生、求学、从军,到开办学校、组建家庭、投身文学创作,直至最终病逝在阿斯塔波沃车站(现列夫·托尔斯泰站)的人生经历。

展览还呈现了托尔斯泰的诸多日常生活细节,介绍了作家的日常起居及爱好,与屠格涅夫、契诃夫等文坛人物的交往,与家人相处的温暖瞬间等鲜为人知的故事。

托尔斯泰的个人肖像也是本次展览的“必看内容”之一。展览展出了作家从21岁(1849年)到82岁(1910年)的大量肖像摄影作品和素描图片,呈现托尔斯泰从青年到老年的形象变化,托尔斯泰存世的唯一一张彩色照片(电子重印版)也在展览中亮相。

观众可以近距离观察俄罗斯著名画家伊利亚·列宾笔下的托尔斯泰肖像画,还可以与弗·格·切尔特科夫等摄影大师镜头下的托尔斯泰“眼神对话”。

托尔斯泰与中国有缘分

作为展览的延伸部分,“托尔斯泰与中国”板块内容也在开幕式当天同步与观众见面。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俄语系教师公冶健哲作为该板块学术主持,梳理了托尔斯泰与中国的“缘分”。中国文坛对托尔斯泰作品和著述一直具有高度的译介热诚,对中国文学乃至舞台艺术的创作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托尔斯泰对中国古典文化思想也葆有浓厚的兴趣,他的研究和推崇为中国文化在俄罗斯的传播提供了助力。

在展览配套的书展上,观众还可以读到俄语、英语、法语、西班牙语、中文共5个语种的托尔斯泰作品。

其中不仅有周扬、草婴等多位中国翻译家的译作,还不乏馆方和专家珍藏的早期出版物,比如1953年苏联国家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俄文原版《复活》,1957年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托尔斯泰最后的日记》等。

此外,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托尔斯泰文集》《托尔斯泰评传》等重要丛书、研究类著述也在展出之列,为读者探索托尔斯泰的精神世界提供深度阅读资源。

广佛深三地接力展出

据悉,“列夫·托尔斯泰与他的世界”广佛深联展由广州、深圳、佛山三地图书馆联合俄罗斯国家文学史博物馆、莫斯科中国文化中心共同主办。

展览首站在广图展出,由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担任指导单位,广东图书馆学会对外交流委员会、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西方语言文化学院、广东技术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协办。展览随后将分别在深圳图书馆、佛山市图书馆开幕展出。

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赵红在首站开幕式上致辞并提出,广佛深三地以“湾区合力”共同托举起这场文化盛事,不仅是文学的对话,更是中俄两国文化部门落实元首共识、增进民心相通的生动实践。希望以此次联展为新起点,进一步拓展与俄方在人文领域的务实合作。

“列夫·托尔斯泰与他的世界”广佛深联展将在广图展出至12月28日。

展览期间,俄罗斯国家文学史博物馆副馆长巴维尔·叶甫盖耶维奇·佛京将做客羊城学堂,向公众介绍俄罗斯文学经典作家;此外,广图副馆长刘平清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俄语系教师公冶健哲也将同台带来“专家对话”活动。

文 | 记者 黄宙辉 通讯员 詹田 姜力暄
图 | 姚鹏鸿 萧凯茵 刘智

编辑:黎存根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