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 | 被誉为“东方金小丑”,著名滑稽表演艺术家李春来逝世

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 作者:黄宙辉 发表时间:2025-11-15 21:29
羊城晚报•羊城派  作者:黄宙辉  2025-11-15
曾被称为“国内表演V形软钢丝第一人”

11月15日,羊城晚报记者从广东省杂技家协会、广东省文艺志愿者协会、广州市杂技家协会获悉,中国共产党党员、著名滑稽表演艺术家、原广州杂技团一级演员李春来同志,在广东江门参加文艺志愿活动期间突发心源性疾病,经全力抢救无效,于2025年11月14日逝世,享年78岁。

李春来同志1947年出生于杂技世家,5岁学艺,7岁进入杂技团,从艺七十余载。他技艺全面,勇于创新,是中国首位表演V形软钢丝、首位举办个人滑稽专场的艺术家、首位登上春晚舞台的杂技演员、首位在国际比赛中获奖的中国滑稽演员。

他以精湛绝伦的技艺、独具匠心的编排和浑然天成的喜剧感,塑造了一个又一个深入人心的舞台形象,被誉为“杂技奇人”“东方金小丑”。

李春来同志曾任中国杂技家协会滑稽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杂技家协会副主席、广州杂技团艺术指导等职。

他一生躬耕杂技事业,德艺双馨,关心培养青年杂技人才,长期致力于文艺志愿服务,深入社区乡村、厂矿学校参加文艺惠民活动,用行动诠释了文艺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

国内表演V形软钢丝第一人 

李春来出生于杂技世家,5岁便开始随他父亲学艺。1954年,7岁的李春来进入哈尔滨市杂技团,成为团里的一名小演员。

每天天没亮,他就起来练功,骑独轮车、后空翻、前空翻、压腿、下腰,还有控墙根倒立。基本功练扎实以后,他成了集体节目里的“尖儿”,《钻地圈》《大跳碗》《大武术》《蹦床飞人》《秋千飞人》《踩大球》等都是他的拿手好戏。

然而,随着个头越长越高,他的身子也越来越沉,底座的演员兜不住,只好换人,他就赋闲在家了。

后来,李春来看到一张苏联的画报,有一个小丑站在软钢丝上,当时国内还没有这类节目。他决定要练V形软钢丝,但软钢丝的中心点不好找,人站在上面,很容易掉下去。有老师给他泼冷水,认为这不可能练出来。

“我当时有股倔劲。你们越说不行,我非要练出来。”排练场地不够,李春来把油丝绳两头拴在树上,中间耷拉下来,他站在上面练习。一开始,他拄着两个棍子,站在软钢丝上,一次次摔倒,又一次次站起来,把腿劲越练越好。

杂技团里还有其他节目要排,练习时间根本不够,李春来干脆把吃饭时间都用上。食堂开饭了,团里的人就能看到门前有个小伙子,双腿稳稳地站立在软钢丝上,手上还拿着饭菜在那里扒拉着。

能站稳了,加上其他技巧,他创造出了软钢丝“头顶大摆晃圈”“高车踢碗”等一系列高难度动作,成为国内第一个表演V形软钢丝的人。

被誉为“东方金小丑”

李春来的儿子李赛现为广东音乐曲艺团演员。

“对于滑稽表演,我父亲的贡献是很大的。他开创了全国第一个《滑稽软钢丝》节目。”李赛接受《南国文艺》采访时回忆,1976年,全国各个杂技团赴北京汇演,他父亲李春来表演了这个《滑稽软钢丝》节目后,一炮而红,给杂技界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值得一提的是,李春来首创了以独立节目形式呈现的滑稽表演模式。李赛谈到,“我父亲提出了将音乐加入到节目中,随着音乐节奏来完成滑稽表演,首创了以滑稽表演作为独立节目的表演模式,相继推出了《滑稽切砖》《滑稽套圈》等经典节目。”

20世纪80年代,李春来已成为当时中国家喻户晓的杂技滑稽表演者。

1984年,经由中国杂技家协会推荐,李春来成为首位登上央视春晚舞台的杂技演员。

这一年,李春来还举办了全国首次个人滑稽杂技专场演出。这场演出是以李春来的个人表演为主,他运用精湛的杂技技巧和魔术处理手法,一个人驾驭了整场演出,“是名副其实的全能型杂技艺术家”。

1990年,李春来参加了意大利第七届国际金小丑比赛,并以第三名的好成绩获得金奖,被誉为“东方金小丑”。这是中国滑稽演员第一次在国际上比赛,李春来把最拿手的都用上了,倒骑车、踢帽落、飞机碗、伞衣帽等,搞了一个滑稽组合,最后征服了评委和现场观众。

1998年,首届杂技金菊奖·滑稽奖在天津举办,已年过五旬的李春来代表广州杂技团创演节目《小丑叔叔》参评,勇夺金奖第一名。

醉心文艺惠民演出

1986年,李春来成为广州杂技团的一名演员,直到2007年正式退休。他很快找到了新的追求——跟随广东省文艺志愿者协会,参与文艺惠民演出。 

记者梳理近年来广东省文艺志愿者协会的各种文艺惠民演出,经常能见到李春来深入韶关、肇庆等基层,活跃在惠民演出的舞台上。他表演的《欢乐时刻》《喜洋洋》等节目是现场观众最爱的节目之一。

“作为杂技演员,我父亲始终觉得自己这辈子应该从事杂技行业,也只会做这一行。到如今这个年龄还想方设法、不计报酬地参与各种演出。他从未考虑过自己的付出有没有回报,纯粹是源于对杂技的热爱。”2024年,李赛谈到父亲李春来时由衷地敬佩。

2024年1月,李春来随“文艺下基层 新春送温暖”——广东省文联“红色文艺轻骑兵”文艺惠民演出走进德庆。他说:“要坚持把文艺送到基层,丰富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这次我们通过‘红色轻骑兵’到基层演出,把戏送到大家门前,送到人民中去,是要为人民服务。这是我们每个演员的责任,也应该做的。”

2025年10月23日晚,“湾区有爱·志愿连心——2025年广东省文艺志愿者协会大湾区文艺巡演暨东莞文艺赋能百千万工程专场演出”在东莞开演,李春来为观众带来滑稽戏《欢乐时刻》,赢得全场喝彩。

近日,李春来在广东江门参加文艺志愿活动期间突发心源性疾病,经全力抢救无效,于2025年11月14日逝世,永远离开了他心爱的杂技滑稽艺术。

广东省杂技家协会主席吴正丹曾多次与李春来老师同台演出,这段共事经历让她对这位前辈印象尤为深刻。

“老爷子向来乐观开朗,待我们年轻人更是不吝鼓励,总鞭策着我们在艺术之路上勇攀高峰。”在吴正丹的记忆里,李春来老师对杂技滑稽事业怀揣着极致的执着与热忱,凭借精湛的技艺为无数观众带去了欢声笑语。“他不仅是一位值得敬重的前辈,更是我们心中当之无愧的艺术榜样。他对事业的坚守与热爱,值得每一位后辈用心学习、终身践行。”

文 | 记者 黄宙辉

编辑:梁善茵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